發表日期 3/2/2022, 12:33:25 AM
魏延,字文長,是不次於“五虎上將”的蜀漢大將。他曾被劉備任命為漢中太守,製定“重門之策”,在他及繼任者王平手裏,保護漢中數十年未曾丟失。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魏延與長史楊儀矛盾全麵爆發,爭鬥失敗,身首異處。
魏延死後,他手下親信冒著殺頭的危險,將其遺體收斂下葬。這時,楊儀當權,魏延親信不敢給其修建陵墓。直到楊儀獲罪而亡,蔣琬執掌蜀漢朝政,認為魏延早期有大功,不能以偏概全,重新為其建墓禮葬。
墓址在陝西省漢中市北門外2公裏的石馬鄉,並雕兩石馬於墓前,相傳旁邊還有一個文官石像。這個文官石像手拿漢中地圖,低頭嚮魏延將軍做懺悔狀,寓意為諸葛亮曾設計謀害魏延及不聽子午榖計劃悔恨終生。
那麼,魏延真的是諸葛亮設計謀害的嗎?這個文官石像真的是諸葛武侯嗎?下麵依據演義及《三國誌》相關史料,分析如下。
首先,從演義及《三國誌》兩個方麵,分析魏延是否被諸葛亮設計謀害。
演義中:
諸葛亮第一次見到慕名而降的魏延,聲稱其腦後長有反骨,準備當場將魏延拉齣去斬瞭。在主公劉備的勸說下,諸葛亮纔暫時留下魏延的性命,這梁子算是結下瞭。在諸葛亮大限快到時,魏延越發目中無人,就連自己也不放在眼裏,他認為自己身死,無人能夠駕馭得瞭魏延。因此,諸葛亮暗中秘授馬岱任務,讓其假意跟隨魏延,在關鍵時刻除掉魏延。按照演義中所述,魏延的死和諸葛亮脫不瞭乾係,是諸葛亮設計將其除掉的,馬岱和楊儀隻是執行者。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原來孔明臨終之時,授馬岱以密計,隻待魏延喊叫時,便齣其不意斬之。當日楊儀讀罷錦囊計策,已知伏下馬岱在彼,故依計而行,果然殺瞭魏延。
《三國誌》中:
魏延功勛卓著,隻是性格和關羽一樣比較高傲,和同事關係不太融洽。諸葛亮在世時,既想使用魏延,又防著他,卻對長史楊儀比較親近。他臨終前,將蜀漢大軍指揮權交給瞭楊儀,而不是魏延、薑維。魏延連諸葛亮的最後一麵都沒見,隻是楊儀派遣費�t前去魏延大營傳達將令,讓其斷後。
魏延對此命令提齣疑問是可以理解的,想弄清楚事情,再做打算。無奈,楊儀落井下石,不容魏延辯解,強行讓其斷後。魏延感覺楊儀是藉魏軍之手除掉自己,沒有執行斷後之命。
這時,楊儀和魏延都嚮成都劉禪上錶,俱稱對方謀反。由於魏延人緣不好,蜀漢朝堂眾人一緻認為楊儀不會謀反,魏延不可靠。魏延失去人心,受到楊儀派來的馬岱追殺,殞命當場。魏延死後,楊儀還不依不饒,將其誅三族。《三國誌》中記載如下:
儀遣馬岱追斬之,緻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無論是演義,還是《三國誌》,魏延之死與丞相諸葛亮脫不瞭乾係。演義中,為神話諸葛亮,羅貫中將魏延之死寫成諸葛亮提前設計好的。而三國誌是正史,由於諸葛亮的重文輕武政策,魏延、王平和薑維武將地位地下,受到楊儀、蔣琬、費�t等文人節製,導緻魏延與楊儀爭鬥失利被殺。
其次,分魏延墓前是否有類似諸葛武侯的文官石像。
如果魏延墓保存完好,抽個時間,去漢中市兩公裏外的石馬鄉一看便知。然而,魏延墓經過近兩韆年的風風雨雨,已蕩然無存,僅剩下代錶楊儀和馬岱兩個凶手的跪馬石。這兩個石馬現在漢中市博物館保存,其中有一個還殘破。
至於墓前的文官石像,更是蹤跡皆無。
這就引起人們的懷疑,到底魏延墓前有沒類似諸葛亮的文官雕像。顯而易見,魏延墓前應該沒有類似諸葛亮的文官雕像。有下列三個原因。
其一,魏延墓修建於蔣琬主政時期,這時,楊儀倒台,魏延被平反,受到禮遇,還無法撼動諸葛亮在蜀漢的威望。
從劉備去世算,諸葛亮執掌蜀漢朝政11年,威望頗高,可以這麼多,蜀漢朝堂百分之八十的都是諸葛亮的門生故吏,不聽話的早就被趕走瞭,如另一位托孤大臣李嚴。
此時主政的蔣琬和諸葛亮都是荊州派,還是諸葛亮指定的繼承人,他自然不會乾損害諸葛亮威信的事。這時,蔣琬是為瞭徹底打到政敵楊儀,纔給魏延平反,還犯不上將恩師諸葛亮拉下水。如果蔣琬將魏延之死溯源到諸葛亮頭上,那麼他第二天就不用來上班瞭。
其二,魏延墓還不配諸葛亮雕像為其懺悔。
如皇帝冤枉瞭大臣,會給其道歉嗎?上司錯怪瞭下屬,會主動承認自己的失誤嗎?傢長誤解瞭小孩,會拉下臉道歉嗎?這些都是不可能的。同理,諸葛亮作為魏延的上司,即使魏延之死和諸葛亮脫不瞭乾係,也不會追溯到諸葛亮的頭上。魏延雖然是蜀漢中後期首屈一指的大將,論其身份,還不配丞相諸葛亮為其道歉懺悔。
其三,魏延墓前的文官雕像或許是《三國演義》傳世之後,同情魏延遭遇之人的臆測。
在演義問世之前,人們隻能從《三國誌》中瞭解到三國這一段曆史,很明顯,諸葛亮固然重文輕武有錯導緻魏延喪命,並不是主要原因。
因此,在演義問世前,應該是沒有魏延墓前的文官雕像這迴事的。魏延墓前的兩個石馬,是古代修墓的標配,本身並沒有特彆含義。後世之人為魏延冤死鳴不平,將這兩個石馬臆測為楊儀和馬岱這兩個凶手。
演義問世後,人們看到諸葛亮對魏延不公,既想重用,還留一手,感到憤憤不平。他們臆測除瞭楊儀和馬岱這兩個凶手,還應再加上諸葛亮這位領導。其實,細想一下,便可知曉魏延墓前沒有諸葛亮雕像。
雖然魏延墓已不存在,但兩個馬石還在博物館,然而墓前的文官雕像卻沒有任何蹤跡。這顯然不閤理,事實應該是魏延墓前本沒有文官雕像。
至於人們所說的諸葛亮悔沒聽魏延子午榖奇謀,斷送瞭蜀漢江山,愧對先主劉備托付,因此在魏延墓前懺悔。這更加是無稽之談。
你是如何看待魏延墓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