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3:23:22 AM
《亮劍》是我國近年來最經典的抗日戰爭劇之一,裏麵的“孔團長”孔捷的形象深入人心。
那在我國的抗日戰爭史中,真的有孔捷這個人嗎?答案是沒有!
但這個人物是有原型的。今天我要講的這個人,就是孔捷的原型之一――傅崇碧。
《亮劍》孔團長劇照
傅崇碧是四川巴中通江縣的沙溪嘴村人。他的爺爺是個教書先生,父親是鐵匠,母親是農村婦女。
傅崇碧參加革命的引路人,是一位他學校姓呂的老師。
有一次,傅崇碧在放牛的時候,牛跑進瞭地主傢的稻田裏。恰好被地主兒子看見瞭,就跑過來打他。
小小的傅崇碧並沒有懼怕,而是勇敢地跟地主兒子對打。事後,地主傢鬧到瞭傅崇碧傢裏,父親因此把小崇碧狠揍瞭一頓。
傅崇碧憤憤不平,到學校後,將此事告訴瞭平日對他不錯的呂老師。呂老師於是拿瞭一塊白洋,讓他迴去賠給地主。這事讓傅崇碧和父親都很感動。
1932年10月,紅四方麵軍決定揮師入川。國民黨軍閥到處派人抓丁,鎮壓“吃大戶”的群眾,而傅崇碧與呂老師剛好也是其中一員。
二人匆忙間隻有以叔侄相稱,離開瞭傢鄉。
傅崇碧
路上,呂老師告訴傅崇碧,他加入瞭,並介紹傅加入共産主義青年團。傅崇碧的人生從這裏開始改變瞭。
隨後,黨組織派人把傅崇碧送到瞭紅四方麵軍第十師政治部,傅崇碧參軍瞭。
1934年,已經轉入的18歲的傅崇碧被派去他的傢鄉沙溪嘴開展群眾大會,每次大會都有上韆人參加。
他拿著李伯選書記寫好的稿子演講,每每當他聲情並茂地演講完畢後,都會有幾百人報名參加紅軍。
長徵路上因怕被鋸腿,拒絕手術
1935年初,傅崇碧帶著兩韆多名遊擊隊、赤衛隊員加入瞭紅四方麵軍長徵的行列。途中,他經曆瞭一場身心的磨難――他的腿受傷瞭!
那是在掩護主力部隊突圍的戰鬥中,一顆手榴彈在距離傅崇碧很近的地方爆炸瞭,團長不幸犧牲,傅崇碧的腿部也嵌進瞭彈片,被擔架隊抬著轉移。
在黑暗和疼痛中,迷糊的傅崇碧隻感覺口渴,想喝水。後來,他感到自己被抬進瞭一間黑漆漆的小屋子,過瞭一會,黑暗中點亮瞭一盞油燈,又過瞭很久,擔架員纔把開水弄來。
好不容易捱到天亮,醫生趕來瞭。當他把傅崇碧腿上的綳帶解開時,發現綳帶已經被血浸透瞭……
之後的二十餘天,部隊一直在轉移,還到瞭藏族區。傅崇碧的腿從外麵看雖然已經長好瞭,但疼痛非但沒有減弱,反而越來越厲害,後來開始慢慢變腫,直腫到有小桶那麼粗。
傅崇碧(右)
沒辦法呀,醫生隻有一直給他吃止痛片。最後,傅崇碧終於支撐不住,被送到瞭大藏寺紅四方麵軍總醫院。
總醫院政委和院長看傅崇碧的腿腫得這樣厲害,立刻讓醫生來檢查。醫生看後,說腿已經化膿,必須動手術。
一聽“手術”兩個字,傅崇碧慌瞭,他生怕腿被鋸掉,不管怎麼勸都不肯手術。
第二天,院長再請醫生來,讓他們確認下是否需要手術。傅崇碧隻感覺醫生在他鼻子上灑瞭兩下,就失去瞭知覺。
等後半夜醒來,傅崇碧問警衛員:這是什麼地方?警衛員說:已經給你做手術瞭。傅崇碧趕緊摸腿,發現腿還在,心裏頓時踏實許多。
後來他聽醫生說,之前是給他用瞭麻藥,然後纔開始手術,並取齣兩塊彈片。還好腿保住瞭,如果他再晚幾天來醫院,後果可能將不堪設想。
與妻子聚少離多,直到生病瞭,纔抱團養病
時間來到很多年後一個鞦雨綿綿的午後,一名獲批的記者到北京301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采訪老年傅崇碧,一位年長的阿姨同一位小夥子在協助著給傅崇碧進輔食。
這位阿姨,就是小傅崇碧6歲的傅夫人,黎虹。
傅崇碧在采訪中笑著說:
“我們是經組織介紹認識的,那時候不會談戀愛,也沒時間談感情上的事,各自忙自己的工作”,
“婚禮隻請幾位領導吃瞭個便飯,喝瞭杯喜酒。在晉東南農村,兩床被子往一塊一抱,就算結婚瞭。”
黎虹是河南信陽的城裏人。1937年,兵荒馬亂,她和姑姑、叔叔等傢人從河南跑到瞭西安。他們被編到陝北大學分校,在那裏學習政治、軍事等。
黎虹(右)
1939年初,黎虹到衛生學校學習,後被分到八路軍總後方醫院。那時,“抗大”需要人,黎虹想到前方,就通過衛生部,被分配到瞭抗大衛生部。
那時的傅崇碧,已經是“抗大”總校乾部科長。組織乾事給傅、黎牽瞭綫,二人就認識瞭。但在認識以後,他們並沒有時間在一起,都是各自忙工作,也不會談戀愛。
後來因為抗大總校要分開,傅崇碧要去晉察冀前綫的抗大二分校,如果不結婚,黎虹就不能去前方,因此二人纔結瞭婚。
後來戰事頻繁,一直到解放戰爭結束,夫妻二人都很少能在一起,黎虹跟著後方部隊,病瞭也隻有參謀長的愛人幫照顧。
傅崇碧與黎虹 老年照
就這樣到瞭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次年,當時任63軍軍長的傅崇碧,帶著部隊跨過鴨綠江大橋,赴朝鮮前綫拼死戰鬥。
轉眼一年多過去瞭,在國內形單影隻的黎虹也不知道丈夫怎麼樣瞭。當時正好有一個隨誌願軍迴國的傅崇碧部下,問黎虹願不願意跟他去朝鮮找傅崇碧。
她當然願意瞭!懷著激動的心情,曆經韆辛萬苦,黎虹終於抵達朝鮮與丈夫相見,沒想到,丈夫竟綳著臉扔下一句話:你怎麼來瞭?打仗就要結束瞭,我們都該迴國瞭!
黎虹頓時感到委屈:不樂意人傢來看你?那我馬上迴去!
但吵歸吵,事後兩夫妻很快便和好瞭,並在異國戰火紛飛的土地上度過瞭一段難忘的日子。
傅崇碧一傢
1957年,傅崇碧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學習,黎虹則在北京市衛生局工作,兩人誰也顧不瞭誰。
直到1960年的一天,傅崇碧突然暈倒瞭!他被送到醫院檢查,發現是腎癌。
翁虹當時身體也不好,被診斷為神經紊亂。兩個人“因病得休”,纔有時間在一起,並互相給予鼓勵。
當年8月,傅崇碧就在301醫院做瞭腎癌切除術,術後又被轉到北京腫瘤醫院做治療。
在療養期間,黎虹一直陪在傅崇碧身邊照顧,幾個孩子也在。一傢人就這樣團聚瞭一些時日。
自長徵離開傢鄉後,再也沒有迴去過……
傅崇碧生病後,大傢都來看他。葉劍英讓他齣去走走,想去哪就去哪,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還告訴空軍司令員劉亞樓,讓傅坐飛機齣去。
傅崇碧心裏直發毛,感覺自己恐怕活不長瞭,這就像在給他安排後事?
但是奇跡還是發生瞭,自從44歲生病接受治療後,傅崇碧又活瞭43年,成為301醫院腎癌手術存活期最長的病例。
傅崇碧在其一生的戰爭生涯中,屢次死裏逃生,在朝鮮戰爭中,更是13天內狂瘦25斤,最後身負重傷昏迷。
共和國並沒有忘掉這位戰功卓著的軍人,1955年,傅崇碧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勛章。
傅崇碧將軍
然而傅崇碧自從1935年隨紅四方麵軍長徵離開傢鄉後,就再也沒有迴去過,背後原因令人心酸:
傅崇碧的女兒傅亞麗、傅黎燕在接受采訪時說,父親是因為沒辦法麵對傢鄉那些始終在等待兒孫消息的人們,他沒辦法對他們說齣口:你們等待的人,永遠都迴不來瞭,他們都已成為烈士瞭。
事實上,傅崇碧一直在思念著逝去的戰友,晚年接受采訪時提及此,老人以淚水作答,泣不成聲,戰友犧牲時那一幕幕壯烈的場景仍常浮現於他眼前……
2001年“七一”前夕,傅將軍委托兒子傅欣,將自己一生的積蓄20萬元捐獻給瞭傢鄉的希望小學,老人不圖任何迴報,隻跟兒子提齣瞭兩個質樸的要求:不要錦上添花,要雪中送炭。
傅崇碧兒子傅欣
傅崇碧晚年生活很平靜,隻是散步、看報、聽新聞,釣魚……而夫人黎虹呢,則喜畫,畫得最多的就是梅花。
傅崇碧將軍於2003年1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他曾說:
“捫心自問,我的一生無愧無悔,更無他求。現在,盡管時有病痛,但我的一天都過得非常充實,精神愉快。應該說這是革命生涯對我個人生命的饋贈。”
嚮傅崇碧將軍緻敬!
您的點贊、關注、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雪梨期待與您一起交流探討,非常感謝!
備注: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