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7:48:09 PM
江蘇城鎮化率已經超過73%,但縣城的規模普遍不大
江蘇是我國東部的一個省份,位於長江中下遊地區,簡稱“蘇”。江蘇在網絡有一個外號,人送“蘇大強”,這是因為江蘇的整體實力很強大。
2021年,江蘇的GDP為116364億,排在全國第2位。雖然與第一位的廣東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江蘇的增幅高於廣東0.6個百分點,這就說明兩省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江蘇現有常住人口8475萬,排在全國第4位。人口總量的排名低於GDP排名,說明江蘇的人均數據排名更靠前。
這幾年江蘇不僅實現瞭經濟的高速增長,而且發展質量還很高。近十年的時間,江蘇淨流入瞭600多萬人,而且還呈現齣瞭加速增長的趨勢。
經濟發達、人口聚集,這是城鎮化必不可少的兩大基礎條件。截至十三五末期,江蘇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7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
江蘇分為蘇南和蘇北兩個區域,蘇北的整體實力不如蘇南。 但是在地級市中,絕大多數城區人口都已經超過百萬,進入大城市的行列。規模最大的南京市,城陽人口接近800萬人,在全國14個特大城市中處於中等偏上水平。
江蘇的經濟還在持續發展,人口還在不斷流入,如何承載更多的城鎮人口呢?江蘇省的各個縣市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江蘇的縣域經濟水平很高,全國百強縣中有1/4位於江蘇省,但是很多縣市的城區規模卻不是很大。
為此江蘇提齣到2035年,將建成10個縣級中等城市,哪些能上榜呢?
江蘇10個縣級中等城市中,7位位於蘇南地區
江蘇強縣如雲,GDP超過500億的比比皆是。但是城市規模參考的隻是城區常住人口的數量,因此衡量哪些縣市能夠入選中等城市建設名單的,不僅需要考慮經濟規模,還要考慮人口總量,以及吸引人口流入的潛力。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個指標,那就是現有城區人口的數量。因為城市的建設並非一朝一夕、三年五年之功,現有城區人口具備一定的數量,纔是城市晉級的基礎。
根據城建統計年鑒, 江蘇現有城區人口最多的10個縣市排名如下:
1、宜興市(無锡市):現有城區人口53.55萬人;
2、邳州市(徐州市): 現有城區人口40萬人;
3、丹陽市(鎮江市):現有城區人口37萬人;
4、東台市(鹽城市):現有城區人口36萬人;
5、如皋市(南通市):現有城區人口35.12萬人;
6、新沂市(徐州市):現有城區人口 31.5萬人;
7、泰興市(泰州市):現有城區人口31萬人;
8、海安市(南通市):現有城區人口 30萬人;
8、啓東市(南通市):現有城區人口 28萬人;
10、溧陽市(常州市):現有城區人口 26萬人。
從以上城市所處的區域來分析,邳州、東台、新沂3個縣市,位於蘇北地區;其餘的7個縣市,全部位於蘇南地區。
從排名的中位數來看,第5位的如皋、第6位的新沂,現有城區人口數量都超過瞭30萬。而中等城市的門檻是50萬,超過30萬的就有8個縣市,這8個在2035年之前晉級的問題都不是很大。
低於30萬人的是啓東和溧陽2市,不過它們的差距也並不是太大,而且也在蘇南地區,對於人口的吸引力還是比較強的。
因此這10個縣級市中等城市,建成的難度都不大。
太倉和如東也是全國百強縣,為何會落選呢?
在2021年全國百強縣中,太倉位居全國第7位,如東是全國第32位,排名都十分靠前。但是在江蘇縣級中等城市建設名單中,這兩個縣市卻落選瞭,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太倉,是蘇州下轄的縣級市,蘇州又是江蘇第一強市,太倉的實力肯定也是很強的。全市麵積665平方公裏,人口50萬左右。
從這兩個數據就看得齣來,太倉很小。 按照江蘇平均城鎮化率,太倉的城鎮人口也就30多萬,縣城人口也就20多萬。如果太倉要建成中等城市,全市所有人口都需要集中到城區,這顯然是無法實現的。
太倉雖然毗鄰上海,但是並不是處在蘇州-上海的主軸上,再加上周圍的中國第一強縣昆山,太倉吸引人口的優勢也不太明顯,因此落選中等城市就很正常瞭。
如東縣,隸屬於南通,常住人口88萬,屬於大縣瞭。但是如東太靠近南通市區,這幾年南通發展得很快,會對周邊縣市形成虹吸效應,如東原本是個戶籍人口過百萬的大縣,但是人口一直都是淨流齣的。
所以如東也不具備建成中等城市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