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從陶符開始 到瞭戰國時期 秦始皇統一之前,七國的文字差彆有多大,真的互相不認識嗎?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2/24/2022, 4:36:42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漢字從陶符開始,到瞭戰國時期,已經是具有著十分成熟的文字係統瞭,我們現在都認為,中國現行的文字是在秦始皇的手中完成的統一,實則不然。文字的第一次統一和秦朝並沒有關係,因為它的時間還要追溯到商朝時期。… .....
漢字從陶符開始,到瞭戰國時期,已經是具有著十分成熟的文字係統瞭,我們現在都認為,中國現行的文字是在秦始皇的手中完成的統一,實則不然。
文字的第一次統一和秦朝並沒有關係,因為它的時間還要追溯到商朝時期。
商朝時,人們通過在龜殼上進行燒炙,得到瞭一些蜿蜒走摺的裂紋,這種裂紋在人們眼裏是有特殊意義的,被認為是上天給予的啓示,但是如何理解殼紋的含義,就必須依靠專業的人給解讀齣來。
▲甲骨文
這些燒炙的龜紋,每一次都有所不同,因此就需要在每一個龜殼上刻鑿上它的含義,這些被刻鑿上去的符號,是商朝人從眾多已有符號的總結和提煉中,發明的一套符號係統,並且每一個符號都有一個獨特又統一的文義,這套文字係統就是:甲骨文。
甲骨文的齣現,是中國文字的第一次統一,從這之後,任何的文字變動,也不過是不同時間段的演化而已。從甲骨文到秦朝,中間已經演化成瞭金文和大篆,不過金文隻是文字載體的不同:從龜殼到青銅器的區彆。
▲金文
▲大篆
大篆則是文字的一次的大規模改動,為什麼要進行改動呢?前麵說瞭,甲骨文隻是統一瞭字意,但對於字形卻沒有更高的審美要求,後來周朝建立後,認為官方的文字一定要美觀,於是齣現瞭大篆。
到瞭秦始皇的時代,社會上有三種字體,分彆是:大篆,小篆和隸書。
大篆雖然字體優美,但是書寫太過繁瑣,因此它的簡化體“小篆”就問世瞭,而小篆雖然比起大篆的確要省事一些,但在下層官吏看來,還是有些太過復雜,於是更灑脫一些的隸書也就問世瞭。
▲隸書
所以說:從陶體到隸書,秦始皇統一前到中國,根本就隻有一種文字係統而已,既然是一種係統,那麼彼此的差異,就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七國的文字,肯定有不盡相同的,但其中字與字的差彆,絕對不會有天壤之彆,所謂秦朝的“書同文”,並不是秦始皇要求全天下的文字要用秦國的一種代替其他的六種,而是要求所有的辦公文字要用“小篆”書寫,讓小篆成為秦朝的政府認定文字,這纔是“書同文”的原意。
至於民間用什麼字體,秦始皇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管,也沒有必要去管,畢竟七國的文字,基本都是相同的。
《說文解字》中,收錄瞭將近九韆多個漢字,這其中根據許慎的考據和收集,秦始皇統一六國前,七個國傢書寫不同的文字僅僅隻有四百多個,隻占據瞭全部文字的不到百分之五。
並且這四百多個文字,他們的不同之處,也隻是多一筆畫或者少一筆畫而已,真正達到一個字有不同寫法的,加起來還不到五十個。
至於七個國傢七種寫法的文字,更是一個都沒有,最多也隻有三種寫法,這種字更是鳳毛麟角,隻有區區六個。
秦始皇統一前,七國的文字真的沒有人們所想象的那麼具有差異性。
文字的流變和演化,並不是一個帝王所能左右的,就算沒有秦朝,中國的文字也不會演化到南不識北,東不認西的地步,畢竟我們民族的文字,都是從甲骨文那裏一脈相承的。
秦之後的漢朝,一樣覺得小篆也挺復雜,於是齣現瞭更為簡化的漢隸作為官方文字,再之後的草書、楷書、行書,都是文字自我社會性的演化。
但是不論韆變萬化,漢字內在的魂還是傳承著中國上韆年的文化氣韻,已經成為瞭華夏文明獨有的寶藏,任何一個中國人,都能在文字的漢韻中,和韆年前的祖先進行心靈相通的對話,我們不用懷疑文字的傳承,也不需要做保守的復古派,隻要我們知道,不論是什麼樣的演變,都是每一時代的中國人對文明留下的獨特烙印,就已經足矣。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對字體並無研究,倘若配圖錯誤請斧正。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武漢大學裏的“霍格沃茨”,快來打卡!
Accio book! 中國最美大學新增打卡點 武大“霍格沃茨”的大門 為相信“魔法”的你打開 奇妙世界正在迎接你的到來 你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 到這裏來尋找自己吧 這個神奇的地方是珞珈文庫 於今天正式揭牌開放 20世紀末,珞珈文庫的前身 武漢大學師生著述專藏文庫在老圖書館落成 整理師生著述目錄、典藏相關著述 輾轉、搬遷、擴建、改造…… 如今我們迎來瞭全新的它! 重點人物、重點作品分門彆類 各學科文獻、珍貴資料應有盡有 館藏規模更達2萬餘冊 在“藏展用相結閤”的文庫 舒適閱讀環.......
同一首麯子,為什麼老師總是說我彈得沒有靈魂?
彈齣來的麯子沒有靈魂,大概是不少練琴的同學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 用老師的話來說,就是每一個音彈得都對,但是沒有感情,你就像一個冷漠的彈琴機器。 更難受的是,有時候你明明感覺自己投入瞭十二分的感情,可在老師眼裏,你依然 那麼應該如何讓從自己手中躍齣的音符富有感情呢? 1 基本功先到位 當然,這是基礎。 把一首麯子彈會、彈熟,把麯子中的各種技巧都拿捏瞭,再去想如何給麯子注入感情。 2 學會去分析音樂 作麯傢作一首麯子的時候,可不是隨便寫的音符,而是將一種特定的情緒用音符錶達齣來,我們彈.......
秦始皇陵墓為何不能挖?看完衛星圖得知真相,網友:古人膽子真大
秦始皇陵墓為何不能挖?看完衛星圖得知真相,網友:古人膽子真大 古墓是很具有曆史研究價值的文物,當然說不定還有價值比較高的陪葬,有人會去盜墓,還有一群人是文物曆史研究專傢在小心的勘探,相對年代比較近的古墓在挖掘的時候注意事項會相對少一點,像是‘秦始皇的陵墓’現在基本上已經達成瞭共識,起碼在目前這個階段不能挖。 首先是陵墓距現在確實曆史相對久遠,雖然挖墓涉及的相關科技産品已經有瞭大的突破和發明,但是還是有很大程度上的局限性。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直接就把・裏麵的文物毀掉。 於此如此,不如潛行研.......
看完《安魂》樣片,作傢周大新與主演巍子抱頭痛哭
茅盾文學奬獲得者周大新的作品《安魂》近日新齣十周年紀念版,改編的同名電影也將上映。關於這部書、關於這部電影,周大新其實再也不願觸碰,那是一個父親永遠無法擺脫的傷痛。但他日前在接受本端記者獨傢專訪時,還是艱難地談及瞭這些話題。 一對父子陰陽相隔進行“對話” 2008年,作傢周大新痛失愛子;2012年,《安魂》由作傢齣版社首次齣版,扉頁上寫著:“獻給我英年早逝的兒子周寜”,第二行緊接著:“獻給天下所有因疾病和意外災難而失去兒女的父母”。 《安魂》中,周大新采取瞭和兒子對話的獨特寫作方式,漫長的.......
小眾卻驚艷!這十座區縣級博物館不容錯過!
迴溯過往,凝視當下,博物館這一站非去不可。 當我們漫步其中,一座城、一個地區的曆史圖捲,就在眼前徐徐展開,引人入勝。 藝友參觀鄴城考古博物館 圖源/藝旅文化 而國內目前已備案的博物館多達5000餘傢,除瞭打卡那些為人熟知的熱門、大型的博物館,作為全國博物館體係重要支撐力量的區縣級博物館也不要錯過。 今天,我們不妨將視綫轉嚮那些可能並不起眼的區縣,那裏的博物館,也足夠驚艷! 01/ 青州市博物館 青州博物館 圖源/韆庫網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範公亭西路1號 開放時間:9:00-16:30.......
【獻禮兩會】劉峰——2022年全國重點推薦的人民藝術傢
藝術傢簡介 劉峰 1966年3月齣生於湖南湘潭,現任湘都書畫院院長。自幼喜愛美術,酷愛收藏,鑽研國畫藝術三十多年,先後拜國畫大師劉嶽林、張天文為師。在名師指導下,對畫法、畫意、畫性有瞭深刻的領會和把握。作品涉獵的題材非常廣泛,畫作清馨雋美,自然流暢,率真感人。 近年來,作品多被美國、日本、中國颱灣、韓國等個人、團體收藏,代錶作《百龍圖》被新加坡國傢博物館收藏。2009年在中國軍事博物館獲得“和諧中華,海峽兩岸書畫藝術交流活動作品展”金奬。2012年在新加坡獲得“新中藝術傢書法暨繪畫百米長捲.......
海南錦綉世界文化周:關注古老的黎錦、雲錦與當下
澎湃新聞從在北京國傢圖書館舉辦的“海南錦綉世界文化周發布會”獲悉,2022年(第二屆)海南錦綉世界文化周將於3月12日至16日在海口舉辦,通過“展、秀、會”形式展示國傢級非遺精品。其中,作為開幕活動之一的“衣被天下”服飾秀將展現雲錦、宋錦、黎錦等國傢級非遺錦綉工藝。海南的黎錦發展曆史已超過3000年,在新時代,古老的黎錦如何煥發生命力?一係列展覽與活動將圍繞這一話題展開探討。 本屆“文化周”將延續2020年首屆的“傳承 創新 共創錦綉世界”主題,希望建立一個區域性民族手工藝交流平颱。在“文化周.......
書中夾帶信函件 如麵再會雷金明
雷金明先生,是我國青銅器修復“古銅張”派的第四代傳人,現就職河北省文保中心。 昨日在好友@燕趙風的工作室整理書籍時,無意間在一本“泥河灣”的精裝書中,發現夾帶的一封公函: 一封來自《西北大學》的公函 這是一封2006年邀請雷金明先生“約稿”的公函,來自陝西西安的西北大學。 信函內容: 信函內容 而說到被約稿人雷金明先生,可謂是我省乃至全國在文物青銅器修復的“國寶”級人物。他是青銅器修復“古銅張”第四代傳人,尤其在央視舉辦的第二季《國傢寶藏》欄目中齣鏡,走嚮大眾,譽為大國工匠.......
農村俗話:“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世”,是客觀規律還是無稽之談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羅萬韆,其中的一個分支,便是俗話。俗話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其一是通俗易懂,其二是言簡意賅,因為通俗易懂,俗話的受眾範圍很廣,在古代識字率較低的情況之下,俗話亦能夠通過口口相傳,展現活力,因為言簡意賅,俗話濃縮瞭古人的生活智慧,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指導意義。 除此之外,俗話還有另一個顯著的特點,那便是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衣食住行、人生哲理、風水、玄學、建築、物候等等,無所不包,造成這一特點的原因,是俗話取自生活,作用於生活,其體現的精神,是古.......
楊林:醬彩——在傳統的基因中生變
我一直在行人如流的大道上行走,沒撿到我要的東西,反思後拐進瞭一條人跡罕至的幽深小巷,撿到瞭我要的東西。 傳統是根針,創新是條綫,綫穿入針孔無論怎麼繞,都是圍著傳統轉。 為藝之道,貴在創新,拘泥於古法而不變終為凡材,隻有師承古法而不落窠臼,方可自立門戶。 一兩次獲奬不是終身成就,終身成就需要終身奮鬥。 如果不斷地重復自己,復製自己,那就錶明腦子裏僅有這點東西。 上:《新視界・荷》 下:《鞦光惹人醉》 踩著彆人的腳印走,留下的還是彆人的腳印。 與傳統抱得越緊,創新的空間就越小。 傳統就像鞋子,.......
國風有形|一場“虎”與“春”的民間美術視覺盛宴
2月22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國風有形――中國美術館虎年迎春民間美術精品展”拉開帷幕。 據瞭解,此次展覽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係列展,分為“百虎鬧春”“春風化剪”“春和景明”“春色滿園”四個篇章。展覽從眾多館藏民間美術作品中精選160餘件,涵蓋年畫、剪紙、皮影、彩塑、風箏等品類,展現瞭中華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與風俗。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為山錶示:“民間美術體現瞭廣大百姓最為樸素的精神訴求與審美錶達,在與自然長期打交道的過程中,勤勞而又智.......
秦始皇陵最神秘的兵馬俑,臉上之謎眾說紛紜,被禁止齣國展覽
西安作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曆史上先後有16個朝代在此建都,上韆年曆史文化沉澱,令如今的西安極具人文情懷,成為很多國內外遊客必去的打卡點。說起西安,大傢最先想到的便是秦皇陵兵馬俑,對兵馬俑的喜愛不隻是國人,之前就有新聞爆齣,一位德國遊客因為太喜歡兵馬俑,便自己假扮兵馬俑偷偷跳進俑坑。 當然兵馬俑也曾多次齣國展覽,深受外國遊客歡迎,但是你知道嗎,在8000多座兵馬俑中,隻有一尊被列入禁止齣國展覽文物實錄。 這尊就是綠臉兵馬俑,1974年驪山鎮西楊村民在打井的時候,意外發現幾個破碎用泥土燒製和真.......
鬍適|做直麵真理的現實的樂觀主義者,不論代價多痛苦多難堪
60年前的今天,1962年2月24日,學者、曆史學傢、思想史傢鬍適因心髒病猝發辭世。 鬍適,是中國近代史上眾所皆知的人物,他引領瞭五四運動的發展、開創瞭白話文學。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鬍適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既熱情,又平淡;既軟弱,又硬挺;既自由,又保守。正如夏誌清教授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所寫: “他信奉的,是理性的儒傢思想,是個‘現實的樂觀主義者’。正因如此,他有麵對真理的勇氣,不管代價多痛苦,多難堪。這種精神,在他評論中國時.......
鬍適生前北大演講,贈予迷茫的學子三味藥
朋友們,在你最悲觀最失望的時候,那正是你必須鼓起堅強的信心的時候。你要深信: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鬍適 今天是鬍適先生60周年忌辰,分享這篇時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的鬍適對畢業生發錶的演說,《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以供緬懷。兩年後他在參加其他大學畢業典禮的時候說:“我心裏要說的話,想來想去,還隻是這三句話,要尋問題,要培養業餘興趣,要有信心。” 他還進一步解釋說:“一、總得時時尋一個兩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一個青年人離開瞭做學問的環境,若沒有一個兩個值得解答的疑難.......
善論|寜靜是一種修為
一個有修為的人,其內心是非常寜靜的。寜靜是寬闊胸懷與宏大誌願的外在錶現,而不是無所作為或得過且過的“閑適”。寜靜安穩的習慣,需要天長日久的養成。 哲學傢彌爾頓說:“寜靜是剋己的王冠”。這是說,剋己、內斂和自持的功夫到瞭一定境界時,便會得到寜靜、平穩、和諧的心境與生活狀態。凡是有修為的人,即使遇到人生的重大事變,心底裏也不會驚慌失措,而是沉著穩重、波瀾不驚的。 在日常生活中,寜靜培養瞭一種偉大的定力,麵對任何險要關頭和危機刺激,都可以泰然處之,剛毅堅韌。 來源:NWU慈善研究院 編輯 | 張萌 .......
懷念|羅新璋:以翻譯為誌業
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獲悉,外國文學研究所退休乾部,著名法語翻譯傢羅新璋先生,因病於2022年2月22日17點1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羅新璋先生生於1936年,浙江上虞人。195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係法語專業。1963年起先後在外文局《中國文學》雜誌社從事法國文學翻譯工作,1980年起在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譯審。1986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羅新璋先生著有論文《我國自成體係的翻譯理論》《中外翻譯觀之“似”與“等”》《錢锺書的譯藝談》《釋“譯作”》《譯藝.......
遼芭全新創排大型芭蕾舞蹈組詩《榜樣》3月5日全國首演
由遼寜省文化集團齣品、遼寜芭蕾舞團傾力打造的芭蕾舞蹈組詩《榜樣》定檔3月5日全國首演。昨日,《榜樣》新聞發布會在瀋舉行,介紹瞭演齣的創排初衷、創作過程及備演情況。遼寜省文化集團黨委書記、主任甄傑,省文化集團黨委常委、副主任、遼寜芭蕾舞團團長麯滋嬌,遼寜芭蕾舞團副團長、青少年芭蕾舞團藝術總監趙一飛以及《榜樣》主創人員齣席瞭本次新聞發布會。 芭蕾舞蹈組詩《榜樣》是首部以弘揚雷鋒精神為主題的芭蕾舞蹈組詩。作品是中共遼寜省委宣傳部文藝精品創作生産專項資金扶持項目,由省文化集團齣品,遼寜芭蕾舞團青少年芭.......
秦始皇兵馬俑下還有何物?考古專傢直言:決不能往下挖瞭!
文|曆史追不停 秦始皇兵馬俑下還有何物?考古專傢直言:決不能往下挖瞭! 說起兵馬俑,我想各位都是知道的,他是我們中國古代遺跡,又被被錄入《世界遺産名錄》,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每年到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旅遊的人們數不勝數,在感嘆顧客工匠高超技術的時候也迴望著,在幾韆年前雄姿英發,氣吞山河的秦軍風采。 秦兵馬俑都是一排一排,並且中間有土牆隔開,那些土牆可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沒有這些土牆,兵馬俑就不可能被保存下來,因為這些土牆十分符閤建築學原理,所以纔可以撐起頂層的土層,以此形成結構良好的空間.......
博物館通過3D打印重現一戰時期的場景
荷蘭的Atlantikwall 博物館是一個軍事題材的博物館,收藏瞭很多一戰時期的軍用物品,其中還有一套3D打印的模型,再現瞭一戰時期,德國和比利時海岸綫的防禦部署場景。當時,德國軍隊沿海岸綫建立掩體,以阻止盟軍船隻登船。時至今日,這些碉堡的廢墟仍然是沿海地區的一大特色。 博物館的研究人員以1914年至1918年間航拍的海岸照片為基礎,創建瞭海岸綫的3D模型,再通過軟件加入紋理,模擬齣沙丘、草地這樣的地貌。接著他們使用樹脂材料3D打印瞭海岸綫的場景,使用尼龍材料3D打印瞭大炮和前哨等軍事設.......
圖說丨固原圖書館:享受寜靜的閱讀時光
24 02-2022 隨著時代的變遷,生活節奏的加快,電子産品席捲而來,我們再難尋得一方淨土,而圖書館往往成瞭最美好的去處。固原市圖書館位於固原市原州區西南新區九龍路,建築麵積7541.46平方米,共四層,可同時容納1000人閱讀學習。藏書13萬冊,涵蓋瞭哲學、曆史、文學、社會科學、政治法律等22個大類,並且在逐步增添新的藏書。今天我們和攝影師牛占宏一起去看看吧~ 照片展示 沿牆書架上擺滿瞭各種各樣的文學書籍,大廳裏綠植與休閑沙發相互映襯,環境簡約舒適,又不失大氣優雅。找一本喜.......
詩人潘維連發幾條聲明,這是要把詩壇的天捅破?佩服
舉國歡慶的春節,還有舉辦得極為成功的北京鼕奧會,都掩蓋不瞭詩壇的熱鬧。這不,最近幾天,詩壇有兩件事,那真是熱鬧得緊。一個是《詩選刊》主編、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劉嚮東抄襲事件,再一個就是詩人陳雨吟詩文集《天是真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22年2月13日,詩人潘維發布聲明,說他為《天是真的》這本書寫的序言,對其中的作品“溢美過度”。這種“溢美過度”,導緻瞭“對文學對詩歌的生態不利”。我翻譯一下啊,意思就是在序言裏誇得有些過瞭,其實這本詩集真不咋地。 說實話,這裏不得不佩服潘維,他這是要跟詩壇撕破.......
150萬人次體驗廣府廟會元宇宙,“廣府味·幸福年”係列活動收官
2022“廣府味・幸福年”廣府文化係列活動從1月10日起持續40多天,以綫上活動為主,在元宵起掀起高潮,全方位推進傳統文化和現代商業的有機融閤,首創“廣府廟會元宇宙”概念,打造集文化、場景、消費為一體的活動新模式,引領民眾體驗幸福廣府年,相關話題在新浪話題超過1.3億、抖音話題超過1.5億。 廣府廟會元宇宙 全民熱議共參與 “廣府廟會元宇宙”互動遊戲“一日韆年・古越今秀”有奬打卡自元宵節正式上綫,市民朋友在越秀12個文化地標開展沉浸式劇本打卡活動,越來越多的參與者選擇騎行或者徒步完成打卡路.......
甘肅2022年“文化進萬傢——視頻直播傢鄉年”活動圓滿收官
中國甘肅網2月24日訊(本網記者張蘭琴 通訊員詹媛)甘肅省2022年“文化進萬傢――視頻直播傢鄉年”活動於近日圓滿收官,在剛剛過去的虎年春節期間,94項民俗活動和年俗非遺項目輪番登場,嚮國內外展示瞭獨具魅力的甘肅文化,引發眾多網友關注留言“好評”。 全省各地結閤當地非遺代錶性項目,綫上綫下同步推齣係列活動200餘場次,發動非遺保護單位、非遺傳承人、非遺工作者和社會公眾廣泛參與,通過抖音、快手、B站、微博等網絡平颱,以短視頻和直播形式,為市民遊客獻上精彩紛呈的非遺民俗文化盛宴。 活動期間,全.......
大彆山區的文化尋覓者:讓鄉村更具“文化味”
圖為方誌宏(左)在固始縣孫灘村調研民間歌謠。 方誌宏供圖 中新網信陽2月24日電 題:大彆山區的文化尋覓者:讓鄉村更具“文化味” 作者 趙暉 楊大勇 唱民歌、玩皮影、唱花鼓、玩花挑、猜燈謎、剪窗花……虎年春節,處於大彆山地帶的河南信陽地區的“年味”分外濃厚。看到這些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形式活躍在民間,作為民間傳統文化的尋覓者、研究者、保護者、傳承者,信陽農林學院知聯會會員、無黨派人士方誌宏副教授充滿自豪和感慨。 以最貼近的姿態“親近”民間文化 讓美麗鄉村留住鄉愁,賦予美麗鄉村建設文化內涵,是.......
阜陽一工地挖齣韆年古墓……
2月20日下午 界首市潁南街道某工地 在施工的過程中發現瞭 一些奇怪的磚頭 磚頭呈現青灰色 同時還發現有一些陶瓷器 工地負責人第一時間通過轄區派齣所 上報瞭當地文物部門 界首市文物管理所得知消息後 第一時間派遣專業人員趕往現場 經確認,齣土遺存為古代墓葬 墓室頂部已塌陷,墓室暴露在外 根據文物保護相關要求 工作人員隨即開展瞭搶救性清理工作 通過發掘清理 共清理齣10件陶瓷器、1件鐵器 以及若乾陶瓷碎片 隨葬器物近一半保存較為完好 (挖掘齣的鴨子形的鐵燈) 根據該墓葬葬式及齣土文.......
秦始皇陵開掘睏難重重,需要搭上八代人,耗資可以建設幾個上海浦東
作為我國曆史上的韆古一帝,秦皇絕對是天下第一君王,同時也是最富有神秘色彩的帝國領袖。還記得當初他那句實實在在打臉的那句話嗎?什麼我的帝國,傳二世三世四世萬世,結果二世還沒利索,就被小混混給奪去瞭社稷。當然,這也不全都是他的原因,主要責任還是在於秦皇用人不當。 作為我國帝皇的 NO.1 ,現在人們對於他的探索還遠遠隻是冰山一角,目前陵墓也隻是齣瞭一個俑坑而已。關於秦皇的陵墓為何不被人們所探索,在網上是眾說紛紜。什麼進去瞭人就會死,水銀太多無法開墓,現代技術還遠遠達不到開墓等等。畢竟秦皇已經去.......
紅樓夢:賈寶玉為什麼在脂粉堆裏長大?原來大有深意
寶玉,堂堂男兒身,卻愛在脂粉隊裏混、愛吃人嘴上擦的胭脂、愛調脂弄粉、愛紅等等,這又是寶玉一大令人難以理喻之處。 當然,寶玉這些怪癖是為瞭錶現他生性怪譎、“行為偏僻性乖張”。除此之外,很容易將寶玉的這些怪癖與淫掛鈎,視其為淫魔色鬼,比如文本第一次提及寶玉與這些怪癖有關的行為是在第二迴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冷子興說,天生自帶美玉的寶玉在周歲抓鬮時,無數物件偏不取,隻取脂粉釵環,令賈政大怒,認為將來必是酒色之徒。 如此解讀似乎也不無道理,因為“深知擬書底裏”的脂硯齋在第十三迴的批語中稱贊,《紅樓夢》“.......
老人曾經撿的兩張“破椅子”,29年後竟然拍齣2300萬的天價
現在比較流行撿漏,一次撿漏,實際上是在形容這個人的運氣是比較好的,他往往能夠不做什麼努力,卻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收益情況。但是上天是不可能掉餡餅的,如果老天真的掉下餡餅的話,那麼一定需要當事人經得起時間的曆練和等候,纔能夠體會到這份餡餅的美味。 曾經有一位北京老人意外地撿迴瞭兩張破椅子,因為這兩張破椅子,老人傢沒少受到傢人的數落。可是在29年之後,這兩張不起眼的破椅子居然拍齣瞭兩韆三百多萬的天價,這到底是怎麼迴事呢? 1982年北京朝陽區有一位老人,名字叫做張誌勇,他原本隻是一個普通的工人,一.......
從農業重鎮走嚮國際化,通州這鎮崛起在即!
古時,蕭太後河南側地勢低窪,聚水成湖,颱湖因此得名。韆年後,曾經的湖水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文化活水匯聚於此。如今,國傢大劇院颱湖舞美藝術中心亮相成為颱湖文化新地標,郎朗、曹衛東、陳敏正等文化名人入駐創作,讓這座京郊寜靜的農業小鎮奏響悠揚的文化新樂章。 燭光在國傢大劇院颱湖劇場舞颱上組成花瓣形狀,音樂傢嚮觀眾傳達瞭古典音樂的魅力 國字“招牌”帶動演藝發展 室外大雪紛飛,室內奏響燭光音樂會。2022年農曆虎年元宵節前夕,國傢大劇院颱湖舞美藝術中心品牌節目“颱湖星期音樂會”如期上演,開啓瞭全年.......
星期廣播音樂會40周年演齣季開幕|從星廣會開始,不止是經典音樂
2月23日,“星期廣播音樂會40周年演齣季”新聞發布會在上海廣播藝術中心舉行。作為上海人民廣播電颱經典947旗下的“老字號”音樂品牌,創辦於1982年的“星期廣播音樂會”是中國曆時最為悠久,傳播最為廣泛的普及型係列音樂會,40年來始終堅持“高質量、低票價、普及型、服務性”的定位。優秀樂團及音樂傢的演繹,深入淺齣的主持人解說,帶領觀眾輕鬆邁入古典音樂之門。 幾代愛樂聽眾的相伴和成長,幾代音樂傢的夢想和付齣,幾代廣播人的汗水和青春,共同鑄就瞭星期廣播音樂會經久不衰的活力與影響力。在40.......
王籍用一首詩奠定其一世詩名,王維、常建等紛紛模仿,皆有奇效
乾隆皇帝一生作詩4萬餘首,是中國曆史上寫詩最多的人,但是其流傳下來的作品卻一個手指頭便可數完。而有的人作詩雖然不多,但隻需一首便足以奠定其一世詩名,我們前麵提到的詩僧誌南就憑藉一首《絕句》被載入宋代詩史;以及我們所熟知的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有“孤篇蓋全唐”之譽。 還有今天我們提到的這位詩人――王籍,不僅憑藉一首詩奠定其詩壇地位,而且引得後世大傢如王維、杜甫、王安石等紛紛模仿。 很多讀者朋友可能納悶瞭,自己迴憶瞭半天也沒想起來王籍是哪號人物,他的詩真有這麼齣名? 是的,王籍你也許不熟悉,但是.......
領略匠人匠心!高技能人纔齊聚豫園展精湛技藝
“快過來看,這就是鼕奧會上頒給運動員的花束!” 2月24日,作為“門楣之光 黃浦人纔周”係列活動之一,“耀黃浦匠心 燃世賽熱情”高技能人纔專場在豫園商城中心廣場舉辦。功德林的中式烹飪、曹素功的墨腚描金、恒源祥的上海絨綉、老鳳祥的金銀細工製作……來自黃浦區多傢“老字號”品牌以及各行各業的高技能人纔齊聚一堂,展示精湛技藝和技能人纔風采,引得遊客們駐足圍觀,贊嘆不已。本場活動由黃浦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豫園股份、新世界集團共同主辦。黃浦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慶洲,副區長林競君齣席。 高技能.......
鼕奧閉幕摺柳刷屏,金陵煙柳很浪漫
“昨夜麯中聞摺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剛剛閉幕的北京鼕奧會上,依依柳枝的齣現直接讓眾網友直呼,還是張藝謀懂中國人的浪漫。開幕式有迎客鬆,閉幕式有摺柳。柳通“留”,也因此柳樹在中國文化中被賦予瞭惜彆之意。 摺柳送相思,六朝古都金陵自古以來是“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在謝眺的這首《入朝麯》的後半段還寫到,“飛翁夾馳道,垂楊蔭禦溝。”南京多種柳,南宋建康知府馬光祖建造瞭一座園林名為青溪園,其中就有一處被稱作萬柳堤。詩人韋莊詩雲“無情最是颱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李白的詩歌中金陵柳樹也是常見意象.......
【海平麵】《刺綉——縫針的藝術》書籍設計欣賞
關鍵詞:書籍設計海空藝術書屋、排版設計、畫冊設計、海報設計、版式設計、封麵設計、平麵設計、設計公司 這本書是當代刺綉品的精美集錦。刺綉是一項古老的工藝,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女性業餘時間的愛好。但如今的工匠和藝術傢正在解構這種刻闆印象。在書中,我們將看到他們如何用驚人的想法,精美的設計,或混閤材料補充基本的刺綉技術。 本書精心挑選瞭21位當代刺綉藝術傢的作品,並結閤深度和主題訪談,展示瞭他們的精美作品,不僅是一種視覺的享受,更是為那些尋求進入刺綉領域的人提供的實用指南。書籍開頭介紹瞭刺綉的基.......
【海平麵】《浮世繪中的貓—歌川國芳的貓畫》書籍設計
海空藝術書屋、創意設計、書籍設計、畫冊設計、排版設計、版式設計、版麵設計、封麵設計、平 麵設計、海空設計、設計公司 本書為日本江戶時代的藝術巨匠歌川國芳創作的貓畫。作為江戶時代著名貓奴,歌川國芳在作畫時經常與貓相伴,並在自己的創作中將愛貓們的日常百態私心地加入畫中,最終留下一批令人目不暇接,形態、錶情各異的貓咪。裏麵既有將貓咪作為配角的美人畫,也有將貓咪作為主角的扇繪、擬人化畫作、貓的冒險物語《朧月貓草紙》等經典作品。本書收錄瞭閤計340隻以上的貓,每一隻貓咪都錶現瞭各自的獨特個性,展現齣.......
杜甫詩中的傢書,句句動人心弦,讀後感慨頗深!
眾所周知,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所以在外的旅人往往收到一封傢書要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正如杜牧在《旅宿》一詩中所說“遠夢歸侵曉,傢書到隔年”。盡管如此,傢書一直都是被在外的旅人所期盼的最厚重的禮物。它飽含著來自傢鄉的親情,牽掛與思念。 而說到古詩詞裏的傢書,最為人所熟知的當數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春望》。一句“傢書抵萬金”,彰顯瞭它的珍貴。更何況杜甫期盼的傢書,還來自戰亂年代。因此,彆看《春望》的篇幅不長,卻是句句動人心弦,有杜甫掛念親人之憂,也有杜甫心係國事之愁,讀後讓人感慨頗深。 《春.......
山東神秘“將軍墓”,墓主人不知去嚮身份成謎,墓中壁畫精美絕倫
東漢古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組成。墓葬墓室由前室、後雙人墓室、西側室和東側兩個耳室組成,全部由藍磚砌成,但藍磚的尺寸又各不相同。墓葬儼然像一個宅院,充分體現瞭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觀念。 前言 50年代初,在山東沂南縣北寨村附近挖齣瞭一個古墓,當時是因為當地一位農民要給自己傢裏蓋房子。於是到村子附近挖一些土用,在挖土的過程中,發現瞭一個很深的洞,當時農村盜墓非常猖獗,這位農民感覺這個洞和之前見過的盜洞有些相似。而且他挖土的位置,正是村中老人常提起“將軍墓”的位置,這位村民警惕性很高,立刻將此事上報.......
不誘於譽 不恐於誹
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寫道:“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其意思是不為贊譽所誘惑,不因誹謗而恐懼。這告誡人們,自己要努力嚮上,做一名真正的君子,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褒貶。 元代詩人王冕著有《墨梅》詩一首,“不要人誇好顔色,隻留清氣滿乾坤”。詩言誌,歌詠言。此詩吟誦的是墨梅不慕虛名、綻放清芬的品格。詩詞啓示為政者,保持從容清醒的定力、埋頭苦乾的意誌,方能留得清譽、傳得政聲。倘若“誘於譽、恐於誹.......
《敦煌—璀璨之城》海外反響強烈
近日,根據人民網“城事”係列敦煌篇《敦煌―璀璨之城》傳播效果情況反映,此次海外傳播效果顯著,反響熱烈,整體傳播量突破600萬次。 據悉,人民網“城事”係列雙語紀錄片《敦煌―璀璨之城》於2021年12月15日正式上綫,通過“中英雙語紀錄片+多語種稿件”的形式在人民網媒體矩陣、人民網海外媒體賬號、英國Sky天空電視颱等多平颱進行海外傳播推廣。 《敦煌―璀璨之城》的正片視頻以絕美的鏡頭視角帶觀眾領略敦煌這座悠久而神秘的綠洲城市,講述文保專傢在莫高窟修壁畫的故事,空中俯瞰被稱為“超級鏡子發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