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11:43:33 PM
本報記者 盛蘭 石英婧 上海報道
多地樓市政策正在逐步“迴暖”。據中指研究院統計,自2022年以來,截至當前,超過40座城市房地産領域政策鬆綁。在此背景下,今年2月份,全國百城的新建住宅平均價格止跌迴升。
與此同時,對於房地産領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齣,繼續保障好群眾住房需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賃並舉,加快發展長租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閤理住房需求,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中指研究院指齣,盡管多地已經根據房地産市場運行情況靈活調整政策,但是房地産快速擴張的模式已接近尾聲,企業需要順勢而為,持續拓展新模式,實現高質量發展。作為區域深耕型房企的典型代錶,濱江集團(002244.SZ)、大唐集團控股(02117.HK)均在2021年完成瞭年度銷售目標,同比增長幅度分彆為24%、13.64%。
近日,對於“逆勢增長”的原因,大唐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嚮《中國經營報》記者錶示,在優勢區域堅持深耕的策略保證公司得以平穩落地,並獲得業績上的增長。
多城樓市迎春“迴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對此,中指研究院指齣,預計今年全麵落實因城施策節奏將加快,尤其是改善需求端政策,促進市場信心恢復。
事實上,2022年初,在全國樓市持續下行態勢下,中央及地方層麵頻繁釋放穩樓市信號。2月末,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發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濛徽便錶示,2022年要重點抓好加強房地産市場調控、推進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等工作,努力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積極作用。
在因城施策下,各地根據房地産市場運行情況靈活調整政策。據剋而瑞地産研究監測數據,2022年以來,浙江及南寜、菏澤等14個省市相繼落地房地産紓睏政策。據統計,截至3月初,全國已有8座城市下調瞭購房的首付比例,超過40座城市房地産領域政策鬆綁。
隨著房地産政策環境持續改善,今年2月份,全國百城的新建住宅平均價格止跌迴升。
近日,中指研究院發布瞭《2022年2月百城新建住宅的價格指數》。根據中國房地産指數係統百城價格指數對100座城市新建住宅的調查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新房的平均價格約為1.62萬元/平方米,已經結束三連跌態勢,環比上漲0.03%,同比上漲1.89%。
不過,在各地樓市分化的恢復力度並不一緻。貝殼研究院統計顯示,在上海、杭州等長三角核心城市,樓市景氣指數迴升值相對較高;蘇州、閤肥等地,樓市景氣指數恢復到平穩運行區間;三綫城市樓市“迴血”仍需時日。
具體來看,今年2月份,長三角城市群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09%,房價結束四連跌態勢,區域內多數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其中,上海、揚州、張傢港、泰州及昆山新房價格環比由跌轉漲;蘇州、閤肥、常州等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持續上漲。
以上海為例,自2022年以來,上海的房地産市場便一直處於活躍狀態。2月份,上海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5.15萬元/平方米左右,環比上漲0.23%。並且,新房的成交金額已經達到493.77億元,同比增長35.3%,創近5年同期成交額新高。
與此同時,在環滬地區,據中國房地産指數係統百城價格指數顯示,2月份,常州新房平均價格環比上漲0.44%,泰州新房平均價格環比上漲0.25%。
區域深耕型房企“穩增長”
房地産市場調整態勢仍在深化,隨著全國市場情緒趨於穩定,部分基本麵較強的城市逐漸企穩。不過,中指研究院指齣,房地産增量市場規模逐漸見頂,企業通過高杠杆、高負債實現高速發展、快速擴張的模式已接近尾聲。
對此,企業需要順勢而為,業務層麵持續拓展新模式,産品層麵端持續深化硬實力,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從2021年各房企的錶現來看,去年多個區域深耕房企實現瞭“逆勢增長”。有業內人士嚮記者指齣:“在地産下行期更具有抗風險能力的房企,反而是在一些區域深耕的房企。”
對於2022年的規劃,近日大唐集團控股相關負責人便嚮記者坦言:“要堅持深耕自身優勢區域,精準營銷,積極探索投資發展新機會。”據介紹,大唐控股集團堅持的戰略布局為“2+1+X”模式,“深耕現有區域的同時,鞏固在海西、北部灣2個城市群的布局”。
此前大唐集團控股深耕的區域主要為福建、廣西,不過隨著2021年該公司將總部遷移到上海之後,該公司方麵錶示要深耕長三角區域。
2021年全年,在大部分房企未能完成銷售額目標的情況下,大唐集團控股纍計實現閤約銷售金額為505.8億元,同比增長13.64%,完成瞭年度目標。
2022年3月4日,大唐集團控股公布瞭最新的銷售業績,數據顯示,該集團今年前2個月的纍計閤約銷售額為42.6億元。其中,2月份的閤約銷售額為21.4億元,較1月份增加瞭0.2億元。
與此同時,濱江集團則是區域深耕的典型房企代錶之一。濱江集團方麵此前曾嚮記者透露,2021年,濱江集團纍計銷售金額1691.3億元,同比增長24%,而同期1000億~3000億元陣營房地産企業的平均增速僅為0.8%。
此外,從目標完成率來看,濱江集團2021年的年度銷售目標為1500億元,實際目標完成率達到112.8%,成為業內少數完成年度目標的企業之一。
據悉,早在2020年,濱江集團就確定瞭“三省一市”戰略版圖。選擇浙江、江蘇、廣東、上海這四個相對經濟富庶、治理有序的地方為投資重鎮,而浙江省則是濱江集團的首要“陣地”。
事實也證明,濱江集團的區域布局保證瞭其在2021年的平穩落地。去年,濱江集團共交付瞭21個新建住宅項目,其中,在其大本營――杭州市,該集團共交付10個項目。據介紹,去年杭州市場貢獻瞭濱江集團65%的銷量。
與此同時,“保交付、保民生、保品質”仍是當前各地房地産市場的重要任務之一。在上述國務院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便錶示,要堅決有力處置個彆房地産企業房地産項目逾期交付風險。大唐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便嚮本報記者介紹,為促生産、保交付,今年春節過後,公司旗下各項目便已逐步投入復工復産、交付保障的工作中。
而産品力則是房企堅持長期主義,穿透行業周期的“底氣”。上述大唐集團控股相關負責人同時介紹道,公司搭建的“精工建造2.0”體係,設有九大工作、十二階段、八項協同、56大項標準管理動作,共計3000餘個品質檢查點,覆蓋瞭項目全周期建設過程,並且在原有工程過程、交付兩大評估體係的基礎上,又新增瞭防滲漏、防空鼓和防開裂的專項評估。“精細化管理標準,保證瞭大唐旗下項目高效率、高品質的輸齣。”
(編輯:石英婧 校對:顔京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