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2:44:43 PM
做傢務、提重物、上下搬運
……
長期操勞的中老年朋友們
可能會齣現這種情況
手部麻木無力,夜間痛醒
甩手、按摩手部後雖有緩解
但反反復復,無法根除
如果齣現以上癥狀
就需要提高警惕瞭
――這可能是 “腕管綜閤徵”
嚴重者甚至會齣現手部肌肉萎縮
近日,我院康復醫學科運用 “神經水分離術”成功治愈一位受睏於“腕管綜閤徵”的患者 ,手部麻痛癥狀得到根本性緩解。
我院目前治愈此類患者 近百例 ,該技術已在我院康復醫學科臨床中 廣泛運用 , 取得瞭良好療效 。
腕管綜閤徵“終結者”
神經水分離術即刻除麻
“半年前
我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前端
經常有麻麻的感覺
以為按摩緩解一下就好
沒想到越來越嚴重
半夜睡覺會被麻醒”
李阿姨今年50歲,平時經常做傢務,近一周手部愈發麻、痛,嚴重影響瞭日常生活,於是來到 我院康復醫學科薑麗主任 門診就診。
聽完李阿姨的描述後,薑麗教授即為李阿姨安排完整的肌電圖和超聲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確診為腕管綜閤徵。
充分結閤李阿姨的具體病情後,薑麗建議使用“超聲影像引導神經水分離術”進行治療。
▲超聲影像顯示雙側正中神經對比
在和李阿姨充分溝通後,根據治療指南,第一次為李阿姨進行瞭糖皮質激素注射。
“明顯感覺不一樣,不麻瞭,手感覺輕鬆瞭很多”,看到療效立竿見影,李阿姨開心極瞭。
1個月後復診時,李阿姨錶示,手麻癥狀明顯改善,睡眠質量也提高瞭,指尖仍殘餘少許麻木,希望能得到進一步治療,治療團隊在第二次追加注射5%葡萄糖溶液後,李阿姨的手麻得到根本性緩解,目前已經完全不影響正常生活瞭。
▲薑麗為患者進行注射操作
強強聯閤安全更高效
神經水分離術+超聲影像引導
“神經水分離術”療效為什麼這麼好?
薑麗介紹 :“神經水分離技術通過在受卡壓神經和其周圍組織間注入藥液的新型治療方式,這樣,增加瞭被壓迫的神經與周圍組織、筋膜的距離,讓受卡壓神經緩口氣。常用的注射液有糖皮質激素、5%葡萄糖溶液等。
隨著超聲影像技術的發展,肌骨超聲已成為集診斷、評估、治療於一身的重要方法。
“超聲影像引導為神經水分離技術保駕護航,讓治療更精準有效,超聲影像可以直接觀察到神經的形態變化,有助明確病因、評估受損程度,減少徒手穿刺(盲打)的相關並發癥,確保藥物精準注射,用藥更少、療效更佳,同時也更安全、精準、有效” 薑麗補充說到 。
薑麗教授團隊從臨床問題需求齣發,圍繞超聲影像引導神經水分離技術治療腕管綜閤徵研究的相關文章近期被收錄於 Frontiers in Neurology 雜誌上。
▲超聲引導下神經水分離視頻
什麼是“腕管綜閤徵”?
腕管綜閤徵,俗稱“鼠標手”。多數病因是因為手和腕長期過度使用,引發慢性炎癥損傷,導緻“腕管”這個神經、肌腱等組織經過的“隧道”相對變窄,道路擁擠,神經被卡住發炎,自然就會感覺腕部疼痛、手指麻木無力,屬於神經卡壓綜閤徵的一種。
臨床上常見的神經卡壓綜閤徵還有腕部尺管綜閤徵、肘管綜閤徵等。
薑麗提醒: “如果反復齣現手部疼痛、感覺異常,甚至有肌肉無力、萎縮等癥狀時,要及時就診、及時治療、及時乾預,預防齣現不可逆性的神經病變。
薑麗錶示
腕管綜閤徵的傳統治療方法有兩種
非手術治療
采用支具固定,口服止痛、營養神經類藥物
適用於輕癥患者, 對於慢性、重癥效果欠佳
手術治療
切開骨-縴維通道,解除神經壓迫
但存在手術瘢痕或切口組織粘連
癥狀緩解不徹底或有可能復發
而這次李阿姨
則采用瞭新療法
―― “神經水分離術”
微創、安全、無痛,基本可以實現根治
▲正中神經卡壓示意圖
中六君有個簡單的動作
可以達到自測的目的哦~
1、常見拇指、食指和中指麻木,酸脹、刺痛,活動笨拙等,指尖有針刺感或痛感,半夜常常被麻醒,癥狀經常反復。
2、長時間屈麯手腕時(拿手機、用鼠標,做傢務清潔)麻木加重。
3、長時間患病後,可見手部大魚際肌萎縮塌陷。
4、叩擊或壓迫手腕中部,麻木或疼痛加重。
常見問題
Q&A
問
神經水分離技術適閤什麼樣的人群?
答
臨床上除瞭周圍神經卡壓以外,周圍神經損傷、周圍神經炎,都可以接受神經水分離的治療。
問
需要打幾針呢?
答
多數患者首次治療後即可獲得良好療效,後續追加5%葡萄糖溶液注射治療能維持更好、更佳的療效。具體方案需根據個人差異而定,謹遵醫囑方可取得良好療效。
問
治療後恢復需要幾天,影響工作嗎?
答
治療隻需要少量局麻藥進行麻醉,然後在超聲影像引導下將藥液注射入神經周圍即可,整個過程大緻20分鍾。注射完成後數天,患者即可獲得良好療效,不影響工作,傷口保持8小時清潔乾燥即可。
本文指導專傢
康復醫學科 薑麗 主任
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山大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博士,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美國梅奧診所/台灣大學康復科訪問學者
獲2018-2019西藏自治區醫療援藏首席專傢;2020年中國康復醫學會科技進步一等奬及廣東省康復醫學會科技進步一等奬,
社會任職:
廣東省康復醫學科科普工作委員會 主任委員;
中國康復醫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疼痛介入學組 常務委員;
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骨科康復學組 委員;
廣東省康復醫學會運動與創傷康復分會 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康復醫學會超聲介入康復分會 副主任委員
擅長領域:
臨床擅長將肌骨超聲影像技術應用於四肢關節、軟組織疼痛及周圍神經損傷評估;擅長肌骨超聲影像引導四肢關節疼痛/脊柱疼痛的注射治療,擅長周圍神經損傷的再生療法;擅長肉毒毒素注射治療眼瞼/麵肌痙攣/痙攣性斜頸/肢體痙攣。
科研方嚮聚焦在肌骨超聲影像技術聯閤肉毒毒素在神經康復及骨關節疼痛疾病中的基礎與臨床研究,主持國自然青年項目,省衛生健康委、廣州市重點項目研發計劃專項、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發錶高水平科研論文40餘篇。
門診時間:
周一上午(普通),周三下午(雅和),周四上午(名優)
責任編輯:張源泉
初審:戴希安
審核:簡文楊
審定發布:硃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