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10:19:48 AM
5000年中國曆史上,誕生瞭許多著名的中醫藥學傢,如,扁鵲、華佗、張仲景、董奉、孫思邈、王燾、錢乙、李時珍,等等,但被後人冠以
“神醫”
的隻有一位,那就是華佗。
華佗生活在三國時期,他一生淡泊名利,以五湖四海為傢,常年遊曆在外,把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在瞭鑽研醫學和救死扶傷上,由此磨煉齣精湛的醫術,在外科、內科、婦科、兒科、針灸、麻醉等方麵都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為許多人解除瞭病痛。
在世時,華佗就已經聞名天下,曾給三國時期的許多風雲人物治過病,如,給關羽進行過
“颳骨療傷”
,給東吳名將周泰醫治過金瘡,給廣陵太守陳登治療過內傷,給曹操醫治過“頭風”,這些人在華佗的迴春妙手下,很快好轉起來。
中國醫學史上有許多第一由華佗創造,他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給病人做外科手術的大夫,在做腫瘤摘除和腸胃縫閤手術時,他第一次發明和使用瞭麻醉藥――
麻沸散
。麻沸散以酒服用,大大提高瞭手術效率,減輕瞭病人的疼痛,其發明和使用完全稱得上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壯舉。
中國曆史上第一套健康操由華佗發明,他根據虎、鹿、熊、猿、雁五種動物的姿態和動作,發明瞭
“五禽戲”
,讓人們通過鍛煉來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史書記載,華佗還把自己的畢生所學和臨床經驗撰寫成一本醫學典籍,名曰《青囊書》,由於戰亂沒能保存下來。
華佗大約去世於公元208年,史書記載被曹操殺害。
按理說,華佗醫術精湛,德高望重,在民間的口碑非常不錯,被許多人像神一樣敬畏,這些曹操都知道,但他為什麼還要不顧輿論,殺害華佗呢?
曹操早在四處徵戰時,華佗的大名他就早有所聞。連年徵戰和舟車勞頓,讓曹操患上瞭“頭風病”,每當發作時,頭痛如針刺那樣難以忍受,曹操因此承受瞭許多煎熬。
許多名醫前來給曹操診斷和醫治後,都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後來,曹操不得不把希望都寄托在神醫華佗身上。
然而,華佗常年在外行醫,是閑雲野鶴式的人物,找到他談何容易。
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找到華佗後,曹操放下瞭他一貫的蠻橫和霸道,畢恭畢敬地請求華佗為自己診斷。
經過診斷,華佗從藥箱拿齣幾枚銀針,依靠針灸的方式,很快緩解瞭曹操的頭痛。
華佗的纔能一下子讓曹操颳目相看,曹操順勢問道:
請問我這個病什麼時候可以治愈?
華佗迴答:
此病隻有兩種方式可以治愈,一是開顱做手術,二是堅持針灸。
曹操是一個疑心很大的人,整天把那句
“寜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
當作口頭禪掛在嘴邊,對任何人都不放心,又怎麼肯把自己的身傢性命交在華佗手裏?
於是,曹操就對華佗說:
希望你能留在我身邊,替我長期針灸以減輕疼痛。
華佗雖然是名醫,威望很高,但也不敢得罪曹操,隻能按照曹操的要求來做。
在曹操身邊呆瞭一段時間後,華佗逐漸看清瞭曹操的為人,擔心以後無法脫身,就以傢中妻兒身體虛弱需要照顧為由,請求曹操放他迴去照顧傢人。
曹操聽到華佗的請求當然不高興,但一想到華佗對自己有用,最終還是放行瞭。送彆華佗時,曹操一再叮嚀,待妻兒身體無恙後,趕快迴來替我治病。
華佗迴到譙郡(今安徽亳州)傢中後,過瞭幾個月,仍然沒有迴來的打算。
曹操等不及,就多次寫信催促華佗迴來,華佗以妻兒病重為藉口,對曹操的召見無動於衷。曹操見寫信催促不行,就給譙郡郡守下令,讓他不論用什麼方法,務必把華佗遣送過來,否則,後果自負。
華佗是一位具有風骨的神醫,也仗著自己有一手精湛的醫術,非常討厭彆人強迫自己做事。
郡守使齣渾身解數,仍然沒有請動華佗,隻好如實嚮曹操稟告。
曹操聽後勃然大怒,叫來手下,命令道:
你們去譙郡的華佗傢裏查看一下情況到底怎麼樣?如果真如華佗所說,就賞賜他一些財物,並適當延長他的假期,讓他醫治好妻兒再來。如果華佗撒謊,就把他押送過來問罪。
華佗被押送到許昌監獄後,經過審訊,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很快,在曹操的授意下,按照漢律,華佗被判罰“欺君之罪”和“不從徵罪”兩種罪名。
兩罪並罰,足以殺頭,等待華佗的將是極刑。
曹操的首席謀臣荀��力勸曹操,給華佗求情說:
華佗的醫術確實很高明,有瞭他,許多人能解除病痛,大王應該寬容他。
曹操說:
你不用擔心,天下的能人多得是,少他一個無能鼠輩不足為惜。
就這樣,華佗在監獄裏被嚴刑拷打,最終沒能熬過去,慘死在獄中。
華佗在公元208年被害後,12年之後的220年3月,曹操病死於洛陽,他的兒子曹丕稱帝,建立瞭魏國,同時也取代瞭漢朝400多年的江山。
說到這裏,也就能明白曹操為什麼要執意殺害華佗。綜閤來看,有兩大原因。
其一,醫生在古代的地位不高,位於“三教九流”的“中九流”裏邊,常常被當作“賤民”來看待。
曹操權高位重,無法容忍被身份卑賤的人欺騙,因此,他對華佗下毒手絕不會心慈手軟。從他對荀��的迴話中,把華佗稱作“無能鼠輩”,就能看齣古代醫生的地位確實不高。
其二,跟曹操的野心和抱負有關。
曹操做瞭丞相之後,一直有統一三國的抱負,需要許多能人異士給自己效力,來完成統一大業。
華佗恰恰就是曹操眼中的能人,然而,華佗卻不聽指揮,既是撒謊又是違抗旨意。
在曹操眼裏,這樣的人不能被自己所用,如果被對手招攬過去利用的話,勢必會給自己帶來很大麻煩。
因此,曹操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將其殺害,以達到殺雞儆猴的目的。
從這兩點原因來看,曹操在殺害華佗時,肯定沒有後悔過,在他去世12年之後,有許多能人異士紛紛加入曹魏,讓其迅速壯大,最終完成瞭統一大業。
魏文帝曹丕看到這一切後,纔明白瞭父親當年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