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2:01:58 AM
1927年,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舉行瞭一場聲勢浩大的婚禮,一如彼時嗅覺敏銳的報紙從“蔣中正”“宋美齡”中各取一字戲稱為“中美閤作”。
兩人的婚禮亦著實劃分為“兩個半場”即作為上半場的“中式婚禮”與下半場的“西式婚禮”,與時代背景下的“中西文化閤璧”遙相呼應。
眾所周知依照傳統習俗,婚禮往往需要由雙方父母擔任主婚人,然而實質上大多數婚禮並非由父母親自主婚,而是由傢中長輩代勞。
而在蔣介石與宋美齡的這場傳奇婚禮之中,作為男女雙方主婚人的則是蔣介石的哥哥――蔣介卿以及宋美齡的哥哥宋子文。
皆作為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兩個主婚人之一,蔣介卿、宋子文後來怎麼樣瞭?
一、蔣介石兄長――蔣介卿
蔣介石自幼喪父之事人盡皆知,而她的母親
王采玉
也在1921年因心髒病逝世,因此時至1927年蔣介石與宋美齡成婚之際,蔣介石的長輩之中最為閤適的主婚人選,莫過於長兄蔣介卿。
而與之相匹配,宋傢則由宋美齡的兄長宋子文來作為本次婚禮的主婚人,因而
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禮請柬,便是以兩位主婚人:蔣锡候(蔣介卿)、宋子文的名義對外發放的。
雖然俗話說“良駒識主,長兄若父”,然而實質上在蔣介石的少年時期,與兄長蔣介卿之間充滿瞭不睦。
蔣介卿與蔣介石雖同為
蔣肇聰
之子,但蔣介卿的母親為蔣肇聰原配夫人徐氏,而蔣介石的母親則是徐氏、孫氏相繼去世後,蔣肇聰續娶的王采玉。
因而蔣介卿與蔣介石乃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且1875年齣生的蔣介卿,相較於1887年齣生的蔣介石,足足大上瞭12歲左右。
年齡上的相差加之同父異母的緣由,不僅令蔣介卿與蔣介石早年間並未奠定一份良好的兄弟之誼,且在後來父親去世之後交情反更趨於惡化。
1895年蔣介石的父親蔣肇聰彌留之際,恐自己去世之後遺留下的孤兒寡母被欺負,特意將作為傢中長子的蔣介卿拉在床前叮囑,等他去世後照顧好母親與弟弟妹妹。
然而蔣肇聰剛剛去世之後,這番叮囑便被蔣介卿拋之腦後,當即與蔣介石及其母分割傢産,且占去十之八九。
因而年少時期的蔣介石心中,作為長兄的蔣介卿不僅沒能留下什麼好印象,反而令他充滿怨懟之意。
俗話說當人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之後,投嚮過往種種的目光總會不經意帶上真真假假的原諒,因而隨著後來蔣介石的發跡,昔日兄弟之間的過節逐漸淡化。
而與此同時,蔣介石的發跡以及原諒,也令蔣介卿受益其中得到瞭很好的發展,不過就蔣介卿本人而言,從昔年間爭奪傢産之事便足見其難成大器。
因此即便扯上蔣介石的旗號,作為凡鳥的他也難飛枝頭變鳳凰。
1921年4月由於蔣介石的關係,蔣介卿被時任廣東省政務廳長的古應芬推薦為英德縣知事。
彼時任誰看來,曾畢業於寜波四明專門學校法政科、早年齣任過台州地方法院推事、廣州地方審判廳推事等職的蔣介卿,就要隨著弟弟蔣介石取得一番飛黃騰達。
然而齣任英德縣知事不足半年,蔣介卿便因為貪汙瀆職而遭到免職,同樣看在蔣介石的麵子上,有關方麵並未繼續嚮下追究,而因此事丟瞭麵子後的蔣介石,也下定決心以後不讓蔣介卿再擔任公職。
1927年12月,蔣介卿作為主婚人齣席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禮,由此宋美齡不僅認識瞭這位未來的兄長,且因其在婚禮中所承擔的角色而頗為感激。
與此同時,宋美齡也得知蔣介卿曾涉足政治擔任過一些職務,而如今則賦閑在傢並無工作,由此宋美齡便生齣瞭為這位兄長安排工作的想法,以此嚮蔣介石方麵傢人示好。
宋美齡為蔣介卿安排的工作乃是彼時諸多人求之不得的美差――浙江海關監督。
然而蔣介卿就職之後,絲毫未從此前教訓當中痛定思痛,甚至尤有變本加厲,在貪汙瀆職的道路上一騎絕塵。
利用職務中飽私囊的他很快便取得瞭不菲的積蓄,畢竟這一涉及海關的職務隨手一抓便是大把白花花的銀子。
而在此之後,蔣介卿當即在寜波城購置瞭一所豪宅,且納妓女為妾豢養其中,由此開始瞭驕奢淫逸、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
身為蔣介石長兄的他,自然而然能夠在彼時的政壇上如魚得水,但他的一舉一動也無可避免地要由蔣介石來“買單”。
隨著蔣介卿的斑斑劣跡鬧得滿城風雨,蔣介石也是為之頭疼不已,因此當後來曾任黃埔軍校教育長的
劉灝
,因身體緣故無法繼續在軍中任職之際,蔣介石當即委任他為浙江海關監督。
而蔣介卿則隻保留瞭省府委員的虛銜,隻好卸甲還田離開官場。
雖然此後宋美齡曾提及讓他齣任上海海關監督,但是曆經兩次教訓的蔣介石深以為戒,對此拒不同意,因而蔣介卿再沒能重返官場。
雖然離開官場但畢竟走得“體麵”,憑藉著此前貪汙所得,蔣介卿迴傢之後開設錢莊也算是富甲一方。
與此同時,憑藉著蔣介石的名號他即便橫行霸道也令人敢怒不敢言,因而對於蔣介卿而言隻是換瞭個地方,繼續作為“蔣介石兄長”生活。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來到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瞭震驚中外的“
西安事變
”,並武力扣押瞭蔣介石。
“西安事變”之初,蔣介石究竟是生是死引起外界議論紛紜,而正在溪口武山廟看戲的蔣介卿獲悉這一消息後當即傻眼瞭。
明眼可見,如果蔣介石身死那麼他必然隨之失勢,且由於此前的惡貫滿盈,針對他的清算必然接肘而來。
一念及此,蔣介卿頓時心亂如麻,當即中風跌倒在地不省人事,抬迴傢之後便一命嗚呼。
屆時由於蔣介石依舊留在西安尚未返迴南京,因此傢人將之草草入殮之後等待著蔣介石的後續安排。
時至1937年4月,蔣介石方纔返迴傢鄉為蔣介卿舉行瞭儀式隆重的風光葬禮,國民黨政要何應欽、閻锡山、馮玉祥等皆親自吊唁。
此外蔣介石亦親書挽聯:“人間難得是弟兄,豈期行役增憂,竟以參商成永彆;地下倘應覲父母,為報餘生許國,終扶華夏慰吾親。”
宋美齡兄長――宋子文
作為蔣介石與宋美齡婚禮的另一位證婚人,宋美齡的兄長宋子文的知名度,相較於蔣介卿儼然有著雲泥之彆,就能力而言宋子文與蔣介卿亦不可同日而語,相應對於宋子文的一應生平多數人是耳熟能詳的。
相較於蔣介石與蔣介卿之間“依附與被依附”的關係而言,蔣介石與宋子文之間更大程度上是一種“閤作”關係。
眾所周知,早年間宋子文曾在美國留學,所學專業乃是經濟方麵且取得瞭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後來在金融商業方麵也算是風聲水起。
而他涉足政壇的開始,則源於宋慶齡先生嚮
孫中山
先生的推薦,但歸根結底在於宋子文自身的能力所緻。
1923年大元帥府初步建立之際,麵對經濟狀況上的重重睏難,孫中山先生逐漸萌發瞭建設中央銀行的構思。
而將令這個構思一步一步成為現實,且隨時間推移而逐步運轉的人當中,功不可沒的一位便是宋子文。
由此孫中山先生在世之時,宋子文便被委任為中央銀行行長,在財政領域踏上瞭騰飛之路。
然而隨著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之後,作為背叛者的蔣介石逐步掌控權力前後,宋子文不免開始瞭與這位“未來妹夫”之間的恩恩怨怨。
昔年間北伐軍占領武漢之後,蔣介石一再催促國民政府搬遷至武漢,然而於1926年11月16日宋慶齡等人途經南昌之際,蔣介石突然變卦要將國民政府、中央黨部留在南昌,與他的總司令部設在一起,以此“挾天子以令諸侯”。
由此12月8日廬山會議上,蔣介石與宋慶齡先生的激烈爭論,直至12月10日宋慶齡先生等人方纔來到武漢,組織“中央委員和國民政府委員臨時會議”。
然而針對該次臨時會議,蔣介石竟在南昌扣留張靜江、何香凝等人,以此威逼武漢解散會議。
而在這番緊張的情況之下,設法解決問題的正是宋子文,彼時主管財政的他說:
“不要緊,如果國民政府不搬漢口,我再不給錢,看他有什麼法子!”
果不其然,隨著幾次來電催款而不得之後,蔣介石最終作齣妥協,最終答應瞭國民政府遷至武漢一事。
不過因此事的發生,宋子文與蔣介石之間難免會心存芥蒂。
1927年3月27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前夜,宋子文奉命曾到上海勸阻蔣介石不要搞分裂,同時控製上海、江浙一帶財政金融。
由於蔣介石依舊要依賴於宋子文搞軍費,因此對於其金融方麵的活動錶示支持,甚至以總司令名義予以幫助。
然而這份幫助是需要迴報的,彼時蔣介石要求上海金融界能夠給予“貸款”,而有人則要求財政部長宋子文簽名償還“貸款”的保證。
但是當蔣介石提齣這一狀況之際,宋子文毫不意外地予以迴絕,由此也就造成瞭兩人關係的更進一步惡化。
同年4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而在20日蔣介石便下令封鎖瞭宋子文位於上海的辦事處,以至於宋子文一度陷入恐慌,唯恐遭到暗殺。
值此之際,母親倪桂珍、大姐宋靄齡、姐夫孔祥熙開始瞭“規勸”,而內容則是:隻有與蔣介石結閤他與宋傢纔能有齣路。
由此也就促成瞭宋子文背叛武漢國民政府倒嚮瞭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而隨之一同改變的亦有對蔣介石與宋美齡婚姻的看法。
最初對於這一婚事宋子文極力反對,甚至與宋美齡之間鬧得不可開交,然而殊不知倒嚮蔣介石之後,他卻推動瞭這一婚事的成就。
屆時宋母對於這門婚事依舊有所保留,甚至於東躲西藏不想與蔣介石見麵,然而壓倒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則是宋子文與前來求婚的蔣介石一同齣現在她麵前,因而她便答應瞭這門婚事。
而迴到上述那場世紀婚禮上,挽著宋美齡的手交給蔣介石的人,正是宋子文。
由此宋子文便徹底站在瞭蔣介石的身旁,蔣介石與宋美齡於1927年12月成婚,而在1928年初宋子文便成為瞭南京國民政府部長,並兼任中央銀行總裁。
透過其間明眼可見,宋子文以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姻,作為瞭自己未來政治生涯節節高漲的敲門磚。
而時至1930年1月宋子文復又兼任起瞭行政院副院長職務,他所兼任的一應職務高達十幾個,若說這份殊遇僅僅因其能力又或蔣介石的欣賞顯然是不夠的。
就總體而言,
蔣介石與宋子文之間此後的相互協助亦是有條不紊地推展著
,從秘密聯係汪精衛、瓦解“反蔣聯盟”,到後來蔣介石下野隨之辭職,留下一個完全癱瘓的財政部……
不過既然是“恩恩怨怨”兩人的衝突也是常有之事,如1933年宋子文作為中國代錶參加華盛頓會議返迴國內之後,便曾與蔣介石發生過一次激烈的矛盾。
屆時圍繞“圍剿紅軍”的經費問題,兩人曾爆發爭吵,為此怒不可遏的蔣介石甚至抬手便打瞭宋子文一個耳光,以至於宋子文稍稍驚愕後當即掄起凳子就要砸蔣介石,但終歸被侍衛攔瞭下來。
就此事,迴到傢之後的宋子文悲痛不已,不僅立即寫瞭辭職報告,甚至私下對鬍漢民說“當財政部長無異做蔣介石的狗,從現在起要做人,而不是做一條狗。”
然而這句話也隻是說說而已,後來隨著蔣介石在中央會議上濃墨重彩地稱贊宋子文,鏇即任命他為全國經濟委員會主席……
由此宋子文再度開始為蔣介石鞍前馬後,而一如前文所述兩人之間“分分閤閤”,甚至還有第二次的大打齣手。
直至1949年隨著國民政府的破滅在即,蔣介石於1月21日宣告下野,而同一天宋子文亦辭去瞭一應職務,成為瞭兩人最後一次的共進退。
1949年5月16日宋子文從香港飛往巴黎,並在6月9日抵達美國紐約,由此開始瞭異國他鄉的生活。
而在異國他鄉的宋子文並未就此與世隔絕,甚至於兩度秘密籌劃“倒蔣”活動而未能成功,由此宋子文方纔徹底放下瞭對於政治的執念。
1971年4月24日,宋子文在舊金山訪友之際,吃飯的過程中因食物堵住氣管,導緻心髒病發作由此逝世,享年77歲。
而在他逝世之後,蔣介石一塊“勛猷永念”的匾額不冷不熱,而身在美國的宋美齡竟以宋慶齡要來為由,並未趕赴參加。
至此宋子文與蔣介石之間的恩恩怨怨拉上瞭帷幕,而這份恩怨的開始,本質上離不開那場所謂的世紀婚禮。
有人說蔣介石與宋美齡之間的婚姻,對於宋子文而言是他步步高升的開端,亦有人言這是他跌入深淵的第一步……
文獻檢索:
《宋子文和蔣介石的恩恩怨怨》――《武漢文史資料》――2012年第3期
《蔣介石的親哥哥是被嚇死的》――《民間傳奇故事(A捲)》――201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