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4/2022, 1:35:45 AM
2018年7月28日,一則海外新聞在國內引起瞭軒然大波,著名旅美收藏傢翁萬戈先生,在自己的百歲誕辰當天宣布要將183件中國國寶級文物無償捐獻給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總價值超過十億人民幣。
曾經的中華大地炮火不斷,列強從中國搶走瞭不計其數的文物。一百多年以來,無數愛國人士為保護文物四處奔走,許多收藏傢在全球各地收購,試圖將流落他鄉的寶物送迴故國。
但是作為清朝重臣翁同��的第五代嫡孫,翁萬戈卻主動將世代相傳的珍寶拱手與人,他到底為什麼這樣做呢?
翁萬戈其人
翁萬戈究竟是何許人也,他為什麼會成為舉世聞名的大收藏傢,那上韆件文物珍寶又是怎麼流落到美國的呢?
這些問題的答案還要從翁氏一族的興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說起。
早在南北朝時期,翁氏先祖邵公便是朝中重臣,其子還被授予新安伯的爵位,後來的一韆多年間,族中子弟大多從文入仕,群星璀璨,唐朝時翁贊以進士第三名及第,昭宗稱之天下奇纔,纍官至禦史大夫,至於宋代,翁彥隆父子先後中舉,蟾宮攀桂,譽滿朝野,澤被後世。
到瞭晚清時期,翁氏一族終於發展到瞭最鼎盛的時期,翁心存曆任工部、戶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還擔任過同治皇帝的授業講師。
其長子翁同書授官翰林院編修,纍遷安徽巡撫,次子翁同爵曾任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三子翁同��更是巨星顯宦,27歲狀元及第,曾任軍機大臣,與李鴻章、曾國藩等人齊名,先後教授同治、光緒,兩朝帝師,名滿天下。
翁氏一族以詩書傳傢,世代喜好收藏字畫古籍,其中不乏流傳韆載的古董珍品。到瞭翁同��一代,傢族興盛,深受皇恩,兄弟幾人更是熱衷於在古籍上揮金撒錢,尤以翁同��為最。
據他的日記中記載,他在朝為官的40多年裏最大的愛好就是去琉璃廠訪書,琉璃廠是清代最大的書市,許多傢道中落的名門望族收藏的古籍字畫大多都流落於此。
翁同��曾經在這裏收購瞭大量曆代孤品,其中就有明末文人袁樞、袁賦誠父子的傢藏精品《鬆桂堂帖》,至今是國寶級的文物,他因此被人們稱為清末民初中國最大的收藏傢之一。
翁同��一生左圖右史、典籍充棟,但是卻沒有親生子女繼承遺産,晚年時為瞭延續香火,他將二哥翁同爵的兒子翁曾翰過繼到瞭自己名下,然而翁曾翰的兒子也一無所齣,於是又從大哥翁同書的一脈過繼瞭一個第四代,也就是作為重孫的翁之廉。
然而天不遂人願,翁之廉年過半百也沒有孩子,於是隻能嚮父母請命,過繼弟弟剛齣生的孩子翁萬戈作為自己的繼承人,因此後來翁同��的大部分藏品落入瞭翁萬戈的手中。
1918年,天津多條河流泛濫,翁傢的房子也受損頗重,為瞭躲避洪災,翁之廉與弟弟一傢躲到瞭上海租界,同年翁萬戈在上海齣生,按照當時的繼承法,翁萬戈一齣生便成為瞭大收藏傢,擁有不計其數的文物古董,掌握著整個翁傢的珍藏。
翁萬戈兩歲的時候迴到瞭祖地常熟,住在彩衣堂,入私塾讀書,一直接受傢學教育,由繼母與親生父母一起照顧他。
1936年,他考入瞭上海交通大學就讀機電專業,但是僅在一年之後,日本大肆入侵中國,全國各地都陷入瞭混戰之中,翁萬戈被迫帶著傢人四處逃亡,而他所擁有的文物珍品也在動亂之中岌岌可危。
七七事變前後常熟戰火紛飛,翁萬戈一傢無奈逃到瞭上海法租界避難,誰知沒過多久日本人又打到瞭上海,眼見國內求學已無希望,翁萬戈隻能遠赴美國繼續深造,1940年,翁萬戈拿到瞭普渡大學的工科碩士學位。
彼時國內反法西斯戰爭仍然拉鋸不斷,翁萬戈沒有迴國,而是申請進入威斯康星大學修讀美術係,學習西方油畫。此時翁氏一族的傢藏仍在天津租界的故居中好好保存著。
1948年,內戰尚未平息,翁萬戈迴到瞭國內,眼見得滿目瘡痍,北方仗打得厲害,他擔心傢中藏品毀於戰火,便決定帶著傢人和藏品一起遷往上海法租界,誰知上海的形勢也很不好,到處都是逃難的人,於是他決定移民美國。
他和傢人乘坐西北航空最後一班飛機飛往美國,但是藏品卻沒辦法空運,隻能乘船送到美國。
當時上海有個收藏傢用輪船運送古董,中途遭遇風暴,整條船都沉瞭,收藏傢血本無歸。
翁萬戈也擔心世傳六代的藏品就此湮沒,但是沒有辦法,他隻能暗自祈禱,幸運的是,過瞭幾個月突然有人聯係他說貨品到瞭,翁氏一族所有的藏品都完好無損。
捐贈風波
在翁氏傢族的藏品中有眾多宋元明清的古籍和書畫,包括宋版《集韻》《施顧注蘇詩》《長短經》《愣嚴經》等一係列海內外孤本,瀋周、文徵明、董其昌、陳洪綬等一批文壇名人的墨寶,南宋宮廷畫傢梁楷的工筆白描真跡,還有一幅長達16米長的《長江萬裏圖》,這些珍品都是不同時代的文人的心血,其總價值不可估量。
1979年,中國與美國簽訂瞭《上海公報》,美籍華人大量迴歸故土探親,翁萬戈也在時隔31年後終於迴到傢鄉,見到瞭久違的親人,之後他與中國文化界互通往來,許多翁氏珍品也陸續迴到瞭大陸。
1990年,翁萬戈把翁氏祖居的彩衣堂捐給瞭國傢,後來被改造為翁同��紀念館,供人們參觀。
2000年,翁萬戈通過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以3000多萬人民幣的價格將翁氏傢藏的80多種,共計542冊珍稀古籍善本打包賣給瞭上海博物館。
2010年,翁萬戈將明代畫傢吳彬的《勺園祓禊圖》捐贈給瞭北京大學。
2015年,又將《翁同��日記》手稿本以及《翁氏文獻叢編》手稿捐給瞭上海博物館收藏。
2016年至2018年,翁萬戈先後將宋代梁楷現存唯一的工筆白描《道君像》、明代瀋周的《臨戴進謝安東山攜妓圖》和清代王原祁的《杜甫詩意圖》捐給瞭上海博物館。
除瞭給祖國捐獻文物之外,翁萬戈還承擔起瞭中外文化交流的重擔,堅定不移地嚮西方介紹燦爛的中華文化和悠久的曆史,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起,他參與拍攝或製作瞭數十部文化專題片,其中《中國佛教》還獲得瞭1973年的亞特蘭大國際電影節金奬。
而且他還擔任著中美協進會的主席,在美國波士頓、亨廷頓等地先後策劃瞭許多次中國文化藝術展覽,包括繪畫、書法、石刻、竹刻等多個中國傳統藝術領域的珍品,為中美文化交流起到瞭積極的推動作用。
翁萬戈在我國文化傳播領域做齣的巨大貢獻是毋庸置疑的,國人對他的捐贈行為也一直深錶敬佩,然而就在他百年誕辰的當天,美國傳來的一則新聞打破瞭人們對他的崇敬。
2018年7月28日,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宣布收到瞭史上最多的私人捐贈,由翁萬戈先生捐贈的183件翁氏藏品,其中有130幅文人繪畫、31幅書法墨寶、18件文物拓片以及4件絲織綉品。
這些珍貴文物曆經1300多年,跨越五個朝代,最終卻在萬裏之外的美國落地生根。
此事一經報道便在國內引起瞭軒然大波,無數網友大罵翁萬戈是“叛國賊”,而翁萬戈方麵卻不置一詞,事實上,這並不是他第一次將中國文物捐給美國博物館,在之前的數十年裏,他已給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捐贈瞭21件藏品。
其中包括一幅由清朝大畫傢王��創作的《長江萬裏圖》,這幅畫長達16米,曾是翁同��的心頭至愛,1875年,翁同��到琉璃廠閑逛之時看到瞭這幅畫,隻一眼便難以割捨,盛贊其為天下奇觀,後來為瞭買下這幅畫,他還將買房子的錢全搭進去瞭。
翁同��曾說:“餘藏此畫三十年,未敢褻以一字,遇通人逸士輒引同看,黃金橫帶者雖固請未以示也”,對於他來講,知音難求,隻有懂此畫者纔能看,不通畫藝之人,縱有韆金也不示人,由此可見他對此畫的珍視。
我國文物部門曾經多次與翁萬戈溝通,想要將這幅曠世名畫收藏在中國境內,甚至是齣錢迴購也在所不惜,但是翁萬戈及其傢人既不同意賣給中國政府,也不願意無償捐贈,最後不瞭瞭之,誰知他竟將其無償捐給瞭波士頓藝術博物館。
除此之外,他還為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芝加哥藝術館等捐贈過許多中國藝術品,其中翁氏傢傳藏品中年代最久遠的書法精品――唐開元年間精寫本《靈飛六甲經》目前就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收藏。
文物有國界
翁萬戈將中國文物賣給西方博物館一事在國內引起瞭一陣激烈的爭論,大部分人認為他的做法是在背叛自己的血統,與賣國無異,但也有人說翁萬戈捐贈文物是在傳播中國文化,而且他捐贈的是自己傢的藏品,如何處置與他人無關,總之眾說紛紜。
而當記者就此事詢問翁萬戈的侄子翁以鈞時,他高傲地說道“我們反對用謠言去猜忌和攻擊彆人,這樣做隻能反映齣本人水平太低”,他認為翁萬戈的捐贈行為目的是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波士頓作為全球移民最豐富的地方,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落腳點。
在他看來,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有一係列的法律要求,無論把文物捐到哪兒都要經過層層審批,而波士頓距離最近,近水樓台先得月,捐贈流程更為簡潔快速。
但是無論這次捐贈背後的緣由是什麼,我們必須認識到的一點是“文化無國界,但文物有故鄉”,世界文明之所以豐富多彩是全球各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是這不意味著作為文化成果的文物可以被任何其他國傢占有。
1840年之後,中國曾曆經戰火的洗禮,各國列強衝入我們的傢園,用槍炮掠奪走瞭不計其數的珍寶,火燒圓明園的慘事在各地一再發生,而今中國有太多的文物齣現在日本、英國、法國、美國等殖民者的博物館中供所有人參觀,這不是文化交流,而是一個弱小的國傢被強國所欺侮的證據。
而且,這些文物古籍對於中國學界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比如現今很多中國傳統古籍流落國外,尤其日本從中國劫掠瞭大量珍貴文獻,給許多中國學者造成瞭巨大研究睏難,以至於很多時候還需要跑去日本的博物館和高校中藉閱,這此等情形簡直是荒唐可笑。
而翁萬戈將在中國的文物拱手送給美國博物館的做法從曆史與現實的角度上來講無異於是在百經磨難的中國人民的傷口上撒鹽,網友們激烈的反應也正是基於這種心理。
數十年來,呼籲文物迴歸的聲音從未斷絕,各界愛國人士也紛紛齣力,通過各種方式為國傢爭取文物。
2004年,保利集團董事長以3000萬港幣的價格拍得圓明園12生肖的牛首、猴首和虎首並且無償捐獻給國傢文物局,2006年,東莞商人趙泰來陸續嚮國傢各地博物館捐贈6萬多件文物,價值不可估計。
2009年,香港賭王何鴻�齷ǚ�7000多萬港幣將豬首和馬首捐贈給國傢文物局,2020年,55歲的共産黨員公布紮布將自己收藏的8000多件文物全部捐獻給國傢。
在無數仁人誌士費盡心力想要將文物帶迴祖國的背景下,翁萬戈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卻將文物送給外國博物館,盡管這是他的私産,但他的做法確實令人寒心。
如今,斯人已逝,批評謾罵都已無任何意義,他的貢獻不可磨滅,但其做法值得後人警醒,我們隻期望在文物保護上所有人都能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將中國人的心血停留在值得的地方。
參考文獻
1、藝術中國:《波士頓美術館獲得藏傢翁萬戈捐贈巨幅《長江萬裏圖》》
2、中國文明網:《翁同��後代翁萬戈:六世傢藏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