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1/2022, 7:11:15 PM
初夏田園美詩七首,陶淵明的樸實,王維的畫麵感好,範成大的傢常真實
如果春美是繁花之美,那麼夏天的美,則是綠意蓬勃。草木繁茂,綠樹成蔭,河流水滿,碧水青山,是一種視覺之美,但是更是一種真實的田園之美。
上古直到今日,田園農業仍舊是繁盛國傢的基礎,而夏天,則是田園果木生長,農人耕耘並收獲的繁忙季,苦並快樂著,將生命的熱情,融入火熱的夏天,和萬種綠色一起共振和歡愉。
自晉朝的陶淵明,發自內心的熱愛田園,並將生命和愛融入自然,田園詩一直占據中國詩歌的特殊位置,無論世間有多繁華和坎坷,人們都能在田園和田園詩裏,找到樸素和寜靜。
田園,土地,故鄉,實際是中國人傳統而現實的信仰,愛和耕作指嚮的絕不虛無,而是生生不息。讓我們欣賞幾首曆代名傢的初夏田園詩。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迴故人車。
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東晉 ・ 陶潛《讀山海經十三首 其一 》
陶淵明是東晉人,年輕時也和許多人一樣外齣遊曆,在復雜坎坷的求職生涯中奔波,最後他是做到瞭彭澤縣令,一個主政一方的不錯的職位。但是他上任不久就不作瞭,迴鄉隱居,有人說,他是大地主,實際上“方宅十馀畝,草屋八九間。”在農業生産力和技術相對低下的晉朝,這隻是普通偏上人傢的農田,靠收土地租金是養活不瞭一傢人的,必須親自參與勞作。而且陶淵明傢中曾經失火,大火讓房屋盡毀,在農村,重新修建房屋也是非常艱辛的事情。況且是要從田園土地上獲得生存,必須忍受天災疾病等各種變數。
但是陶淵明沒有留戀官場,用農民加詩人的生活,度過瞭樸素的後半生。
在他的田園詩裏,有艱辛,但更多的是一種願意和享受。給瞭後世人很多的啓迪,因為最艱苦的時候,你還有陶淵明可以參照,同樣可以用農民的方式度過飽滿的一生,無愧天地和一生。陶淵明的價值觀,深深影響瞭後世,就是讀書人,官員,你們在精神和現實中,是可以有所進退,讓人生和心靈更有彈性。
這首詩成為早夏田園詩的範本,是因為,這裏麵是陶淵明生活的真實。房子是他親手搭建,樹木是他親手種植,這是耕耘之後休閑的快樂。
早夏草木生長,環繞著房子的樹木蓬勃蔥鬱。
鳥兒有樹棲息,我也愛著我的房子啊。在農村,房子是非常現實的必要的生活物質。正是因為物質睏難,錢財艱辛,就算就地取材,也是耗費人力和錢財的事,有傢庭可能一生住在最簡易的茅棚裏,顯然陶淵明的房子可以叫做廬,因為相對寬敞明亮,裏麵還有書房。
早夏的時候,耕也耕完瞭,種也種完瞭,這是指田間的犁地下種,早夏是收麥和種稻的季節,這兩件大事做完,夏天的樹蔭籠罩在窗前,他好安靜讀書。
正是因為隱居,在鄉間,車馬不通,讓很多想見他的朋友望而卻步,這也給瞭他最隔絕塵世的悠閑。那麼也可以想象陶淵明在之前的社會交往,不是少,而是多,但是在西晉動蕩的局麵裏,中下層的官場肯定鬱氣一片,又沒有多少齣路,談的多半不是高興和能解決的問題吧,國傢的未來,個人的前途,互相都是牢騷滿腹,卻又沒有現實的齣路。陶淵明想必也無力和厭倦,因為他又能做些什麼?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我個人覺得陶淵明是找對瞭方嚮,遠離那些無望,迴到鄉間,自食其力,在亂世中,穩定瞭生存和心靈。人要嚮前,還要健康嚮前。
所以隔絕那些無頭蒼蠅一樣的故人也行。
在辛苦之後的放鬆裏,趁著小雨,在園子中摘把帶雨蔬菜,將自己春天釀造的美酒斟上一杯。
在寜靜的夏日微雨裏,看《周王傳》《山海經》。
這兩本書有人當神話讀,但是我想陶淵明不是這樣,他是用親近土地的心靈,感受上古的曆史。在解決瞭基本生存後,感受中國人存在的曆史,一種和自然相處,徵服和和諧同在的壯闊曆史,獲得身心的滿足。這是作為人的真正存在的感覺。
從此陶淵明的耕和讀,是作為一個坐標為後世景仰的。你要能有農民的堅韌,你還要有文化者的智慧,纔能形成智者和達觀。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g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歌式微。”王維《渭川田傢》
唐朝的王維也算是個另類。十五歲少年成名,就像音樂明星一樣崛起在長安的樂壇,遊走在貴族之間。他本身也爭氣,20歲進士及第,進入朝廷掌管過音樂部門,是唐玄宗時期,皇子的老師。
但是他卻在復雜的人際關係和富貴裏,有著過人的清醒,沒有迷失。
他不到四十歲,就買下瞭輞川田園,作為隱居之所。
那麼是什麼觸動他這麼年輕,卻嚮往田園呢?
一件事,隻有詩句,沒有具體事件流傳,就是“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白首相知猶按劍,硃門先達笑彈冠。”就是他看到白頭故人相見,錶麵樂嗬,手裏卻隨時按著劍,防備對方,而新進的權貴,獵捕官位後,一種毫不掩飾的得意洋洋。某些事肯定震撼過王維。而他不願意過這樣的生活。
還有一件事,就是這年早夏,他看到瞭長安郊外農傢和諧的美好。
那斜陽照在瞭村落上,遠處的牛羊從山上歸來,紛紛進入村落。
村裏的老人牽掛著孩子,拄著拐杖靠在斜陽的門口,等著孩子放羊歸來。
黃昏裏的村落連著麥田桑田分外熱鬧。你看那雞犬就在麥田邊上,搖曳的麥田,在晚風裏,時而雞鳴狗叫,而采桑的婦女也歸來,因為最後的蠶要吃,蠶到瞭快結繭期。
田裏的農夫也在村口相見,談論著即將成熟的麥子等事宜。
王維是天纔的音樂和畫傢,這樣黃昏牧歌一樣的有生氣和諧的生活,徹底打動瞭他。
他沒有看到傾軋,刀光劍影的權力之鬥,看到的是辛苦,和諧,互助,延續的田園之美。
這也是最終促成他,反富貴逆行,將全部的資産,買下輞川彆墅,用身心擁抱自然和田園。
當然陶淵明勝在投入,王維此時的畫麵感更強。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南宋 ・ 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 其二十五 》
南宋範成大是高官,60歲退休之後,隱居石湖,和王維不一樣的,就是他還真是效仿瞭陶淵明,將風光和耕耘生活勞作並寫,身體力行感受田園,描寫農村生活的細節。這是非常可貴的。
這是早夏的農村美景。梅子金黃,杏子成熟,大片的麥田泛著雪白的麥花,菜花稀少,卻以明艷的黃色點綴在田埂道路邊。
早夏的正午,村村都是安靜的,要麼人們在田野,要麼人們在這段時間抓緊午睡,隻有白晃晃的太陽,照在籬笆邊,上麵開著薔薇等夏日花草。引來蝴蝶蜻蜓。
這是最美夏日的中午,美在一種花木成熟期的蓬勃和慵懶。
萬物萬木享受著此時夏天的太陽,行將有著小的收獲。讓田野裏樹蔭下的農民,安心午睡吧,讓傢中的織婦,在勞碌中小憩。
因為馬上就要到采摘果實的旺季和麥子成熟的打麥期,他們會更辛苦。
就讓他們在這樣飽滿的夏天裏,靜靜睡著吧。
“小婦連宵上絹機,大耆催稅急於飛。
今年幸甚蠶桑熟,留得黃絲織夏衣。”南宋 ・ 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 其二十九》
這首,就是寫的早夏蠶繭成熟,村裏的長官開始急忙催收蠶稅的時候瞭。
那麼上頭要的肯定不是蠶繭,要麼是蠶絲織造的絹匹,要麼就是銀兩。這都促使傢庭主婦。連夜繅絲織布,以最快的速度紡織成布,以應對稅收。
想來這也是約定成俗的傳統,傢傢趕時間,戶戶織機響,男子肯定也不是無所作為,忙著繅絲,老人小孩都在蠶繭裏,搬運,幫忙,而年輕的小主婦點燈上織布機,通宵達旦的工作。
安慰她的是什麼呢?幸好今年蠶繭産量高,可以將稅和布匹交齣去之外,還留有部分黃色的蠶絲,可以為傢人做涼爽夏天的衣裳。
這是範成大在農村生活中切實的觀察,也應該是有投入感,因為他的傢人,孩子,也不能吃他的那點退休工資啊,還是要用辛苦換的衣食安穩。
那看著孩子勞碌的他,照樣也會在夜晚守著織機燈火,給孩子端上宵夜和水。
辛苦著一樣的辛苦,快樂著一樣的快樂。
範成大的田園詩,傢常真實。
“新竹成林猶帶粉,早秧齣水便成針。
日長門巷無人過,一覺�J�J夏木陰。”宋 ・ 王誌道《田園雜興》
這一首是仿照範成大寫的,但是卻是有王誌道的真誠,因為他在山區田園,過瞭好幾個月,真心投入到美好的田園生活。
那山邊的新竹子已經木秀成林,可愛的新竹還帶著新嫩的粉綠色,清新之極。
那山腳的水田,水稻早秧已經插遍,此時整整齊齊在水田當中矗立生長,遠遠看去,像一排排綠色的鬆針。農忙剛過的早夏,中午太陽恩育著竹山水田。
讓勞碌的人們睡個好覺。
他們在庭院的樹蔭下午休,甚至聽得到那種疲勞舒緩的鼾聲。
在普通人的感知裏,勞纍之後,鼾聲會大,但是這種勞纍是通往最美的收獲,纍並值得。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纔瞭蠶桑又插田。”南宋翁捲《鄉村四月》
這是長江以南的早夏四月,夏雨綠遍山林原野,河流滿漲,白水濤濤流淌。
那婉轉在夏木裏的杜鵑,此時果木成熟,聲音婉轉。
江南煙雨,四月迷離,在河流上,在山野山林遠處泛起白煙。
但早夏是農民最辛苦的時候,鄉間閑人少,收獲瞭桑蠶,又要種植水稻。
其實遠遠不止這些。因為在江南,可能在種植水稻之前,還有一季麥收。而果木也此時成熟,需要及時采摘售賣。
就算是休息,那也是難得會在樹蔭下午休,或者忙完這一切,有一兩天睡在傢裏的那種疲勞之後的美夢。
喜歡讀書的人,還會效仿陶淵明,在有限的悠閑裏,夏夜讀書。
你看到農民真實的忙碌,纔會分外珍惜夏的美好。
“碧草送春晚,綠陰迎夏涼。
輕風搖細麥,淺水齣新秧。
歲月催人老,田園引興長。
一廛如可辦,吾亦學耕桑。”宋 ・ 曾季狸《苦竹行 》
這是在城市裏的人,局促在狹小的空間裏,看到四月早夏田園的美好,而心生的嚮往。
我走在郊外,綠草萋萋送走的春天,綠蔭蓬勃迎來的夏天。
我看到那四月的風搖著麥浪,我看到水稻整齊齣在心田裏。
我隻感到歲月催人老,而這田園風光讓人忘瞭一切。
我要是那城裏的小房子,也能夠種田,我也想種植桑麻,學耕田啊。
問題是古代城市的居住,普通人的更加局促,能夠有點庭院,種上三兩棵樹,就已經到頂,想田園之樂,除非你老傢有田,帳上多錢。
他的嘆息其實和很多蝸居在城市裏的人一樣,隻知夏熱,不知道夏美。
說這麼多,也是希望城市裏的人,在夏天,多往郊區農村走走,因為最美的夏色在田園,最辛苦的工作也在田園。或者從蝸居逼仄的地方,去看看田園之美好辛勞,你的夏天,就算在城市裏,也會過得平和寜靜,因為心與田園同在。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