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2022年 “福澤東方”第七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如約而至。徵稿期間 篆刻說·梁章凱|淺話文人篆刻藝術:重拾文心 迴歸風雅 - 趣味新聞網


2022年 “福澤東方”第七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如約而至。徵稿期間 篆刻說·梁章凱|淺話文人篆刻藝術:重拾文心 迴歸風雅


發表日期 5/21/2022, 8:10:59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2022年,“福澤東方”第七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如約而至。徵稿期間,組委會共推齣十五期《篆刻說》,大賽評委以印材、印人、印學、印史種種為題,品評經典,暢敘雅懷,從論述中映見廣袤浩瀚的印學世界,復… .....


    

2022年,“福澤東方”第七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如約而至。徵稿期間,組委會共推齣十五期《篆刻說》,大賽評委以印材、印人、印學、印史種種為題,品評經典,暢敘雅懷,從論述中映見廣袤浩瀚的印學世界,復原奇峰迭起的印學脈絡,呈現燦若繁星的印學流派。

係列專題推齣後,得到瞭各界的好評,也希望能夠對選手有所啓發。 今天最後一期,特彆推齣大賽評委會主任、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凱先生剖析篆刻藝術中文人的探索與創作的文章,共賞雅韻,傳承風骨。

《篆刻說》呈現的往事匯就今日之氣象,希望如今印人能與時代並肩,也不懼獨行,以刀為筆,篆河山,摘星辰, 距離徵稿截止僅剩十天 ,等候你們的投稿!

梁章凱 LIANG ZHANG KAI

字璋凱,福建福州人。西泠印社理事,西安碑林博物館客座研究員,中國壽山石文化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閩江學院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福建省價格認定專傢,香港西泠學堂專傢顧問、西泠印社美術館顧問,連續七屆擔任“海峽兩岸篆刻大賽"評委。

編著有《吳昌碩金石書畫集》(上.下冊)《齊國古陶文五十品》《鄴城古陶文五十品》《藏傳鐵印五十品》《遺美哉斯石-海內外中國印石精品集》《印史留遺》《藝友齋存名傢印匯》《懷玉印室藏印選》《小林鬥�Q先生遺墨選》《林則徐舊藏飼鶴圖題跋錄》等為代錶的多種專業藝術著作和原拓印譜。

手機逆時針鏇轉90度觀看

山色空濛雨亦奇 梁章凱 作

淺話文人篆刻藝術:

重拾文心 迴歸風雅

梁章凱 / 文

中華文化隱藏在奧妙文字中;

中國篆刻傲然於方寸天地間;

研究印學,撥開文字的層層迷霧抵達中華文化的精神巔峰。

自宋元以來,製印不再是印工的專屬,中國文人與印章結緣,並在這一領域孜孜不倦地追求與探索,文人雅士們親自執筆操刀,自書自篆為中國篆刻藝術的發展開闢瞭一個新天地。

中國印章的發展、推廣也恰是得益於中國文人的參與和探索,兩者相互交融,促就瞭中國燦爛而又獨特的篆刻藝術。

平湖葛氏傳樸堂

清末,平湖葛傢“傳樸堂”是一個傢喻戶曉的名字。“傳樸堂”的創立者是葛肇基(1807-1880),其子葛金�R(1837-1890)曾授刑部主事,善書畫,能治印,與趙之謙等名傢多有交流,“傳樸堂”的收藏真正形成規模就是從他而起,其自稱“二十年來,南走閩,北走燕,物色於風塵,遇有賞心,輒不惜傾囊以購”,凡古籍善本、名傢書畫、金石碑帖無不兼收並蓄。

後來隨著葛金�R、葛嗣�希�1867-1935)父子所撰《愛日吟廬書畫錄》的行世,葛傢“傳樸堂”古籍和曆代書畫的收藏已然名震一方。

而當堂號傳到葛嗣�係牧礁齠�子葛昌楹(1893-1963)、葛昌��(1897-1952)兄弟手上之後,在二人“集藏金石,輯梓印譜”的情誌下,乃大力收羅明清名傢篆刻及印譜遂成就瞭“傳樸堂”在近代印學史上的不朽盛名。

傳樸堂自拓印譜

因熱衷金石鑒藏,筆者自踏上收藏道路以來,姻緣聚匯之際經手“傳樸堂”舊藏名傢篆刻並視若珍寶多年來善加守護。

在此,我們以: 吳讓之刻自用五麵印、“硯山丙辰後作”,趙之謙刻“長陵舊學、趙之謙印”雙麵自用印、“西京十四博士今文傢”“各見十種一切寶香眾眇華樓閣雲”雙麵印,吳昌碩刻“葛昌楣、蔭梧”對章、“傳樸堂”這些文人篆刻經典,深入剖析,以襄共賞。

吳讓之自用五麵印

印文 :事非經過不知難、吳廷�r印、難進易退學者、觀海者難為水、實事求是 吳讓之 篆

邊款 :讓之先生自作五麵印,今為書徵社兄所得,屬福廠記

吳讓之(1799-1870)所刻自用五麵印,印文分彆為“ 事非經過不知難”“吳廷�r印”“難進易退學者”“觀海者難為水”“實事求是” ,未署本款,現款為王福廠為葛昌楹所署,文曰“讓之先生自作五麵印,今為書徵社兄所得,屬福廠記”。

“吳廷�r”為吳讓之原名,彼時以熙載為字,五十後方以熙載為名,讓之為字,由此,可證此印乃讓翁早期所刻,篆法婉轉流暢,氣息典雅,一派鄧石如的風格。除名字外,這方五麵印的內容幾乎都是自勉警句,吳氏一生的謹慎由此可見!

硯山丙辰後作(附邊款)吳讓之 篆

在吳讓之為汪�]所刻的“硯山丙辰後作”的六字硃文印中,我們可以對吳讓之的這種刀法有直觀的感受。

此印為讓之名作,亦是有故事的作品。由頂款:“完翁舊刻,為人磨去,硯山得石,熙載重鎸”記述中可知,此印為鄧石如舊刻,可惜印麵已被他人磨去,隻剩下“芳草有情,夕陽無語;雁橫南浦,人倚西樓。完廬白翁刻於邗上寓”蕭然猶存。

此石後來為汪�]所得,纔請吳讓之重刻印麵。可以說,這枚印章是鄧派兩位巨擎的“閤作”。讓之此印篆法仍用鄧石如法,綫條圓潤挺拔,轉摺乾脆;若細察印麵,則可看齣下刀不深卻精確細膩,筆畫的起承轉閤清晰可見,由削批而成的綫條富於變化。

印文 :長陵舊學、趙之謙印 趙之謙 篆

邊款 :同治丙寅仲春將作天台之遊,倚裝刻此。

趙之謙(1829-1884)“長陵舊學、趙之謙印”,一硃一白,是同治五年(1866)春,他將往天台山遊玩之際所刻。這方是他三十八歲時的篆刻作品經常用在趙之謙書畫作品上。

白文 “趙之謙印” 四字根據筆劃的多寡而有粗細變化,布局上中宮緊縮,四邊留足,疏密以對角為呼應,雖有漢印之麵,而由“印”字上方部首斜綫的運用可知其意在打破漢印的平正,求得輕鬆之態。

硃文 “長陵舊學” 以圓硃文入印,取勢端正大方,四字的疏密關係同樣以對角為呼應,而綫條的運用更加多變,尤其是大量的橫綫、斜綫與麯綫的組閤變化,都是此印的用心處。可見他對於皖派和漢人的印風已經有瞭成熟的掌控並能有所發揮。

“西京十四博士今文傢”“各見十種一切寶香眾眇華樓閣雲”雙麵印(附邊款)趙之謙 篆

趙之謙為葛民丈所刻“西京十四博士今文傢”“各見十種一切寶香眾眇華樓閣雲”雙麵多字印,一硃一白,且印麵斑駁殘缺。

白文“西京十四博士今文傢”以三字為一列平均布局,對比強烈的疏密關係完全由筆劃的多寡而自然形成。

邊款則是畫款互配,異體相融且不計漫爛的總體風格,尤其“石屋”二字與白文印、邊款畫與硃文印的形式互相彌補可謂渾然一體。

在邊款中趙之謙說“是印石有剝落,遂改成石屋著書圖,寄意而已,不求工也”,正是創作過程的忠實記錄。日後,他的印風朝著多變的方嚮前進,由此開一代新風,對後世影響深遠。

葛昌楣(附邊款)吳昌碩 篆

蔭梧(附邊款)吳昌碩 篆

吳昌碩(1844-1927)在所刻“ 葛昌楣、蔭梧”對章 邊款中記載:“甲寅小寒苦鐵”,此乃缶翁七十一歲時為葛昌楹堂兄葛昌楣所刻。

葛昌楣(1886-1964),字詠莪,號蔭梧、雍吾,彆署韜華,室名�|華館、辛夷花館。浙江平湖人。能詩,工書法篆刻,喜鑒藏。著有《蘼蕪紀聞》《�砹�朝碑碣》等。

此對章有唐醉石1949年、1950年邊跋二則,從唐醉石的跋文中可知,此二印乃當年葛昌楣所贈方節廠者,因為方氏當時正在編四冊本《苦鐵印存》,而那時,葛昌楹也已將珍藏四十餘年的吳讓之、趙之謙篆刻名品百餘鈕讓於方氏。

傳樸堂葛氏傢族舊藏金石篆刻的聚散,於此對章中亦可見一斑。

傳樸堂(附邊款)吳昌碩 篆

“傳樸堂”堂號印乃吳昌碩七十五歲(1918)受好友葛昌楹、葛昌��兄弟囑托所作。

吳昌碩晚年親自刻印很少,“傳樸堂”堂號印是吳昌碩的傳世作品中罕見的大尺寸。

其字法樸茂雄渾,用刀大膽潑辣中不失細膩,章法布局注重空間感的營造,充滿大氣雄渾的藝術之美。

因“傳樸堂”承載瞭葛傢幾代人的心血,盛名在外,故而態度嚴謹,神完氣足,氣勢撼人,達到瞭人與書與印俱老的境界,是他藝術成熟時期的扛鼎之作。

傳樸堂 印

這方印章被葛昌楹用在很多重要的地方,印譜上、活動上都能見到蹤跡;拍攝於1939年的照片上,俞人萃、葛昌楹、王福廠、丁仁、高野侯、高絡園幾人圍桌雅集,桌子中間放著的,正是這方“傳樸堂”大印。

這方印章的特殊意義在於:它既是一個顯赫傢族的標誌,也是一個藝術大傢的經典代錶作,還是當時最頂尖的收藏傢與藝術傢互動的曆史見證。

1939年,西泠印社諸君子雅集(攝於上海)

左起:俞人萃(序文)、葛昌楹(書徵)、丁仁(輔之)、王�A(福廠)、高時顯(野侯)高時敷(絡園)。

篆刻,可謂文人之筋骨,可以看作中國文人立世的精神抱負與傲然風骨。鑒藏文人印章,保存研究其厚重的藝術與人文價值,也算是重拾文心,迴歸風雅。

“福澤東方”

第七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

組織單位

ORGANIZATIONAL UNITS

主辦單位

西泠印社

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閤會

福州市委宣傳部

福州市委統戰部

福建博物院

福建省民間文藝傢協會

中國民協中國壽山石文化發展研究中心

福州廣播電視台

承辦單位

文化生活報社

福州台江國投集團

東方石藝城

協辦單位

台灣印社

台灣中華印石藝術收藏協會

台灣友生昌藝術空間

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

終南印社

浙派篆刻藝術研究院

上海吳昌碩藝術研究會

福建省書法傢協會

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

中國壽山石館

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

福州市清卿薄意藝術研究院

福州市跡德大漆

(排名不分先後)

作品徵集

COLLECTION OF WORKS

(一)參賽對象

18―55周歲海峽兩岸篆刻愛好者。

(二)作品要求

每位參賽者報送 4―8 方參賽作品(隻需印稿),形式風格不限,提倡與鼓勵作品風格多樣化,其中2方印文為: “福澤東方”與“緻廣大盡精微” (這兩方需附邊款)。

參賽作品印屏一式二份(無需裝裱),自行設計粘貼在 69×46cm(竪式) 的宣紙上並題簽(注:所有投稿作品不退稿)。 參賽需提交電子檔報名錶(內附:作者簡介200字、地址、電話、身份證復印件等)請發至郵箱:wenhshb@163.com。

詳細參賽規則和報名電子錶格可登錄163郵箱

賬號:wenhuashb@163.com

密碼:wenhuashb+

或《文化生活報》微信公眾號下載。

(三)作品待遇

1.本次篆刻大賽不收取評選費、參展費。

2. 本屆大賽的金奬可作為申請加入西泠印社的條件之一。

3. 優秀作品將集中展齣,之後赴台灣、西安等地巡展。入展者將獲頒參展證書,並獲贈此次獲奬作品集兩冊。

4. 組委會組織專傢學者對作品進行評選,凡涉嫌抄襲、侵權等不誠信行為的,一律取消參賽資格,所産生的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負。

5. 主辦單位對展齣作品有研究、攝影、錄像、齣版、文創開發及宣傳的權利。獲奬作品其中一方印章,由主辦方收藏交流。

(四)關於評奬

1.專傢組名單

總顧問:

韓天衡

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名譽院長

西泠印社副社長

主 任:

梁章凱

西泠印社理事

評審組成員 (按年齡排序)

陳 達

福州市清卿薄意藝術研究院院長

陳宏勉

台灣印社社長

蔡照波

西泠印社社員

蔣敏雪

台灣中華印石藝術收藏協會常務理事

傅永強

西泠印社社員

冷 旭

遼寜美術館館長

魏 傑

終南印社社長

岐 嶇

西泠印社社員

方鬆峰

福建省書法傢協會副主席、秘書長

桑建華

西泠印社理事

張煒羽

西泠印社理事

葉林心

西泠印社社員

評論組成員 (按年齡排序)

盧為峰

福建省民間文藝傢協會副主席

黃映愷

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韓迴之

西泠印社社員

硃 琪

西泠印社社員

2.大賽奬項

創新探索奬 / 2名

由總顧問韓天衡為獲奬者作品題簽+獲奬證書

金奬 / 3名

每人奬勵10000元(稅前)+獲奬證書;同時可作為申請加入西泠印社的條件之一。

銀奬 / 10名

每人奬勵5000元(稅前)+獲奬證書

銅奬 / 20名

每人奬勵2000元(稅前)+獲奬證書

徵集時間

SOLICITATION TIME

2022年4月7日――5月31日

以收到地郵戳為準

收稿地址

ABSTRACT THE ADDRESS

中國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聖廟路16號文化生活報

郵  編:350001

聯係電話:18060824057

0591-87319861

聯 係 人:汪先生

凡送作品參評、參展作者,應視為已確認並遵守徵稿啓事的各項規定。本次展覽與大賽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

掃描或識彆二維碼

下載報名錶

―END―

文化生活報社齣品

國內統一刊號 | CN35-0042

新媒體責編 | 汪明權

新媒體主編 | 鄒璐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山東古墓齣土“逆天”文物,專傢:這是失傳1700年的兵書

山東古墓齣土“逆天”文物,專傢:這是失傳1700年的兵書

    山東是我們國傢一座著名的城市,在這裏曾經齣現過許多的名人,比如說著名的思想傢孔子、政治傢齊恒公,還有書法傢王羲之、詩人辛棄疾、李清照、建築木匠鼻祖魯班等人。在秦朝,人們會把崤山以東為“山東”,它是古代的文化中心,有“齊魯之邦”“孔孟之鄉”的美稱。 山東曆史悠久,古墓眾多,考古學傢曾經在這裏發現瞭“逆天文物”,並認為它是失傳韆年的古籍。說起這件古籍,還得從山東臨沂發現的銀雀山漢墓開始說起,當時,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齣瞭100多座墓葬。 它們都屬於西漢前期,發現兩座墓葬,分彆命名為銀雀一、二.......


寜國府貓狗都不乾淨!麵對柳湘蓮的羞辱,賈寶玉為什麼紅瞭臉?

寜國府貓狗都不乾淨!麵對柳湘蓮的羞辱,賈寶玉為什麼紅瞭臉?

    趣侃紅樓390:先入為主,寜國府貓狗不乾淨,斷然悔婚,柳湘蓮不作剩王八 尤三姐早年看中柳湘蓮,一心想要嫁他為妻。當初提議要嫁柳湘蓮,不過是煩瞭當下的生活,“獅子大開口”是否成功不在考慮,起碼避免尤二姐和賈珍他們再惦記騷擾她。 但尤三姐也沒想到,柳湘蓮之前打瞭薛蟠離開京城後竟然還能迴來。賈璉去平安州的路上剛好碰見他與薛蟠和好,便當場做媒將婚事定瞭下來。並拿瞭柳湘蓮的鴛鴦劍作為聘禮迴來給瞭尤三姐。 (第六十六迴)賈璉便將路上相遇湘蓮一事說瞭齣來,又將鴛鴦劍取齣,遞與三姐。三姐看時,上麵龍吞夔護.......


【原創】魯米詩:春天果園

【原創】魯米詩:春天果園

    【英譯漢】魯米詩(Roxana譯) 歡迎你到春天果園 這裏有光明、葡萄酒、愛人和石榴花 你若不來,毫無意義 你若能來,我自歡喜 Come to the orchard in Spring. There is light and wine, and sweethearts in the pomegranate flowers. If you do not come, these do not matter. If you do come, these do not matter. 原創翻譯聲.......


尤二姐不配為人,利用完妹妹尤三姐,就想把她攆走

尤二姐不配為人,利用完妹妹尤三姐,就想把她攆走

    尤二姐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懦弱、老實、水性楊花。要不也不至於被王熙鳳騙進榮國府,三下五除二給逼死瞭。 其實,真正的尤二姐遠不止錶麵這樣。她的柔弱錶現最大原因還是沒有靠山和底蘊,纔會被王熙鳳調用龐大的人力物力給徹底碾壓。 就本人的智慧和能力,尤二姐並不差。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狠心決斷的性格並不讓於王熙鳳。 打個簡單的比喻,讓襲人碰上王熙鳳,就算她再聰明,再能未雨綢繆也無計可施。雙方實力差距不在於心機和智商,而在地位和勢力。 尤二姐這種人絕不要小看她。曹雪芹原文對她的描寫更深入。而體會最深的並不.......


書法傢倪寬首場個展亮相廣東美術館

書法傢倪寬首場個展亮相廣東美術館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硃紹傑 通訊員 劉丹妮 5月21日,由廣東美術館主辦、廣東省書法傢協會協辦的《瞻前顧後――倪寬藝術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 本次《瞻前顧後――倪寬藝術展》,作為藝術傢亮相公眾的首場大型個展,在遵循藝術傢的創作經曆和作品的曆史脈絡,全麵梳理其十五餘載的從藝心得和創作理念。 展覽現場 倪寬,又名蔚睦,師從石開、陳國斌先生,曾執教於廣州美術學院書法係。倪寬擅書法、篆刻,近年來更是緻力於中國畫創作。 作為一名人文書畫傢,倪寬的書法諸體兼擅,體裁豐富,所以頗具盛名。他的結字.......


山東麯阜最沒人氣的地方,展品皆國傢一級文物,低調得讓人心疼

山東麯阜最沒人氣的地方,展品皆國傢一級文物,低調得讓人心疼

    十萬重慶人遊山東活動的第四天,正在人聲鼎沸喧囂擁擠的孔廟遊覽時,收到老師的信息,說應該去看看孔廟三碑。立馬問身邊的孔廟景區導遊,孔廟三碑在哪?導遊卻答“不在這裏麵,在另外一個地方。”大老遠難得去一趟,不願留下遺憾,纏著景區導遊,問碑林的位置,導遊隻說在孔府後麵,一般人都不會去,我們的行程裏也沒有。忍不住失望鬱悶,幸好這些被在一旁的隨團導遊看在眼裏,他主動上前找景區導遊問明白孔廟碑林的具體位置,又對我說,待會大傢去孔林時,他帶我去看碑刻,心即安下。這裏必須要誇下我們的隨團導遊,姓孔係孔子第7.......


【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今日小滿

【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今日小滿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裏雨如煙 經過一個春季的生長 今天9時23分 我們終於迎來瞭 名字中就帶有收獲之意的節氣 小滿 麥穗初齊,桑葉正肥 新蟬鳴叫,梅雨細飄 作為收獲的前奏 “小滿”之意有兩層 其一關於雨水豐盈 俗語雲:小滿江河滿 小滿之後,南方雨水開始增多 江河湖塘水量日漸豐沛 清流擊打著石頭,泠泠作響 仿佛在譜寫一麯生命的贊歌 其二與農時有關 此時,小麥開始灌漿飽滿 微風吹起層層麥浪 如絲綢般柔滑 麥穗籽粒將熟未熟 孕育無限生機 飽含著對盈滿的期盼 鄉村四月閑人少 纔瞭蠶桑又插田 .......


新聞晚讀|第八批廣東省級非遺正式公布!有你傢鄉的嗎?

新聞晚讀|第八批廣東省級非遺正式公布!有你傢鄉的嗎?

    潮汕新聞 汕頭市新增12個省級“非遺”項目 數量全省第一 ● 5月20日,廣東省政府公布瞭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項目名錄。汕頭市共有12個項目入選,分彆為非拳技法、印章鎸刻技藝、蠔烙煎製技藝、老熟地製作技藝、潮州“打冷”習俗、剪紙(汕頭剪紙)、石雕(�D浦石雕)、潮州菜烹飪技藝、烏龍茶製作技藝(烏龍茶精製技藝)、涼果製作技藝(汕頭佛手果製作技藝)、中醫正骨療法(姚氏中醫正骨療法)、民間信俗(大峰信俗),涉及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醫藥和民俗五大類。汕頭市此次入選項.......


夜聽:小滿,人生最好的狀態

夜聽:小滿,人生最好的狀態

    小滿,人生最好的狀態 作者 | 丁瀟瀟 當太陽達到黃經60°時,小滿節氣踏著微光,姍姍而來。這是屬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唯一用植物生長狀態命名的特殊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緻於此小得盈滿。” 小滿是夏日中第二個節氣,是最美的淺夏時光。此時,春已暮,夏初萌,薔薇將盡,櫻桃已紅,芭蕉染綠,麥穗轉黃,稻秧尚青。春風漸止,楊花、柳絮不再,輕揚善舞之物也變得沉靜,鳥語替風聲,萬物沉浸在由新生嚮成熟的歡愉中,一切都恰到好處。 更有趣的是,在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小暑之後有大暑,小雪之.......


《昆明的眼睛——翠湖見證的雲南革命史》重磅首演

《昆明的眼睛——翠湖見證的雲南革命史》重磅首演

    掌上春城訊5月20日晚,昆明劇院2022年全新原創齣品滇池之聲係列・故事匯《昆明的眼睛――翠湖見證的雲南革命史》在昆明劇院・小劇場精彩首演,現場掌聲不斷。 昆明劇院攜手閤作單位雲南廣播電視颱,特邀雲南頂級聲咖傾情齣演“滇池之聲”品牌旗下的創新力作,緻力於講好昆明原創故事,打造雲南文化名片,以藝術演齣的形式緬懷革命先烈、學習革命精神,以實際行動助推文旅融閤,助力打造“翠湖大文創”區域公共品牌。 昆明劇院全新齣品 “滇池之聲”係列創新力作 昆明劇院自2019年起重點打造的專業聲音類演齣品牌“滇池之.......


山東手造丨癡迷手工琵琶製作25年,看民間藝人如何弘揚傳統文化!

山東手造丨癡迷手工琵琶製作25年,看民間藝人如何弘揚傳統文化!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趙誌鵬 遲晨 汪晴 實習記者 張飛飛 聊城報道 說起曆史上《陽春白雪》《十麵埋伏》《高山流水》等著名的琵琶麯,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其細膩入耳的音色以及張力極大的音階,成為古代中國樂麯演奏的重頭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敘事長詩《琵琶行》更是將琵琶這件撥弦樂器捧上神壇,韆百年來,無不讓人心馳神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一把外觀既典雅,音響又較好的琵琶,是練習琵琶演奏或上舞颱演齣者們的追求和希望。在.......


臨縣南關小學成功組織書法比賽活動

臨縣南關小學成功組織書法比賽活動

    據呂梁發布: 書寫經典,翰墨飄香。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為傳承和發揚中國書法的傳統文化,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5月21日,臨縣南關小學在校園成功組織開展瞭一次書法比賽活動,取得非常理想的好效果。 比賽現場,同學們激情滿懷,全神貫注,握筆正確,一筆一畫,流暢自如,始終洋溢著墨香之氣,嚮上之風。據介紹,該校組織的此次書法比賽活動,由一至六年級每班按班級學生人數的20%選送542名學生參賽。書寫內容以本冊教材課文中的段落或古詩為主,參賽字體為硬筆楷書,奬項設置按年級評比,每個.......


經典與傳承:毗盧寺壁畫“空降”新華文體中心

經典與傳承:毗盧寺壁畫“空降”新華文體中心

    民生關注 行動改變城市 結閤518國際博物館日和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日,新華區舉辦瞭2022年“經典與傳承”――姚淑龍復原臨摹作品與精品文創展。此次展覽將毗盧寺的精美壁畫帶到瞭我們的身邊,可以讓大傢近距離地觀摩體驗,共同感悟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內涵。 詳情戳視頻 一幅幅精美的壁畫生動地展現在大夥兒的眼前,色彩濃鬱、形象深刻,尤其是在燈光的照射下,畫中人物也顯得熠熠生輝。姚淑龍老師告訴記者,這些畫是按照原畫作者的作畫方式,使用的也是原作者所采用的相同材料,一比一還原所得,正是這種不惜代價的.......


聊齋誌異4-噴水

聊齋誌異4-噴水

    萊一��一有個叫宋玉叔的先生,當部曹官的時候,租賃瞭一套宅院,很是荒涼。有一天夜裏,兩個丫鬟侍奉著宋先生的母親睡在正屋,聽到院裏有撲撲的聲音,就像裁縫嚮衣服上噴水一樣... 萊一��一有個叫宋玉叔的先生,當部曹官的時候,租賃瞭一套宅院,很是荒涼。有一天夜裏,兩個丫鬟侍奉著宋先生的母親睡在正屋,聽到院裏有撲撲的聲音,就像裁縫嚮衣服上噴水一樣。宋母催促丫鬟起來,叫他們把窗紙捅破個小孔偷偷地往外看看。隻見院子裏有個老婆子,身體很矮、駝著背,雪白的頭發和掃帚一樣,挽著一個二尺長的發髻,正圍著院子走.......


古詩詞裏的10大愛情典故,流轉韆年,美到無暇

古詩詞裏的10大愛情典故,流轉韆年,美到無暇

    在愛情裏你最嚮往的是什麼? 是相濡以沫,還是驚心動魄。 很多時候我們無從找到答案, 隻能在人海裏奔走,得過且過。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流傳韆年的愛情典故。 ��鳳求凰 其一 【西漢】司馬相如(傳) 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 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 何日見許兮,慰我彷徨。 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 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當壚賣酒,是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纔子司馬相如作客卓傢,在大堂上以一麯《鳳求凰》徵服卓文君的.......


521送你十首愛情詩:轉身錯過,就是一生

521送你十首愛情詩:轉身錯過,就是一生

    如果能迴到當初, 那該有多好。 如果所有的愛情能夠重來, 那該有多好。 可這,隻是美好的願望罷瞭。 世間多悲劇,少喜情, 在愛情中,有些轉身, 有些錯過,就是一生。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 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本事詩》中記載瞭這樣一個故事:一年春天,崔護齣遊遇到瞭一個女子,第二年再去尋訪時,卻杳無蹤跡,他感傷寫下瞭這首詩。 曾經相遇的人早已不知去嚮何處,隻留下相遇時的倩影,在腦海裏徘徊。那一時猶豫,使我們錯過瞭一生。 《贈去婢》 唐・.......


“算上一卦”真能解決問題?理性看待占蔔文化!

“算上一卦”真能解決問題?理性看待占蔔文化!

    來源 | 《人民論壇》雜誌及人民論壇網(rmltwz) 轉載請注明來源 “求好運”“求高考成功”“求感情順利”……近年來,“遇事占一下”日漸成為一些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這些年輕人對網絡占蔔抱有“寜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心態,心甘情願拿齣錢財,讓占蔔師指點迷津。其中,星座解析、塔羅牌等網絡占蔔費用並不低:收費標準依據時長、占蔔內容來定,比如戀愛占蔔收費每小時數百元乃至上韆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法網站利用部分現代人焦慮、迷茫情緒通過網絡占蔔進行欺詐,擾亂瞭網絡空間秩序。我們應該如何理性、正確地看待占.......


【二十四節氣主播說】小滿

【二十四節氣主播說】小滿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意味著天氣日漸炎熱。這時,我國北方地區的麥類夏熟作物進入瞭灌漿期,籽粒開始鼓脹飽滿,但尚未成熟,故稱“小滿”。而在南方以水稻為主的區域,更多的則是早稻追肥,中稻插秧。民諺有雲:小滿,江河漸滿。這也反映瞭自此以後雨水將逐漸豐盈。不難看齣,小滿這個節氣與農耕活動更加緊密相關。 麥粒漸滿 雨水充盈 讓我們藉助歐陽修的描繪,共同迴望一下約一韆年前宋代中國某一年的小滿。“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詩句中描繪的氣息和景象是多麼的相似.......


肖映川個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半世紀熱愛躍然紙上

肖映川個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半世紀熱愛躍然紙上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硃紹傑 通訊員 劉丹妮 5月21日,《行走大地 肖映川從藝50年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展覽作為肖映川從藝50年藝術生涯的全麵梳理和階段總結,展齣藝術傢百餘件版畫和中國畫作品,展現瞭肖映川不同時期、不同視角下步履遍及的沿途風景,在水墨印版的交疊中將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和迴味躍然呈現於紙上。 展覽現場 粵東藝術傢肖映川熱愛生活,並將自己對大地的熱愛傾注於創作。肖映川曾任海軍南海艦隊汕頭水警區美術員、總政治部解放軍文藝社美術編輯,汕頭畫院副院長、廣東省美術傢協會副主.......


工人修復觀音像,無意之中觸動機關,發現意外驚喜

工人修復觀音像,無意之中觸動機關,發現意外驚喜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傢帶來的話題是――工人修復觀音像,無意之中觸動機關,發現意外驚喜。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佛教在我國都有大批的信眾。而在佛教諸佛中,最為被大傢熟知的一個存在,那就非觀世音菩薩莫屬瞭。正因為如此,我國民間纔會有那麼多觀音像存在。即便是在條件極其艱苦的年代,我國各地也都有供奉觀音菩薩的習慣存在。 而我們之所以要在這裏跟大傢提及觀音菩薩,主要是因為有師傅在修復某個觀音像的時候,意外觸碰到瞭一個十分精巧的機關。不僅如此,觸及機關後還有更為驚人的發現。那麼,師傅到底是怎麼觸及到.......


夜讀|今日小滿,二十四節氣為何沒有“大滿”?

夜讀|今日小滿,二十四節氣為何沒有“大滿”?

    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大傢好!這裏是閃電夜讀,我是禹城融媒主播龐偉偉,今晚與您分享的文章是《小滿: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小滿: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節選自《二十四節氣誌》 作者 宋英傑 5月21日前後是小滿,隸屬夏季的第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節氣中升溫速度最快的一個。寒來暑往是氣候,鳥語花香是物候,小滿是一個錶徵物候的節氣。其關注點不在氣,而在物。 小滿之名,有兩層含義。 第一, 與農候相關。“小滿,四月中,謂麥之氣至此方小滿,因未熟也。” 第二,與降水相關。諺語說:“小滿大滿江河.......


潮綉大師康惠芳:飛針走綫六十載 至今仍是弄“潮”兒

潮綉大師康惠芳:飛針走綫六十載 至今仍是弄“潮”兒

    康惠芳(左一)綉製新作品中的廣濟樓。 陳楚紅 攝 中新網潮州5月21日電 題:潮綉大師康惠芳:飛針走綫六十載 至今仍是弄“潮”兒 中新網記者 方偉彬 在廣東潮州,潮綉大師康惠芳的名字傢喻戶曉,15歲拿起綉花針,她的潮綉生涯已有六十載。潮綉和廣綉總稱粵綉,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已於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數十年來,她的潮綉精品曾作為禮物贈送給聯閤國秘書長、加拿大總理等國際政要。 康惠芳的工作室坐落於潮州牌坊街,雖是工作室,但三層小樓裏卻擺滿瞭她多個時期的潮綉作品,儼然一座.......


大傢都喜歡收藏紀念金銀幣,你知道我國第一套紀念金幣是怎麼來的嗎?

大傢都喜歡收藏紀念金銀幣,你知道我國第一套紀念金幣是怎麼來的嗎?

    視頻號 小戳愛郵幣 用視頻帶您瞭解郵幣知識 “建國30周年”紀念幣發行於1979年,它是我國發行的第一套現代貴金屬紀念幣,同時又是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初期嚮海外發行的第一套現代紀念金幣,是新中國金銀紀念幣的“開山之作”,具有劃時代的裏程碑意義。 今天,我們撥開40年的發展帷幕,重新走進那段特殊的歲月,見證中國第一套金幣誕生的始末。 一 緣起:黃金屬性的曆史性改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當時的黃金儲備隻有6000多兩,是絕對重要的戰略資源。那時長期麵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封鎖,黃.......


紅顔若芳,茉莉、芙蓉比不上

紅顔若芳,茉莉、芙蓉比不上

    月影搖搖,陌上古道,風知曉。自從金陵一彆,不知君可好?藉景生情,對月傾心,牧笛聲聲鳴。誰知我,此世揮墨,隻因你。 夜,渲染瞭孤單,時刻深情把你喚,隻為化解最初的冷淡。聽聞梧桐泛香,多情僅怕無情傷。又臨東閣窗,舊鏡置新房。再是重陽惆悵,琵琶陣陣更淒涼。 昔年凋謝的落寞,怎麼唱?刻意效仿,臨摹舊章,隻想意淵長。字字心語,哪來的僞裝?驀然迴首,塵夢難忘,夜彷徨。 山山水水,怨恨至天堂。心,開始瞭恐慌。唯怕真情又被傷。最是猶憐殘花笑風狂,於人於己訴往,終不敵你的戲場。 緣是陌路後,無心.......


校園之聲FM|花未全開月未圓,人間最好是“小滿”

校園之聲FM|花未全開月未圓,人間最好是“小滿”

    斟酌幾多歲月 臨摹幾處年華 晝夜更迭 喧囂落盡 我們將生活付諸紙筆 將月光灑然成詩 當昏黃的路燈漸漸亮起 當嚮晚的微風縈繞耳畔 趁興而行 校園之聲FM準時赴約 大傢好 我是主播王若鑭 夏至未至,花開半夏,時有小雨淅瀝,微潤如酥;時有長風萬裏,晴絲駘蕩。晝坐聞軒外花開,夜臥聽簷下垂雨。在將夏未夏的五月天,遇見二十四節氣中第八個節氣小滿,一切都來得剛剛好。 小滿小滿 麥粒漸滿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風吹麥浪、粉蝶亂飛,北方沉醉於初夏的美好,夏熟作物灌漿飽滿,粒.......


一路走好|沉痛悼念苗族巴代文化傳承人石壽貴

一路走好|沉痛悼念苗族巴代文化傳承人石壽貴

    石壽貴老師因病治療無效,於2022年5月20(農曆4月20)淩晨四點在湘西州人民醫院去世,享年72歲。 苗族圈裏的朋友通過各種形式悼念石壽貴老師,願石壽貴老師一路走好。 (石壽貴老師) 石壽貴老師簡介 石壽貴,男,苗族, 1951 年生,花垣縣董馬庫鄉大洞衝村人。 本傢祖傳苗師“巴代雄”第 32 代掌壇師 客師“巴代紮”第 11 代掌壇師 民間正一道第 18 代掌壇 湘西文化研究會首屆理事 巴代文化學會會長 州麯藝傢協會會員 中國民俗學會蚩尤文化研究基地蚩尤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湖南省.......


海報丨中國節氣裏的二師鐵門關市·小滿

海報丨中國節氣裏的二師鐵門關市·小滿

    製圖:章濤 編輯:王諾圓 責編:硃蕾 李莉 審核:馬強 .......


(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新聞照片一周精選)(14)修復古籍

(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新聞照片一周精選)(14)修復古籍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2年5月21日 修復古籍 5月17日,在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護中心紙質文物修復室,工作人員對古籍文物進行補全。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


(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新聞照片一周精選)(11)三星堆“機器狗”

(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新聞照片一周精選)(11)三星堆“機器狗”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2年5月21日 三星堆“機器狗” 5月18日拍攝的“機器狗”銅神獸。 當日,“花開並蒂――巴蜀青銅文明特展”作為國際博物館日川渝主會場重磅展覽在宜賓市博物院展齣,此前在三星堆遺址3號“祭祀坑”齣土的一件形似“機器狗”的銅神獸首次麵嚮公眾展齣。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


(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新聞照片一周精選)(4)觀臥佛

(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新聞照片一周精選)(4)觀臥佛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2年5月21日 觀臥佛 5月18日,參觀者觀看展齣的臥佛作品。 當日,由武漢大學與敦煌研究院聯閤主辦的“萬裏韆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在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舉行。展覽共展齣文物近百件,多數文物為首次走齣莫高窟。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


巧手編織緻富經

巧手編織緻富經

    貴州省錦屏縣平鞦鎮平鞦村,孩子們在學習侗族刺綉。當地將侗族刺綉等非遺項目引進課堂,讓當地小學生體驗民族刺綉的魅力,更好地瞭解和傳承傳統文化。 楊曉海攝(中經視覺) 河北省定興縣京綉基地京綉代錶性傳承人梁淑平(左二)在展示京綉技藝。京綉可以做成服裝、唐卡等十幾種作品,俏銷海外市場。 張增良攝(中經視覺) 重慶市酉陽土傢族苗族自治縣酉州古城非遺苗綉製作工坊,工作人員在直播銷售非遺苗綉文創産品。當地具有濃鬱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創産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邱洪斌攝(中經視覺) 甘肅省張掖市巾.......


廣東人從哪裏來?“粵人”文化是怎樣産生的?

廣東人從哪裏來?“粵人”文化是怎樣産生的?

    古時候廣東被稱為“粵”,廣東人被稱為“粵人”,由於地處偏僻的南疆,廣東地區曆來被中原人士所輕視,直呼粵人為“南蠻”。曾幾何時,全國人民開始關注廣東和廣東人呢?據筆者愚見,大約有兩次。 一次是在辛亥革命前到二次革命期間,那時的廣東是全國革命發起的暴風眼,無數仁人誌士從這裏齣發,探索救國興國的道路。再者就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改革開放以廣東為試點,建立經濟特區,掀起瞭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新浪潮。本篇就以廣東人為主題,探討廣東人和粵文化的淵源。 一. 廣東人的來曆 1.史前的廣東人 距今幾十萬年前.......


中國好手藝:坭興陶

中國好手藝:坭興陶

    講述人:中國陶瓷藝術終身成就奬獲得者、廣西工藝美術大師王兆儒 坭興陶,産自廣西欽州。與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紫陶、重慶榮昌安富陶同為中國四大名陶。 王兆儒生活照。欽州市坭興陶行業協會供圖 要想製齣上品坭興陶,須取欽州“母親河”欽江東岸之泥為“肉”,西岸之泥為“骨”,兩相閤璧,方易塑型。因泥質細膩,宜於鎸書刻畫,細如發絲的工筆畫、小如米粒的微型書法,都能鎸刻其上,體現齣筆畫細微、書風肖妙之美。 陶泥經攪拌過濾、拉坯成型、雕刻裝飾、裝窯燒製和打磨拋光,方能驚艷麵世。我此生有幸,將傢傳的詩、書.......


南平市建陽建盞文化創意園受牌“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

南平市建陽建盞文化創意園受牌“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

    5月21日,颱灣青年體驗點茶。 陳琦輝  攝 中新網福建南平5月21日電 (張麗君 彭莉芳)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建盞文化創意園21日受牌“福建省對颱交流基地”。 南平市建陽區委書記魏敦盛在此間舉行的授牌儀式上錶示,南平市建陽建盞文化創意園將發揮好福建對颱基地的平颱作用,以盞為媒,傳承文化,努力搭建海峽兩岸青年交流的橋梁。 建盞産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作為宋代八大名瓷之一黑瓷的代錶,是福建的一張“非遺金名片”。近年來,南平大力挖掘傳承建盞文化,全方位、多層次開展文化推介交流活動,建盞文化産業不斷.......


小滿丨以飽滿誠意 緻敬圓滿生機

小滿丨以飽滿誠意 緻敬圓滿生機

    小 二十四節氣 滿 田壟麥浪舞豐年 芒穗撫風初盈滿 小滿時節 萬物將熟未熟,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尚書》有雲: “滿招損,謙受益” 古人對小滿節氣的命名 無不蘊含著做人做事的道理 滿而不盈,滿而不溢 時節如此,人生也應如此 小滿節氣,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八個節氣,意味著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逐漸飽滿,但尚未成熟,田野間苦菜歡長,麥鞦可以上場瞭。因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雲:“四月中,小滿者,物緻於此小得盈滿。” 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這既是一時物候,也是一種心態,清麗而靜,和潤而遠。有點小滿.......


張彥國畫個展在廣東美術館舉辦,捐贈作品70幅

張彥國畫個展在廣東美術館舉辦,捐贈作品70幅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硃紹傑 通訊員 劉丹妮 5月21日,由中國美術傢協會、廣東美術館主辦,中國畫學會、廣東省美術傢協會、廣州美術學院、廣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李可染畫院聯閤主辦的《墨履新遊蹤――張彥水墨寫生暨捐贈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展齣張彥從藝40多年來在南北各地和域外多國寫生創作的各種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水墨畫300多幅,分為“山河無恙”“超乎象外”“域外之境”“薪火相承”四個單元,分彆展示大尺幅國傢主題性創作、筆酣墨暢而氣韻動人的國內風景、形色優美而彆緻.......


【喜迎二十大·書畫頌黨恩】全國重點推薦人民藝術傢——馬忠輝

【喜迎二十大·書畫頌黨恩】全國重點推薦人民藝術傢——馬忠輝

    神州春意好,大地黨恩深,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進入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嚮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徵程的重要一年。 藝術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藝術戰綫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綫。嚮黨的二十大獻禮,特推齣“喜迎二十大 ・ 書畫頌黨恩”全國優秀藝術傢綫上作品展活動。旨在以書畫創作的形式詮釋對黨的無限熱愛,歌頌偉大祖國的巨大成就,歌頌人民的美好生活! 藝術傢簡介 馬忠輝,字明生,號樂怡,迴族,山東青州人,1939年1月生。自幼酷愛書畫、京劇藝術,尤以書法見長。畢業於山東省.......


小滿,小得盈滿

小滿,小得盈滿

    小滿,踩著結實的油菜,金黃的小麥,用堅實的日子,把初夏演繹得如此生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四月中,小滿者,物緻於此小得盈滿。”此時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隻是小滿,還未大滿。《太平禦覽》引《三禮宗義》:“物之生長小得並滿,故以小滿為名也。”蓋言此時農作物小有收獲。古人避忌“滿招損”,清代金埴《不下帶編》雲:“撲滿,器也。��。器滿則傾,是傾滿也。滿苟得,則苟滿而已。所以節有小滿,而無大滿也。”正所謂,不滿則空留遺憾,過滿則招緻損失。 如果把一年365天用黃金分割劃分.......


紅樓夢裏那些令人捧腹的脂批,脂硯齋原來這麼有趣

紅樓夢裏那些令人捧腹的脂批,脂硯齋原來這麼有趣

    細讀紅樓者不可不讀脂批。脂批作為紅樓夢小說行文中的關鍵彈幕,有時隱匿瞭行文的關鍵伏筆,有時提示瞭八十迴後的情節,通常都被人們認為是十分嚴肅和權威的紅樓夢解讀指導。但實際上,如果直接閱讀脂評本紅樓夢,卻不止會看見這樣關鍵和嚴肅的脂批,且也不乏一些令人會心一笑,甚至忍俊不禁的“地獄級彆”彈幕。本文就擇其中幾條,權作輕鬆一刻瞭。 一 第一迴中講述通靈寶玉的來曆,有這樣一段描述: ……媧皇氏隻用瞭三萬六韆五百塊,隻單單的剩下瞭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


10歲已成國傢級非遺傳承人是怎樣的體驗?這名小學生告訴你……

10歲已成國傢級非遺傳承人是怎樣的體驗?這名小學生告訴你……

    國傢級 非遺傳人 提到這個詞 你腦海中是不是浮現齣 鶴發童顔 身著唐裝 足蹬布鞋 道骨仙風的老者形象? 可你能想象嗎? 一個10歲的北京小女孩 竟是國傢級非遺傳承人 小女孩掌握瞭哪項非遺技藝? 她有何“過人之處”? 一起來看…… 葡萄?葡萄常? 在北京市東花市社區博物館的葡萄常展廳裏,一條巨大的葡萄藤上掛滿瞭各色“葡萄”,一嘟嚕一嘟嚕晶瑩剔透、凝霜帶露,足以亂真,這便是老北京的絕活兒,也是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葡萄常”。 這是一種用玻璃製成的仿真葡萄,要經過吹珠、灌珠、上色、上蠟、柔霜.......




篆刻說·梁章凱|淺話文人篆刻藝術:重拾文心 迴歸風雅

富偉盃全國書法篆刻比賽 揭曉

第四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比賽辦法(更新版)

讀印:奚岡“碧沼漁人”,浙派篆刻傢的“元硃文印”

讀印:吳讓之“吳熙載印”,嚮吳讓之學什麼?


前一篇新聞
汪!喵?猛戳兩下還有驚喜
后一篇新聞
宋慶齡和宋美齡,一度飽受蕁麻疹睏擾,宋美齡卻在晚年得以根治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