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1/2022, 10:47:24 PM
日前,一段某省防疫人員“入戶消毒”的視頻在網上流傳,消毒過程被質疑隨意粗暴,引發大眾的反感擔憂。
上海市環境整治消殺工作專班曾於4月26日發布信息稱,終末消毒是指傳染源離開疫點或終止傳染狀態後,對疫點進行的一次徹底消毒,目的是完全消滅病人所播散的、遺留在居室和各種物體上的存活的病原體,使疫點無害化。由於陽性感染者居所環境中可能有病毒的存活,冰箱冷藏室、冷凍室、衣帽間、洗手間等病毒存活的時間往往較長,如不進行有效的終末消毒,將有可能導緻進入居所的人員感染並造成病毒傳播擴散。
消毒一般分為預防性消毒和終末消毒,陽性患者傢庭消毒屬於後者,要求更嚴,標準更高,但也有章可循,有理可依,不需層層加碼,過度執行。
患者離傢被隔離後,室內病毒會在哪裏存活?能夠存活多久?其實已經有大量的研究結果。國傢衛健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曾在1月22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上錶示,現有研究錶明,新冠病毒感染者排齣的病毒可以汙染物品錶麵,病毒在物品錶麵不會增殖,在常溫條件下病毒短時間內會降解失去感染活性,並且在不同的物品錶麵病毒存活的時間也有差異,在紙巾和印刷品等材料上存活的時間短,一般不超過24小時。新冠病毒在物品上的存活時間還受到環境因素和病毒濃度等因素的影響,低溫、潮濕、密閉和病毒濃度高的條件可能會延長病毒在物體錶麵存活的時間。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化學係教授、病毒學專傢金鼕雁告訴第一財經,即便那些證實“奧密剋戎變異株擁有強環境穩定性”的研究,大都是在實驗室環境中操作,根據分析病毒轉移到培養細胞中的存活和生長情況而得齣的,在自然環境中,受紫外綫、溫度濕度等因素影響,病毒存活的概率相對較低。
同時,“病毒能夠存活與人能否通過接觸受汙染的錶麵而被病毒感染不是一迴事。”金鼕雁錶示,後者還受到如人接觸後手部是否馬上觸摸口鼻、病毒量是否足夠、留在錶麵的病毒不會氣溶膠化而發生傳染等因素影響。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傢吳尊友在3月22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上也錶示,在過去兩年多的新冠防控中發現,新冠病毒可能通過“物傳人”的方式進行傳播,但這不是疫情的主要傳播方式。通過洗手可以簡單有效地切斷這一途徑。保持手的清潔衛生可以有效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
陽性患者離開居所後,一般都至少會被隔離十餘天。基於前述觀點和大量研究,十餘天後,空氣中殘留病毒的概率為零,即便有極少量殘存在物體錶麵,按照國傢現有技術規範,入戶消毒也完全可以避免簡單化、一刀切的做法。
我國《新冠肺炎疫情消毒技術指南(第八版)》中就有關於消毒方法的規定:環境物體錶麵消毒,可選擇含氯消毒劑、二氧化氯、過氧乙酸、單過硫酸氫鉀等消毒劑擦拭、噴灑或浸泡消毒;室內空氣消毒,可選擇過氧乙酸、二氧化氯、過氧化氫等消毒劑噴霧消毒。
依據上述技術指南,在科學和規範的原則下,在入戶消毒時選用消毒劑擦拭、噴灑、噴霧還是浸泡消毒?答案有更閤理選項:在衛生間、冰箱等病毒容易生存的地方,可以選擇噴霧消毒方法;在室內病毒不易生存的其他地方,即便消毒,也可按照環境物體錶麵的操作規範,可選擇“擦拭、噴灑或浸泡消毒”,這裏其實是存在多個選擇的。
其實就在不久前,對於“社區齣現陽性感染者應如何處理”問題,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吳寰宇也曾在新聞發布會上專門迴應,社區齣現陽性感染者,應盡快對陽性感染者傢庭環境尤其是其曾經接觸的地方進行徹底消毒。餐飲具洗乾淨後可以用餐具消毒櫃或煮沸消毒,物體錶麵可以擦拭消毒,地麵可以拖拭消毒,毛巾等織物可以使用化學消毒液浸泡消毒,電子産品等可以使用酒精棉球、濕巾擦拭消毒。如果市民擔心消毒液對傢具等有腐蝕性,建議可以在消毒半小時後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殘留。
所以, 首先要在科學規範的前提下,從消毒方式上消除居民的巨大焦慮,然後是如何改進工作方式,用更人性化的操作方法和溝通手段讓居民告彆恐慌。
針對前述某省入戶消毒的網傳視頻,當地宣傳部門工作人員後續迴應稱,“網傳視頻是根據當地防疫政策,對陽性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住所進行終末消毒,消殺全程錄音錄像,按專傢指導意見結閤消殺要求執行,冰箱內物品按要求處置,事後已為居民補償食品及消毒禮包。”
但是問題的核心並不在於賠償,因為居民的巨大恐慌來自於這種毫無必要的大劑量室內噴灑噴霧式消殺對傢庭物品的傷害,而更大的恐懼來自於有些地方強行要求住戶交鑰匙,造成瞭居民巨大的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延伸到財産乃至於諸多個人權利和尊嚴。
畢竟,市民對入戶消毒的各種擔憂和抗拒還是客觀存在的,如何盡可能降低不恰當的入戶消毒給住戶帶來的傷害?關鍵點是在實際操作中,入戶消毒如何做到兼顧科學性、閤法性和人性化操作?其實三者並不存在非此即彼的衝突和矛盾,隻要真正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完全可以找到兩全之策。
首先,如上文所說,消殺的方法是否可以更科學更閤理? 明明有同樣有效的方法,就不要不顧居民傢庭財産安全,噴霧劑彌霧機齊上,大搞“藥水漫灌”。當然,兼顧性的消殺方法會帶來工作量的增加,可能更需要仔細和用心,但這完全可以做到,這樣可以大大緩解居民焦慮和財産損失,這不是人民至上理念的直接體現嗎?
其次,如果居民不同意交齣鑰匙,是否可以在消殺人員和病愈迴傢的患者,或者是患者指定人員做好充分防護後同時在場的情況下,用居民可以接受,又符閤室內消殺規定的方法進行入戶消毒?
還有就像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副所長韓新所說: “專業消毒隊伍應該要針對室內采用的空氣消毒、物體錶麵消毒進行分類處理,羅列齣相對敏感、需要特彆注意保護的物品清單,並在入戶消毒前和居民充分溝通。”
其實難點還在於入戶消毒是在陽性感染者和密接傢人迴傢之前,他們的傢裏麵往往不隻是書籍、字畫、鋼琴、電腦、名貴服裝這類貴重物品需要保護,哪怕一個相框,一個玩具熊,一個小手辦都可能是被寄托瞭深厚情感的無價之寶,容不得被藥水破壞。所以在操作過程中的事前溝通能否做充分,保護效果能否到位,有沒有一些剛性的機製能夠予以保障?都不容小視。
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專傢組組長盧洪洲也告訴記者,像古籍、字畫,包括床墊等物品,其實都可以不用進行消毒,因為病毒在這些物品上停留的時間不會很長。另外,如臭氧、紫外綫燈也可以達到消毒效果,隻是要遵守相關使用標準,隻能在無人環境使用。
嚴峻的疫情當前,長期的封控無論給相關城市的居民還是居委會乾部、警察、醫護等基層工作人員都帶來瞭巨大的衝擊和壓力,近來轉運隔離、入戶消毒都是極易引發社會矛盾的工作難點。在這樣的艱難時刻,唯有各方齊心閤力,在依法抗疫、科學抗疫的前提下,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及時迴應群眾關切。因為抗疫的根本目的是為瞭全體人民生命安全這個長遠利益,它和廣大居民的短期訴求之間肯定有矛盾,如何化解其中的衝突和矛盾,用盡可能小的代價贏得勝利,並非沒有辦法,並非沒有空間,但要求我們的工作更科學、更細緻、更投入。
“人民”並非空泛的概念,就是當下在疫情中承受和奮鬥的每一個傢庭,隻有時時將心比心,纔能最終上下同心。
(作者係第一財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