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1:31:33 PM
戰國傳奇:楚懼秦四遷都城,春申君獻妾惹禍
趙國龐��欲乘敗燕之威“閤縱”列國,為並力圖秦之計。除齊國附秦外,韓、魏、楚、燕各齣銳師,多者四五萬,少亦二三萬,共推春申君黃歇為上將。黃歇集諸將商議:“伐秦之師展齣,皆以函榖關為事,秦人設守甚嚴未能得誌。即我兵亦素知仰攻之難,鹹有畏縮之心。若取道蒲阪,由華州而西,徑襲渭南,因此可窺潼關,正是《兵法》所謂‘齣其不意’也。”
諸將皆道:“對。”
遂分兵五路俱齣蒲關,望驪山一路進發,直攻渭南,但不剋,圍之。秦丞相呂不韋派將軍濛驁、王翦、桓�t、李信、內史騰,各率兵五萬人,五支軍兵分應五國。呂不韋自為大將,兼統其軍,離潼關五十裏分為五屯,如列星之狀。王翦對呂不韋說:“以五國精銳,攻一城而不剋,其無能可知矣。三晉近秦,習與秦戰,而楚在南方,其來獨遠,況且,自張儀亡後,三十餘年不相攻伐,若選五營精銳閤以攻楚,楚必不支。楚之一軍破,其餘四軍將望風而潰矣。”呂不韋以為然。
於是,命五軍屯設壘建幟如常,暗地各抽精兵一萬,約以四鼓齊起往襲楚寨。
斯時,李信以糧草稽遲,欲斬督糧牙將甘迴,眾將告求得免,但鞭背百餘。甘迴挾恨夜奔楚軍,以王翦之計告之。春申君大驚,欲馳報各營,恐其不及,遂即時傳令,拔寨俱起,夜馳五十餘裏,方敢緩緩而行。比及秦兵到時,楚寨已撤矣。王翦曰:“楚兵先遁,必有泄吾謀者。計雖不成,然兵已至此,不可空迴。”
遂往襲趙營,趙營壁壘堅固,攻不能入。龐��仗劍立於軍門,有敢擅動者即斬。秦兵亂瞭一夜,至天明,燕、韓、魏俱閤兵來救,濛驁等方纔收兵。龐��怪楚兵不至,使人探之,知其先撤,嘆道:“‘閤縱’之事,今後休矣!”
於是,諸將皆請班師,韓、魏之兵,先迴本國。龐��恨齊國獨附秦國,挾燕兵伐之,取饒安一城而返。
春申君奔迴郢城,四國各遣人來問:“楚為閤縱長,奈何不告而先迴,敢請其故?”
楚考烈王責備黃歇,黃歇慚懼不已。斯時有魏人硃英,客於春申君之門,知楚畏秦,於是對春申君說:“人皆以為楚本強國,至君而弱,硃英獨以為不然。先君之時,秦國離楚甚遠,西隔巴蜀,南隔兩周,而韓、魏又虎視眈眈在其後,所以,楚三十年無秦患。而非楚之強,其勢然也。今兩周已並於秦,而秦方修怨於魏。魏旦暮亡,則陳許為通道,恐秦、楚之爭,從此方始。君被責備,不得已也。何不勸楚王東徙壽春,離秦較遠,用長淮以自固。可以少安。”
黃歇信其謀,言於楚考烈王,於是擇日遷都。按楚先都郢,後遷於�e,復遷於陳,今又遷於壽春,凡四遷矣。
楚考烈王在位已久,尚無子嗣,黃歇遍求婦人宜子者以進,終不孕。有趙人李園,亦在春申君門下為捨人。有妹李嫣色美,欲進獻楚王,恐久後因無子而失寵,心下躊躇:“必須將妹先獻春申君,待其有娠,然後進獻楚王,幸而生子,異日得立為楚王,乃吾甥也。”
又想:“吾若自獻其妹,不見貴重。還須施一小計,要春申君自來求我。”
於是,請五日假歸傢,故意過期,直待第十日方至。黃歇怪其來遲。李園道:“臣有妹名嫣,頗有姿色,齊王聞之,遣使來求。臣與其使者飲酒數日,是以失期。”
黃歇想道:“此女名聞齊國。必是個美色。”遂問:“已受其聘否?”
李園迴答:“方且議之,聘尚未至也。”
黃歇道:“能讓我一見嗎?”
李園答:“臣在君之門下,既使吾妹,誰非君妾婢之流,敢不如命。”
於是盛飾其妹,送至春申君府中。黃歇一見大喜,是夜即賜李園白璧二雙,黃金三百鎰,留其妹侍寢。未及三月,即便懷孕。李園私下對李嫣說:“為妾與為夫人誰尊貴?”
李嫣笑道:“妾安得比夫人?”
李園又說:“然而,為夫人與為王後誰尊貴?”
李嫣又笑道:“王後貴盛!”
李園道:“汝在春申君府中,不過一寵妾耳!今楚王無子,幸汝有娠,倘進獻於楚王,他日生子為王,汝為太後,豈不勝於為妾嗎?”
遂教以說詞,使於枕席之間,如此這般,春申君必然聽從。李嫣一一領記。
夜間侍寢之際遂對黃歇說:“楚王之貴幸君,雖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餘年,而楚王未有子,韆鞦百歲後,將更立兄弟。兄弟於君無恩,必將各立其所親幸之人,君安得長有寵?”
黃歇聞言沉思未答。李嫣又說:“妾所慮不止於此也。夫君尊貴用事日久,多失禮於王之兄弟,兄弟誠立,禍且及身,豈特江東封邑不可保而已哉?”
黃歇愕然道:“卿言是也,吾慮不及此!今當奈何?”
李嫣說:“妾有一計,不惟免禍,而且多福。但妾負愧,難於自吐,又恐夫君不聽,是以妾未敢言。”
黃歇道:“卿為我畫策,何為不聽?”
李嫣說:“妾今自覺有孕矣,他人莫知也。幸妾侍夫君未久,若以夫君之重,而進獻妾於楚王,楚王必幸妾。妾賴天佑生男,異日必為嫡嗣,則是夫君之子為王也。楚國盡可得,還有身臨不測之罪嗎?”
黃歇如夢初覺如醉初醒,喜道:“‘天下有智婦人,勝於男子’卿之謂矣。”
次日,即召李園告之以意,密將李嫣齣居彆捨。黃歇入言於楚王道:“臣所聞李園妹名嫣,有姿色,相者皆以為宜子,當貴,齊王方遣人求之,大王不可不先也。”楚王即命內侍宣取李嫣入宮。
李嫣善媚,楚王大寵愛之。到瞭産期,雙生二男,長曰捍,次曰猶。楚王喜不可言,遂立李嫣為王後,長子捍為世子。李園為國舅貴幸用事,與春申君相並。
李園為人多詐術,外奉春申君益謹,而心中實忌之。
斯時為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38年),楚王病久不愈,李園想起其妹懷娠之事,惟春申君知之,他日世子為王,不便相處,不如殺之,以滅其口。於是派人各處訪求勇力之士,收置門下,厚其衣食,以結其心。
硃英聞而疑之:“李園多蓄死士,必為春申君故也。”
於是入見春申君說:“天下有無妄之福,有無妄之禍,又有無妄之人,君知之乎?”
黃歇道:“何謂‘無妄之福’?”
硃英說:“君相楚二十餘年矣。名為相國,與楚王無二。今楚王病久不愈,一旦宮車晏駕,少主嗣位,而君輔之,如伊尹周公,俟王之年長,而還其政;若天與人歸。此所謂‘無妄之福’也。”
黃歇道:“何謂‘無妄之禍’?”
硃英答:“李園楚王之舅也,而君位在其上,李園外雖柔順,內實不甘。且同官相妒,勢所必至也。聞其陰蓄死士,為日已久,何所用之?楚王一薨,李園必先入據權,而殺君以滅口。此所謂‘無妄之禍’也。”
黃歇問:“何謂‘無妄之人’?”
硃英答:“李園以妹之故,宮中聲息朝夕相通,而君宅於城外動輒後時。誠以郎中令相處某得領袖諸郎,李園先入,臣為君殺之。此所謂‘無妄之人’也。”
黃歇掀髯大笑道:“李園弱人耳,又事我素謹,安有此事?足下得無過慮乎?”
硃英道:“君今日不用吾言,悔之晚矣。”
黃歇曰:“足下且退,容吾察之。如有用足下之處,即來相請。”
硃英去三日,不見春申君動靜,知其言不見用,嘆:“吾不去禍將及矣!鴟夷子皮之風可追也。”
乃不辭而去,東奔吳下,隱於五湖之間。
硃英離去十七日,楚考烈王薨。李園預與宮殿侍衛相約:“一聞有變,當先告我。”
至是聞信先入宮中,吩咐秘不發喪,密令死士伏於棘門之內。捱至日沒,方派人徐報黃歇。黃歇大驚不謀於賓客,即刻駕車而行。方進棘門,兩邊死士突齣,口呼:“奉王後密旨,春申君謀反宜誅!”
黃歇知事變,急欲迴車。手下已被殺散。遂斬黃歇之頭,投於城外,將城門緊閉然後發喪。擁立世子捍嗣位,是為楚幽王,時年纔六歲。李園自立為相國,獨專楚政。奉李嫣為王太後。傳令盡滅春申君之族,收其食邑。
自李園當國,春申君賓客盡散,群公子皆疏遠不任事。少主寡後國政日亂,楚自此不可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