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0/2022, 10:26:21 AM
前幾天,國務院召開金融穩定會議,五部委發話,從各個層麵促進房地産市場穩定。
一石激起韆層浪。
全國各地吃瞭定心丸,加碼解綁樓市,銀行下調房貸利率、首付比例,趨之若鶩,新一輪房地産周期悄然而至。
事實上,身為房地産風嚮標的北京,從去年9月份,行情早已迴暖,成交反彈帶動價格上行。
國統局數據顯示,北京二手房價格同比漲幅已連續6個月居70城首位。
當下,成交均價已經上升到6.7萬/平米,追平瞭“317新政”峰值,而成交總價也接近500萬一套。
行情上行,話語權交棒賣傢,二手房業主待價而沽,開發商收迴摺扣,高性價比房源在加速消失。
買房人被擺在台麵上廝殺,選擇空間越來越小。
一位讀者小張跟我哭訴,收入趕不上房價,不到300萬的預算,是否還能在北京買到具有升值潛力的房子。
在很多人眼裏,這個要求,多少有些不切實際,但細細考究,發現機會還是有的。
1
潛力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北京樓市已經相當“成熟”。
這種成熟錶現在“房價體係”的認可度層麵。
闆塊與闆塊之間,小區與小區之間,甚至一街之隔的房源,價格可能是天壤之彆,房價和資源已經深度綁定。
打開房價地圖,按照約300萬以內的總價進行大數據篩選。
東、西城區個位數,海澱隻有16套,朝陽因為地域廣闊,也隻有465套,而在這裏麵,能滿足一傢三口的房子,隻有不足60平米內的老破小。
這些房子的房齡基本在20年左右,房屋摺損率高,銀行評貸周期短,流通性差,很難再具備升值潛力。
若想滿足條件,隻能把視綫轉移到新興闆塊。
想在新興闆塊買到具有升值潛力的房子,必要考慮的就是地鐵盤,這幾乎是共識。
通勤時間決定瞭未來房價的天花闆。
這時候,近期熱銷的中建學府印悅引起瞭我的注意。
這個盤距離地鐵口直綫約400米,可以直達豐台科技園、總部基地,還可以換乘9號綫、10號綫和年底即將開通的16號綫南段,連通麗澤金融商務區、金融街和中關村等産業重地。
前兩天,樓盤首開,我去踩盤,現場人頭攢動,一個銷售帶好幾組客戶,工作人員的奔忙、購房者的熱情、不斷刷新的數據……在當下的京西,有這種熱象的樓盤,確實不多。
項目首開,認購228套,而這僅僅是蓄客兩周的結果。
還記得去年,中建智地進京首作――中建・京西印�h以1051套的網簽量問鼎北京樓市年度銷售套數銷冠,刷新瞭房山近年來的網簽紀錄。
而這次中建學府印悅沒有讓人失望,完全接過瞭熱銷接力棒,讓這個産品係繼續嚮上生長。
中建智地的“印係”,秉持央企責任,迭代産品創新空間,堅持“建造好房子、打造好環境、提供好配套、奉獻好服務”的四好標準,已然深入房山人內心。
當然無論是地鐵還是品牌傳承,把它們作為中建學府印悅熱銷的原因,未免有些單薄,在抽絲剝繭地研究後,我認為它是一支充滿朝氣,非常“年輕”的藍籌股。
2
闆塊更年輕
北京樓市哪個闆塊的房地産價值最高?
海澱。
海澱有諸多500強名企,百萬高薪碼農,約10萬每平的房子搶著買。
但這一切一切歸根結底要歸結為“高校體係”,北大、清華、林大、農大、北理工……
企業為瞭更便捷地獲取人纔資源,在此落地生根,高薪工作進而吸引更多的人纔聚集,形成良性循環,這就是産業人口雙嚮虹吸的道理。
而中建學府印悅所在的良鄉闆塊,未來正是北京大學城的第二極,有著新海澱的雛形。
目前已有北理工、北工商、北中醫、首都師範、北經貿、中社科,六所大學順利進駐,根據規劃,未來還會有7-8傢高校入駐。
落成之時,規模效應可以跟海澱遙相呼應。
不過,相對於海澱的“自然生長”,良鄉大學城在規劃之初,就想到瞭高校與産業的“共生”。
這幾年,良鄉大學城已經興建瞭72所實驗室,國傢級重點就有7個,集中推動大學師生共享科研,而成果會直接通過“成果轉化研究院”,落地成創業項目。
這種“産學研”模式,最早是矽榖提齣來的,培育齣瞭一係列世界500強,而北京用良鄉做試驗田,正是意圖為全國各地做demo。
眼下,良鄉所處的房山闆塊,高精尖産業産值已經占比工業總産值達到瞭47%左右。
工業機器人、智能應急設備、人體乾細胞轉化、雲端機器人、無人機……一大批年輕産業相繼落地。
一位在良鄉開公司的朋友跟我說,不同於其他地方,良鄉多高校,四處都是大學生,彌漫著學術和年輕的氣息,企業也有瞭朝氣。
除瞭對産業的促進,大學城對於房地産的最大貢獻,還有教育資源。
大學城不缺師資,比如首都師範大學,每年培育的優秀人纔都會進入周邊的中小學校。
教育不可一日而成,良鄉闆塊是大學城的核芯區,未來教育資源發展有瞭天然基礎。
但更實際的是,良鄉闆塊打破瞭新興闆塊無教育的窘境,解決瞭年輕人第一套房的最大痛點,未來房子的流通性也有瞭基礎。
3
戶型更年輕
在討論房地産升值潛力的選項中,戶型排名第二,決定瞭居住的舒適性。
我在參觀完中建學府印悅的樣闆間後,驚喜地發現,這個盤並沒有因為配套優越而降低對戶型的追求。
戶型的每個細節中,都藏著對年輕人獨特的理解。
中建學府印悅推齣的主力戶型建麵約63-120平米左右,其中約87和100平米的戶型是最能打的。
我們先來看約87平米的C1戶型。
南北通透,全明格局。主臥和客廳加起來,麵寬高達7米,這個采光麵橫嚮對比全市場同麵積産品,並不多見。
這點設計就很年輕。因為相對於不同客群的生活動綫,年輕人居傢生活大部分時間都在客廳度過,而大客廳的舒適性直接影響居住體驗。
麵積雖然不大,但依然采用瞭餐客廳一體化設計,這樣可以滿足年輕人開party的社交功能,也是比較前沿的手法。
北麵的次臥,設計成瞭百變空間。這個房間可以自由切換功能,可以做兒童房,也可以變成書房。
最吸引人的是,客廳陽台設計成瞭全景飄窗。
其實,傳統陽台使用率一直都是所有空間使用率最低的,更多是為瞭洗衣服晾衣服而設計的功能性陽台。
而現在,年輕人大都選擇使用洗烘一體機,自然沒有瞭晾衣需求,這時候就陽台就顯得很雞肋。
如果把它作為全景飄窗,自然增加瞭觀景的使用率,而且飄窗做收納設計,也可以提高屋子的整體儲物空間。
試想在重要的紀念日,一飄窗,一小桌,兩杯紅酒,望著屋外星辰大海,迴憶往事種種,生活有儀式感瞬間拉滿。
再看建麵約100平米戶型,D1和D2都是南北通透,全明戶型,各有韆鞦,主要錶現在客廳的年輕化設計感。
D1客廳很有張力,最吸引人的是270°的環幕飄窗,L型轉角全場約8米。
這種麵積段的設計,市麵上一般要彆墅或者 150 以上大平層纔可以做到。
D2則是市場上比較有名的四葉草戶型,雙主臥套設計,南嚮的主采光麵積甚至高達約9.5米,比市麵上市區有些 2000 萬以上的産品麵寬還要大。
會發現,中建學府印悅的戶型設計,都是增加客廳的利用率,這樣做的好處,在充分呼應年輕人個性化的居住體驗,讓生活更外嚮,更社交,更有儀式感。
建麵約87平米做到三居、百變空間,建麵約100平米做到270度環幕飄窗、大麵寬,空間設計不局促,但同時具備豪宅纔有的舒適性。
4
更懂年輕人
其實,如果仔細探究,你會發現,中建學府印悅的每個細節裏都刻畫著“年輕”的理念。
傳統的售樓處隻有展示與買賣,大紅大紫,張燈結彩,充滿瞭商業氣息。
而在中建學府印悅,你可以在星巴剋喝咖啡,與好友攀談趣事,或者可以去鍾書閣,捧一本書,鬧中取靜。
用咖啡和紙文化,衝擊商業帶來的俗氣,是對年輕人從心理層麵的理解。
傳統樓盤做社區配套,放幾個滑梯就是兒童樂園,栽一些樹鋪一些草坪,就是設計園林,統一的流程化作業。
而中建學府印悅,不是單純的玩或者看,把園林設計做成瞭“社交型”,像開盲盒一樣,不同主題的社區空間,給人們不一樣期待感。
從“潮範兒”入口進來,你會看到會客廊架、階梯劇場、夜光跑道、休憩平台、星空營地等等。
單純拿“潮趣聚場”來說, 項目團隊設計瞭約800�O的陽光草坪,白天,孩子們可以在這裏嬉笑打鬧,晚上可以在這裏燒烤、看露天電影、篝火晚會、認識新的業主朋友。
在傳統的裝修中,隻會配備廚房三件套。
而這個項目,交付時你會享受到新風係統,全屋到多處USB插座孔等等,讓年輕一族,任何時候都“不斷電”。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事實上,這種“年輕化”的設計,並非是針對年輕人,而是一種不屈於平庸,走在時代前沿的作品。
未來任何房屋設計,都會圍繞著人的舒適性做文章,而人們對於房子的理解,也不僅僅是為瞭住,而是一種區彆於繁忙的生活感。
所以,現在的房屋有多“年輕”,未來就會有多少人願意做齣選擇,這決定瞭房屋未來到底能覆蓋多少人群,流通性有多大。
在這個層麵上,我認為中建學府印悅是懂年輕人的。
5
價值主張
整體來看,地鐵、産業、教育、産品,圍繞著中建學府印悅,每一樣都是“年輕”的。
這種年輕,並不是稚嫩,而是相對整體市場一種新興力量的崛起。
這正好呼應瞭“買房就是買未來”的價值主張。
環顧整個北京城,首付約88萬起,總價約249萬起的産品很難見到,再加上諸多資源的“均好性”,奠定瞭房子未來升值潛力的基礎。
2021年,中建・京西印鑰以1051套的網簽量問鼎北京樓市年度銷冠,刷新瞭房山近年來的網簽記錄。那時候很多人都在竪大拇指,但稱贊的點,都是央企背景下,産品做的穩。
現在看來,中建學府印悅的齣現,更是刷新人們對它的認知,因為在穩中尋求突破,在主動把握年輕人新潮的趨勢。
這種對“變”的領悟,纔是當下市場製勝的砝碼,也值得人們用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