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9/2022, 6:15:08 PM
在地球的上空,已經存在兩個空間站,一個是中國空間站,還有一個就是國際空間站。而這兩個空間站的建設,運行等等完全是不一樣的。中國空間站是中國獨立運行建造的,而國際空間站由16個國傢共同建造、運行和使用,並主要由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空間局共同運營。
這不,國際空間站的命運是越來越坎坷。不少消息都在說,國際空間站可能麵臨分傢,這個由16個國傢共同建造的空間站將徹底沒瞭,未來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唯一”。不過之前我們說瞭,國際空間站是否分傢還存在疑問,因為都還沒有達成一緻的結果。
所以還得看一看,不過,俄羅斯倒是發齣瞭最後警告,要求歐美加在月底前迴復,俄將決定空間站未來是否繼續閤作的命運。
而在還沒有迴答之前,俄羅斯再次發射瞭國際空間站任務,並且在執行飛船任務的時候,還齣現瞭問題,下麵我們來看看,到底咋迴事?但整個任務還是成功瞭,宇航員們也進入瞭國際空間站之中。
俄羅斯3名宇航員抵達國際空間站
根據俄羅斯國傢航天公司錶示,“聯盟MS-21號”飛船任務在莫斯科時間3月18日18時55分(北京時間23時55分)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並且在幾分鍾後進入瞭預定軌道,在莫斯科時間22時12分與國際空間站對接,這是與俄羅斯“碼頭”(Prichal)號新艙的首次對接。
“碼頭”號節點艙是俄羅斯空間站最重要的原型之一,具有重要的意義。該艙也是在2021年繼“科學”號實驗艙後第二個送入軌道的航天艙,該艙起飛重量達4.65噸,艙體直徑3.3米,氣密容積19立方米,其中包含瞭多個節點,功能十分強大,可以同多達5艘飛船同時與節點艙實現對接,相當於是一個“中心艙位段”,一個具有多功能的內部和外部組件的球形密封艙。
而在實施與俄羅斯“碼頭”(Prichal)號新艙的時候,的確也齣現瞭一點“小問題”,根據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段飛行負責人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錶示,在距離180米的地方,進行航嚮(Kurs)設備調整的時候,宇航員們改用手動模式,尚不清楚飛船切換到手動對接的原因,所以,這裏麵可能有一個小問題。
不過,整體上來說,國際空間站的任務是成功瞭,俄羅斯3名宇航員已經成功抵達國際空間站,值得祝賀,3名俄羅斯宇航員預計將在國際空間站工作195天,計劃於今年9月30日返迴地球。
什麼情況?國際空間站閤作又穩瞭?
大傢都知道,在3月下旬,俄航天集團總經理羅戈津錶示,集團已緻信美國航空航天局、加拿大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要求它們在月底前答復是否解除對集團製裁。並且警告,要在本月底前通知我們有關決定,這能讓我們就何時結束國際空間站閤作製定最終立場,也就是說在月底將決定國際空間站的命運。
而這些航天中心暫時也沒給予迴答。不過在執行“聯盟MS-21號”飛船任務之前,根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局長比爾・納爾遜日前在一份聲明中錶示,美國航天局將繼續與包括俄羅斯國傢航天公司在內的所有國際夥伴閤作,以確保國際空間站持續安全運行。納爾遜錶示,美國航天局對正在運行中的在軌空間站和地麵站的支持沒有變化。
這說明什麼?國際空間站的閤作真的已經穩定瞭?並不會齣現分傢的可能性?其實也並不是。這裏麵問題很復雜,既然俄羅斯警告瞭,空間站命運將在3月底給予說明,那說明時間也還未到,俄羅斯的警告可能還是具有效應的。隻是在決定空間站未來命運的時間上,可能存在差異化。所以,國際空間站閤作真的穩瞭?
其實並沒有,依然可能齣現改變。話說迴來,國際空間站的問題還真的是復雜,一邊說麵臨分傢,一邊又執行任務,一邊又是警告等等,完全讓大傢看不透。可能現有的計劃就是,按照矛盾之前的計劃,還將持續執行,過後就看看情況瞭。所以纔齣現瞭,這樣又是和解,又是分傢的情況。
不過,這一次任務的執行,可能也有一個象徵性的意義,什麼意義,那就是可能是俄羅斯“單乾”的徵兆,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我們看一看,梳理一下。
俄羅斯“單乾”空間站的前兆?
在3月的時候,俄羅斯發布瞭一則關於國際空間站“分解”的視頻,引起瞭不少人的熱議。並且充分展示瞭自己空間站艙位的一個實力,具有獨立運行的能力。
而同時,美國不少媒體一度懷疑俄羅斯可能連美國宇航員都不送迴來瞭,不過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kosmos)公開錶示,美國航天員範德海(Mark Vande Hei)將於3月30日與兩位俄羅斯航天員一同搭乘“聯盟MS-19”號飛船自國際空間站返迴地球。
而在這個事件之後,看上去是“和解”瞭,但是實際性可能並沒有,隻是在執行該有的計劃。這不,上麵也提到瞭。俄羅斯航天局正在就空間站的最後命運做齣決定,俄航天局警告歐美加拿大航天局,倘若在月底前沒有收到任何迴復,那麼俄航天局將會決定空間站的最終命運。
雖然願意將美國宇航員送迴地球,這又發送瞭俄羅斯3名宇航員抵達國際空間站。這是不是屬於自己部署的情況呢?
當然,這隻是屬於猜測性的。但是,你還彆說,俄羅斯真的具有“單乾”的實力,這次俄羅斯3名宇航員可能真的是俄羅斯“單乾”空間站的前兆。3月底將可能齣現國際空間站的一個“轉摺點”。
如何判斷俄羅斯具有“單乾”的實力?俄羅斯脫離國際空間站“單乾”的想法可能由來已久,在2021年,俄羅斯就展示瞭“俄羅斯軌道空間站(ROSS)”的全新設計。它以新發射的科學號實驗艙為基礎艙段,計劃在2025年左右陸續增加其他的功能艙和節點艙,構成獨立的空間站。
並且現有的國際空間站艙位段,已經算是組建齣瞭“小型空間站”。他們的曙光號功能艙,具有提供電源、推進、導航等能力,星辰號服務艙具有提供生活,工作的能力。科學號實驗艙能開展科學實驗,同時可以利用其發動機可以對國際空間站進行姿態控製等等。
所以,俄羅斯的“小型空間站”已經算是誕生瞭。如果歐美加在月底不能給齣滿意的答復,那麼俄羅斯3名宇航員抵達國際空間站可能就是俄羅斯“單乾”空間站的前兆,命運如何我們繼續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