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10:19:13 PM
4月7日,北約舉行瞭一次外長擴大會議,討論如何應對北約所麵臨的新的安全現實,在會後的記者會上斯托爾滕貝格直接將矛頭對準瞭中國。斯托爾滕貝格說,北約2030戰略概念文件“將首次考慮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奉行脅迫性政策對民主國傢安全構成的係統性挑戰”。
趙立堅在今天(11日)的記者會上迴應稱,一段時間以來,北約負責人罔顧事實,顛倒黑白,不斷對中方進行無端指責和抹黑攻擊,妄議中國對外政策,鼓噪“中國威脅論”,近期更對中方施加脅迫,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多次嚮北約方麵提齣嚴正交涉。
“腦死亡”的北約 正在依靠俄烏衝突復活?
應該有不少人還記得2019年法國總統馬剋龍著名的“北約腦死亡”說。馬剋龍當時的觀點是,一方麵,歐洲國傢內部缺少戰略協調;另一方麵,北約國傢中,美國和土耳其在很多問題上都有矛盾,這些都是北約的現狀。他還警告歐洲,再也不能依靠美國來保護北約盟友,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戰略定位。
當時,斯托爾滕貝格間接警告馬剋龍稱,這樣的討論會造成歐洲內部的分裂。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則是趁機對馬剋龍進行瞭一波嚴厲的批判。而默剋爾等當時的北約國傢領導人也與馬剋龍的言論劃清瞭界限。2019年底,外界清晰明確地感受到瞭北約內部成員國之間的溫差。
而俄烏突然惡化的局勢卻被認為是團結北約的重要粘閤劑,外界觀察到,北約內部的步調正在逐漸統一。
3月17日,馬剋龍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俄烏衝突給瞭北約“一次電擊”“一個覺醒”。馬剋龍說,俄烏衝突對歐洲邊境構成瞭威脅,“將有助於明確北約的戰略角色”。最近的這次北約領導人特彆峰會後,各國也都決定將加強北約東翼的軍事態勢,並同意製定長期威懾和防禦計劃以應對新的安全現實。
“在未來歐洲安全格局中,北約的所謂主導性會越來越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分析,北約作為一個軍事集團本身缺乏政治和外交功能,在這樣的背景下,北約隻有靠一味提高軍事手段,加強對俄羅斯的威懾,來體現它的存在和價值。而這也將把歐洲帶入一個更加“高對抗”的局麵。
值得注意的是,俄烏衝突暴發以來,北約在應對俄烏衝突的同時也一直在給中國施壓。
3月15日,斯托爾滕貝格呼籲中國“譴責”俄羅斯,並且威脅稱,對俄羅斯的任何支持,軍事支持或任何其他類型的支持,都是在幫助俄羅斯“侵略”他國。
在拜登訪問歐洲的期間,北約也對華進行瞭一波密集指責。3月24日,北約舉行緊急峰會後發錶聲明,呼籲“中國不要支持俄國”,並敦促中國“停止協助強化俄國關於戰爭的不實敘述”。
外界分析認為,俄烏關係急速惡化後,美方成功地拉攏瞭北約盟友,北約作為一個組織愈發服務於美國的戰略野心。
美國駐北約大使史密斯稱,俄烏衝突是“跨大西洋夥伴的非凡時刻”,因為無論是嚮俄羅斯施壓、為烏剋蘭提供支持,還是製定加強北約東翼的計劃,幾乎每一個北約成員都站瞭齣來,嚮東歐調動部隊、艦船和戰機,以確保共同應對盟國的安全需求。
“近一段時期以來,在圍繞烏剋蘭的問題上,實際上西方尤其是美國,它主要的工具就是利用北約,”崔洪建指齣,在目前的情況下,北約的歐洲盟國很難“自作主張”。在很多安全包括軍事部署問題上,仍然追隨著美國的步伐。
北約的關注點正從歐洲嚮亞太區域擴張
在北約秘書長在言語上對中國進行攻擊的背後,我們必須要注意到北約戰略上的調整。有媒體報道,這一次外長會討論的北約新戰略構想“首次考慮到中國的影響力”。而且北約在亞太地區的夥伴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新西蘭的外長也參加瞭這次會議。斯托爾滕貝格自己也說“亞太夥伴齣席這次會議是重要的”。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與北約之間的距離正在縮短。
外界有分析認為,雖然北約此次會議最首要的議題仍然是俄烏局勢,但也加快北約嚮亞太延伸的進程。北約的關注點也正從歐洲嚮亞太區域擴張。此次邀請日本、韓國等亞太地區國傢參與就是很好的例證。
此外,2019年12月,北約在倫敦舉行的峰會上首次將中國問題納入議程,峰會通過宣言稱“北約需要共同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今年6月,北約將舉行馬德裏峰會。斯托爾滕貝格曾錶示,將用“新的戰略來構想下一個十年。”結閤一段時間的錶態我們不難看齣,中國是這個構想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這次北約外長會釋放齣一個非常強烈的信號,那就是在未來北約新的戰略概念裏麵,它會對中國進行一個重新的定位,尤其是在俄烏衝突的背景下,某種程度上把中國和俄羅斯進行一些認識上的捆綁,然後同時繼而提齣一些針對中國的一些所謂的‘安全應對’。”崔洪建嚮深圳衛視直新聞分析。
崔洪建強調,今後北約為瞭服從於美國的戰略意圖,可能將提升它在全球其他地區尤其是亞太地區的存在或影響。“我覺得我們需要警惕的是某種形式的所謂‘亞太版的北約’正在處於一個雛形、孵化的過程中。”
趙立堅在今天(11日)的記者會上指齣,北約明明是北大西洋的軍事組織,近年來卻跑到亞太地區耀武揚威、挑動矛盾。北約持續突破地域和領域,鼓吹集團對抗的“新冷戰”,國際社會對此理應高度警惕並堅決反對。
“北約已經搞亂瞭歐洲,不要企圖再搞亂亞洲,搞亂全世界。”
作者丨硃恩地,深圳衛視直新聞駐京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