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8/2022, 1:14:53 AM
漢軍八旗勛舊三十三傢,起源於清朝雍正帝時期。最早是雍正帝在考慮到漢軍人纔問題的時候,上諭道:
八旗漢軍勛舊大臣等子弟,因其父兄失於教導,甚乏可用之纔,朕心深為憐憫。現今尚、耿、石、李、佟、祖、蔡、王諸傢之子弟。無論在京在外,其年至十五歲以上、二十歲內外者,著揀選帶領引見。朕量其纔器,令其學習行走,日後俾得成就,以副朕加恩造就勛舊子弟之至意。
於是此旨意帶齣瞭“漢軍八大傢”,“尚、耿、石、李、佟、祖、蔡、王”,即:尚可喜傢族、耿仲明傢族、
石翰傢族
、李永芳傢族、佟氏傢族、祖大壽傢族、蔡毓榮傢族、王世選傢族。
在下達這條上諭的第二天,雍正帝又提到:
八旗內有與尚、耿、石、李、佟、祖、蔡、王等傢相似者,一並查明添入。
結果漢軍各旗提齣來的,“共有三十三傢”,可以被稱之為“漢軍八旗勛舊三十三傢”。
鑲黃旗七傢:範文程、馬得功、洪承疇、劉良臣、郎位、馬光輝、田雄。
正黃旗兩傢:金玉和、左夢庚。
正白旗七傢:何濟格爾、曹恭誠、徐大貴、夏成德、宜永貴、孫得功、孫可望。
正紅旗五傢:寜完我、鮑承仙、王一屏、李國英、吳守進。
鑲紅旗五傢:趙一鶴、祝世蔭、柯汝極、金礪、孟喬芳。
正藍旗兩傢:甘應祥、張士彥。
鑲藍旗三傢:張存仁、劉光弼、巴泰。
而獨缺鑲白旗兩傢,但到底是哪兩傢呢?筆者試圖從世管佐領,世職,官職,婚姻等方麵分析鑲白旗各傢門第,對比下,可能是哪兩傢。
首先,就世管佐領而言。鑲白旗漢軍擁有世管佐領的傢族實則不多,大約有15個傢族。他們是:安文信傢族、祖大樂傢族、盧登科傢族、李進忠傢族、秦舉傢族、王國明傢族、劉誌友傢族、孔永吉傢族、陳世龍傢族、尚好仁傢族、李定邦傢族、高拱極傢族、陳萬先傢族、白如梅傢族、鬍有升傢族。其中隻有祖大樂傢族擁有2個世管佐領;其餘最多都隻有一個,有的後來都改為瞭公中佐領,比如安文信傢族;有的甚至是傢族互管多次,比如張世勛、韓永傑傢共管,還有白如梅傢那個佐領。所以,就優質世管佐領而言,地位較好的有:
祖大樂傢族、盧登科傢族,王國明傢族,尚好仁傢族,高拱極傢族和鬍有升傢族
這幾傢。
其次,就世職分析看。鑲白旗漢軍世襲爵位中由高到低依次是:
一等子:鬍有升、許定國
二等男:呂國寶
三等男:李朝雲、鄭嘉棟、王元忠
輕車都尉:李定邦、高拱極、祖澤遠和祖世祥(祖大壽、祖大定傢族)、高中選(佐領高國相之父)、硃世勛(佐領硃廷柱之祖父)、盧登科、王國明、尚好仁、劉誌友、馮有功(馮國相之父)、韓英(佐領韓世美之父)、崔大成、韓雄(佐領韓永傑之伯父)等人。
騎都尉(或兼雲騎尉):許有信、安文信、董文魁、汪文貴等人。
再次,看下這幾個主要傢族成員及所任最高官職。
鬍有升傢族就鬍有升本人曾任總兵,加左都督,再加太子少保,正二品銜;
許定國歸降的時候已經去世,其二子許爾安、許爾吉最終隻是官拜參將;
呂國寶傢也默默無聞;
李朝雲、鄭嘉棟也隻是總兵,後裔也沒有齣名的;
王元忠,後官參領,其他成員沒有名氣;
低階世職傢族中,獲得高官並且值得說道的是
祖大壽、祖大定傢族
:
祖澤遠,順治年間官至湖廣總督、兵部尚書;
祖世祥,官至參領,陣亡;其子祖植椿,官副都統;
盧登科傢族
:
盧登科本人,佐領,後任吏部副理事官;
長子盧光祖,曆任副將,總兵;
次子盧興祖,官廣東巡撫,兩廣總督;
四子盧揚祖,官參領、副都統;
盧興祖長子盧騰龍,曆任永平知府、蘇州知府;次子盧起龍,曾任監察院郎中;
盧起龍之子官保又任河南候補道台。
……
最後,婚姻方麵。以上傢族中,論和皇室、八旗滿洲勛貴、漢軍旗人世傢等聯姻階級和次數,也是祖大壽傢族,盧登科傢族為最。但這兩傢在鑲白旗的支係幾乎沒有看到同皇室的聯姻,待更多資料澄清;不過同滿洲勛舊就有不少,比如盧興祖女嫁給納喇氏,當朝大學士明珠長子性德;祖澤遠之妻李氏,是李獻箴之女,等等。
另外,鬍有升的後裔有人鬍永謙娶瞭簡親王府裔孫女,三等侍衛長欽之女。
其餘,大多數都是在漢軍旗內同各世傢聯姻居多,本旗通婚最多。
綜上,考慮祖大壽傢族已經歸入“八大傢”,不計算在內外;其餘鑲白旗內,綜閤世管佐領、世職、官爵和婚姻來看,首推盧登科傢族,其次就是鬍有升傢族,其餘都比較一般。所以懷疑鑲白旗那兩傢勛舊傢族,應該就是盧登科傢族和鬍有升傢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