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2/2022, 9:33:34 AM
秦朝末年,群雄四起,之前發布的《秦失其鹿,群雄逐之:一文看完秦末(楚漢爭霸前)群雄爭霸經過》因為審核原因,已刪除。對之前已經收藏過的13位網友說聲感謝並說聲抱歉。
一、第一王:張楚王陳勝
秦二世即位的第一年,為瞭鞏固皇位,秦二世聽趙高之言,采用嚴刑酷法,殺掉瞭親兄弟們,還在鹹陽飼養大量的狗馬禽獸及五萬侍衛,同時,南北兩側廣闊的邊境需要很多戍邊士卒,加之阿房宮和酈山大興土木,大秦的財力、人力、物力迅速到瞭崩潰的邊緣。
1.首舉義旗:陳勝吳廣反秦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批被發往邊關漁陽的戍卒因為大雨,耽擱瞭行程,他們估計,即使雨停瞭,趕都邊關漁陽也會錯過規定的期限,根據秦法,超過期限就要被處死。
這批戍卒中,有個叫陳勝的屯長,他和吳廣一起經過商議、謀劃、實施,順利奪取瞭戍卒隊伍的指揮權。
然後,陳勝以秦始皇長子公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起義瞭,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起義。
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他們首先攻擊瞭大澤鄉,然後攻取瞭蘄。同時,起義軍分兵,派葛嬰自蘄嚮東掠地。
很快,起義軍攻取瞭很多城池,響應的人越來越多,等起義軍到達陳時,已經擁有戰車六七百乘、騎兵韆餘人、士卒數萬眾。
在攻取陳之後,陳勝自立為王,號為張楚。
2.分兵掠地
(1)前期分兵掠地的葛嬰:自作主張被誅殺
陳勝稱王的這個時間段內,之前分兵齣去的葛嬰攻至楚國某故地時,也不知道哪根筋抽瞭,竟然立瞭一個楚王。
不久,陳勝稱王的消息傳到瞭葛嬰這裏,葛嬰趕緊地殺死瞭自己立的楚王。
當葛嬰迴到陳麵見陳勝時,陳勝直接殺死瞭葛嬰,原因就是不請示自作主張立楚王。
殺死葛嬰之後,陳勝派周市北攻魏國故地,暫且不提。
(2)吳廣為假王,督率諸將嚮西進攻
陳勝封吳廣為假王(也就是代理王),督率諸將嚮西攻擊,想要攻擊秦地。吳廣一路嚮西,一直打到瞭滎陽。
與吳廣一起分兵齣擊的還有兩支隊伍:
隊伍1――武臣、張耳、陳餘,這三人率一支軍隊北攻趙地;
隊伍2――鄧宗率一支軍隊南攻九江郡。
這兩支隊伍先不提。先說說吳廣這支隊伍的情況。吳廣嚮西攻擊很順利,但在攻擊滎陽時,遇到睏難。滎陽是三川郡的首府,三川郡的郡守李由(李斯之子)堅守滎陽,吳廣攻不下來。
(3)增兵西擊秦,大敗
吳廣久攻不下滎陽,陳勝召集瞭很多有聲望的人商量對策。
有個叫周文(也叫周章,以下統稱周文)的人,被認為是賢能之人,周文曾經在楚將項燕的軍隊中擔任過占蔔吉凶的官員,還在楚國春申君門下任過職。周市自稱精通兵法。陳勝覺得周文是個人纔,就授予周文將軍印。
周文率援軍一路嚮西,幸運的是,來投靠周市的人越來越多,當周文到達函榖關時,已經發展到兵車韆乘、士卒數十萬的規模瞭。
秦二世派章邯率領被赦免的罪人組成軍隊,擊敗瞭周文,周文先是敗走曹陽、澠池,都被章邯追擊打敗,周文自殺。
周文這支隊伍就此終結,本來周文的隊伍是去增援吳廣攻擊滎陽的,現在繼續說說吳廣這邊。
(4)吳廣和圍睏滎陽之張楚軍的結局
周文被章邯擊破後,和吳廣一起圍睏滎陽的田藏等眾將得知瞭這個消息,背著吳廣密謀:周文兵破,秦軍很快就來瞭,秦軍一來,我們就會被擊敗,不如留下少量兵力,率精兵迎擊秦軍。代理王吳廣驕橫,不懂兵法,無法和他商量,如果我們不殺死他,我們的計劃就不會成功。
眾將商議妥當,就假藉張楚王陳勝的名義殺死瞭代理王吳廣,還把吳廣的首級獻給陳勝。
陳勝竟然沒有怪罪,還封田藏為令尹和上將軍。
田藏派部將李歸繼續圍睏滎陽,自己帶著精兵在敖倉迎擊章邯率領的秦軍。結果,田藏戰死,軍隊潰散。章邯乘勝攻擊滎陽城外的李歸,大破之,李歸等人全部戰死。
至此,陳勝嚮西攻擊秦國的計劃徹底失敗。
陳勝派齣的其他幾路軍隊進展都很順利,暫且不提,先按照滎陽軍敗的主綫,介紹下陳勝的結局。
3.陳勝的結局
在陳勝分兵四處攻略之時,張楚政權的內部也發生瞭變化。
陳勝窮睏時的故人來投靠陳勝,因為經常提起陳勝之前的事情,被陳勝全部殺死。這件事之後,和陳勝共同起義的很多舊部下都離開瞭陳勝。陳勝身邊沒有瞭親信之人。
可惜,陳勝任用瞭一批奸臣,搞得張楚政權亂七八糟,人心不附。就在這時,章邯擊破周文、田藏、李歸後,開始嚮張楚都城陳地進軍。
章邯進擊陳地,一路上很順利,先後擊破占據陽城的鄧說和占據許的伍徐,直擊陳勝所在的陳地。
很快,章邯擊殺瞭張楚的上柱國蔡賜,然後攻擊陳地西側由張賀率領的軍隊。陳勝親自齣來監戰,結果張楚軍大敗,張賀戰死。
陳勝敗退到汝陰,不久,陳勝被他的車夫莊賈殺死,莊賈投降秦軍。
二、各自為王
現在迴過頭來說說陳勝派齣去的其他幾支軍隊的情況。以下按照群雄各自稱王的先後順序綜閤介紹。
1.第二王:趙王武臣
前麵提到,陳勝派吳廣嚮西攻擊秦地的同時,派齣瞭武臣、張耳、陳餘嚮北攻取趙地。
(1)攻略趙地
這支隊伍主將是武臣,名人張耳和陳餘分彆為左右校尉,兵力隻有三韆士卒。武臣率軍隊渡過黃河,直逼趙地各郡縣。但是,武臣他們並沒有攻擊,而是派齣說客去嚮各郡縣的豪傑們遊說,大緻上就是“天下苦秦久已”之類的話。
趙地豪傑們都被說服,武臣率軍前進,不斷招納趙地豪傑,軍隊很快就從三韆人發展到瞭數萬人。
有瞭隊伍後,武臣稱自己為武信君,很快就拿下瞭趙地的十多座城池,趙地的其他城池全部堅守,武臣攻不下來。
範陽人蒯通見武信君獻計說:不如先封範陽令為侯,厚待他,讓他大搖大擺地去燕趙各地溜達,燕趙各城就會投降。
武臣聽瞭蒯通之計,果然,趙地不戰而降的城池達三十餘座。接著,武臣他們很順利地攻占瞭邯鄲。
(2)自立為趙王
武臣攻占邯鄲時,陳勝派周文嚮西增援吳廣攻擊秦地、任用奸臣。
張耳和陳餘兩位牛人聽說後,獻計說:現在將軍您以三韆人攻下趙地,獨霸黃河以北,如果不稱王的話,恐怕鎮不住這裏。而且陳勝聽信讒言,恐怕您今後也無法擺脫被殺的命運。時間緊迫,請您快作決定。
武臣聽從他們的計策,自立為趙王,封張耳為右丞相,陳餘為大將軍。消息傳到陳勝這裏,陳勝非常生氣,要誅殺武臣的傢眷。但是,上柱國蔡賜說:秦沒有被攻滅,現在誅殺武臣的傢人,相當於又樹立瞭一個敵人,不如趁機祝賀武臣,讓他帶兵嚮西攻擊秦國。
陳勝聽從瞭蔡賜的建議,但是把武臣的傢人全部軟禁瞭起來。
(3)趙王武臣被俘
陳勝派使者來祝賀趙王武臣後,讓趙快發兵西攻秦。
但是張耳和陳餘獻計說:陳勝祝賀大王並非本意,如果張楚滅掉秦,肯定會來攻擊趙。不如我們嚮北攻擊,攻取燕代之地。最終實現南邊有黃河為天塹、北邊擁有燕代之地的目標,今後如果張楚滅掉瞭秦,也不敢輕易對付趙。
趙王武臣聽從瞭建議,不嚮西攻擊秦,而是分兵略北地。其中,派李良去攻略常山,派韓廣去攻擊燕地,這就引齣瞭另外一個王――燕王,暫且不詳細提。
韓廣略定燕地後,燕地的人勸韓廣自立為燕王,韓廣就成瞭燕王。
趙王武臣、張耳和陳餘一起去進攻燕地時,趙王武臣不知道抽什麼風,竟然走齣軍營,結果被燕軍抓住瞭。
燕國囚禁瞭趙王武臣,要求把趙的一半土地割讓給燕。張耳和陳餘非常著急,派瞭很多使者去要求放迴趙王武臣,都沒成功。
有個小卒自言可以接迴趙王,大傢都笑他說大話。
這個小卒竟然直接跑到燕軍中,見到燕的將軍說:張耳和陳餘都是能人,他們先立武臣為趙王,是為瞭穩定趙地,等趙地穩定後,就會瓜分趙地自立為王。這兩人如果變成兩個趙王,滅掉燕是輕而易舉的。
燕將覺得這個小卒說得對,就放迴瞭趙王武臣。
(4)趙王武臣的結局
趙王武臣迴來後,之前派齣去攻略常山的李良迴來報捷。趙王武臣又派李良繼續攻略太原。李良率軍攻擊至石邑時,秦軍占據瞭井陘,李良無法前進。
秦將行反間計,假藉秦二世的名義給李良寫信,信中說:如果李良能反趙歸秦,就饒恕他的罪過,並重用李良。
李良看到信後,懷疑不敢相信。因為攻擊受阻,李良決定迴邯鄲請求增兵。
李良到瞭邯鄲郊外時,正好遇見趙王的姐姐外齣而歸,有一百多騎兵護送趙王的姐姐。
李良看見這麼多護衛,以為是趙王武臣齣行,就跪伏在地上行禮,並通報姓名。但是,趙王的姐姐喝醉瞭,不知道李良是大將,就讓隨從去答謝李良。
李良嚮來驕貴,當著自己手下的麵,感覺很沒麵子,覺得非常羞恥。
李良的手下說:天下背叛秦朝,有本領的人自立為王,從前,趙王的地位一直在將軍您之下,現如今,一個婦人就敢如此對待將軍,請讓我率兵追殺她。
李良之前得到瞭秦將送給他的假招降書信,本來還猶豫不決,現在受此奇恥大辱,下定決心反趙歸秦,就下令追殺趙王姐姐,將趙王的姐姐殺死在道路上。
然後,李良率領自己的部下襲擊瞭邯鄲,殺死瞭趙王武臣。
由於張耳和陳餘耳目眾多,提前逃走瞭,沒有被李良殺死。
這就是第二個稱王的武臣之結局。趙之後的事情,下麵會接著介紹。
2.第三王:燕王韓廣
前麵提到,趙王武臣聽從張耳和陳餘的建議,嚮北攻略燕代之地,其中,韓廣奉命攻略燕地。
韓廣很順利的占領瞭燕地,燕國的舊貴族們對韓廣說:燕雖小,卻也是萬乘之國,請將軍立為燕王。
韓廣擔心自己的母親還在趙,不敢稱王。
燕國舊貴族說:不要擔心,趙現在西邊麵臨秦軍攻擊,南邊有張楚的威脅,他不敢對付燕。況且,張楚那麼強勢,武臣自立為趙王時,陳勝都不敢殺他的傢屬,現在,趙怎麼敢殺將軍您的傢屬呢?
韓廣覺得有道理,就自立為燕王。趙果然沒有殺韓廣的傢屬,而是派人把傢屬送到瞭燕。韓廣安心在燕地當燕王。
燕將臧荼曾經跟項羽一起救援趙國,而且還追隨項羽進入函榖關滅秦,所以,項羽在後來大封天下時,封燕將臧荼為燕王,把燕王韓廣趕到遼東,去當遼東王。
新燕王臧荼迴到燕國,驅趕舊燕王韓廣,讓他快點去遼東。韓廣不聽,臧荼就殺死瞭韓廣,成為新燕王。
這就是燕王韓廣的結局。
3.第四王:齊王田儋
前麵提到,張楚王陳勝殺死葛嬰之後,派周市北攻魏國故地。當周市攻擊到狄城時,狄城堅守不下。
狄城裏住著齊國田氏的後代田儋、田榮、田橫等人,這些田氏兄弟都是豪傑,宗族強盛,很得當地人心。
當時,天下大亂,群雄四起,田儋早就躍躍欲試。恰好周市來攻,田儋就決定起事。
田儋假裝自己的傢奴有罪,綁著傢奴並帶著一群年輕人去見狄城的縣令,趁機殺死瞭狄城縣令。然後,召集瞭縣中豪強子弟說:諸侯都反秦自立,齊國是自古以來的大國,我田儋是齊王同族,應該為齊王。
大傢擁戴,田儋自立為齊王,開城攻擊周市,大敗周市。
田儋藉勝利之勢,嚮東略定齊國故地。
後來,秦將章邯圍住魏王魏咎(下麵會介紹),魏王求救於齊,齊王田儋親自帶兵去救魏。
但是,章邯命秦軍銜枚夜擊,大破齊魏聯軍,斬殺齊王田儋。
這就是齊王田儋的結局。
4.第五王:魏王魏咎
前麵已提,陳勝派周市攻略魏地,周市攻擊至狄城時,田儋趁機起事,趕走瞭周市。周市敗走後,退迴魏地,想要立魏王族的後代魏咎為魏王。
但是,魏咎很早就追隨陳勝瞭,現在正在陳勝那裏,沒法來到魏地。
魏地平定後,魏地的貴族們想立周市為魏王,但是,周市不同意。派齣使者到陳勝那裏,請求立魏王。
使者往返瞭五次,陳勝纔立魏咎為魏王,周市為魏相。
後來,章邯擊破張楚,陳勝被殺。章邯轉而攻擊魏地。魏王魏咎嚮齊、楚(項梁項羽那支)求救。齊王田儋親自來救,楚派項它來救。但是,章邯擊破瞭魏軍,也擊殺瞭齊王田儋。
魏王魏咎為瞭讓城裏百姓活命,和章邯約降。章邯同意後,魏咎自殺。
第六王:楚王景駒
(1)背景:秦嘉自起兵,不願受陳勝節製
陳勝剛自立為張楚王時,東海郡的秦嘉獨自起兵,和很多自行起兵的人一起攻擊東海郡郡守。我們暫且稱這些在陳勝之外獨自起兵的群雄為義軍吧。
義軍圍睏東海郡郡守時,陳勝聽說瞭,他就派武平君率軍來增援義軍,並且還想統率各支義軍。秦嘉不接受被統率的命令,自立為大司馬,非常厭惡自己隸屬於武平君這件事。
秦嘉假藉陳勝的命令殺死瞭武平君,但是,陳勝此時正在被章邯攻擊,很快就被自己的車夫殺死瞭,所以,根本沒法來管秦嘉。
(2)秦嘉立楚王
秦嘉聽說陳勝被殺後,就立景駒為楚王。
秦嘉立景駒為楚王時,項羽的叔叔項梁已經發展到六七萬人之眾,勢力已經很大,遠強於秦嘉和楚王景駒。
項梁聽說秦嘉立景駒,非常生氣,對手下說:張楚王陳勝首先起事,生死不明,現在秦嘉竟然違背陳勝的意願,立景駒為楚王,這是大逆不道。
項梁就以這個為藉口,齣兵攻擊楚王景駒和秦嘉。
秦嘉軍打不過項梁軍,戰死,楚軍投降項梁。
楚王景駒逃走,逃到魏地時死瞭,死因不明。
小結
以上就是自陳勝開始,自立為王的群雄們,簡單匯總如下錶:
上麵這批首次稱王的群雄,大多沒有好結局。
下麵接著看看,後續的稱王群雄們。
三、群雄相爭
1.第二任趙王:趙歇
第一任趙王武臣被部將李良殺死後,張耳和陳餘逃走,收聚趙王武臣的殘兵數萬人。有人勸張耳立趙王族的後人為趙王,張耳尋到瞭趙王族的後代趙歇,立為趙王。
李良殺死原趙王武臣後,來攻擊張耳陳餘,被陳餘擊敗,李良逃走並投奔瞭章邯。
(1)趙危急
章邯引兵攻破邯鄲,夷邯鄲為平地。張耳帶著趙王歇逃到巨鹿,被秦將王翦之孫王離包圍。
陳餘沒有和張耳一起進巨鹿,而是去北邊招來駐紮在常山的軍隊,在巨鹿城北邊紮下營寨。
章邯這時也率軍趕到,在巨鹿城南駐紮,章邯軍為王離軍輸送糧草,和王離一起圍睏巨鹿。王離得到瞭糧草,就開始加急攻擊巨鹿。
(2)各方救趙
張耳數次派人去讓陳餘來救,陳餘覺得自己兵少,不敢嚮前。張耳大怒,對自己的這位往年交(張耳陳餘為忘年交)非常生氣,派人去責問陳餘。
陳餘說:我去瞭隻能送死,我所以不去送死,是想以後為張耳和趙王歇報仇。但是,張耳派去的使者說,事情緊急,必須救。陳餘就給瞭使者五韆人,使者帶著五韆人去救巨鹿,但全軍覆沒。
章邯和王離圍睏趙巨鹿的同時,齊、燕、楚都來救援。張耳的兒子張敖率領代地的幾萬兵馬也趕到瞭巨鹿城外。
結果,大傢都害怕秦軍,不敢嚮前,全部都在袖手旁觀。
(3)項羽破秦軍
直到項羽齣現,事情纔有瞭轉機。
項羽的叔叔項梁被章邯擊敗殺死。部將宋義接替項梁成為上將軍,項羽成為宋義的手下。項羽非常想找秦軍報仇,一直催促進擊秦軍,宋義不聽。
項羽殺死宋義,率領楚軍阻斷瞭章邯和王離兩支秦軍的聯係,王離的軍隊糧草斷絕,項羽破釜沉舟,擊敗瞭秦軍。
這時,齊、燕等諸侯救援的軍隊纔敢攻擊秦軍,王離被俘。
趙國的巨鹿城得以保全,項羽的功勞最大。
趙王歇和張耳一起齣巨鹿城,答謝各位諸侯。
(4)張耳陳餘斷交
諸侯散去,張耳怨陳餘不救,陳餘說已經派給使者五韆人來救,但是使者帶著五韆人全軍覆沒,張耳這邊不知道,張耳以為陳餘殺死瞭使者,並沒有派兵。
陳餘非常生氣,辭官不乾瞭,把將印扔給張耳,張耳也懵瞭,不知道怎麼辦好,沒有接受陳餘的將印。
陳餘外齣如廁,張耳手下勸他收陳餘的將印,並其軍。張耳就拿起陳餘的將印,把陳餘的軍隊收為麾下。
陳餘如廁迴來,看到張耳不換給他將印,就憤怒的走瞭。陳餘和親信數百人到黃河上以漁獵為生。張耳和陳餘之間産生瞭深深的矛盾。
(5)趙王歇和陳餘的結局
巨鹿之圍解除後,項羽收降瞭秦將章邯等人,秦軍已經沒有太多抵抗力量。項羽率領各路諸侯的軍隊,嚮西邊的函榖關挺進。張耳率兵作為趙國的軍隊跟隨項羽西擊秦。
項羽帶領諸侯軍隊滅掉秦以後,分封諸侯,凡是隨著項羽一起入函榖關的人,都被封王侯。張耳被封為常山王。
因為陳餘沒有和項羽一起入函榖關,所以,隻封給陳餘三個縣。項羽把趙王歇趕到瞭代地,讓常山王張耳去趙王歇的都城就國。
張耳迴趙就國的時候,陳餘很生氣,覺得自己的功勞和張耳一樣大,非常怨恨項羽。
和陳餘命運類似的齊王田儋之弟田榮也怨恨項羽(下麵會介紹),田榮派兵幫助陳餘趕走瞭常山王張耳,張耳投奔瞭漢王劉邦。
陳餘趕走張耳之後,收趙地各城,迎接趙王歇繼續迴來當趙王。趙王歇為感謝陳餘,封陳餘為代王。
後來,漢王劉邦和項羽爭天下,劉邦派韓信嚮北進軍。韓信和張耳一起攻破瞭趙的井陘,斬殺陳餘,擒殺趙王歇。
2.第二任燕王:臧荼
被項羽封為燕王的原燕將臧荼殺死第一任燕王韓廣之後,坐擁燕地。
雖然不久之後的楚漢爭霸打得轟轟烈烈,但始終影響不到燕地,燕王臧荼可謂安享太平。
等到漢王劉邦擊敗項羽,成為漢高祖後,派將軍盧綰攻擊燕王臧荼,燕王臧荼很識時務,直接投降。
3.第二、三、四、五、六任齊王
接前文,田儋救援魏王魏咎時被章邯軍殺死。
(1)第二任齊王
田榮和田橫兄弟們聽說田儋已死,就收聚田儋的餘部退守東阿。
齊人看到田儋已死,有人就擁立瞭原來的齊王族田假為齊王,田假是秦滅六國前,齊王建的弟弟。田假被立為齊王之後,任用田角為相,田間為將。
至此,齊國齣現瞭兩個齊王集團。
先說說田榮兄弟,章邯殺死田儋後,追擊田榮,並在東阿圍睏瞭田榮。
項梁聽說田榮危急,就率領楚軍攻擊章邯,在東阿城下擊敗瞭章邯,章邯嚮西撤退。
田榮得救,但是他聽說有人立田假為齊王,非常生氣,就帶著軍隊攻擊齊王田假,田假這支齊王集團打不過田儋係的齊王集團,逃走瞭。
齊王田假逃跑到瞭楚地,這時的楚地之王是楚懷王,下麵會介紹。齊相田角逃到瞭趙,齊將田間因為當時正在趙國,直接留在瞭趙國。
(2)第三任齊王
田榮趕走齊王田假集團後,立田儋的兒子田市為齊王,田榮為相,田橫為將,然後平定齊地。
後來,秦國圍睏趙國時,嚮各諸侯求救。田榮說如果楚國殺死齊王田假、趙國殺死田角和田間,齊國就齣兵。但是,楚國沒有殺田假,趙國也沒有殺田角、田間。齊國就沒有救援趙國。
不久,章邯殺死瞭項梁,項羽從這時起,開始怨恨田榮。
(3)第四任齊王
等到項羽大封天下時,封齊將田都為齊王,因為田都曾經追隨項羽一起西入函榖關。項羽把田儋的兒子齊王田市趕到東邊的即墨,當膠東王。
戰國時期齊王建的孫子田安,因為之前帶兵投降瞭項羽,項羽立田安為濟北王。
田榮怨恨項羽,覺得自己應該也被封王,恰好這時,趙國的陳餘也因為自己沒有被封王而怨恨項羽。田榮就派兵幫助陳餘趕走常山王張耳,助陳餘恢復趙國。
同時,發兵攻擊被項羽封為齊王的田都,田都敗走投奔項羽。
田榮讓齊王田市彆去即墨當膠東王。但齊王田市害怕項羽,也害怕田榮,就私自逃到即墨當膠東王去瞭。
田榮大怒,追殺齊王田市,自立為齊王,然後,田榮再次把齊國故地全部統一。
項羽得知後,大怒,攻擊田榮,田榮兵敗,後來被殺。
(4)第五任齊王
項羽在攻擊田榮的過程中,把經過的齊國城池全給屠瞭,齊國人聚集起來反叛項羽。田榮的弟弟田橫收聚殘兵,反擊項羽。
這時,漢王劉邦攻擊項羽的都城――彭城,項羽隻好放棄攻擊齊國,迴去救援老傢。
所以,田橫趁機再次統一齊國,立田榮的兒子田廣為新任齊王。田橫為相,把持瞭齊國國政。
田橫定齊三年後,漢王劉邦派酈食其說降齊國,齊國不設防備。韓信滅趙後,順便擊破已經想投降的齊國。
齊王田廣和田橫敗走高密。項羽派龍且來救,韓信大破龍且,俘虜瞭齊王田廣。
(5)第六任齊王
田橫逃走,自立為齊王,但馬上就被漢將灌嬰擊敗,田橫投奔瞭彭越。
彭越不久投靠瞭漢王劉邦,漢朝建立後,劉邦封彭越為梁王,田橫怕被殺,就逃到海邊的小島上。
劉邦建立漢朝後,招田橫,田橫自殺。
4.第二任楚王:熊心
項梁攻破第一任楚王景駒和秦嘉的軍隊後不久,範增來投奔瞭項梁,勸項梁立楚國王族的後代為王。
項梁在民間找到瞭原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立他為楚王,也稱其為楚懷王。從此,項梁和項羽這支隊伍名義上的領導就是楚懷王瞭。沛公劉邦也投靠瞭楚懷王。
後來,項梁在定陶斬殺李斯之子李由,在東阿助齊擊敗章邯,變得有些驕傲。手下宋義勸他,他不聽。不久,項梁被章邯擊殺。
章邯迴軍攻擊趙國,楚軍派宋義為將救趙。
到瞭趙國,諸侯們不敢攻擊秦軍,項羽急著給叔叔項梁報仇,一再要求進軍,宋義不聽,項羽殺宋義。大傢都說項氏首起兵,纔有瞭現在的成就,就擁立項羽為代理上將軍。
後來,楚懷王派人封項羽為真正意義上的上將軍,楚軍各部都歸項羽統領。
項羽帶領諸侯聯軍滅秦後,追尊楚懷王為義帝,自立為西楚霸王。
項羽所封的各諸侯就國時,項羽派人讓楚懷王快點搬走,楚懷王在搬傢的路上,項羽暗中讓人把楚懷王殺死在長江上。
4.第二任魏王:魏豹
接前文,章邯破魏王魏咎後,魏咎自殺。魏咎的弟弟魏豹逃到楚。楚懷王給魏豹士卒數韆人,讓魏豹去收復魏失地。
就在項羽救趙國、破章邯時,魏豹攻取瞭魏地二十多座城池,被立為魏王。
之後,魏豹跟隨項羽西入函榖關滅秦。
項羽封諸侯時,想要魏地這塊地盤,就讓魏王豹搬離現在的辦公地點,嚮西遷移。魏豹成為西魏王。
漢王劉邦平定三秦之地後,魏王豹投降劉邦,跟隨劉邦一起攻擊項羽。項羽在彭城擊敗劉邦,魏王豹找瞭個藉口迴到魏地,背叛瞭劉邦。
劉邦怕兩綫作戰,就派酈食其勸魏王豹投降,魏王豹不聽。
劉邦派韓信擊破魏王豹,俘虜瞭魏王豹。韓信盡滅魏地,把魏地劃分為河東、太原、上黨三郡。
但是魏王豹並沒有被處死,而是成為劉邦手下的將軍。從現在開始,不能叫他魏王豹瞭,還得叫他魏豹。
在楚漢爭霸過程中,劉邦多次被打敗,有一次,劉邦敗走後,魏豹和漢禦史大夫周苛等人一起守滎陽城。
周苛等人商量說:魏豹是反國之王,不能和他一起守城。然後就殺死瞭魏豹。第二任魏王魏豹的結局就是這樣的。
好瞭,秦末至楚漢爭霸前的主要人物介紹完瞭,下一篇文章介紹楚漢爭霸的詳細過程。歡迎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