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6/2022, 4:23:36 PM
對跑者而言配速固然重要,但還有很多數據也需要我們關注。
那麼一名嚴肅的跑者,除瞭距離、配速外,還有哪些數據需要我們關注呢?
心率區間
這是一個體能參數。你在一個心率區間內跑瞭多少時間,決定瞭你這次的訓練強度是多大。
比如,你在心率一區以6分配速跑瞭50分鍾,說明你今天跑的是放鬆慢跑,即使有人留言嫌棄你速度慢,你也可以淡定地迴答:我跑的是放鬆E跑。
要得到準確的心率分區,需要你先獲知自己的安靜心率和最大心率,並且在手錶裏準確地設置好各個分區的數值。
由此,你也知道,不能單看配速來判斷快慢,心率分區纔是彰顯你實力的關鍵。300大神們訓練,4分半配速,都在心率二區以內,這是純正實力。
步頻
這是一個跑姿技術參數。大多數業餘跑者,一分鍾的步頻大約在160-170左右,而跑姿富有效率的資深跑者,步頻會穩定在180-190,並且不需要刻意維持,因為這樣的步頻最能有效利用肌腱彈性。
打個比方,就像跳繩,快速跳和慢慢跳,你會發現前者更有彈性,後者需要更多肌肉發力,這就是180步頻和慢步頻的差彆――更好的發揮肌腱彈性,節省肌肉力量。
觸地時間
這也是一個跑姿技術參數。所謂觸地時間,就是你的腳粘在地麵上的時間。
跑步的過程無非分為兩種:在空中的時間,在地麵的時間。
落地支撐時,速度為零,隻有騰空時候,你纔是在前進。所以,騰空時間越長,觸地時間越短,你的跑步效率越高,也更容易跑得快而輕鬆。
同一位跑者,不同的速度下,觸地時間也會不同,當然是速度越快,觸地時間越短啦。技術優秀的業餘跑者,慢跑的觸地時間大約在220毫秒左右。
觸地時間長短,與落地方式和上拉效率有關。
一般來講,由於跨步在體前以腳後跟著地的跑者,觸地時間都會更長。你的觸地時間越長,意味著你受傷的風險越大,跑步效率越低。換句話講,你要想跑得更快、更輕鬆,你首先需要通過改善跑姿,縮短你的觸地時間。
另外,跳繩、快步跑等練習,也是提升腳掌知覺和跟腱彈性的很好的聯係。
垂直振幅
這同樣是一個跑姿技術參數。它指的是身體重心垂直振動的高度,也就是每一步你嚮上躥瞭多高。因為我們在跑步中移動方嚮是嚮前的,而不是嚮上的,所以垂直振幅這個參數越大,就錶示跑步效率越差。
優秀的專業跑者,垂直振幅可以到6cm以下,普通跑者則一般在10cm左右。
這個數據通常與你上拉時是否推蹬地麵有關。如果你有蹬地,垂直振幅也會更大,耗費體能也更多,落地受到衝擊和受傷風險都更大。
另外,一味地想跑齣更大步幅的跑者,以為步幅更大速度就更快,不自覺地推蹬地麵,在垂直振幅上的錶現都不會太好。
垂直步幅比
作為一個跑姿技術參數,它比垂直振幅更高瞭一級,更能直觀反映齣你的跑姿好壞。
它是垂直振幅除以步幅得齣的。因為如果一味講究垂直振幅小,就會變成小步跑,這並不是我們所追求的。
我們真正追求的,其實是垂直振幅小,步幅大,這樣纔能跑得更快更高效,這也是垂直步幅比的意義――越小越好,它越小,跑步的效益越高。
通常優秀的專業跑者,可以在6%以內,業餘跑者多數在8%以上,這也正是跑姿技術的差距所在。
觸地平衡
這個跑姿技術參數,反映的是你左右腳落地時間的差彆。最完美的當然是左右兩邊各50%,但一般來講,由於有彎道等關係,通常左右腳落地時間會相差一些,1%以內都是正常的。
如果兩邊相差2%以上,就說明左右平衡有問題。落地時間更長的那一側,肌腱彈性更弱,落地時間更短的那一側,上拉的效率要加強。
跑步是單側運動,始終都是單側著地、發力,所以就要求,左右兩側盡量接近平衡。當然,每個人的左右兩側力量都不會完全對等,知覺也是有差距的,差距過大會存在受傷風險,這些可以通過跑姿技術和力量訓練的單邊練習進行彌補。
補充兩點
哪些是不重要的數據?
如果你看得仔細,你會發現我在上麵並沒有提及步幅、平均心率等數值。
步幅是一個被動數值,它是由前傾加速自然形成的,而不是由你主觀跑齣來的――你的腿就那麼長,想一步跨得再大,也是有限的。
一味關注步幅,隻會導緻跑姿變形,隻有當你把專注力放在對的地方――感知重心的前傾,感知上拉,你纔可以越跑越快,自然地跑齣更大的步幅。
平均心率並不是完全沒有意義,但相較於心率數值,心率區間更能顯現齣你的訓練強度。並且,不同的跑者之間,心率是無法相互比較的,即使同樣的速度,我的平均心率150,你的平均心率160,也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但是,心率區間是可以相互比較的,同樣的速度,我在心率二區跑,你的都是在心率三區,說明我的跑力值更高。
▲ 錯誤跑姿示例
我們該怎麼看待數據?
數據不是萬能的,不能為瞭追求好看的數據,而本末倒置――比如,為瞭追求觸地時間更短,刻意用前腳掌落地,甚至墊腳跑。
數據是一麵鏡子,反映齣你跑姿的好壞、體能訓練的效率,歸根結底,還是要迴歸到技術、力量和體能的科學訓練中。
如果如你準備把跑步當做一個固定的生活內容,認真去做好它,掌握跑步這件事,你會發現,跑步不隻是速度和距離這麼簡單的事情。
你需要瞭解自己的跑步狀態,知道自己哪裏可以再改進,以避免受傷,以獲得進步。而這些都可以通過分析數據,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