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022, 12:28:49 AM
觀點網 危機中的融創,迎來瞭一綫曙光。
近日,據資本市場消息,融創中國正與中國信達洽談齣售上海和北京的兩個綜閤體項目。
此次齣售的兩個項目或為北京泛海國際項目1號地塊及上海董傢渡項目,2019年,融創以125億元人民幣從泛海控股手中收購而來。
除此之外,消息還指齣,目前融創中國正在與包括中國信達在內的四大AMC機構洽談閤作,資金規模均擬達百億級,工作推進順利。
對融創而言,這或許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中國信達為專門從事不良資産處置的四大AMC之一,有分析人士錶示,AMC的入局,可能與融創進一步化解債務風險有關。
事實上,過去幾年,中國華融、中國長城、中國東方和中國信達等AMC機構接連切入房地産不良資産處置賽道,為房企紓睏開闢新的渠道。
信達與融創
過去二十餘年,中國房地産市場保持瞭超高速增長的勢頭,融創中國正是過去那場熱浪中的獲益者之一,一躍成為六韆億房企
不過,近幾年,疫情“黑天鵝”還未遠去,調控“灰犀牛”又接踵而來,在三道紅綫、供地兩集中、限購限價、房貸限額等政策影響下,房企們行進艱難。
地産下行階段,房企大麵積暴雷,甚至某頭部房企齣現崩盤……此情此景,融創中國亦受到影響。
2月28日,融創中國齣現債股雙殺的情況,開盤後就一路下跌,盤中跌幅超過17%,收盤跌幅也達到16.34%,旗下融創服務收跌近8%。此外,公司多筆債券亦齣現下挫,境內債“21融創03”跌10%,美元債“SUNAC71/202/01/24”等跌幅超過6%。
自去年年末以來,坊間不斷傳來融創中國財務危機的消息,期間融創也接連通過齣售資産、配股融資、大股東藉款等方式籌集資金。
最新消息顯示,融創中國擬齣售京滬兩地物業,以迴籠資金緩釋流動性壓力。消息還援引知情人士話語錶示,“信達資産有意接手,雙方正在洽談中。”
消息指齣,融創此次齣售的兩個項目或為2019年從泛海控股手中收購的北京泛海國際項目1號地塊及上海董傢渡項目100%股權,彼時該項交易總對價達到148.87億元,其中現金支付125.53億元,同時衝抵債務23.34億元。
此外,上述資産此前被融創質押給中國信達,以獲取融資。
事實上,一般而言,中小房企或者負債水平較高的房企,在融資層麵通常以強風控或者強擔保作為基礎,一旦企業資金層麵齣現問題,債權人能夠以質押品抵衝賬款。
分析人士指齣,“不排除部分股權質押的情況,兩個項目還算優質,此次收購後能夠擴大信達的規模,還能為融創緩解一部分債務。”
除瞭齣售動作,傳聞還提到,目前融創中國正在與包括中國信達在內的四大AMC機構洽談閤作。
熟悉融創中國的相關人士對此嚮觀點新媒體錶示,公司確實與四大AMC洽談,不過隻是初步接洽,是否會齣售項目,齣售哪些項目,暫未明確。
該人士還錶示,目前,融創已準備好足額資金,兌付將於4月1日到期的本金為40億元(20融創01)的可迴售債券。
事實上,無論齣售事宜成立與否,融創與AMC的接洽意味著企業化解流動性風險進入更深的層次。
分析人士提到,前不久,金融管理部門研究資産管理公司參與風險房企資産處置,釋放瞭一個政策信號,即將風險資産處置的關口前移。
“資産管理公司及早介入,將有望加速齣險房企資産處置進度,維護房地産市場健康平穩發展。”
AMC前世今生
眾所周知,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中國政府於1999年分彆設立瞭中國華融、中國長城、中國東方和中國信達四大資産管理公司,通過收購處置國有銀行剝離的不良貸款,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
成立之初,四大資産管理公司接收國有四大銀行和國開行政策性貸款1.4萬億。2004年至2005年中行、建行、工行上市前夕二次剝離不良貸款約7900億,違約處置不良損失率4500多億。
剝離處理不良資産是曆史賦予他們的使命,但也成為他們入局房地産的重要切口。
據瞭解,在早期剝離的不良資産中,有很多抵押物是土地、在建工程、爛尾樓、投資性房産等等,而四大AMC除瞭轉讓、齣租以及通過其他金融化手段處置上述抵押物以外,亦試圖成立運營部門,介入房地産運營。
那一時期,恰逢中國房地産行業的黃金時期,於是,一些優質的資産價格迅速上升,也給AMC帶來較高的迴報。
在此情況下,四大AMC逐步成立瞭獨立的地産運營平台,其中,中國華融成立瞭華融置業,中國長城成立瞭長城國富置業,而中國東方則通過收購上海證大50%股權介入。
中國信達或是其中布局較深的企業,其成立信達地産後接連在公開市場高調搶地,甚至被行業稱作“地王收割機”。
2016年,是信達地産的高光時刻,彼時,其在全國各地高調奪得近10幅地塊,其中7幅是“地王”,閤計涉及資金超過350億元。
由於地王項目體量大、占用資金規模大,開發本就不易,緊隨而來的地産調控,更讓信達地産遭受瞭極大的壓力。在此情況下,信達地産的發展顯得不慍不火,在接連的資産拋售之後,其慢慢淡齣人們的視野。
不過,AMC在房地産領域的動作並未停止。
迴顧過往,當地産公司深陷債務危機。AMC總是及時拋齣橄欖枝,為房企紓睏。
早在2017年3月,中國長城就曾因承接泰禾項目公司60億元債權,同時成為泰禾深圳院子項目的資方。2018年,泰禾和中國長城的閤作進一步加深至資産管理、基金、産業投資並購、銀行業務、金融租賃、信托業務等維度。由此,長城資管成為泰禾的大債權人之一。
兩年後,泰禾危機爆發,萬科正式成為泰禾的潛在戰投,坊間有消息稱,萬科將帶資方中國華融入場,以解泰禾燃眉之急。
似乎,在每一個睏境地産公司並購重組背後,都有四大AMC的身影。
除此之外,2020年初,在世茂福晟的世紀並購案當中,AMC也參與其中。彼時消息稱,同年1月,世茂、福晟協同中國東方、中國信達共同組成福晟紓睏平台。
而最新的動態,是中國信達高管入局中國恒大董事會。
去年12月,恒大為瞭化解流動性危機,成立瞭風險化解委員會,成員包括中國信達副總裁趙立民。隨後,2022年1月23日晚間,中國恒大發布消息稱,肖恩獲委任為執行董事,梁森林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原恒大係兩位執行董事賴立新、黃賢貴辭任。
其中,梁森林為中國信達(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此次作為“局外人”首次進入恒大集團董事會,在外界看來,梁森林的入局,意味著恒大風險化解進入新的階段。
今年年初,金融管理部門召集幾傢全國性資産管理公司(AMC)開會,研究資産管理公司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參與風險房地産企業的資産處置、項目並購及相關金融中介服務。
2月中旬,處於債務睏境的世茂也被傳積極和深業、深投控、中建投等國企,以及幾傢AMC機構洽談,目的是為深港國際中心項目引入戰投。
事實上,資産管理公司在不良資産處置、項目並購等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當下,地産行業已經成為不良資産處置的重點方嚮,AMC的參與,有望加快風險房地産企業資産處置進度,促進風險化解和市場齣清。
分析人士亦錶示,“資産管理公司的介入不僅對風險房企問題資産處置具有積極作用,同時還能夠緩解金融機構不良資産處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