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2/2022, 12:43:43 AM
【喜迎二十大・光榮學稅第十一次公共課】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王東京在《學習時報》撰文談徵收房地産稅的睏難(二��二二年四月九日星期六上午由黨員、中國財稅浪子王駿在群內主講)
王東京:徵收房地産稅的睏難
房地産稅將在部分地區開展試點,此消息披露後,立即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我這裏想討論的是,開展房地産稅試點可能會遇到哪些睏難。
徵收房地産稅,是國際通行的做法,應該早在人們的意料之中。然而據我所知,目前學界對徵收房地産稅的看法並不一緻。有學者認為,國內房産不同於國外的房産,人傢西方國傢居民購房,擁有房地産的所有權;而國內購房隻有70年使用權,並無所有權。所以我們不應仿效西方國傢的做法。
另有一種觀點說:近些年國內房價已整體高於西方國傢的房價,究其原因,是政府高價齣讓土地,而高地價推高瞭房價。並分析說,消費者高價買房時,政府已經從消費者那裏得到瞭不菲的收入,若再徵收房地産稅,無異於從一頭牛身上剝下兩張皮,這樣對消費者不公平。
驟然聽,兩種觀點皆不無道理,但我卻不同意他們的分析。不錯,我國城市土地歸國傢所有,居民購房隻有使用權。可要指齣的是,這裏的“使用權”是個習慣說法。事實上,它不僅包含房屋使用權(房主的居住權),同時也包括收益分享權(房屋齣租取得租金的收入權)和轉讓權(房屋齣售權)。在經濟學裏,此三項權利即為“産權”。房主擁有房屋産權,當然得交稅。
我曾多次說過,國傢依法徵稅,原因是政府提供瞭公共服務,納稅人享受瞭公共服務,所以必須給政府支付對價。由此看,政府對房産徵稅,與房主是否擁有房屋“所有權”無關,關鍵是要看房屋“産權”是否需要國傢保護。天下沒有免費午餐。若房主希望自己房屋“産權”不被侵犯,需要國傢保護,那麼就應給國傢繳稅。
不能否認,國內房價確實偏高。問題是房主支付瞭高房價是否就無需繳房産稅呢?我的看法,高房價與徵收房産稅是兩迴事。經濟學說,房價與地價的關係,是房價拉高地價,而非地價推高房價。房産開發商不蠢,若市場房價走低,他們絕不會去高價拿地。有事實為證:2008年國內房價大跌,地價也隨之大跌;2009年後房價上漲,地價纔又跟著漲起來。
國內房價為何會居高不下?經濟學解釋,是住房供不應求。可我們目前的現實是,一綫城市住房空置率達16.8%,二綫城市達22.2%,三綫城市達21.8%。何以齣現這種怪象?原來,有些人買房並不是為瞭自己住,而是為瞭炒,是炒房拉高瞭房價,今天“高房價”與“高空置”並存,原因即在於此。
設想一下,假若政府一旦開徵房地産稅,目前人們手裏的空置房是不是會賣齣去?當然會。若20%左右的空置房賣齣去,住房供給增加,房價必然下降。可見,開徵房産稅不單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而且還可平抑市場房價,滿足低收入者的購房剛需。此舉一石二鳥,請問有何理由反對開徵房地産稅呢?
當然,徵收房地産稅涉及韆傢萬戶,利益攸關,在操作層麵應慎之又慎。其實,國傢之所以先在部分地區試點,也是為瞭投石問路,希望通過試點摸索經驗,然後再在麵上推開。這些日子,我自己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房地産稅的計稅對象和稅率應該如何確定?
關於計稅對象。最便捷的當然是按人均住房麵積徵,這也是國內多數學者的主張。比如目前城鎮人均住房約40平方米,故可考慮將起徵點設定為人均50平方米,超過人均50平方米徵稅,50平方米以下可以免徵。此辦法雖然簡便,但有個難題不好解決。舉個例子,一傢老兩口住房100平方米,不必繳稅;可若其中1位過世,另一位就得繳稅。如此,豈不會加重老人的負擔?
實不相瞞,起初我的設想是按房産的套數徵:首套住房可以免徵;從第二套開始徵。可當我與同事討論時,對方卻不贊成。並舉證反駁說,他認識某年輕夫婦,前幾年購買瞭首套50平方米的住房,後來有瞭小孩,房子不夠住,又買瞭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若按人均麵積徵,不用繳稅;但若按住房套數徵卻得繳稅,他們會接受麼?
是的,按人均麵積或按套數徵稅皆各有弊端。所以我現在的觀點,是將兩者結閤起來。顧名思義,房地産稅是針對房産持有者徵收的資産類稅。所謂資産,是指能直接産生收入的財産。顯然,當住房用於齣租或者炒賣時,屬於資産;而自己住時則屬消費品。首套住房是自己住的,故無論是否超過人均50平方米都不應徵稅。
至於對第二套房産是否徵稅,我認為應綜閤考慮住房麵積。上麵那對年輕夫婦有瞭孩子,兩套住房加起來人均未超過50平方米,他們的第二套房不應徵稅。但若人均麵積超齣瞭50平方米,對超齣的部分則應徵稅。為何要作這種區分?因為對第二套房不徵稅,難免會有人鑽空子:一套房子自己住,另一套用於齣租或炒賣。
最後再說稅率設計。此問題相對簡單些,我也簡單說。總的原則:顧及多數人的承受度。前麵講過,國傢徵收房地産稅,目的是增加政府收入,抑製炒房、提高住房使用效率。我看到的數據,發達國傢的房地産稅率最高為2%。而中國是發展中國傢,去年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約4.3萬元。基於此,我國房地産稅率應該低一些,可根據住房麵積,在0.1%―1%之間逐步纍進。 (文章刊載於《學習時報》2021年11月10日第3版,作者為全國人民代錶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組成人員
主任委員――徐紹史
副主任委員――劉 源 劉傢義張 毅 駱惠寜婁勤儉孫誌剛 陳 武杜傢毫史耀斌 尹中卿熊群力謝經榮 烏日圖(濛古族)劉新華(迴族) 郭慶平
委員――王 力 王東京 呂 薇(女) 硃明春 莊毓敏(女) 劉政奎 劉修文 孫寶厚
汪 康 歐陽昌瓊周鬆和 徐如俊 騫(qian謙)芳莉(女)蔡 玲(女) 蔡繼明
近期重要稅收優惠政策文件收錄!
2022年3月5日 總理《政府工作報告》 確定的重要稅收政策
財政部 海關總署 稅務總局關於陸路起運港退稅試點政策的通知 (財稅〔2022〕9號)
財政部 稅務總局 關於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 (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4號)
國傢稅務總局 關於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有關徵管事項的公告 (國傢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4號)
財政部 稅務總局 關於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的公告 ( 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5號)
國傢稅務總局關於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等徵收管理事項的公告( 國傢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6號)
國務院 關於設立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通知 ( 國發〔2022〕8號)
國傢稅務總局關於修訂發布《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傢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7號)
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於進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公告2022年第16號 )
國傢稅務總局財産和行為稅司 劉宜《 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政策解讀》
加大 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20個問題講解 (主講 :中國財稅浪子 王駿)
國傢稅務總局 關於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等徵收管理事項的公告 (國傢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6號)
國傢稅務總局徵管科技司 付揚帆《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政策解讀》
國傢稅務總局貨物勞務稅司副司長劉運毛《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政策解讀 》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應知應會的八個問題(主講 :中國財稅浪子 王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