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5/2022, 10:35:12 PM
點擊:“收錄於話題”分類,查閱全部。
提示:圖文信息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僞,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大傢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係,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硃新建(1953~2014年),江蘇南京人。1980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係,留校任教。南京書畫院院聘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曾赴比利時、法國舉辦個人作品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法國國傢圖畫館、比利時皇傢曆史博物館、巴黎美術學院等機構收藏。
我覺得當代書畫傢不太容易齣大師。 因為他將對社會或者已經對社會做齣瞭多大貢獻,使社會起瞭多大變化,我們當代是看不到的。比如凡・高,他死之前,沒有後來那樣的轟動效應。
我們說塞尚是現代繪畫之父,就是因為他這個運動員準備退役的時候,這場球賽的意義纔開始顯現齣來。他啓發瞭馬蒂斯這代人,馬蒂斯這代人同時又引發齣瞭畢加索這些人,等等,所有後來的各種各樣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實都跟塞尚的個人活動有非常大的關係。
現在,我們說,塞尚是現代繪畫之父,要是沒有他的話,我們很難想象現代藝術會變成什麼樣。而這個意義是社會意義,不是說他畫一個蘋果有多麼好看,畫一個罐子在筆法上多麼有意義,當然塞尚在這些上麵都是無可置疑的,畫得非常好。這確實是需要等這場足球賽結束以後纔能斷定。當大傢都還在球場上跑來跑去,你怎麼能斷定最後這個世界杯是巴西隊拿走瞭,還是法國 隊拿走瞭?所以當代有沒有大師不是現在說瞭算的,哪一個朝代的當代都沒有大師。
我個人以為,黃賓虹 、齊白石 、林風眠這些人,也不是一流大師。一流大師是什麼?有瞭這個人和沒有這個人,人類這個物種是不一樣的。
有瞭愛因斯坦和沒有愛因斯坦,人類這個物種是不一樣的,這叫一流大師。 開玩笑說,本來是每天六點半太陽升起來,因為有瞭這個人,太陽提早兩個小時齣來,世界整個因為他變掉,這樣的人是一流大師。比如,有瞭趙佶和沒有趙佶,中國畫這個遊戲也是不一樣的;有瞭王羲之和沒有王羲之,中國人書寫漢字是不一 樣的,我以為這些叫一流大師。
齊白石、黃賓虹、林風眠等,我覺得就是畫得很好。一個好畫傢、好藝術傢,最後是不是會變成一流大師,就不好說瞭,這跟畫傢一點關係都沒有,要看社會,有很多因素互相起作用。
我認為的大師,他自己的工作,往大方麵講,要在文化上對這個種群起過非常大的作用。就像一個地震的漣漪,震中可能圈子很小,但是震的級數很高,慢慢嚮外擴散齣去。
我覺得石濤、八大等對中國士大夫的思想、情緒、價值觀念的影響都是很大的,當然肯定是大師。再比如李煜,雖然他寫的好像都是亡國的內心情感,王國維說李煜像基督耶穌一樣,他背負的是全人類的災難,一個物種的悲劇。
另外 ,創新也是眾多審美價值裏麵的一個。好的畫往往從哪方麵看都挺好,從國畫的傳統角度看,傳統繼承得比較好;從創新角度看,創新得也不錯。單單隻是因為創新,不會變成一張好畫。所以創新肯定不是唯一的審美價值,而且肯定不是最重要的價值。就像小姑娘本身很好看,為什麼好看?因為她長得白?但不是所有長得白的都好看。或者有的小姑娘挺苗條所以好看?也不對,不是所 有苗條的都好看,有的瘦得跟竹竿一樣也很難看。反正說不好。
我個人認為,比較真誠,比較生動,纔是要緊的價值。所謂創新,也就是希望你的個人價值更大一些,而不要老是去模仿彆人。
剛開始都是學一些程式化的技法,以期掌握一些語言可以進入這個遊戲。等真正進入遊戲,就是個人價值的顯現,包括你的修養、你的品格。你自己是什麼樣的,就在裏麵,作品就是你的影子。
比如技法有各種熟練的方法,有的人熟練得很樸素,證明這個人比較本質;有的人熟練得很花哨,全是花拳綉腿,一會兒翻跟鬥,一 會兒擠眉弄眼,就證明這個人比較裝飾自己,彆人不太容易看到他 的本色。這些美都是有差彆的。
所謂畫由心生,不畫齣畫來,不唱齣歌來,你可能看不懂他,他把畫畫齣來,其實就是更徹底地錶達自己,然後你覺得這個人很美。比如曹雪芹,他不把《 紅樓夢 》寫齣來,你肯定覺得就是一糟老頭,他寫齣《 紅樓夢 》來,你服瞭,原來這人內心這麼豐富。
差彆在於深刻程度。 內心比較深刻,作品纔可能有深度。不可能內心很淺薄的人,一畫畫就畫得很深刻。有可能內心比較深刻,畫還是老畫不齣來,他對畫畫這個遊戲的技法不太懂,可能去唱歌唱得挺深刻,或者去寫文章寫得挺深刻。真正深刻不可怕。深刻不是說我就批評彆人,真正深刻的人、真正通的人是很快樂、很平和的,而且也很熱情。
越往上走 ,好的作傢 ,好的音樂傢 ,理解問題到一定深度的 , 肯定是比較少,所以好多畫傢相對不夠深刻,這也很正常。比如你畫很樸素的畫,除非真的畫得很深刻,而且也有人認識你;你又不太深刻,還放棄瞭普通讀者,還不畫得錶麵漂亮一些,那不是弄得連飯都吃不上瞭嗎?
禪宗裏麵說,有個人問他的老師,如何是行善之人?老師說是那些“披枷帶鐐”的人。那如何是行惡之人?老師說是像我們這種參禪入定的人。他說,老師你說話太深奧瞭,能不能直著說一些我們聽得懂的。老師就說,善惡如浮雲,沒有一定的說法 。善惡 、美醜 、是非都是這樣 。
畫畫呢 ,連標準都定不齣來 ,由誰來打這個分更不知道。 所以這個遊戲纔有意思,馬上就能評判齣來 ,就沒有很多人著迷地玩瞭 。
我在江蘇的時候,有一個老師輩的人,講課可能有些同學看不慣。他跟我說他今年58歲。我說,58歲怎麼瞭? 他說齊白石58歲開始賣畫。我說那你開始賣瞭麼?他說誰知道我能不能活到95歲啊。從這個方麵說,我比較喜歡美國人送他們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口號:你不一定成功,但一定要努力。我覺得這個話說得比較人道,對於每一個畫畫的人來說,不一定成功,但是應該努力,成功不成功就是另外一迴事瞭。
我倒覺得中國畫肯定有特彆強的魅力,即便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裏死掉,我覺得也無所謂,再過個三百年五百年可能又重新活起 來瞭。 現在很有可能死掉,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每一個成功都是 因為不可能纔有價值。我們從邏輯上推,一個人很難成功,如果你成功瞭,當然有很多機緣 ,你自己又投入瞭超齣想象的努力。
我想把我說的成功解釋得具體一點。
我們開玩笑說,把畫傢分為幾流,假如我們開始畫畫,你旁邊的人認為你是畫傢瞭,這個時候我們定位為第六流畫傢。
然後你通過偶然的機會認識一個好老師,或者你進入北京畫院或者中央美院去學習,此後你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可以算是五流畫傢,升瞭一流。
你又特彆努力,這個時候你就算四流畫傢。
每一次進步的時候都會淘汰一批,六流畫傢不 一定比你差,但是他沒有這個機會,沒有經過這樣的專業訓練。進入專業訓練的人,有些因為文化管理等原因就很遺憾地被排除掉瞭。
到瞭四流畫傢,我覺得基本上就不再動瞭,如果很聰明的人又不太用功,就是被大傢認為還可以,進入瞭一些無關緊要的場閤,也可以算是四流畫傢。但是大多數就是這種四流畫傢。很聰明的人不需要太努力就可以進入,不太聰明的人必須要很努力纔能進入。在這麼多四流畫傢裏麵,聰明的人已經養不成一種習慣,因此不會進入三流。不聰明的人他用功的極限就到這瞭,所以也就基本沒有什麼進入三流的。
偶然有一些人例外,比如陳丹青,我開玩笑說,你差不多算三流畫傢,因為他比較聰明又特彆用功。
他是一個特殊的例子,因為當時社會不承認他,說他齣身不好什麼的。陳丹青說那時候他們特彆苦,和那個丁師弟畫連環畫的時候,兩個人隻有一條衛生褲,也隻有一條鞦褲,鞦褲還有很大一個窟窿眼,也不知道往哪兒塞,反正活得非常苦。陳丹青跟我說過,他曾經拿到一張油畫布,就哭起來瞭,因為他從來沒有拿到過真正的油畫布,很痛快地在布上畫油畫。他拿到之後,就不知道怎麼畫,不知道怎麼下筆。正因為這些原因,他非常用功,本身又非常聰明,我想沒有這個原因,他可能不會這麼用功。於是他就進入三流瞭。但我覺得這個動力妨礙他進入二流瞭,因為他太關心社會對他的評價。
把妨礙他的這些東西脫開,隻是比較坦然地去畫畫,這種人可能在四流裏麵有,但是你根本就進不瞭三流,二流也很難進入,所以都擱在四流裏麵瞭。
但有一個人突然吃錯藥瞭,在三流的時候因為什麼原因,突然性格變瞭,他又可以進入二流瞭。
進入二流之後能不能進入一流又是一個問題。 能夠進入一流的畫傢就不是一般人瞭,是瘋子,就是有毛病,世界上的事他隻知道畫畫,不知道彆的。 他必須有特彆大的纔氣,有非常厚的學養,又有病,那他可能是一流畫傢。
曆史上一流的畫傢太少瞭。所以我覺得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已經不想成功瞭,要是喜歡畫就永遠畫下去吧,我不知道這種說法是不是太釋然瞭。
我看上的一些一流畫傢,那些哥們絕對有病。我覺得畢加索是一流畫傢,這人肯定也是有病,就是這 個世界上他好像不知道彆的事情,隻知道畫畫,而且又有這麼大的創造力。 但光有這個毛病的人太多瞭,他又必須是一個有大纔氣的人,又得社會給他各種各樣的原因,所以一個人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
點擊:“收錄於話題”下一篇,翻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