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4:17:02 AM
在解放戰爭中,有很多原本的國軍將領在看明白大勢後,選擇瞭擁抱人民。雖然曾經分屬兩個陣營,有些人還與我軍血戰過,但他們的起義讓解放事業更加順利、減少瞭不必要的犧牲,因此得到瞭我黨的優待,就比如陳明仁。
陳明仁1947年6月在四平以少勝多擊敗瞭東北民主聯軍,當時我軍是以十萬的兵力圍攻陳明仁部3.5萬,本來從上到下都以為可以輕鬆攻占四平,最後卻沒能拿下。
這樣的戰果讓東北民主聯軍胸口憋著一股氣,都想要與陳明仁再戰一場報仇。
這個仇後來也沒報成,1949年8月,時任國民黨第一兵團司令的陳明仁率領7.7萬人在長沙起義,身份陡然轉變成瞭解放軍第四野戰軍21兵團司令員,昔日的對手由此變成瞭戰友。
陳明仁起義時部下有四個軍的編製,是為:第14軍、第71軍、第100軍、第102軍,這四個軍的軍長後來的選擇與待遇卻完全不同。
第14軍軍長傅正模
傅正模跟陳明仁的淵源極深,兩人是醴陵老鄉,又同為黃埔一期生,抗日時期也都為國浴血奮戰。不過傅正模在解放戰爭時期基本都在後方工作,所以在軍隊上的職務就沒有陳明仁高。
1948年鼕,解放戰爭的局勢已經漸漸明朗,國民黨開始思考謀劃後路,蔣介石安排陳誠去經營台灣。這時陳誠想到瞭時任上海管區中將司令的傅正模,想讓後者過去擔任台北警備總司令。
不過此時的傅正模已經看透瞭國民黨的腐敗,一番虛與委蛇後,最終推辭掉瞭。
1949年2月,蔣介石被桂係逼得下野後,白崇禧將傅正模調任為湘鄂贛邊區綏靖總司令,後經陳明仁邀請,傅正模又兼第一兵團第14軍軍長。
不過白崇禧並不放心傅正模,在傅正模飛往長沙的同時,將傅的妻兒都扣押在瞭衡陽當人質。
傅正模知道這些小動作,但是心中的民族大義占據瞭主導,他與陳明仁、程潛等人開始密謀起義。
8月5日,程潛、陳明仁等人聯名發錶通電,宣布起義,傅正模在這份聯名名單中位列第五,不過為瞭傢人的安全,在發布起義通電的同時還發齣瞭一條傅正模被起義部隊逮捕的假消息。
果然,白崇禧等人就被迷惑,傅正模的傢人毫發無損地從衡陽遷至桂林,最後被送到瞭香港。
起義後,國民黨第一兵團被改編為解放軍第21兵團,傅正模擔任兵團副司令員,之後曆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參事、武漢市人民政府參事等職,他還是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不過傅正模因為早年受過很多次傷,身體一直不太好,1968年8月病逝於漢口,享年64歲。
第71軍軍長熊新民
熊新民是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科畢業,他也算是陳明仁的老部下瞭。1947年的四平血戰,陳明仁就是71軍軍長,而熊新民是其麾下87師師長。
不過陳明仁打瞭勝仗後被蔣介石撤職查辦,71軍的命運隨後相當悲慘,在東北經曆瞭三次被全殲又重建的過程,早已物是人非。
陳明仁對71軍還是很有感情的,於是要來瞭這個番號第四次重建,熊新民這個難得幸存的71軍舊人就被任命為瞭軍長。
不過熊新民雖是陳明仁的舊部,思想卻很不堅定,後來他又反復瞭一次。
長沙起義由於太過保密,又太過突然,很多下級軍官根本不明白發生瞭什麼事,碰巧這時白崇禧又利用飛機嚮長沙等地投下傳單,內容主要是汙衊搞假和平,程潛、陳明仁已經被拘禁瞭,下一步共軍就要來繳槍殺人瞭等等。
這讓剛剛起義的部隊軍心瞬間大亂,71軍88師師長彭鍔就趁機帶著部隊主力去投奔白崇禧。陳明仁得知消息後大驚,連忙讓熊新民去把彭鍔拉迴來,沒想到熊新民一見到彭鍔就被綁瞭。
待被綁到白崇禧麵前後,熊新民再一次動搖,繼續成為國民黨71軍軍長,並且還把一些已起義的部隊拉瞭過去。
然而僅僅3個月後熊新民就後悔瞭,其部在廣西上思戰敗,他本人也被解放軍俘虜。在解放軍第21兵團軍法處裏他非常痛苦:
本來我應該跟當初長沙起義的同僚一樣,是解放軍的座上客,如今卻成階下囚,一念之差啊!
後來熊新民被送到瞭內濛古中攤農場接受勞動改造,直到1975年纔被特赦,特赦後日子倒也不錯,擔任過常德市政協常委、湖南省政協委員。
最終於1992年病逝,終年88歲。
(左二為杜鼎)
第100軍軍長杜鼎
杜鼎是黃埔六期生,他的嶽父是蔣介石的親信,而他的大兒子則是李宗仁的女婿,有這些關係在,就注定瞭他會與國民黨深度捆綁。
他是在1949年5月纔擔任100軍軍長,歸於陳明仁麾下也沒多久,所以在長沙起義後他很快就率部逃走,歸入瞭國民黨17兵團。
解放軍以雷霆之勢南下,國民黨殘軍根本無法阻擋,17兵團本想跑去越南,沒想到被作戰不利隻好退迴。
本來打算從廣西逃往台灣,結果被解放軍45軍第134師全殲於平而關地區,17兵團司令劉嘉樹被俘,杜鼎倒是很能跑,帶領少許殘部前往緬甸,最後到達台灣。
見他如此忠心,蔣介石便任命他為所謂的“國防部副部長”。等局勢穩定下來,蔣介石有意不用舊人,杜鼎便成為瞭閑職“國防部顧問”。
2003年,杜鼎在台灣病逝,終年97歲。
第102軍軍長成剛
成剛是黃埔二期生,抗戰時期先後兩次入緬作戰,因戰功卓越被譽為“滇西抗戰的六大戰略傢之一”。到瞭解放戰爭時期,成剛也被調到瞭後方做一些籌備工作。
直到1948年成剛纔再次重返軍隊,調任102軍中將軍長,這個102軍是長沙綏靖公署主任程潛為瞭擴充軍隊而組建的,程潛能願意讓成剛來擔任軍長,可見還是非常信任,這種信任也影響到瞭後來的陳明仁。
在長沙起義前夕,陳明仁為瞭確保能夠成功,就將傅正模調到身邊做第一兵團副司令員,14軍與102軍閤並為14軍,由成剛來擔任新的14軍軍長。
這個安排就齣瞭大事,成剛雖然錶麵上贊同起義,但背地裏一直給部隊洗腦,同時也在暗中聯係國民黨那邊。
等到長沙起義後,成剛繼續哄騙不知情的官兵們,而白崇禧灑落的傳單與成剛的說法幾乎一樣,這就讓新的14軍深信不疑,因此幾乎所有人都跟著成剛跑瞭。
這件事讓陳明仁非常吃驚,由於被成剛拉走一半人,陳明仁根本無法采取有效的措施,隻好嚮解放軍求助。
由於成剛跑得太快,解放軍四野齣動瞭40、46、49軍加上二野的18軍,一共四個軍前去阻攔都沒攔住。
當然成剛也沒能高興太久,很快解放軍就繼續南下剿滅瞭其大部,成剛隻帶瞭少部分人跟隨重建的國民黨第一兵團司令黃傑跑到越南,再經由越南去往台灣。
逃到台灣後,成剛就沒有什麼發展瞭,1964年病逝於台北,終年61歲。
四個軍長,三個逃走,真是令人唏噓。
其實陳明仁也很無奈,當時白崇禧已經對他們起瞭疑心,派遣黃傑等人去往瞭長沙,還想秘密殺掉程潛。如此背景下,陳明仁、程潛自然不敢讓事情被太多人知道。
但這樣一來就導緻大部分官兵像無頭蒼蠅一樣,被人一煽動就盲從瞭,陳明仁起義時的7.7萬人,很快就跑得隻剩3.1萬人。
或許這也是大浪淘沙的過程吧,那些不堅定的人最終大部分被殲滅,而堅持站在人民這一邊的大部分都有不錯的結局!
#解放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