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這場發生在社交網絡時代的疫情 正在持續影響全球社會。文丨姚胤米 劉璐天編輯丨姚胤米有疫情的日子進入第三年 疫情為何令人疲憊,以及我們該怎樣應對它 - 趣味新聞網


這場發生在社交網絡時代的疫情 正在持續影響全球社會。文丨姚胤米 劉璐天編輯丨姚胤米有疫情的日子進入第三年 疫情為何令人疲憊,以及我們該怎樣應對它


發表日期 4/11/2022, 6:10:03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這場發生在社交網絡時代的疫情,正在持續影響全球社會。文丨姚胤米 劉璐天編輯丨姚胤米有疫情的日子進入第三年,人類越來越確信,新冠病毒重新書寫的不僅是醫學界的曆史,它也把作為人類的社會生活扭到另一個方嚮… .....


    

這場發生在社交網絡時代的疫情,正在持續影響全球社會。

文丨姚胤米 劉璐天

編輯丨姚胤米

有疫情的日子進入第三年,人類越來越確信,新冠病毒重新書寫的不僅是醫學界的曆史,它也把作為人類的社會生活扭到另一個方嚮。

在人類有史以來的文明圖捲中,從沒有這樣一個 “東西”,不由他們主動引發、不受他們日益精進的科學技術水平控製、肆無忌憚地在全球所有國傢施展威風。

在人類有史以來的文明圖捲中,也從沒有哪次全球範圍內的公共危機,離每一個人都如此之近,同時拷問人們看似強大的身體和他們的心靈。

僅憑病毒一己之力難以施加這般影響。曾經令人驚嘆又引發批評的、把人和人無限拉近的社交媒體無意間幫助瞭它。

最直觀的文字、圖片、視頻,以最短的時間、最有效率地齣現在人們眼前。一幅民間疫情苦難史徐徐展開,他們從不曾體驗過,遙遠的哭聲可以離自己這麼近。

被社交媒體廣泛應用的算法推薦,使人接收和消化信息的願望被滿足得越來越充分、膨脹,直至破裂。在關懷他人處境時,人們也墜入情緒的深淵,陷入 “替代性創傷”。卻已然忘記瞭,在互聯網沒那麼發達的時代,人往往不會對一個公共事件投以如此密集、豐富的關注和關懷。

病毒以及它對生活帶來的實際影響本身,也為人們的壞情緒添瞭一把火。恐慌、煩躁、疲憊,成為兩年多以來,人類共同的群體心理特徵,磨損人們的心靈。即便在病毒稍微收斂鋒芒的時候,抑鬱、焦慮的人也更多瞭。

此前,我們采訪瞭 8 位心理學專傢,探討新冠疫情到底對人們的群體心理狀態帶來瞭怎樣的影響,以及我們如何去緩解關注疫情而帶來的心理疲憊。

他們當中,有臨床心理醫生、職業心理谘詢師、心理誌願者、社會工作者、藝術傢和學界最具權威度的專傢教授。他們有著豐富的一綫經驗,其中多位經曆過 2008 年的汶川地震,一個中國大災難中危機心理乾預意識幾乎為零的年代。在之後的多年,這群平時並不總是活躍在大眾視野範圍內的心理工作者,齣現在每一次重大災害事故的現場,撫平親曆者、幸存者和傢屬們傷痕纍纍的心。

其中一位學者常年在滬生活,她曾經在疫情期間幫助過很多心陷絕望的人,但無法幫助她在近些天來免於焦慮和恐慌。隨著時間拉長,傢人的境遇變糟,她自己的狀態也明顯越來越差。

他們的勇敢與堅韌令人感動。更珍貴的是――考慮到他們的職業身份――作為大量見識過人性復雜、灰暗和醜陋的人,他們仍然對人報以希望:人的心理是有韌性的,我們一定能找到讓自己舒適些的辦法。

病毒沒有思想,也沒有人格,隻為瞭自己的生存天性快速復製。它不是專門與人類作對的敵人,也不帶有為人類帶來一場時代創傷的任務。隻不過,藉助疫情,更多人有機會看到人類文明和個體的脆弱性,有瞭反思的機會。

如果有一天,人類終將麵對與病毒共存的日子,那麼在此之前,我們也應該做好準備,與新冠病毒對人類心理帶來的綿長的影響共存。

新冠疫情是人類曆史影響最大的一次危機

但我們會找到新的和世界相處的方式

徐凱文:臨床心理學博士,精神科醫師,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社會心理服務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民營心理谘詢機構 “大儒心理” 創始人。

《晚點》:您參與過非常多的公共災難心理救助工作,本輪疫情對人心理的影響和武漢有何不同?

徐凱文: 最大的不同是,現在我們對疫情常態化已經漸漸地接受瞭。

2020 年春季我在北大開瞭一門課叫《災難心理學》。因為經曆瞭 03 年的非典,我當時預期大概半年新冠疫情就會過去。所以那門課程主要定位於修復武漢居民的心理創傷。

顯然,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疫情會持續那麼長時間。特彆是最近的情況,可以說某種程度上影響麵甚至比武漢更嚴重。還很難說什麼時候能完全恢復到疫情前,也或許疫情前那個世界已經一去不復返瞭。

《晚點》:跟其他災難相比,疫情帶來的心理問題有哪些特殊性?

徐凱文: 疫情是人類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場災難。

其他幾乎所有的災難都是一次發生,就結束瞭,而且,頂多影響一個局部地區的人。這次則是一種集體創傷。它讓每個人的正常生活都受到非常大的影響,現在還很難完全評估它,因為它還沒有平息。

我們沒有針對新冠疫情影響的應對經驗,也沒有係統地做這方麵的準備和研究。2020 年以後,人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急劇惡化。

疫情在不知不覺對人類造成負麵影響。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疫情導緻 2020 年抑鬱癥患病率增加瞭約 0.53 億,增加幅度約 27.6%。焦慮癥患病率增加瞭約 0.76 億,增加幅度約 25.6% 。肯定不是說人們發生抑鬱、焦慮都是因為感染,即便沒有被感染的人,因為集體創傷也會抑鬱。我比較多做青少年的工作。疫情之後,青少年自殺率是往年的兩三倍之多。

所以從災難的角度來說,新冠疫情肯定是曆史上人類受到影響最大的一次。

《晚點》:這種集體創傷,有被治愈的機會嗎?

徐凱文: 人類其實沒有那麼脆弱,我們會找到新的和世界相處的方式。

我一直覺得這場疫情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告。人類的生活方式有很多問題,比如說我們現在這麼容易被焦慮所驅使、功利地追求一些東西、被自己的欲望所控製。疫情也告訴我們,世界本身就是不確定的,並不是人類一努力,問題就可以解決。

我還有一個觀點,我覺得人類一個很大的惡就是 “自戀”。我們往往會很自以為是,覺得科技發達瞭,好像就人定勝天瞭。病毒和人類共存是一個自然的事情,而且會永遠共存下去。如果我們抱著 “我要盡快控製住它,纔能夠迴到正常生活中去” 的心態的話,可能永遠恢復不到正常狀態。

《晚點》:還有哪些疫情帶來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徐凱文: 疫情帶來的是一個長期的壓力,而且總是猝不及防地就非常嚴重,大量基層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狀況受到極大的衝擊和影響。

基層工作人員任務很重,這樣疲憊的狀態,一個月兩個月還可以,時間越長肯定越容易齣各種問題。比如長期疲勞引發倦怠或情緒崩潰,也有可能猝死,飛行員、空勤人員的心理健康也需要重視。

最近網上看到有一些居民不配閤防疫工作,很大可能也是情緒崩潰的錶現。工作人員的情緒也是耗竭狀態,很難有足夠的耐心去更好地處理。

我們必須要去麵對這些問題:我們有沒有做好長期抗疫的準備?能不能保證一綫的基層執行者能夠得到很好的照料?能不能保證每次突發疫情時,他們都是一個特彆好的應對狀態?

不是說下一個行政命令,大傢堅持就能做到的。誰都想堅持,但人畢竟不是機器,不可能永遠高水平地工作。抗疫有不同的工作崗位,承擔的壓力不一樣,一直在一綫工作更容易耗竭,能不能考慮讓基層人員換崗和休息。

這些問題在我看來是非常嚴肅的科學問題。

《晚點》:您也為學生上網課,就您觀察網課這種形式,對於學生有什麼影響?

徐凱文: 網絡是人類偉大的發明,使世界發生瞭非常大的變化,也使人們更容易交往。但是人的本性是需要在現實中跟彆人在一起。如果一直隻能通過網絡來交往的話,生活質量、生活狀態、心理健康一定會齣大問題的。網課除瞭對教學質量的影響以外,最大的影響是在於使人與人之間的現實接觸受到破壞。

我舉一個小例子。我的博士論文是研究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監獄要懲罰一個犯人,會把他關單人牢房,不會有任何人跟他講話,包括警察,其他沒有任何摺磨,隻是單純地沒有人跟他講話,人一兩個禮拜就會崩潰掉。這是一個極端例子,但疫情之後我們的確發現,學生來訪者當中,社交焦慮、社交恐懼變得越來越多瞭。

疫情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兒童是社會裏最脆弱的一環

吳正言,蘇州市心理健康協會秘書長、蘇州市廣濟醫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心理學教授

《晚點》:您這兩年主攻青少年心理健康,請問隔離期間青少年會齣現哪些問題?

吳正言: 最明顯的還是沒辦法認真集中地聽網課。

電子産品並不僅僅是一個教學工具,上網課時,學生能非常觸手可及地接收各種影響注意力、也更具有誘惑力的內容。而由於現在的大數據技術,瀏覽或感興趣的內容都會被記錄,推送會更多,孩子被動地被信息狂轟濫炸,打開瞭一個新的世界的大門,非常容易樂此不疲,沉醉其中。

《晚點》:總結得好準確,“被動地被信息狂轟濫炸”。

吳正言: 是。但我要說這是符閤孩子天性的。人類自我情緒約束主要靠大腦前額葉皮質,通常 20 歲左右纔能發育成熟,未成年人這部分功能天然不足。以前通過學校規定,老師監督,能讓孩子的狀態相對可控。現在在傢裏,約束力度有限,手機平闆的誘惑力又如此之大,就像讓孫悟空去看守蟠桃園,監守自盜屢屢發生完全是在意料之中的。

而傢長本就積攢瞭比較大的壓力,迴傢又看到孩子這樣一個情況,更加氣不打一處來,很容易不知所措、反應過度,導緻誤解矛盾,激化瞭孩子的問題,也造成瞭傢庭的問題。所以傢長要有一個心理預期:絕大多數孩子上網課,恐怕都很難獲得比較良好的效果。

《晚點》:更多接觸互聯網産品,會對青少年帶來哪些影響?

吳正言: 不得不說現在很多遊戲充分迎閤瞭人的心理需求,給人成就感、價值感。到瞭這個年齡,青少年特彆希望自己能在人群中獲得一席之地,得到他人的交流陪伴等等。

學校裏競爭還是很激烈的,大多數孩子不可能排名前列,老師同學也不太認可。但在遊戲裏麵,他可以三殺四殺五殺、超神、MVP,能夠拉幫結派,成就感、價值感被充分滿足。有青少年在谘詢中告訴我,有的遊戲進去以後可以獲得夜間陪聊,他也願意給小姐姐買杯虛擬可樂、珍珠項鏈。這裏麵,他對性的好奇或者性的衝動欲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

《晚點》:這兩年在臨床上,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是否格外突齣?

吳正言: 兒童身心發育還不成熟,作為社會裏脆弱的一環,受到的疫情影響波及會更強烈而深遠。以前,青少年拒絕上學的發生率也是蠻高的。疫情反而有所緩解,但緩解的原因是網課使他們去學校的壓力有所降低。

2020 年的疫情讓不少孩子突然産生這樣一個意識:原來上學不是天經地義的。這就等於打開瞭一個潘多拉之盒。等到疫情好轉,迴去上學瞭,問題突然集中爆發起來。2020 年 5 月復學以後,很多地區都報告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愈發嚴峻。我們醫院的兒少門診、心理谘詢門診上的兒童青少年比例至少增加一倍以上。

《晚點》:傢長如何更及時地發現孩子齣現瞭心理問題?

吳正言: 很多傢長其實不願意承認孩子有心理問題。擔心去精神科會給孩子帶來成長陰影;或者給孩子檔案帶來不良影響,影響升學和工作;或者孩子被貼上抑鬱癥的標簽,可能讓他更加跟外界格格不入。因為種種擔心,最後就繼續拖瞭,問題變得更嚴重。

但傢長也不要過度關心,過度焦慮。我有一個總結是:嘴甜、心狠、手懶、腦勤。即,善於發掘和鼓勵孩子的閃光點,在急於 “糾正” 孩子的負麵情緒行為之前先思考一下深層原因、加深對孩子的理解,也要接受改善孩子的心理問題需要時間。

另外一個提醒是,不要把解決孩子的問題當做是做父母的一種犧牲,而應該把它當成是你自己變得更加成熟、成長的機會。

《晚點》:為什麼這次疫情復發,人們的心理問題好像反而比之前更嚴重瞭?

吳正言: 不得不說,很多人之前從未感受過疫情離自己如此之近,距離本身是會影響人的心情的。第二,人本身有急性應激調節機製,哪怕現在處境再苦再難,但如果能預期某一個大緻時間點處境會改善,忍受力也會大大增加。

現在病毒反復變異,前方好像希望渺茫,就使人的心理耐受力大大下降。這跟現在很多地區居民的心理狀況類似,大傢會有一種 “什麼時候是個頭” 的感覺。

《晚點》:有什麼辦法能加強心理耐受力?

吳正言: 最核心的還是使危機解除。現在的確外部危機恐怕難以完全消除,但還是能想辦法讓處在未知中的個體對未來抱有希望、産生憧憬、建立信心。

我覺得,每一個還留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 survivor,都是戰勝過很多睏境的人。大傢肯定不缺少戰勝睏境的經驗。隻是處在睏境時,會容易忘掉自己以往勝利的經曆,沒意識到原來我還挺厲害的。如果能想起來自己之前其實就挺不錯的,一定可以找到齣路和方法。

麵對疫情這場慢性危機

我們可以為心靈穿上鎧甲

周甜,“無國界社工” 總監、美國 ICISF 認證重大事件壓力管理培訓師,馬裏蘭州大學認證危機管理師 CCISM

《晚點》:你認為,有哪些群體在這次疫情中值得特彆關注?

周甜: 海外討論非常多的一個話題,是醫護人員所遭受的心理壓力和道德傷害(當醫護人員被迫做齣違背其對病人提供舒適照護的專業承諾時,道德傷害就會産生)。

2021 年西安封控期間,我們發現無論綫上或是綫下的心理誌願者壓力都非常大。他們大多是西安市民,一方麵要承受疫情帶來的焦慮,同時在誌願者角色上有些事情做不到,就會有無力感和無助感,自己的情緒又影響到整個團隊的運作。

老人是另一個值得關注、但我們所知甚少的群體。奧密剋戎雖然緻死率很低,但癥狀比較明顯,尤其是發熱。如果傢裏有老人,救護車不能及時來,傢人又不知道怎麼處理,手邊藥也不夠,也會非常無助。

《晚點》:疫情稍有緩解時,民眾會麵臨哪些心理問題?

周甜: 疫情是一場慢性危機。從 2020 年到現在,它沒完沒瞭、一波又一波,從情緒、生理、認知、行為、精神信仰等五個層麵影響我們的心理狀態,讓人陷入到非常復雜的反應中,疲憊、茫然、迷失和壓力。

就算疫情緩解、城市解封,心理問題也並未消失。一些傢庭有傷亡,人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處理哀思;一些傢庭雖然沒有傷亡,但經濟損失很大,可能讓人非常崩潰,陷入迷茫無助的狀態;兒童的安全感原本建立在有序的狀態下,學校開放又封閉讓他們進入瞭無序狀態,和同伴相處的時間也被大大壓縮,對心理影響很大。

《晚點》:疫情讓每個人都失去瞭原本的生活秩序,有什麼辦法能幫助人麵對這種失序的心理狀態?

周甜: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心理學教授喬治・艾弗裏(George Everly)從 1990 年代起開始研究人的抗逆力(human resilience),也就是人從逆境中復原的能力。分為三個層次,抵抗力、反彈力和復原力。大部分人經曆前兩個階段後就能擺脫心理危機,但有 5%~10% 的人會需要更多支持。

喬治・艾弗裏覺得抗逆力是可以鍛煉和維護的。他後來提齣瞭心靈鎧甲(psychological body armor)的概念。就像士兵上戰場需要鎧甲的保護,心靈也需要五種鎧甲去維護。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營養、睡眠、運動、社交以及拒絕過多負麵消息。

隔離期間,請多思考,少思慮

於若水:國傢二級心理谘詢師,精神病學碩士,目前個人執業第五年

《晚點》:居傢狀態下,人的情緒為什麼會比之前更脆弱?

於若水: 在隔離狀況下,人們會失去正常的作息,體育活動受限,人際社交被斷絕,生活規律打亂也會使人缺乏目標感。再加上疫情難免讓人恐慌,都會導緻人的心理資源更加匱乏。

正常狀態下,一個人承受和消化壓力,通常能找到一些資源。如果本來能夠幫助消化壓力的一些行動做不瞭瞭,就容易情緒異常或崩潰。

但所有這些斷瞭的因素,都是有替代措施的。比如現在沒法跟人麵對麵交談――這肯定是最好的一種人際支持――還可以跟彆人語音、視頻、加入一些互助群。雖然不是 100% 的有效替代,但還是會讓人感受到與彆人是有連接的,孤獨感能夠得到一定緩解。

《晚點》:如果意識到自己陷入糟糕情緒,該怎麼調整?

於若水: 通常大腦在應對不舒適情緒的時候,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刻意迴避,還有一種因為自己有某種情緒而加重情緒。

打個比方,恐慌就像是下完雨後地上有一灘水,如果無可避免地必須要踩進這灘水,鞋子和褲子就會濺到一些泥點。要是說我很厭惡這灘水,覺得這個水不應該存在;或者說這灘水很可怕,它會濺到我,那就是在人為地、主觀地把一灘水變成一個踩進去就會沒過腳踝的小泥塘,就衍生齣焦慮情緒。

這樣的情緒應對方式會惡化我們的體驗。調整情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叫做閤理化。我們所能體驗到的各種情緒,都是本來就該存在的,隻不過有些情緒的強度可能影響到瞭正常生活。

《晚點》:但做到很難。很多人並不擁有閤理化自己一切情緒的理念,也不掌握方法。

於若水: 是很難。因為我們一直以來受到的教育就是,情緒分好的和不好的。大多數人總以為健康的情緒狀態應該是興奮,開心,喜悅,激動等等。這是不對的。人不可能大多數時候都處在高能量的情緒狀態下。如果總想去追求那種狀態,會適得其反。

實際上情緒分類可以有比較中立的方式。心理學傢鼓勵人們最多體驗的情緒是平靜的、心平氣和、感到自在的。情緒閤理化的一部分也是接納自己大多數時候都處在平和狀態下。接下來就是評估我的情緒是不是在分散我的注意力,然後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辦法。

《晚點》:最近很多人會提到自己很疲憊,疲憊感是怎麼迴事?

於若水: 疲憊感是一種結果,導嚮這個結果的可能性很多。比如長期處在高壓中,身體不斷調動激素,動員全身,讓人打起精神應對。就像老闆給員工打雞血,一個勁讓員工持續加班,工作效率不可能一直提升,一定時間後反而會大幅下降。

當疲憊感齣現時,最好的應對方式可能是高效率地休息。要注意,疲憊的時候,大腦會齣現偏差,把一些刺激的、讓大腦更疲憊的活動當作休息的選項,比如熬夜、喝酒、蹦迪、打遊戲。最好不要這樣做。

《晚點》:對因疫情感到焦慮的人,您有什麼建議?

於若水: 一個比較有價值的建議是多思考,少思慮。

思考是提齣問題,尋找解決方案;思慮是不斷提齣問題,但從來都不想怎麼迴答。當我們開始思慮的時候,我們可以在一張紙上開始練,去辨認什麼事情不是我可以控製的,什麼是我可以控製的。比如,現在我擔憂經濟形勢。經濟形勢是我可以控製的嗎?不能。經濟形勢是我可以影響的嗎?不能。經濟形勢是我可以適應的嗎?我可能隻能被動地去適應它。不斷提醒自己換個視角,先接受問題,再解決它,有助於把焦慮水平降下去。

《晚點》:還有什麼在居傢隔離狀態下,能保持心理健康的辦法?

於若水: 我們可以更專注於有限條件下可以做什麼。比如,給自己的一天訂一個明確的作息計劃。雖然不見人不齣門,但也要認真地刷牙洗臉,製造 “我的一天開始瞭” 和 “我的一天要結束瞭” 之類的儀式感;每天都安排至少一件能帶來價值感或意義感的事,然後完成它;也可以有一些適度的活動,最好有一個明確的活動量;還要注意照料飲食健康。

修復心理創傷的過程很漫長

鬱之虹,武漢大學社會學係社工專業講師、“伴行社工” 誌願團隊發起者

《晚點》:您完整經曆瞭武漢疫情,當下武漢人的心理狀態怎麼樣?

鬱之虹: 我把武漢的經曆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 “求生存”,很多人需要床位和核酸,想活下去。第二個階段 “求生活”,想解決封控期間的生活問題,比如購買物資。第三個階段 “求復原”,也就是武漢人和這座城市從災難中復原。第四個階段 “求融閤”,人們希望能重新迴到過去的狀態中;康復者希望摘掉標簽,重新融閤到過去的社會群體中,可以說武漢現在仍處於這個階段。

有的康復者一度失去工作,被周圍人排斥,以前的朋友也不再來往,在融閤期,我們要幫他們去掉汙名、重建社會網絡。

《晚點》:您做的 “‘一路同行’ 哀傷服務超市項目” 被稱為 “我國第一次有實證數據支持的、群體哀傷乾預取得顯著效果的嘗試”。可以講講你們的研究成果嗎?

鬱之虹: 一般來說,心理創傷發生頭半年後,隻有 20%-30% 的人還處在哀傷狀態裏,我們稱為 “延長哀傷障礙”。我們在 2020 年 8 月、2021 年 2 月和 2021 年 6 月分彆做瞭三次 “延長哀傷障礙” 測試。

我們有兩個發現。

一是,經過兩個階段的心理乾預後,短短 4 個月,“延長哀傷障礙” 患者比例由 44% 下降到 12.5%。可見,針對性的心理乾預是降低 “延長哀傷障礙” 的關鍵性因素,但其有效性需要以深度信任為前提,否則很可能收效甚微。

另一個是,雖然大部分人走齣瞭哀傷情緒,但創傷水平還是很高。創傷不一定是喪失,往往更多是經曆瞭一些肉體或精神上的痛苦,在未來遇到類似情形時,以往的負麵體驗被喚醒。這也是對我們的一個提醒。

《晚點》:麵對失親者時,有哪些需要瞭解的常識?

鬱之虹: 死亡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特彆禁忌的話題,很多人經受親人的離開,往往隻能忍受,不知道去哪裏尋求幫助,也不知道怎樣自我療愈。這種傷痛往往變成延續到整個傢族的創傷,在親密關係中、與他人互動中一定會有痕跡。

幫助失親者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讓他在安全的環境下麵對失親這件事。很多人會勸失親者堅強,“要快點走齣來”,好像走齣傷痛,就是忘瞭一切跟他有關的事。這種說法也會讓對方産生很強的無力感和憤怒感,讓他覺得自己很無能。如果真的做到這點,也是病態的。

另外,遭受哀傷的人,通常會害怕一些提醒物,例如,相關話題或者亡人的遺物,這些提醒物可能導緻失眠、抑鬱、情緒暴躁或者莫名其妙的哭泣。真正能做到整閤哀傷的人,是把失去的所愛之人留在心目中、血液裏,甚至將其一部分思維和行事處事方式繼承下來。

最可怕的是未知

尹陳芳,上海福加文化危機乾預心理專傢,關注抑鬱癥群體的民間公益機構 “鬱今香” 的創始人。

《晚點》:您 2006 年開始從事危機乾預,汶川地震和武漢疫情期間都第一時間參與援助。有哪些讓您印象深刻的案例?

尹陳芳: 武漢當時情況特彆緊急,我春節前就加入危機乾預群,一對一提供支持。方艙建起來前,是我壓力和挑戰最大的時候。

印象最深的是一個 80 後女孩。她媽媽是癌癥晚期住院患者,因為疫情迴傢瞭,隨後確診陽性;她爸爸因新冠死在傢中,但沒人來處理和消毒。她自己也有癥狀,三人擠在四五十平方米的房子裏。我們可以想象她當時有多麼無助。她對我說:“我不需要心理支持,我要的就是有人來把爸爸的遺體接走,有人能找來氧氣瓶。如果媽媽走瞭,我也不想活瞭。”

《晚點》:這樣絕望的時刻,您怎麼幫助她?

尹陳芳: 危機乾預最重要的是如何讓人在恐懼中看到希望。其次是要理解對方的感受。理論有時是空洞的,心與心在一起纔是最重要的。再過激的話語和情緒背後,都有一個聲音:“救救我”。我們除瞭安慰她,也想辦法幫她處理瞭爸爸的遺體,給她媽媽爭取到瞭氧氣瓶。

《晚點》:您現在身處封控區,您的心理狀況如何?

尹陳芳: 我們都住在浦東。這期間,我弟弟傢,我兒子、母親以及我自己所在的小區,也先後因有陽性確診而實施封控。我兒子昨天中午也被拉去瞭方艙。

現在我覺得很茫然,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最可怕的就是未知。

我們還可以有一個理念

叫和 “疫情時期” 共存

空空(化名),心理谘詢師、中國心理學會 / 中科院心理所安心行動心理援助專業誌願者。(支付寶打開心理援助頻道即可免費預約安心熱綫。)

《晚點》:同樣是重大公共事件,疫情跟空難、地震相比,給人帶來的心理創傷有什麼不同?

空空: 無論什麼災難,對直接遇難者傢屬造成的心理創傷都是巨大的,也有共性,但要具體個案具體對待,畢竟當事人的觀念、睏難、資源各不相同。

對於疫情時期的普通人,請記得這句話:“我的反應是正常人在非正常狀態下産生的正常反應。” 這種 “正常化” 的思維能幫你卸下很多思想包袱。

如今疫情的波及範圍非常大,影響是長期持續的,可以有 “共存” 的理念――跟 “疫情時期” 共存。我有一個策略,叫 “一低一高”。“低” 是要把預期降低,先不要想著人生巔峰瞭,活著就很棒。“高” 是提高自己獲得幸福的能力,比如專注當下,做好手邊的事,學會和傢人融洽相處,都能獲得幸福體驗。

《晚點》:年紀大一點的人,對心理健康可能沒有認知基礎,怎麼幫助他們?

空空: 疫情條件下,很多中老年人會齣現替代性創傷――因為看到太多的傷痛,自己也會感同身受。我的建議是,除瞭少看社交群裏來路不明的消息之外,還特彆要注意短視頻。畢竟它是算法推薦,總是關注疫情情況,點贊、關注、評論、完整播放,它就會越來越密集推送給你,越看越多,越多越看,時間一長,就容易覺得你被病毒包圍瞭。

另外就是把注意力分配到一些自己覺得有樂趣的事上。老年人可以唱唱歌,網上下棋,侍弄花草,養小寵物,跟兒女多打電話聊聊,喜歡閱讀的可以每天寫個小感悟。自己列一個日程錶,每天以做這些自己開心的事為主。子女也可以給老人準備一個心理援助的渠道,讓他知道心裏不舒服的時候,可以找個專業的心理老師 “聊天”。

《晚點》:您幫助來訪者的方法,有哪些可以教給普通人?

空空: 我講兩個案子。(以下案例分享已獲得參與者本人同意)

第一個是位大姐,2020 年初她在武漢打工,全傢人都陽性瞭,由於檢測和救治比較及時,陸續都轉陰齣院瞭。隻有她自己總是 “陰陽不定” 沒齣院,導緻她很恐慌,齣現瞭失眠、心慌、胸悶,導緻各種身心狀態不好。

我當時在電話中帶她體驗瞭 “安全地” 技術,讓她掌握調適身心狀態的辦法。兩個簡單的步驟,先讓她想象一個感到放鬆和安全的自然環境,再把所有感官都沉浸到這個想象中去。原理就是把平時從外部獲得感官信息的模式暫時切換到為從內部自主産生有利信息的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我們能足不齣戶也感受舒適安寜。阿姨第二天反饋說當天晚上睡得特彆舒服,之後她自己練習,轉陰齣院之後,迴訪反饋也很好。

還有一個是身在海外的訪問學者,因為擔心疫情,齣現瞭軀體化反應。他自測心率過快,整個人會突然陷入莫名其妙的惶恐當中。我除瞭帶他體驗 “安全地”,還教瞭他 “容器” 技術。

三個步驟:第一,把突兀的情緒給具象化。舉個例子,你此刻的焦慮感在身體的哪個位置?它是什麼顔色?溫度是什麼樣的?質地和重量呢?把情緒具象化之後,移齣體外,先放在一邊;第二步就是找個容器把它裝起來。想象一個容器,要求是裝得下和能密封。把剛纔具象化的情緒裝到這個容器裏密封好;最後一步,是把容器再放到一個遙遠的、穩定的、安全的、隻有你自己知道的地方。

這一係列步驟做完之後,他的情緒暫時被隔離掉瞭。但這不等於情緒憑空消失,等到閤適的時機,或是準備好應對的時候,再去處置它。

除瞭心理谘詢,還有一些療愈辦法

季思思,藝術療愈工作室 “滿盈” 的主理人,通過繪畫幫助人療愈心理創傷。

《晚點》:什麼是藝術療愈?

季思思: 因為一些個人經曆,我一直對死亡教育、創傷與復原、臨終關懷等議題感興趣,業餘時間會做誌願者。之前在上海工作時,我曾接觸一位持有國際執照的藝術治療師,參與瞭她的幾場工作坊。

在我看來,藝術療愈不具備治療的屬性,但它可以提供一種視覺化思考的功能,讓人用畫畫的方式來解壓,就像一個內在的羅盤,為人指引方嚮。

因為自身條件的限製,我還不具備成為藝術治療師的資格,但可以從藝術療愈齣發。武漢解封後,我在武漢大學接受瞭心理學的繼續教育培訓,又參與瞭藝術治療綫上課程。準備這些事後,我正式從原崗位離職並開辦瞭工作室。

《晚點》:你決定做藝術療愈,跟你在武漢疫情期間的經曆有怎樣的關係?

季思思: 2020 年初,我從上海搬迴武漢後,正好遇上封控,參與瞭綫上誌願者服務。

有天,一個 40 多歲女士在心理援助群裏說:“我爸爸已經死瞭。” 透過屏幕我感受到的是超乎尋常的冷靜,擔心她是不是有點抑鬱,就加瞭微信。我有一些美術基礎。聊過幾句之後我問她,你要不要留一個念想?你可以迴憶一下你的父親,我用畫幫你創作一下。

她說,謝謝你,現在我無法靜下心來迴想溫情的瞬間。我更急迫的問題是想接下來的生活該怎麼去麵對,怎麼處理房租壓力、接下來的生活來源。她這番話對我的觸動很大。我意識到太急著去錶達自己的觀念和行動,沒有注意到一個人真實的需求是什麼。她的反饋讓我一下子從拯救者的想法裏跳齣來瞭。我開始思考自己到底能做什麼。

《晚點》:於是就有瞭 “滿盈”。能否請您舉例說明藝術創作如何療愈一個人的心靈?(注:以下案例分享已獲得參與者本人同意)

季思思: 舉例來說有一種塗鴉遊戲,叫 “跟著綫條去散步”。讓大傢邊聽音樂,邊畫一些綫條,直到紙麵被充滿。之後每個人做一段分享,講畫畫時想到瞭什麼場景、為什麼會用這樣的綫條、顔色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接著,再在這張紙上尋找自己最感興趣的小畫麵,做二次創作。

最近有個叫 “河馬” 的女孩畫瞭很多看上去像小鬼魂的形狀。她說,因為頻繁看到和死亡相關的新聞,突然意識到自己也不知道怎麼麵對死亡,綫條裏就畫齣瞭許多鬼魂。對小畫麵進行創作時,她又把鬼魂放大,在上麵加瞭很多類似彩燈的效果,意思是:鬼魂也可以很雀躍地跳舞。場景就變得很歡樂。

這個過程就是一個療愈的過程。當把自己的擔憂和恐懼呈現在畫上的時候,其實是把內心地圖呈現齣來。思考如何去再創作,就是對心態的一次調整。怎樣剋服你對死亡的恐懼?畫畫時,你的內心已經告訴你答案瞭。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再生療法逆轉聽力,未來可觀

再生療法逆轉聽力,未來可觀

    當前,聽力受損作為一種常見性疾病,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目前全球有超過8億成年人患有聽力損失。2021年 3 月,《柳葉刀》也曾公布一項關於聽力受損的研究報告,“1990-2019 年全球聽力損失患者逐年增加,預計 2050 年將達到 24.5 億。” 可以看見,聽力受損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隻存在老年群體中,而是與所有人都息息相關。但目前為止,除瞭藉助助聽器或植入物外,尚無批準治療聽力損失的療法。基於此,生物技術公司Frequency Therapeutics嘗試通過.......


大連6例本土確診病例和27例無癥狀感染者今日齣院

大連6例本土確診病例和27例無癥狀感染者今日齣院

    從大連市衛生健康委獲悉,4月11日,我市6例本土確診病例和27例無癥狀感染者齣院。 劉某等6名確診病例入院後,經專傢組科學製定方案,醫護人員精心診治和護理,符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齣院標準,經專傢組會診,於今日齣院。 劉某等27名無癥狀感染者入院後,經係統檢查和醫學觀察,連續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經專傢組會診,於今日解除隔離。 大連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2年4月11日 .......


上海感染人數超20萬 專傢稱應清醒認識奧密剋戎

上海感染人數超20萬 專傢稱應清醒認識奧密剋戎

    4月10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感染者超過2.6萬例,自本輪疫情以來,上海纍計新冠感染人數已超過20萬例。 上海此輪疫情從發生到感染人數突破10萬例,用瞭超過1個月的時間,而從10萬例增長至20萬例,僅用瞭不到5天時間,這也凸顯瞭奧密剋戎傳播速度之快。 負責上海兩傢大型方艙醫院指揮協調工作的上海仁濟醫院黨委書記鄭軍華教授,已經持續在方艙作戰超過兩周。他對第一財經記者錶示:“上海的這場疫情比兩年前的武漢更復雜、更嚴峻。我們應該對奧密剋戎BA.2變異株有清醒的認識,目前關於該變異株在循證醫學方麵的變化.......


緻命毒蘑菇又來瞭,告訴大傢不要采摘!

緻命毒蘑菇又來瞭,告訴大傢不要采摘!

    春季來臨,氣溫迴暖 野生蘑菇迎來瞭茂盛生長期 很多人都覺得野生蘑菇味道鮮美 便擅自采摘或購買食用 不行!不行!不行!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近年來,毒蘑菇中毒事件時有發生,我國多個區域蘑菇中毒發病明顯增加。進食毒蘑菇後可能會齣現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幻聽幻視等精神癥狀,還可導緻肝腎損傷,甚至是直接死亡。 毒蘑菇毒性非常強 發病急,死亡率高 還不跟小編一起認識一下! 青褶傘 在中國,造成中毒事件最多、最常見的毒蘑菇毫無疑問就是青褶傘,俗稱:大青褶傘,鉛綠褶菇等。截至2020年9月25日,該種在.......


適當攀比可能會上進,過分攀比會迷失自我

適當攀比可能會上進,過分攀比會迷失自我

    Gratitude is always in my heart 那些來不及思考的舉動,最能錶露人的真心。 84消毒液是一種危險化學品,如果使用不當可能産生嚴重後果。 無論用於何種用途,使用84消毒液後都要用清水衝洗。 84消毒液具有強堿性,如果和含強酸的消毒産品(如潔廁靈等)混閤使用,會産生化學反應,生成有毒氯氣。 每個人與環境的互動塑造瞭人。 沒有人願意看到現實的全部,大多數人隻希望看到想看的部分。 就算一分錢都沒有,但命還在,還有雙手雙腳可以去奮鬥。 生活的纍,一半源於生存,一半來.......


草莓“紅”是非多,確有染色一事?

草莓“紅”是非多,確有染色一事?

    又到草莓當紅的季節瞭,草莓自由對於很多朋友來說早已不是問題。而草莓呢也幾乎是一種“大眾情人”級彆的水果,色澤宜人、長相可愛、酸甜適口,深得老少皆愛。 不過有朋友高度懷疑自己吃到瞭染色草莓。 無獨有偶,最近就有一位朋友抱怨,自己買到的草莓不僅洗齣來的水是紅色的,而且“籽”有的也是紅色的,甚至連葉子都變紅瞭。 到底怎麼迴事?還敢吃嗎? 一、草莓為啥這樣紅 天然色素是蔬果中廣泛存在,而草莓之所以是靚麗的紅色,主要是因為含有花青素類的物質。 同樣富含花青素的還有藍莓、桑葚、血橙、櫻桃等水果兄弟姐妹。 .......


4個傷腰的動作,有人做完高位截癱!所有人都要當心

4個傷腰的動作,有人做完高位截癱!所有人都要當心

    熱點 近日,一則新聞衝上熱搜: 5年前,武漢5歲女孩叮當在舞蹈訓練中做下腰動作後,脊髓受傷導緻截癱,胸以下完全失去瞭知覺。 圖片來源:央視網微博截圖 現在,10歲的紅紅仍然不能站立,每天靠爺爺奶奶推輪椅上下學。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掌心寶,遇到這樣的意外,全傢一定都傷心透瞭。 其實,不止孩子,大人也要保護好自己的腰,生活中那些傷腰的動作,可韆萬彆做瞭! 很多人小時候,都聽過一句諺語:小孩“無腰”。 於是,傢長們紛紛安排女孩子學習舞蹈,覺得“下腰”能鍛煉身體柔韌性,“小孩子身體軟,沒關.......


經常便秘拉肚子,要警惕帕金森病!想預防,飲食注意這2條

經常便秘拉肚子,要警惕帕金森病!想預防,飲食注意這2條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帕金森病(PD)是一種繼阿爾茨海默病(AD)之後,第二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影響著全球上百萬人口。 有研究顯示,歐美國傢60歲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患病率達到1%,80歲以上超過4%;中國65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為1.7%。世界衛生組織專傢預測,到2030年,中國帕金森病患者將達到800萬人。 帕金森病的預防至關重要。今天(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ay),我們就來分享和帕金森病預防有關的部分內容。 圖片來源:123RF 飲.......


冠心病患者,血壓、血脂、血糖該降到多少?醫生說跟你想的不一樣

冠心病患者,血壓、血脂、血糖該降到多少?醫生說跟你想的不一樣

    冠心病患者越來越多,這是我們在為我們前些年欠下的“健康債”還債。正是因為經濟條件改善以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洶湧襲來,纔讓我們現在有瞭這麼多的冠心病患者。而冠心病患者,無論是心髒放瞭支架,還是沒放支架正在藥物治療,都會比較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冠心病患者,血壓、血脂、血糖控製在多少比較閤適?”今天張大夫就來給大傢把這個問題詳細解答一下,希望能夠幫到手機前麵廣大的粉絲朋友們。 一、冠心病患者血壓控製到多少閤適? 冠心病患者管理好血壓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且冠心病患者中很多人的確都閤並有高血壓。一般.......


動腦筋、長知識還能緩解焦慮!上海方艙醫院上演“學習強國”答題PK賽

動腦筋、長知識還能緩解焦慮!上海方艙醫院上演“學習強國”答題PK賽

    極目新聞記者 李曼英 通訊員 楊京 4月10日,一場“答題對戰”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W1艙進行。在醫護人員的組織下,患者們通過“學習強國”APP進行答題PK,既活躍瞭病區氣氛,又緩解瞭患者們緊張焦慮的情緒。 駐守該病區的武漢市第四醫院援滬醫療隊醫療組長王偉娜介紹說,這裏收治的病人多數為輕癥患者,體力和身體狀態尚可,日常的基本活動不太受影響,隻不過難免有些焦慮和緊張情緒。在常規的醫療工作之外,醫療隊員們還肩負起瞭“心理按摩師”的角色。前幾天,她和隊友們帶著患者們一起做起瞭中醫健骨操,取得.......


一種你從未聽說過的麵包——酸麵包,卻是長壽老人餐桌上的常客

一種你從未聽說過的麵包——酸麵包,卻是長壽老人餐桌上的常客

    麵包,大傢肯定很熟悉,很多人在傢都能做。但這種麵包你肯定沒吃過,它就是酸麵包,酸麵包可不是指放久瞭發酸的普通麵包,它是指製作過程中不另外添加人工酵母進行發酵的一種麵包,又稱“天然發酵麵包”。 酸麵包的製作相當簡單,將麵粉和水充分混閤之後,麵包的發酵完全仰仗空氣和麵粉中天然存在的酵母和細菌,正是讓牛奶變成酸奶的乳酸杆菌賦予酸麵包一股獨特的酸味,有人極其喜歡這股酸味,而有人卻避之不及。 和釀酒的酒麯一樣,酸麵包在製作是也會留有一部分充滿發酵細菌的麵團,在下一次製作酸麵包時,可以混閤進去,作.......


你印象中的全麻,是否還停留在“一扣麵罩就什麼也不知道瞭”?

你印象中的全麻,是否還停留在“一扣麵罩就什麼也不知道瞭”?

    前幾天的一個全麻手術,讓我感覺到大傢對全麻知之甚少。 那天的患者並沒有什麼特殊,隻是一個腹腔鏡子宮肌瘤手術。非常緊張的她,一進手術室就到處張望,似乎要第一時間找到那個可以把她麻過去的那個設備。 四處看瞭一圈,並沒有找到。當然,她也不可能看得懂,手術室裏好多機器。 在護士的幫助下,她躺在瞭手術颱上。此時,她的視角主要是手術室的頂棚。棚上除瞭兩個無影燈,其他就沒什麼瞭。此時,她上下左右努力地尋找著。 連接好各種監護設備後,我隨手把麵罩給她扣在瞭臉上。這一扣不打緊,她迅速抽齣來一隻手,把麵罩拿開.......


阿奇黴素可改善膿毒癥相關急性腎損傷患者的預後|研究速遞

阿奇黴素可改善膿毒癥相關急性腎損傷患者的預後|研究速遞

    前言 膿毒癥相關急性腎損傷(SA-AKI)是高度緻殘性和緻死性疾病,且缺乏有效治療措施。SA-AKI的發病機製包括腎內血流動力學異常、代謝異常和免疫失調。臨床前研究顯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黴素,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可能使SA-AKI 危重患者獲益,但尚未見文獻報道。近期,Shock雜誌(IF=3.454)報道瞭一項單中心、迴顧性隊列研究,旨在明確 SA-AKI 患者早期接受阿奇黴素是否可以減少主要不良腎髒事件(MAKE)的發生率。 研究概述 該研究納入在2013 年 1 月 1 日至 2.......


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治療,中國台灣專傢共識建議一覽!

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治療,中國台灣專傢共識建議一覽!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抗菌藥物耐藥性是對全球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導緻普通的感染越來越難以或無法治療,從而造成醫療費用增加、住院時間延長以及患者死亡率增加。全球範圍內,多重耐藥菌(MDRO)引起的感染率正在上升,盡管近年來齣現瞭一些新型抗生素,但具有抗MDRO活性的藥物仍然有限。 來自中國颱灣的專傢小組製定瞭MDRO感染的治療建議,對耐碳青黴烯類的鮑曼不動杆菌、銅綠假單胞菌、腸杆菌以及耐萬古黴素腸球菌引起的感染提供抗生素治療建議。 耐碳青黴烯類鮑曼不動杆菌(CRAB) CRAB肺炎.......


歐美乳腺癌患者保乳率超60%而我國不足20%,原因在哪?

歐美乳腺癌患者保乳率超60%而我國不足20%,原因在哪?

    國傢癌癥中心最新報告顯示,乳腺癌已經是中國女性的第一大癌癥類型,並且年輕化趨勢明顯。而值得關注的是,相比歐美國傢,中國乳腺癌患者保乳率不足20%。乳腺癌規範化診療和科學化管理迫在眉睫。 4月10日,在“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即將到來之際,由健康報社與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共同主辦,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和國傢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傢委員會聯閤承辦,羅氏製藥公益支持的“賦能專科建設 共創健康中國――乳腺癌科學化管理促進項目”在京啓動。項目旨在進一步提高醫療機構乳腺癌單病種管理能力和診療規範化水平,保.......


【新證據】喝太多“零糖飲料”可緻癌,快扔掉你手裏那瓶小甜水

【新證據】喝太多“零糖飲料”可緻癌,快扔掉你手裏那瓶小甜水

    第357篇原創文章 甜和鹹,是鎸刻在人類基因裏的兩大“味覺高手”。尤其是甜味,從呱呱落地的嬰兒到滿頭白發的老人,幾乎無人能夠抗拒它的誘惑。讓人上癮,是自帶天然糖的食物和含糖食品可以長期掌控大腦司令部的“鐵血手腕”。從一顆糖到一包糖,從一杯奶茶到數杯奶茶,量級的激增,也就是個把星期最多個把月的事兒。搞定人類大腦,讓它長長久久地依賴、甚至離不開自己――這對於甜味來說,易如反掌! 甜,絕對是PUA高手! 可是,大傢都知道吃糖會胖啊!腫麼辦?“幸好有瞭無糖食品/飲料!有糖可樂催人肥,那我就換無糖版.......


哈佛專傢:“通風”對預防新冠病毒的效用被嚴重忽視瞭

哈佛專傢:“通風”對預防新冠病毒的效用被嚴重忽視瞭

    極目新聞見習記者 黃佳琦 自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散播以來,全球已經積攢瞭兩年的抗疫經驗,深入人心的防疫手段有接種疫苗、佩戴口罩、勤洗手等。但據CNN4月10日報道,專傢認為,對抗新冠病毒最強大的工具之一是“通風”,而這一措施之前一直被忽視瞭。 在室內戴口罩的小學生,圖片來源NBC新聞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健康建築項目主任約瑟夫・艾倫(Joseph Allen)說,“呼籲改善空氣質量所麵臨的挑戰是,通風的效果是看不見的,而其他防疫手段和工具更有形。” 不過,將病毒在通風不良的空.......


AACR|62%完全緩解率!NK細胞創新療法初步臨床結果驚艷

AACR|62%完全緩解率!NK細胞創新療法初步臨床結果驚艷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日,Affimed公司在AACR大會上公布瞭其臍帶血源性自然殺傷細胞療法,預先與先天細胞銜接蛋白(innate cell engager, ICE)AFM13 結閤,治療接受過多綫預治療的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1/2期臨床試驗的最新結果。試驗結果顯示,接受2期推薦劑量治療的患者不但達到100%的客觀緩解率,而且接受兩輪治療後完全緩解率達到62%。這項研究在AACR全體大會上報告。 自然殺傷(NK)細胞是人體中存在的先天免疫細胞,它們和常見的T細胞一樣,都有攻擊.......


前沿|《細胞》重要突破!研究首次發現癌細胞內細菌可促進癌轉移

前沿|《細胞》重要突破!研究首次發現癌細胞內細菌可促進癌轉移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我們身體中的微生物無時無刻不影響著生理功能,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包括腸道菌在內的微生物在多方麵調控著我們的生理行為,甚至能夠通過胃腸道迷走神經嚮大腦傳輸特定信號。在腫瘤學領域,微生物也是科學傢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 目前大多數研究發現的是,微生物存在調控癌癥易感性和腫瘤進展的現象。它們通常不會直接發揮作用,而是通過影響一些代謝和免疫係統的信號通路來影響腫瘤發生,並且作用的一般都是臨近的腫瘤組織。 隨著測序技術的發展,以色列和美國的部分科學傢已經錶明,微生物不僅僅是間接影響.......


軟體機械人走進腸道做手術

軟體機械人走進腸道做手術

    �D:史�R姆���w�C械人(Slime)。 【大公�笥�】��者���P晴�蟮潰耗蘢�形、在人�w�瓤燜��鬏�的不隻是「便便」,��有香港中文大�W研究�F��推齣史�R姆���w�C械人(Slime)。Slime是���σ恍┏R��t���x器未可�|及的部位,�槲���手�g、�@微操作和主�傭ㄏ蛩�物��送而�O。早前其��文更刊登科�W期刊《先�M功能材料》上引起多傢海外媒�w�P注。而研究�F��目前正在和中大�t�W院外科係的�w�ト式淌諍獻鰨�藉香港科�W�@�t���.......


難點如何突破?訪談係列3/“分層分流”收疫患 纔可做到“床等人”

難點如何突破?訪談係列3/“分層分流”收疫患 纔可做到“床等人”

    �D:�f慧敏(左)�c�R健�Y(右)均錶示,政府�O立定�c�t院,可以集中�Y源、�<乙約安∪耍�令�t院整���t��的流程�稠�。 香港爆�l第五波新冠疫情,公�I�t��係�y一度不�儇�荷,及後在中央支援下建�O多�g方���t院�f助接收患者,以及�⒍嚅g公立�t院改�欏付��c�t院」,公院的�毫Φ靡約���。�t管局�|素及安全���O�R健�Y�t生及��行政��理(感染及��急事�眨┣f慧敏�t生接受大公文�R�髏��TL,�v述分�臃至魘罩位頰叩那��r。 ��者.......


刻不容緩/韓國九歲以下兒童逾半染疫

刻不容緩/韓國九歲以下兒童逾半染疫

    �D:一名�n���和�上月接�N新冠疫苗。�n��社 【大公�笥�】�C閤�n��社、《�n民族日�蟆貳㈨n��《中央日�蟆��蟮潰喉n��中央防疫�Σ弑靜�10日通�螅���天新增新冠肺炎�_�病例16.4�f例,纍���_�1533.367�f例,其中不�M20�q的青少年�和���26%。另外,�n��9�q以下�和�纍��有半�翟�染疫,�底煮@人。������Omicron爆�l以�澩罅��和�染疫的情�r,全球多������加�o推�M��5至11�q�和�接�N疫苗的���.......


世界帕金森病日|創新診療模式,全國首傢“帕友小屋”啓動

世界帕金森病日|創新診療模式,全國首傢“帕友小屋”啓動

    4月11日是第26個世界帕金森病日,由勃林格殷格翰支持的全國首傢“帕友小屋”在武漢國藥控股(湖北)漢口大藥房黃石路店正式落地。“帕友小屋”打通瞭患者院內、院外的管理閉環,助力實現帕金森病患者全程管理、全方位服務和全麵減負的“三全”管理目標。此項目以武漢為試點,計劃將在2022年覆蓋全國12個城市。 我國有約300萬名帕金森病患者 帕金森病(PD)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進展性神經係統變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行動能力乃至生活質量,且目前尚無法治愈。目前,我國有約300萬名帕金森病患者,是帕金森.......


速遞|AI驅動疾病發現和護理協調,1億美元助力改善醫療係統工作效率

速遞|AI驅動疾病發現和護理協調,1億美元助力改善醫療係統工作效率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日前,Viz.ai公司宣布完成數額為1億美元的D輪融資。該公司的技術平颱旨在利用人工智能(AI),創建協調醫院行動的係統,將影像學傢、急救醫生,傢庭醫生和專科醫生有機聯係起來,針對特定疾病,促進護理的協調並保障一緻和優化的護理。新一輪融資獲得的基金將支持該公司的成長,擴展其技術平颱發現和分流更多疾病。 Viz.ai公司的中風發現和患者分流係統已經獲得美國FDA的批準。在過去的一年裏,該公司針對主動脈疾病、肺栓塞、腦動脈瘤等疾病,推齣瞭AI驅動解決方案。該公司的綜閤.......


歐洲科研團隊發現大腦衰老並非壞事!梅奧診所教你7招保護大腦健康

歐洲科研團隊發現大腦衰老並非壞事!梅奧診所教你7招保護大腦健康

    導讀 作為一名閤格的“抗衰達人”,怎能不對日新月異的延壽科技瞭如指掌? 關注時光派追新速遞專欄,這裏收錄最新鮮的延壽資訊,帶你第一時間鏈接全球前沿長壽科技動嚮。 人們普遍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運作的效率會降低。通常衰老是直接因素,從忘記鑰匙放在哪裏,到忘記有些字怎麼寫,甚至是自己傢人的名字和事件。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大腦會慢慢收縮或萎縮,失去的聯係越多,失去的認知就越多。 最近的一項研究證明雖然一些認知功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但我們可以做一些事情來幫助大腦更優雅地老化。 隨著年.......


小麗逛菜場|所有的蔬菜都適閤放冰箱?

小麗逛菜場|所有的蔬菜都適閤放冰箱?

    揚子晚報網4月11日訊(記者 劉麗媛)很多老年人喜歡一大早到菜場,買當天最好最新鮮的蔬菜,而大多數年輕人則習慣周末一次性買幾天的菜,囤在冰箱裏。那麼問題就來瞭:蔬菜放到冰箱裏就一定能保鮮嗎?是不是所有的蔬菜都適閤放冰箱?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同的蔬菜,存放有不同的門道。 廚房紙包裹能延長綠葉菜保存時間 綠葉菜應該是最不好保存的菜瞭,放在保鮮袋裏,菜“呼吸”産生的水汽留在袋子裏,會把菜漚爛;放在非常乾燥的地方,它又會很快蔫掉。這時候就需要一樣保鮮“神器”瞭――用厚實、吸水性好廚房紙把綠葉菜包.......


有一種胖,叫作“睡得不夠”:缺覺2周,內髒脂肪增加10%

有一種胖,叫作“睡得不夠”:缺覺2周,內髒脂肪增加10%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如果問哪些人容易長胖,可能很多人會說那些吃得多、動得少、睡得多的人。 確實,如果飲食習慣不健康,缺乏身體活動,會引起能量攝入過多、消耗過少,從而導緻體重增加,齣現肥胖。 但睡眠與肥胖的關係,可能與大傢的認識相反。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睡不夠也會導緻體重增加。 近日,一項發錶在《美國心髒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的隨機交叉對照臨床試驗發現,睡不夠會增加能量的攝入,而能量消耗卻幾乎沒有變化,進而導.......


這個小測試,值得一做

這個小測試,值得一做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 今天(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可見於從青少年到老年的各個年齡段,對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覷。想知道帕金森病有哪些癥狀?如何預防和治療?戳圖,一個小測試告訴你! .......


健哥說心髒周預告|吃粗糧又添新益處

健哥說心髒周預告|吃粗糧又添新益處

    健哥在往期介紹過,增加全榖物攝入有益心髒健康,最近,我國一項研究發現,多吃粗糧,不僅能降低糖尿病風險,還能減少腦梗死的風險[1]。這項研究對全國10個地區一共51萬30~79歲的居民進行瞭調查,並經過11.2年的中位隨訪期,結果發現,每天每增加攝入100剋普通粗糧,通常是小米或者玉米,糖尿病風險降低14%,腦梗死風險降低13%。 除瞭小米和玉米,其實糙米、燕麥、蕎麥等粗糧中也富含膳食縴維、維生素B以及鐵、鎂、鋅等微量元素,我們不妨在做飯的時候添加一些。 周二,有聲版|彆再整天盯著屏幕瞭! 你每.......


識彆早期肺腺癌是否有侵襲性,新研究提供新方法和乾預靶點

識彆早期肺腺癌是否有侵襲性,新研究提供新方法和乾預靶點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肺癌是世界上癌癥發病率第二高的癌癥,是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癌癥領域學術期刊發布的統計數據,估計2020年全球有210萬新發肺癌病例,180萬人死於肺癌。 令人欣慰的是,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正在不斷上升。以美國為例,過去的三十年裏,肺癌患者五年存活率從12%上升到19%以上。這一增長得益於早期檢測篩查計劃的實施,以及肺癌分子分型、靶嚮療法和免疫療法的發展。 圖片來源:123RF 肺腺癌是肺癌的常見類型。而早期肺腺癌通常無法通過胸部CT掃描區分開侵襲性和非侵襲性。.......


(圖錶·漫畫)【新華全媒+】預防春季過敏

(圖錶·漫畫)【新華全媒+】預防春季過敏

    新華社圖錶,北京,2022年4月11日 漫畫:預防春季過敏 春季是人群過敏性疾病的高發季。各種直徑數十微米、肉眼不可及的氣傳花粉充斥在空氣中,很多人會齣現流眼淚、打噴嚏、流鼻涕、咳嗽憋氣、皮膚瘙癢等癥狀。 專傢錶示,幫助患者找到緻病過敏原後,醫生根據所監測的花粉播散時間段,指導患者提前兩周開始規律使用抗過敏藥物,在此期間根據花粉濃度靈活指導用藥,並確認花粉播散結束兩周後再停藥,能幫助絕大部分患者順利應對過敏季節。 新華社發 曹一 作 .......


北京昨日無新增本土感染者 新增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北京昨日無新增本土感染者 新增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4月10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新增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治愈齣院3例。 確診病例:中國籍,3月29日從瑞士齣發經奧地利到達北京首都機場,海關經健康篩查並進行核酸檢測後,經閉環管理送至集中隔離酒店,4月9日報告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已轉至定點醫院,綜閤流行病史、臨床錶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4月10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 已對上述病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按要求落實管控措施。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


《寫給多囊女孩的一封信》

《寫給多囊女孩的一封信》

    (嚮上滑動查看) 親愛的多囊女孩: 展信好。 不知道打開這封信的你正在忙些什麼,還在圖書館嗎?還在加班嗎?還是已經舒服地窩在瞭小窩裏? 我相信,韆韆萬萬個普普通通的你,一定還在城市的某個角落裏發著光。 你知道嗎?其實你並不孤獨。 據世界衛生組織測算,截至2010年,在全球範圍內,多囊卵巢綜閤徵睏擾著超過1.16億女性[1]。 在中國,多囊的患病率為5.61%,是全球新發病例增長最快的國傢之一[2,3]。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數以億計的人,和你共同麵對著名為“多囊卵巢綜閤徵”的小惡魔。 今天.......


Nature綜述:NK細胞抗癌,這些發展方嚮值得關注

Nature綜述:NK細胞抗癌,這些發展方嚮值得關注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自然殺傷(NK)細胞是一種先天淋巴細胞,它們具有發現並且迅速殺死受到感染、癌變、外來或應激細胞的能力。NK細胞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它不但可以直接殺死腫瘤細胞,而且可以迅速錶達多種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募集其它免疫細胞和促進T細胞和B細胞的適應性免疫反應。而且,NK細胞可以被IgG抗體激活,産生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ADCC)。此外,它很少激發自身免疫反應,反而可以促進免疫平衡,對抗自身免疫性疾病。NK細胞的多種有益特徵讓它們成為免疫療法的理想靶標。近日,Natu.......


專門“欺負”大腦的抑鬱癥,嚴重時會催你自殺!

專門“欺負”大腦的抑鬱癥,嚴重時會催你自殺!

    作者:精神科那些事 抑鬱癥是一種病,不是意誌不堅強,更不是矯情,而是跟感冒一樣的病,隻是作用部位不同,抑鬱癥專門欺負大腦。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抑鬱癥的病因,至今還未完全破解,但科學傢一直在努力尋找的路上。 一、遺傳、生理、心理、社會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緻抑鬱 1、遺傳 準確點說,抑鬱癥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較密切的關係,抑鬱癥有一定的“遺傳傾嚮性”,但與我們講的遺傳還是有本質的區彆。 雖然抑鬱癥可能不會通過基因遺傳,但確實存在明顯的傢族集中性。抑鬱癥患者的親屬患本病的概率比一般人群的概率高.......


得瞭糖尿病,這6件事不能忘,遠離並發癥,和正常人一樣長壽!

得瞭糖尿病,這6件事不能忘,遠離並發癥,和正常人一樣長壽!

    審閱者: 楊旭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很多患者都知道,控製 2 型糖尿病的癥狀和預防並發癥最好的方式就是控製血糖。 但患者是否知道,衰老會讓身體處理葡萄糖和胰島素的方式發生改變呢?為瞭避免健康狀況退步,是時候調整自己管理糖尿病的方式瞭。 衰老會影響患者對糖尿病的管理能力: 衰老會影響患者對糖尿病的管理能力,可能麵臨的一些障礙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腦力下降和記憶力減退,這會使患者更難以對飲食進行規劃,也難以記住服藥時間; 身體發生變化,使藥物無法像之前那樣發揮效力; 視力問題,可能導緻其在.......


輕度舒張壓升高也屬於高血壓?該如何緩解?提醒:做好這3點即可

輕度舒張壓升高也屬於高血壓?該如何緩解?提醒:做好這3點即可

    高血壓,想必大傢應該都聽說過,這是我國最為高發的慢性疾病之一,總患病人數超過瞭3億人以上,且近些年高血壓還呈現齣瞭逐漸年輕化的趨勢。 在我國臨床上,有部分青中年人群進行體檢的過程中,就發現瞭輕度的舒張壓(低壓)升高。 有很多人對高血壓的理解都存在誤區,他們錯誤的認為,隻有在收縮壓和舒張壓都超過瞭正常標準(140/90mmhg)的情況下,纔能被診斷為高血壓疾病。但事實上,這種情況並非是完全絕對的,在臨床看來,這兩個指標既可以閤並診斷,也可以分開判斷。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無論是收縮壓或舒張壓哪.......


新發現!口服替比培南有效治療復雜性尿路感染、腎盂腎炎

新發現!口服替比培南有效治療復雜性尿路感染、腎盂腎炎

    圖片: 韆圖網/Pexels | 撰稿: 醫伴旅內容團隊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近日,馬薩諸塞州劍橋市Spero Therapeutics的醫學博士Angela K.Talley及其同事最新研究發現:“替比培南對多重耐藥革蘭氏陰性病原體具有廣譜活性,包括耐氟喹諾酮和産生ESBL的腸杆菌”。 替比培南試驗數據及療效 在國際3期 ADAPT-PO 試驗(ClinicalTrials.gov 編號,NCT03788967)中,研究人員將868名因對碳青黴烯類敏感的革蘭氏陰性菌診斷為cUT.......


FP-208招募透明細胞腎癌、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患者

FP-208招募透明細胞腎癌、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患者

    圖片: 韆圖網/Pexels | 撰稿: 醫伴旅內容團隊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北京富龍康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針對性地開發瞭基於新靶點、新機製的mTORC1/mTORC2雙重抑製劑FP-208,其化學結構屬國際首創,是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型抗腫瘤藥物,其mTOR抑製活性比 PI3Ka強約10倍,但對PI3Kb、g、d亞型抑製性很弱。 FP-208獨特的化學結構使其兼備良好的水溶性(5mg/ml)和極高的口服利用度,既可用於口服又可用於靜脈給藥。在國外,mTORC1/mTORC2抑製劑.......




Fed閃電降息後...富達:美股大跌不隻是因新冠疫情

疫情為何令人疲憊,以及我們該怎樣應對它

隻是被魚骨刺一下 陸男2天後竟截肢


前一篇新聞
教育部發布學生疫情防控期間學習生活健康指南
后一篇新聞
收藏通過學習和領會 成為正常真正富有的人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