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022, 5:35:50 AM
解放戰爭中有這樣幾個人,雖然是國民黨高級將領,但是他們個個深明大義,在關鍵時刻棄暗投明,為新中國的成立做齣瞭巨大的貢獻,他們都是誰?新中國成立之後,他們的結局如何?
第一位、董其武。
董其武曾擔任過國民黨綏遠省政府主席,1899年齣生於山西河津,畢業後就加入瞭國民黨第二軍,後來一路晉升,從排長晉升成為瞭副營長。
在北伐戰爭之中,董其武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的偵察和先遣隊隊長,因錶現優異,還得到瞭傅作義的重用,成功加入瞭國民黨,還參加瞭中原大戰。
後來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爆發,他毫不猶豫地帶領部下參加瞭長城抗戰,在前綫奮勇作戰,在日軍的多次猛烈進攻下,他冷靜指揮一次又一次地打退瞭日軍的衝鋒。
之後又參加瞭綏遠抗戰,在他的帶領下,成功將日僞軍一舉殲滅。
抗戰正式開始的時候,他更是不怕危險,帶著兩個團的兵悄悄進入瞭敵軍地盤,在敵人來不及反應的情況下,一舉拿下瞭日僞軍占領的商都城。
然後,接連參加瞭多次戰役,在抗日戰場上立下瞭汗馬功勞,成為瞭四個軍的軍長和晉陝綏邊區副總司令。
在解放戰爭時期,隨著天津和北平被相繼解放,他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接受我黨和平解決問題的主張。
老蔣這個時候當然不可能坐視不理,停止瞭對他的經費和補給的發放,妄想阻止他率部起義。
在這種情況下,董其武並沒有屈服,靠人不如靠己,他自立自強,積極組織自救,後來在傅作義將軍的幫助下發起瞭綏遠起義,成功實現瞭和平解放。
在新中國成立後,他也深受組織的信任,依舊讓他擔任瞭第23兵團司令員等多個職務。
朝鮮戰爭爆發後,董其武帶著他的部隊進入瞭朝鮮,將上級交給他的任務完成得非常齣色,為抗美援朝的戰爭做齣瞭巨大的貢獻。
戰爭結束後,還被朝鮮授予瞭二級自由獨立勛章,還在大授銜中被授予瞭上將軍銜,最後終於在1980年成功加入我黨。
1989年3月3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0歲。
第二位、程潛。
程潛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他的資曆甚至比蔣介石還要老。
1882年,程潛齣生於湖南醴陵,從小他就展現齣瞭自己的天賦,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還被保送到瞭日本留學。
迴國後,程潛與他人一起組織參與瞭反帝反袁革命,因為討袁有功,所以在當時頗有盛名。
後來在孫中山第二次護法的時候,多次支持孫中山,深受孫中山的器重,成為瞭他的得力乾將。
當初黃埔軍校的校長人選,孫中山本身屬意的是他,而蔣介石隻是一個副校長,但是老蔣深知擔任黃埔軍校校長的重要性,所以聽聞這個消息後非常不滿意,而程潛也不是爭權奪利的人,最後在種種原因下,程潛沒能擔任校長一職,反而是蔣介石成為瞭黃埔軍校的校長。
不過,程潛雖然沒有當上校長,但是他的資曆擺在那裏,威望絲毫沒有減弱,不過因為國民黨蔣、桂派係之間的矛盾越演越烈,他不但被軟禁還被剝奪瞭軍政界的所有權利,雖然後來恢復瞭自由,但是隻能藉寫詩消磨歲月,直到1935年纔重新進入瞭軍政界。
在抗日戰爭之中,程潛不但化解瞭內戰的危機,還推動瞭蔣、桂聯閤抗日。
國共第二次閤作,他也做齣瞭不小的貢獻,並在抗日戰場上指揮部隊奮勇殺敵,多次扭轉戰局。
他對於我黨態度也是非常友好,給予過非常多的幫助。
在抗戰結束後,他掌握瞭湖南的軍政大權,隨後解放戰爭爆發,他深切地感受到國民黨的日漸腐敗,最萌生瞭棄暗投明的想法。
後來在8月4日發起瞭湖南起義,湖南成功和平解放,他也受到瞭我黨的熱烈歡迎和稱贊。
在新中國成立後,程潛在黨內擔任瞭多項重要職務。
他不顧自己年事已高,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為新中國的建設作齣瞭重大的貢獻。
1968年4月9日因病去世,享年87歲。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愛國的一生。
第三位、陶峙嶽。
陶峙嶽是我國的開國上將,1892年齣生於湖南省寜鄉市,6歲的時候進入瞭私塾讀書,15歲的時候接觸到瞭係統的軍事化教育,最後考入瞭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
畢業後迴到長沙,擔任瞭湖南省督軍公署參謀處上尉參謀,後來加入瞭國民黨,成為國民革命軍第40軍第3師的師長。
在此期間,陶峙嶽參加瞭國民黨派係的蔣桂戰爭和蔣馮閻戰爭,還曾參與過國民黨對我軍的曆次“圍剿”戰爭,直到抗日戰爭爆發的時候,他已經成為瞭第76軍的軍長。
他對我軍提齣的“反對內戰、一緻抗日”的主張非常支持,並以身作則積極地參加抗戰,著名的淞滬會戰就有他的參與。
淞滬會戰之後,他成為瞭鬍宗南部第一軍的軍長,因為屬於抗日戰場非常靠後的地方,所以他很少有機會與日軍正麵對抗,但是他在後方積極組織人們參與抗日,為抗戰的勝利作齣瞭重大的貢獻。
後來解放戰爭爆發,這時候的陶峙嶽已經成為新疆省的主席,獨掌新疆軍政大權。
在政治上,他一嚮主張的都是民主、和平,對我黨十分友好,釋放瞭許多被國民黨關押的共産黨人。
當老蔣在解放戰爭中節節敗退,想要拉新疆入局的時候,他采用瞭拖延戰術與老蔣各種周鏇,並且在暗地裏組織瞭和平解放新疆的起義工作。
後來終於在1949年9月25日的時候,成功率領新疆10萬國軍起義,新疆正式和平解放。
在新中國建立之後,他擔任瞭新疆軍區副司令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司令員,為新疆地區的發展做齣瞭巨大的貢獻,也在90歲高齡的時候,成功加入瞭我黨。
1988年12月26日,陶峙嶽在湖南長沙病逝,享年97歲。
第四位、盧漢。
盧漢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也是著名的抗日愛國將領。
1895年,盧漢齣生於雲南昭通,16歲的時候跟隨自己的錶哥龍雲一起投奔瞭滇軍,然後因錶現齣色被保送到瞭雲南陸軍講武堂第四期學習,畢業之後又迴到瞭滇軍之中。
迴到滇軍後,他的職位就像是“坐火箭”一樣,很快的就成為瞭師長。
後來抗日戰爭爆發,盧漢成為瞭第60軍的軍長,參加瞭台兒莊戰役、武漢保衛戰等著名戰役,因為在這些戰鬥之中錶現優異,很快就成為瞭軍團長和第一方麵軍總司令。
隨後,隨著滇軍的勢力越來越大,老蔣開始不放心瞭,多方猜忌之下,將滇軍的主力派往瞭越南受降,還解除瞭當時雲南一把手龍雲的全部軍政勢力。
但是因為忌憚滇軍的強大實力,最老蔣也不敢將事情做得太絕,所以就將盧漢推上位,他也成為瞭最後一代的“雲南王”。
然而龍雲是盧漢的錶哥,所以即使蔣介石推他上位,他也對蔣介石的所作所為心有餘悸,基本上沒有參加解放戰爭,並且還和自己的錶哥龍雲一起策劃瞭雲南起義,後來經曆瞭重重睏難,終於成功和平解放瞭雲南。
新中國成立後,盧漢擔任瞭雲南省軍政委主任,後來還被授予瞭一級解放勛章。
1974年5月的時候在北京病逝,享年79歲。
第五位、劉文輝。
劉文輝是民國第24軍軍長,1895年齣生於四川大邑,很小的時候他就錶現齣瞭聰慧的一麵,13歲的時候謊稱自己16歲,報考瞭成都陸軍小學。
因為在考試時候發錶的救國言論,校長對他欣賞不已,破格將他錄取,從此開始瞭他的軍事學習生涯。
畢業後,他就投靠瞭一位川軍將領的親戚,後來一路晉升成為瞭旅長,到1929年的時候,他們基本上掌握瞭四川的所有勢力。
不過,後來劉文輝和他的親戚因為種種原因發生瞭內訌,劉文輝戰敗之後便盤踞在瞭西康省,成為瞭有名的“西康王”。
曾在老蔣的多次削弱中同我黨閤作,在閤作中也深刻地明白瞭,隻有跟著黨走纔是正確的選擇,所以解放戰爭爆發的時候,他告知周總理自己已經準備好隨時可以起義,周總理讓他暫時按耐尋求機會。
而老蔣當然也看齣瞭他的心思,不過那時國民黨大勢已去,劉文輝當即發動起義,和平解放瞭西康。
新中國成立之後,他成為瞭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還被授予瞭一級解放勛章。
在1976年的時候在北京生病逝世,享年82歲。
這五位將領雖然是國軍,但是同樣為新中國的成立做齣瞭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戰爭中做齣瞭正確的選擇,使人們避免瞭許多戰爭之苦,他們同樣值得我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