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2:20:04 AM
如果人人都如此自私陰暗,付齣一點小小的善意和一句真誠的稱贊都索求迴報;如果我們的靈魂渺小如塵沙,那麼失敗是注定應得的懲罰。
正如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所說:隻談論自己的人,永遠隻會在自己的立場考慮問題。九年義務教育從小教會我們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
可有一些人在智商上確實淩駕於常人之上,但不見得他在人品道德方麵就同樣優秀。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來自北大曆史係的纔子,可在汶川發生地震時,他卻丟下自己所有的學生獨自逃跑。事後仍在媒體麵前大放厥詞,稱自己無錯並宣揚自己這種做法。
如今,汶川地震已經走過十多年的光陰,這位北大纔子的下場又是怎樣呢?
寒門齣貴子
範美忠齣生在四川內江,是這個傢中的第五個孩子,上麵還有四個哥哥姐姐,他從齣生下來並不十分受到父親的重視。
範美忠的童年是悲慘的,他的父親是一個不學無術的賭鬼。輸瞭錢,心情不好的時候就經常酗酒,打罵範美忠成瞭傢常便飯。
他的父親嗜賭如命,每天不是在賭場中,就是去賭場的路上。傢裏的一切生活開銷來源都依靠母親晝伏夜齣的勞作。
傢裏還有幾個嗷嗷待哺的兒女,上學吃飯都要花錢,母親白天要在地裏辛勤的耕作,晚上就接一些手工活來賺取一些外快。
在這位勤勞母親的拉扯之下,範傢的幾個兒女也算是順利的長大成人。
有這樣的父親是範美忠的不幸,所以他從小就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改變傢中貧睏的現狀。範美忠念書的時候,已經是國傢義務教育開放的年代。
讀書不用花錢對他這樣一個貧睏山區的孩子來說,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範美忠特彆喜歡學習,在班級中的成績也是名列前茅。母親看到兒子這樣有齣息,深知讀書改變命運的道理,砸鍋賣鐵也要供自己的兒子考上大學。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範美忠一路過關斬將,終於如願的考上瞭北京大學的曆史係,成為這個貧睏山區第一個考上北京大學的學生。範美忠的錄取通知書,讓這個貧睏的傢庭終於揚眉吐氣瞭一把。
在小山村中如眾星捧月般的範美忠來到北大之後,發現周圍都是像他一樣,甚至比他還要厲害的學生。這樣讓他從小因為自卑積攢起來的自尊心被摧毀的一敗塗地。
在北京大學,他再也不是受老師關注的寵兒,也不是同學之間爭先恐後巴結的學霸。這裏有大把比他學習成績好,比他傢世好,比他相貌優秀,很多地方都比他強的同學。
本該在這樣的大傢庭中虛心納諫,可範美忠卻因為傢庭原因走上瞭一條極端的道路。他變得越來越孤傲,不太願意跟同學一起玩。他隻喜歡把自己關在北大的圖書館裏,閱讀一些晦澀難懂的古書來排解心中的苦悶。
看書可以讓人明智,但範美忠似乎有些走火入魔瞭。
看書看的久瞭之後,他就開始抨擊北大老師的教課形式,將傳道授業的課程比作毫無營養的垃圾,甚至一度反駁這些老師的觀點。
北京大學的教學思想一嚮是兼容並包,可範美忠卻似乎喜愛西方曆史,對中國曆史大肆抨擊。
經過瞭幾年的寒暑,範美忠並沒有選擇繼續考研深造,他開始尋找工作,走嚮職場。
汶川地震中的懦夫行為
範美忠迴到瞭自己的傢鄉四川,到自貢蜀光中學做瞭一名曆史老師。
然而在這裏,他又因為自己是北大學子的身份,時常瞧不起那些普通師範學院畢業的老師,覺得和他們話不投機半句多。他很少搭理這座學校中的同事,除非必要的工作交接,範美忠嚮來是我行我素。
範美忠覺得自己是北大畢業的,就應該受到這些老師的追捧,就宛如自己當年念書時被眾星捧月的感覺。可是範美忠是曆史老師,有一些老師可能教化學、教生物,人傢會的領域,範美忠也不一定會,又何必將他捧得高高在上呢?
同事們冷淡的態度,讓範美忠的自尊心又有些承受不住瞭,內心變得更加的陰鬱。
不過還好有學校的同學對老師的尊敬,稍微緩解瞭範美忠那嫉妒作祟的自尊心。
學生們都像白紙一樣,範美忠教授的知識就是他們短暫形成的固有印象,除瞭課本之上的固定內容,範美忠教給他們的,他們就認為是對的。
畢竟在學生的心裏,老師不可能齣錯呀,尤其是一個來自北大的老師。
可範美忠曾在北大念書的時候就有過極端的思想傾嚮,教書之後他甚至將自己的這些思想灌輸給學生。後來學校領導知曉瞭這件事情,認為範美忠的這種做法不對。他們找到範美忠聊起這件事情,希望他不要再給學生灌輸他自己的偏執思想。
而此時的範美忠並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他仍然認為是這群古闆麻木的教師不理解自己的思想。思考再三之後,範美忠決定離開這座學校,離開這個貧瘠的小地方,到大城市去追尋他真正的思想自由。
離開學校之後,範美忠來到瞭廣州。廣州光怪陸離的霓虹讓他目接不暇,也一掃他往日的陰霾,範美忠摩拳擦掌,準備在這裏大乾一場。
範美忠憑藉自己北大的學曆,順利的在這裏找到瞭一份媒體工作。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都還順利進行,可沒過多久,範美忠內心的偏執又上來瞭,又開始以自我為中心,發錶一些偏激的言論。這讓當時接受他的媒體公司苦不堪言。
多次協商無果之後,範美忠再一次辭職瞭。他覺得這傢公司不理解他,一定會有更好更大的公司包容他,並且將他捧成明日之星。
抱著這種想法,範美忠開始瞭他的下一次求職之旅。
可是由於他之前的激烈言論,沒有什麼媒體公司願意接納他瞭。為瞭填飽肚子,範美忠又開始乾起瞭他的老本行。在這所大城市的一座私立學院內,繼續做曆史老師。
私立學校看見範美忠北大的畢業證書,十分歡迎這樣的人纔加入。一方麵他們覺得範美忠是真的有學曆、有內涵的老師,另一方麵,這樣的人纔也能夠為他們的私立學院增加知名度。
可是在這裏,範美忠還是沒有改他我行我素的性格。而私立學校最重視的就是學院的教育名聲,這樣偏激的老師,肯定是留不下去瞭。範美忠再一次失去瞭這個工作,他日漸消沉。
既然廣州不能容納他,他就再去試試其他的大城市。
但如果自身問題不改,在哪一個城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範美忠的求職生涯四處碰壁,也正在逐漸擊垮他僅剩下的自尊心。
他不願意迴到那個生他養他的窮鄉僻壤,若是現在迴去指定會受到鄉裏鄉親的嘲笑。
範美忠無數次的在腦海裏構想齣鄉裏鄉親的那副嘴臉,趕緊搖瞭搖頭,咬著牙繼續在大城市中堅持著。
可是大城市的消費水平與農村不可同日而語,吃飯住房交通樣樣都要花錢。範美忠,這些日子以來的輾轉,已經將曾經做老師在身上積攢的積蓄消耗殆盡。為瞭能夠填飽肚子,他隻能先找到謀生的方法。
範美忠的文采斐然,因此,在這段沒有工作又苦苦堅持的日子,他經常靠給一些媒體寫稿件,換取微薄的稿費度過他在大城市中的每一天。
可是一直靠寫稿子養活自己,也不是一個辦法。這不是一個穩定的工作,同時,這也不是範美忠想要的人生。
時間還是將這個充滿棱角的人磨得漸漸光滑。他暫時收下瞭心中的那些想法,嚮生活低頭。
範美忠買瞭迴到傢鄉的車票,嚮這些大城市戀戀不捨的做齣瞭告彆,但他堅信自己有一天還會迴來。
迴到傢鄉之後,範美忠又走上瞭他的老路。
他憑藉自己北大的畢業證書,在四川都江堰光亞學校繼續擔任一名曆史教師。
光亞學校也是一所私立學校,吃一塹長一智,範美忠想起自己曾在廣州私立學校中的境遇,暫時收斂起自己的鋒芒,就像一個普通授課的曆史老師一樣,中規中矩的給學生們講解課本上的知識。
這樣的生活樸實平淡,範美忠拿著穩定的薪水也漸漸適應瞭這種生活。
可是,2008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讓他再次被推上瞭風口浪尖。
那是一個午後,範美忠照常給他的學生們講解曆史。
突然,教室中的桌子開始晃動。
這裏畢竟是四川,地震是常有的事。剛開始,範美忠並沒有上心,同學們也沒有當一迴事兒,課堂還在繼續。
範美忠拿起粉筆,想在黑闆上進行闆書。
突然就連黑闆都開始劇烈晃動起來,窗子發齣刺耳的聲音,範美忠知道這次一定是一場無比巨大的地震。
他沒有多想,甚至都沒有迴頭告訴自己的學生要躲避,要趴下。
他拋下自己在教室中的所有東西,用百米衝刺的速度離開瞭教室。
樓梯的劇烈晃動,讓範美忠的步伐不穩,可卻沒有阻擋他想要離開的心。他連滾帶爬地衝下瞭樓梯,第一個到達瞭學校空曠的操場上麵。
學生們看見老師不要命似地衝齣教室,有一瞬間的錯愕。但在大自然的威力之下,這些中學的學生們也理解瞭這次地震的含義,他們藉著以前學習的逃生知識,躲在瞭堅硬的課桌底下。
大地還在劇烈晃動,學生們抓著課桌的桌腿兒,緊緊護住自己的頭部。有一些膽小的女生已經開始輕輕的抽泣,他們乞求這劇烈的晃動,能夠趕緊停止。
而此時,學校的其他人員也注意到瞭這次地震的嚴重性,在地震稍微有所減輕的情況下,他們統一組織學生撤退。幸運的事,這一批被範美忠遺忘的學生,也都撤到瞭操場之上。
這些學生們一齣來就看見範美忠,仿若無事人一樣的站在操場,空曠的正中央。看見學生們這麼久纔下來,他還先發製人:
“你們怎麼纔跑下來?”
學生們麵麵相覷,在他們的固有印象中,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老師,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迴復什麼纔好。
越來越多的學生從教室中撤退,他們都來到空曠的操場上麵。此時,校方並沒有發現範美忠是拋棄瞭自己的學生,第一個逃到操場上來的。
其他的教師們還與範美忠一起組織學生們有序地排列好,共同對抗地震。
範美忠本人對地震後的看法
本來這次事件會跟著廢墟一起被隱埋在大地之下,可範美忠卻偏偏自己作死,要將此事在大眾麵前公布。
距離地震十日之後,範偉忠在網上公開發錶瞭一篇《那一刻地動山搖―512汶川地震親曆記》。
本來除瞭那幾十個學生外,無人知曉他拋下學生獨自逃跑的事情。可在這篇文章中,他自己將地震過程中的一點一滴都記錄下來,以文字的形式曝光在公眾麵前。
文章迅速被轉載瀏覽。
這件事情登上風口浪尖,很多人都知道瞭他拋下學生獨自逃跑的事情。
範美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不是費力不討好嗎?
他隻是想嚮世人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哪怕離經叛道,他也想尋找是否有知音的存在。
然而,事情的發展,與他構想的事與願違。
範美忠不認為他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他在文章中大大方方的錶明瞭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這個世界上除瞭他的女兒,沒有人值得他去犧牲生命去保護,就連他的父母也不例外。
這種觀點再次讓大傢的三觀遭受瞭前所未有的震撼。
一時間,許多人都在文章底下評論,聲稱範美忠沒有師德,還有人說,居然連父母都不救的嗎?
範美忠對這些評論和指指點點絲毫沒有在意,反倒在網上同大傢一一辯論,希望大傢能夠理解他的想法,明白人各有誌。
可大傢顯然沒有買他的帳,甚至還給他起瞭一個外號―“範跑跑”。
範美忠的事情也讓光亞學校上瞭熱搜,記者當時也對校長進行瞭采訪。
校長本人的意思是,範美忠在危險來臨之際率先逃離並不是錯誤,有沒有違背師德是道德的義務,為瞭保住自己的性命,確實不用承擔法律責任。但範美忠錯就錯在,他將自己的觀點大肆宣揚,這不健康的價值觀很有可能影響到其他人。
範美忠還抓住流量密碼,參加瞭鳳凰衛視的一檔節目《一虎一席談》。在節目中,範美忠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認為自己的做法沒有任何問題,完全是齣於人性做齣的反應。
但畢竟是電視節目,範美忠還是在種種輿論壓力之下,選擇給自己的學生們道歉。但這裏麵又包含瞭多少真心,不得而知。
此事對範美忠的事業再次造成瞭打擊。教育局因為範美忠沒有師德的原因,取消瞭範美忠的教師資格證。
範美忠不理解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結果,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做法並沒有錯。
極度的執念下,他開始猛烈地抨擊中國的教育,認為他的人生從畢業到現在一直不順利,就是因為中國的教育有問題。
範美忠想繼續在光亞任教是不可能瞭,隻能再去尋找新的工作來養傢糊口。
後來,又有人為瞭流量密碼,招聘瞭範美忠去做講師。
可是事態仍在發酵的時候,就受到瞭大傢的一緻抵製。範美忠不得已又被罷職瞭,並且沒有公司肯再錄用他。
可能也是厭倦瞭這些職場上與他格格不入的規則,範美忠選擇迴到傢中去做些他真正想做的事。
時間已經過去這麼久瞭,那範美忠現在在做些什麼呢?
經過這件事情之後,範美忠漸漸淡齣瞭大眾的視野,和他的妻子過瞭一段銷聲匿跡的生活。
在妻子的支持之下,範美忠在傢鄉建造瞭一座充滿原生態氣息的木屋,開始過上瞭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此時,範美忠的思想已經像是完全超脫瞭一般。他不再在乎那些鄉裏鄉親們的看法,自己怎麼舒服就怎麼過吧,日子還是要一天一天的繼續,生活還是要自己締造的纔幸福。
範美忠可以在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生活,但是他的一兒一女還是要接受正規的教育,以後他們也要融入社會。
早些年的時候,範美忠的兒女也像正常的孩子一樣,在學校接受著教育。
可範美忠看著自己的兒子,女兒接受應試教育,內心還是有些不適。在他的心中還是有一個梗,深深地埋藏著。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範美忠乾脆讓他們辭學。
反正他在傢裏也沒有事情,就主動承擔瞭兩個兒女的教育。不知多年之後,在範美忠親自教育之下,他的兒女又會變成怎樣的人呢?
很多人都在關心著另一個問題,範美忠種種奇怪的觀點不被社會接受,之後他是靠什麼獲得生活來源供養自己和兩個兒女呢?
範美忠現在是一名自由職業者。
畢竟還是北大的高材生,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範美忠在網上開始講授網課。每一堂課獲取的報酬也不低,這是他主要的收入來源。
其次,上文提到過範美忠曾經通過撰稿為自己賺取生活費。而如今的範美忠,也在網絡上寫寫小說,和一些有關自己專業的書籍。憑藉自己優秀的纔華,他通過寫書來養活自己和傢人,也完全不成問題。
經過種種事情,範美忠現在的人生仿佛快要歸於圓滿。
事情已經過去十多年瞭,大眾的記憶也漸漸變得模糊。也許多年之後,無人記得範美忠這個名字,隻會記得曾經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有一個老師名叫“範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