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用來消費享樂和緩解壓力的方式。
我們常見的古人用來享樂和發泄的休閑娛樂活動則是進行文學創作,我們都知道宋詞可以說是宋代文學成就最高的一種文學形式。
“詞為詩之餘”也即是說作詞是用來抒發和宣泄情感的一種方式,那麼作為商品經濟十分發達、思想異常開放的北宋就隻有寫詞這一種休閑娛樂的活動嗎?
一、何處休閑娛樂?
北宋時期和唐朝相比,最大的區彆不僅在於商品經濟的發展,更明顯的區彆是北宋時期取消瞭北宋之前曆代所設置的宵禁製度,並且打破瞭坊市的界限。
這也就為人們能夠進行休閑娛樂的活動提供瞭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時間,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製,能夠充分地通過多種方式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去消費享樂,北宋時期其都城東京的人們消費享樂的場所主要有以下幾個:
1、勾欄瓦肆
勾欄和瓦肆是大城市的固定的娛樂場所,在北宋時期則主要是作為錶演戲麯的場所的統稱,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戲院,之所以稱其為勾欄瓦肆,是從其結構來說的。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東京般載車,大者曰‘太平’,上有箱無蓋,箱如構欄而平。”從這句描述我們可以知道,宋代時的勾欄形狀類似於沒有蓋子,並且四周用木闆作為牆壁,裏麵有用來錶演的舞台和觀眾觀看的地方,有一個門是進齣口。
而關於瓦肆的記載,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者,野閤易散之意也”,瓦肆的搭建為瞭演齣不受颳風下雨的影響能夠順利進行,瓦肆中有勾欄,瓦肆中的勾欄演齣雜劇及講史、諸宮調等演齣形式,可容納很多觀眾,就像今天的劇院中分為不同的廳,用來錶演不同的戲劇。
2、東京大觀園
除瞭勾欄瓦肆這種類似於一個封閉環境的娛樂場所外,還有露天的消費娛樂場所,即東京大觀園,東京大觀園是針對普通大眾的一種公共的娛樂場所,類似於今天的公園,古代人在北宋時就有公園可以逛。
東京作為北宋的都城,其所擁有的這種公共資源的質量是其他地方無法與之相比的。這裏有眾多的皇傢園林、私人的園林和寺院所擁有的園林,這些園林在非封閉時期都會麵嚮廣大民眾開放。
民眾在這裏不僅能看到在園林之外不曾見過的景象,還會見到在自己日常的生活見不到的某些珍貴的動植物,因此,東京大觀園既是皇傢的休閑之地,也是百姓的休閑娛樂之地,間接拉近瞭統治者和百姓之間的距離。
3、茶館和酒傢
喝茶和飲酒並非近代纔流行,瞭解整個中國傳統文化,就可以知道喝茶和飲酒是從古代一直傳承到現在的,而且形成瞭豐富的茶文化和酒文化,在喝茶和飲酒方麵有屬於它們所特有的禮儀是我們需要遵守的。
茶館和酒傢這是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其本來是用來提供給客人作為飲食的輔食,來增添客人在吃飯時的滋味和便於飲食。
隨著人們將吃飯為主,茶、酒為輔的飲食方式的改為茶、酒為主,飲食為輔的休閑方式,也就帶來瞭茶和酒從以前的飯館中獨立齣來,形成瞭茶坊和酒傢。
在這裏人們用某些甜點或菜品來輔之以品茶或飲酒,來豐富人們在飯後的休閑娛樂方式。
這些茶館和酒傢多以其老闆的姓氏來作為店名,分布在人們密集居住或者人口流動性很強且繁華的用於商業貿易的地方,以此來促進加大銷售量,賺更多的錢。
由於北宋時坊市界限的打破和宵禁製度的取消,就更加促進瞭茶坊和酒傢的發展,有的地方根本不關門,徹夜燈火通明,時刻準備迎接客人。
喝茶和飲酒雖然是以休閑娛樂的方式發展的,但是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某些商人和政客在酒桌和茶桌上開始商談生意和談論政事,當喝酒和飲茶被賦予瞭另外一種意義的時候,也間接促使這些飲茶、喝酒之處更加注重專門化的服務,以此來吸引更多的人。
二、有何種娛樂的方式?
“吃喝玩樂”這個詞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說到休閑娛樂能夠乾什麼的時候,隨口就會蹦齣這個詞,這種現象並非是偶然,而是人們對休閑娛樂活動的一種分類,也間接說明瞭從古至今人們主要娛樂方式隻此幾種。
對於我們來說想“吃喝玩樂”十分容易也非常方便,不僅能夠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吃喝玩樂,還能隨時去其他地方吃喝玩樂,這得益於現在交通技術的發達,那麼作為交通不便且有很多限製的古人他們是如何吃喝玩樂的呢?
1、“吃”
“人不可一日無食”不用說就可以理解其所錶示的意思,就是人要吃飯。現在的我們生活不斷豐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想吃各地的美食,隻需要邁開自己的腳,走齣去就能得到,而在北宋時人們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呢?
其實,在北宋時期由於取消瞭坊市的界限,也就使得原來隻能開在商業區的飯館在北宋時居住區也是可以擁有的,也可以實現在帶人所擁有的方便。
此外,還有沿街叫賣的攤販更方便瞭人們的消費,還有像挑貨郎這種,挑著貨物或者某些便於攜帶和儲存的食品走街串巷,這也就實現瞭人們可以在自傢門口買到自己中意的美食。
而且作為都城的東京還能吃到彆的地方的美食,如蘇州的糕點,北方的麵食,南方的糯米製作的食品等,除瞭飲食的界限被打破瞭,宵禁製度的取消也打破瞭人們在選擇飲食時間上的限製。
有一個詞極容易被人們搞混,那就是“夜宵”和“宵夜”,這個詞也並非現代人獨創,而是在宋時就齣現瞭,宋人吳自牧的《夢粱錄》載:“除夕,內司(內務府)意思局(宮中機構)進呈消夜果子盒,盒內簇(集閤)諸般細果:時果、蜜餞、糖餞等品。”
可見宵夜一詞是從宋代流傳下來的,其實這兩個詞都可以指晚上吃的東西,隻是宵夜偏於口語,夜宵偏於書麵語,宵禁製度的取消使得人們在夜晚也可以吃東西,街上燈火通明也白天並沒有區彆,繁華的都城東京這種徹夜享受美食的景象定更多。
2、“喝”
我們知道中國人對茶和酒很重視,並且形成瞭獨特的地域特色一直流傳到現在,如現在廣東、香港等東南沿海地區和四川、重慶這種川渝地區保留著喝早茶的習慣。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無論是在中國人的眼中還是外國人的眼中都十分重要,它不僅是新的一天的開始,也是人的身體經過一晚上的休息和恢復,再次進行運作的開始,所以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天。
他們將茶加入早餐,足見古人對茶的鍾愛程度,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更不用說作為北宋都城的東京這種政治、經濟中心,因此,人們研究齣瞭眾多喝茶的方式。
如蘇軾就茶所寫的一首七言律詩《汲江煎茶》:“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茶雨已翻煎處腳,鬆風忽作瀉時聲。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足見北宋時人們對茶的狂熱,都城東京的飲茶活動自然不輸其他地方。
說完喝茶我們來看看在生活中具有同樣作用的酒,我們現在喝的都是白酒、啤酒、紅酒等,而北宋的人會釀製果酒,但他們獨愛黃酒,這種就在某些偏遠的地方還有,但是在城市中人們很少見到瞭,這種酒度數很低。
可見,北宋人喝酒並非要消愁而且將其作為一種怡情悅性的娛樂休閑方式,加上沒有時間的限製可以從早喝到晚,如果喝醉瞭就可以住在酒傢或者找個客棧。
在北宋的都城東京其商品貿易頻繁加上人口流動性大,小酌一杯黃酒對他們並無大礙還能有助於彼此交流,黃酒就成為他們必選品。
3、“玩樂”
作為北宋的都城東京,其所存在的休閑娛樂方式肯定少不瞭,而且還有一些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在北宋時期,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音樂舞蹈和戲劇的錶演這些活動一般都在勾欄瓦肆中,宮廷中的音樂更是不輸勾欄瓦肆中的,如教坊、四夷樂等,舞蹈則有舞蠻牌、抱羅等。
每到節日期間,朝廷就會舉辦盛大宴會,宮廷中的藝人和勾欄瓦肆中藝人的錶演給人們一場視覺上的盛宴,除瞭歌舞、戲劇還有一種口頭錶演藝術,即說話。
從事這種事的人,大多都是通過自己生動的錶演,將某些文化知識和政事等傳替給普通民眾,讓那些不識字的人也能間接接受到教育,說話人用一種搞笑、輕鬆、幽默的方式將自己預先設定好的東西傳遞給觀眾,觀眾在一種歡樂的氛圍中受到瞭知識文化教育和啓發,這種方式也流傳瞭很久。
三、結語
我們都知道宋代尤其是北宋在中國曆史上可以說是我國商品經濟極度發達的時代,加上宋明理學的齣現,對生活在當時的人們和統治者的思想産生瞭極大的影響。
並且宋代將以文治國作為加強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的方式,也就意味著宋代統治方式較為寬鬆,不想以前對人民生活各方麵都有所限製,促使北宋的都城東京不僅存在各種各樣的娛樂場所,而且人們的娛樂方式也齣現瞭一些新的變化,這是前所未有。
參考文獻:
【1】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2】耐得翁《都城紀勝》
【3】吳自牧的《夢粱錄》
【4】蘇軾《汲江煎茶》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