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8/2022, 11:07:29 AM
德國建築師範・博・勒曼澤爾創造瞭世界上最小的房子,隻有一平方米大小。這款緊湊的木製建築內能放置一把椅子,在需要時可變成床。勒曼澤爾稱,這一設計意在引起人們對購房問題的關注,並為那些“掙紮於噩夢般的房地産市場的人帶來寬慰”。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綜閤編譯 趙婷婷
身處焦慮的時代,大多數美國Z世代不再期望新冠肺炎疫情立即結束。辭職浪潮、氣候危機、國際局勢動蕩,都讓美國年輕一代對未來感到迷茫。這種情況下,許多年輕人將希望寄托在“打造屬於自己的傢”,但買房後不久,他們就後悔瞭。美國《紐約時報》稱,如果時光倒流,許多新房主希望,自己能在購房時“拿齣更多的時間和耐心”。
“各種瘋狂的事都在發生”
疫情期間,美國房價漲幅驚人。美國Zillow Group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2月美國房屋的平均價格為24.9萬美元,到2022年同期,這一數字達32.6萬美元。英國《衛報》預計,到明年1月,美國房價將再上漲17.3%。
高房價沒有降低人們的購房熱情。美國《紐約時報》指齣,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買傢進入房産市場,試圖解決疫情帶來的一些問題。有的人想打造溫馨的個人空間,有的人想給傢庭健身騰齣地方,有的人想擁有更大、更好的後院進行戶外娛樂。
《衛報》稱,美國買傢對房屋的需求量遠遠高於房屋供應量。該報援引美國互聯網房産交易和服務公司Redfin的一項調查顯示,2020年,63%的購房者簽約前沒有實地看過房,這種現象在疫情前十分罕見。
“人們買房的需求十分迫切,購房速度很快。”美國佛羅裏達州奧蘭多市的房地産投資者馬丁・奧利菲斯告訴《衛報》,人們不會花時間貨比三傢後再作決定,因為“害怕自己的第一選擇被彆人搶走”。
28歲的旅遊博主凱・金斯曼錶示,她前一天看上的一套房子第二天就被彆人訂購瞭,這讓她感到“很可怕”。
“各種瘋狂的事情都在發生。”美國消費者研究公司WAV Group的創始閤夥人瑪麗蓮・威爾遜告訴《紐約時報》,“有的買傢花15分鍾看瞭一套房子後就決定購買,他們對房屋的認識很模糊,很多時候造成瞭事與願違的結果。”
據《紐約時報》報道,綫上房地産公司Zillow Group的調查數據顯示,大約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後悔買瞭房,31%的人希望自己買的房更大,21%的人認為自己齣價過高。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雷斯特・塔利博士從事心理學研究近20年,他認為,人們“瘋狂買房”的心理動機是“渴望生活效率提高,將生活和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裏”。
《衛報》認為,美國年輕消費者“購房熱”是在多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首先,越來越多的Z世代和韆禧一代進入買房的“黃金年齡期”,大批湧入房産市場。其次,疫情發生後,美國經濟的低利率政策導緻抵押貸款利率暴跌,購房成本相對降低。此外,受疫情影響,許多人開始遠程辦公,對傢庭空間的依賴性增強。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們渴望“減少生活的不確定性”。
“我被這房子睏住瞭”
很多情況下,買房相當於冒險。當你辦完所有買房手續,在裏麵住瞭一段時間後,它的缺點會逐漸暴露,無論是現實層麵還是心理層麵都令人難以接受。
經曆瞭1個月的瘋狂找房後,金斯曼買下瞭位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聯排彆墅。當她完成交易、步入新傢時,心裏充滿瞭懊惱。她告訴《衛報》:“這裏太髒瞭!賣傢很久之前就搬走瞭,他們離開前沒有清理房間。地毯上有貓尿的味道,浴室的洗手池上有很多鬍子屑。”
更令金斯曼難以忍受的是,這所房子的前任業主與美國業主委員會(HOA)存在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衝突,最後以訴訟的方式“解決瞭”,而她在搬進去之前毫不知情。這意味著,她要承擔這些衝突的後果:停車特權被取消,鄰居們對她心懷怨恨。
“我曾認為這是一筆很好的投資,”金斯曼說,“但在償還第一期貸款時我發現,這不是投資,我被這房子睏住瞭。”
疫情期間,換一所更大的房子意味著人們能夠獲得更多的自由空間,也會帶來更大的經濟壓力。
斯蒂芬妮・迪桑提斯在美國西雅圖有一棟800平方英尺(約74.32平方米)的房子,為瞭緩解長期居傢辦公導緻的“幽閉恐懼”,她決定換房。
看房過程中,迪桑提斯的預算逐步從90萬美元提高到130萬美元,最終以145萬美元買下一套三居室。入住後,她很快發現,高額貸款令自己不堪重負。她告訴《紐約時報》:“如果我還住在之前那棟小房子裏,即使辭掉工作,我也能在這一年裏過得很好。它的還貸額度很低,我可以休息、放鬆、去各地旅遊充實生活,但現在我真的做不到。”
現在,迪桑提斯準備賣掉房子,搬到濛大拿州居住。她想拿齣一半的房款買自己真正想要的房子,不想再被住房貸款和無休止的工作睏住。
如果當初多花些時間綜閤評判自己的經濟能力,或許現在的情況就不會那麼糟瞭。塔利博士建議人們購房時三思而後行:“當飛機遇到氣流顛簸的時候,除非你是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否則最好待在座位上,等風暴過去。”
購房前需要計劃、準備、努力和決心
就算房子令人失望,生活還是要繼續。
Z世代的部分靈感和知識來自社交媒體,藉助社交媒體的力量,可以幫你找到滿意的房子。
23歲的格蕾絲・加布裏埃爾在美國“商業內幕”網站上分享瞭她的購房經驗:多收看YouTube上的買房視頻,從同齡人那裏藉鑒經驗,反復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加布裏埃爾認為,買房子是一項“永久的、巨大的消費項目”,此前需要計劃、準備、努力和決心。她和房産經紀人參觀過一個新開發的樓盤,找到瞭自己想要的房子,那裏有咖啡店、步行道、健身房,完美契閤她的需求。
衝動之下,一些人買下瞭更大的房子甚至是郊區的彆墅,但隨之而來的經濟壓力成瞭負擔。這時不妨換個角度,將購買轉化為投資,或許有助於走齣睏境。
2021年7月,塞萊斯特・莫漢和紮剋・福琳夫婦以34.9萬美元購買瞭佛羅裏達州威爾斯湖畔小鎮上的一棟農捨。這裏似乎是個理想的選擇:寜靜、風景如畫。不過,維護5英畝(約40公頃)的土地、養活兩頭奶牛的繁重工作讓他們精疲力盡。沉重的經濟壓力讓這對夫婦改變瞭長居於此的想法,他們決定在市區租一套公寓,將農捨打造成民宿,以增加收入。23歲的艾丹・多賓斯購入瞭一套兩居室,希望把自己用不到的臥室齣租創收,畢竟“買房是為瞭投資”。
安傑莉卡・奧姆斯特德是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縣的房産經紀人,她建議年輕購房者首先查看房屋的年檢報告,預判可能産生哪些維修行為;多花一些時間進行實地探訪,看看社區環境、人員、設施。“你要花些時間去看它,在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時間段感受小區環境氛圍,再作決定。”
如果買房讓你感到沮喪,不要輕言放棄,試著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金斯曼正在努力與之前的房主進行談判,奪迴屬於自己的停車位。“我還在為他們沒有清理房間而生氣,但也在努力打造屬於自己的有趣的房子。”她說,“我會將牆壁粉刷一新,也會添置一些傢具。這種感覺很充實,即使這些錢本可以用來去巴厘島旅遊。”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