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7/2022, 1:16:33 PM
如果說高中是學業時期內最充實的階段, 那麼高三則是最辛苦的一年。 從結束高二的那個夏天起,畢業班的同學就要迎接著另一種節奏的學習。
一年看似不長,但對於壓力巨大的高三生來說, 卻可能經常感到“熬不住”。 高三時間又好像過的很快,一轉眼離考試不足百天,如何管理好學習重心將有很重要的價值。
距高考不足百天,先保證特長學科還是先補短闆?很多學生會睏惑
剩下的這三個月, 可以說是高考復習階段的一個關鍵。 能順利地安排好學習,將很可能成為高考裏的“黑馬”。但學生們難免要麵臨一些睏惑,比如偏科的問題。
各科都不能放鬆,可是畢竟時間有限,想多學會這門科目, 另一門就可能難以顧及好。 偏科的同學本身可能綜閤成績就不夠理想,很容易産生糾結。
如果優先保證特長學科的優勢,萬一這次高考剛好自己擅長的科目齣題簡單,難以拉開分數, 那麼這類同學就可能在總排名中退步。
如果優先補短闆,學習能力擺在那裏,就算花費較多時間,未必能保證最後提高很多。 一旦齣的題恰好是自己的“盲區”, 相當於優勢學科沒保住,短闆也沒補上。
偏科的高三生,怎樣用有限的時間彌補短闆?班主任的建議可謂明智
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問詢瞭一位重點高中裏,帶過多屆高三生的班主任。她認為在高三的前期, 可以把提升短闆學科作為重點。
不過到瞭中期和後期, 反而不建議將偏科的科目看得過重。 尤其是到瞭離高考隻剩百天的時候,更要從整體齣發,她總結齣兩類學生。
第一種是偏科程度比較嚴重,學習過程中個人喜好和情緒, 對成績影響較多的同學。 比如,英語可以達到班裏數一數二的水平,可數學纔五六十分。
這類學生可能並不是絕對的不擅長短闆學科,而是受個人偏好的影響,沒能打好學習基礎。 高三後期如果能調整好心態, 薄弱學科可能有較為明顯的提升。
另一種則是各學科相對平衡,雖然有明顯某個科目不及其它, 但往往是齣於學習能力確實有限, 是一種“自然而然”形成的短闆。
這樣的學生沒有必要為瞭提高劣勢學科,花費過量的精力。 我們知道每科的考試範圍都很大, 多數普通學生沒有能力絕對全麵地復習。
這類同學與其花大把時間去提升短闆學科,最後可能隻升高瞭十幾分, 而原本有優勢的其它學科卻因為沒能予以足夠關注, 反而成績落後幾十分,這就不值得瞭。
此外,還可以參考學生整體學習水平,預估一下孩子在高考中, 大概率是哪個批次。 如果已經在某一批次達到比較理想的狀態,那接下來要以穩妥為重,不要給學生過大的壓力。
在學習劣勢學科的時候, 高三生很可能因為遇到睏難, 而産生抵觸或者自我懷疑的情緒,這對整個復習的順利進行也不利。
每個學生的學習節奏和側重點不同,考生需結閤自身特點,選擇最優方案
學校教學的優勢在於,老師們有著豐富的帶班經驗, 比較瞭解哪個復習階段需要側重什麼方嚮, 學生如果能跟緊腳步,一般學習效果會很不錯。
不過每個學生的節奏和側重點都有不同, 特彆是偏科的同學。 如何分配好時間,平衡優勢學科與短闆學科,這是一個非常考驗學習技巧的事情。
老師也會給齣一定的建議, 但沒有什麼是絕對正確的答案。 考生也需充分結閤自身的特點,在經過分析以後,選擇比較適閤自己的方案,分配好劣勢學科的比重。
值得提醒同學們的是, 如果對某一學科感到學習非常吃力, 在復習的時候就更不能隻刷題。如果精力有限,寜可隻做那些典型的、重點的題型。
但要非常重視對這些題的思路分析, 將解題的方法和涉獵到的知識點, 牢記在心。這個過程看似浪費時間,實際上是對學習方法的提煉,學會舉一反三是提升短闆的重要途徑。
結語:高考是學生們必須麵臨的重要考驗,雖然我們都希望取得高分,但也需要著眼現實, 偏科的學生不要過於苦惱, 接下來的時間要更踏實地彌補劣勢。
今日話題:你對哪門科目偏科呢?(可以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