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11:20:51 AM
漢武帝是一位雄纔大略的皇帝,在他的一生之中,如果說有什麼汙點的話,那麼無非就是巫蠱之禍。
曆代帝王都非常相信巫蠱之術,即使是秦皇漢武這樣的韆古之帝也不能避免。
漢武帝晚年十分迷信巫蠱,直接改變瞭漢朝曆史進程,不僅如此,漢武帝因為信任小人,還釀成瞭一齣扼腕韆年的父子悲劇。
漢武帝的大部分子女都死於巫蠱之風,可想而知漢朝巫蠱之風多麼盛行。其中有三個事件是眾多巫蠱之罪中最齣名的,最後一個直接釀成瞭一齣韆古悲劇。
一、金屋藏嬌,悲劇結尾
陳皇後是漢武帝第一任皇後。她的母親館陶公主一開始想把女兒嫁給當時的太子劉榮,誰知劉榮的母親栗姬怨恨館陶公主經常給漢景帝進獻美女,於是拒絕結親。
館陶公主就將女兒許配給瞭王夫人的兒子,就是劉徹,後來的漢武帝。
館陶公主曾問過年幼的劉徹想不想娶自己的女兒,劉徹說道:“如果能娶到她,我就修建一座金屋給她住。”這便是“金屋藏嬌”的由來。
這段佳話流傳韆古,人人羨慕。本來兩個人應該夫妻和睦,恩愛有加,但是陳氏被冊立為皇後之後,就恃寵而驕,驕縱蠻橫。
漢武帝當時寵愛衛子夫,陳皇後十分妒忌,於是屢次加害於她。
漢武帝知道瞭這件事情之後,非常生氣,就更加不寵愛陳皇後。
陳皇後不死心,又用那種婦人取悅於人的術法企圖獲取漢武帝的歡心,但是被漢武帝發覺,於是漢武帝派人去徹查此事。
當時禦史大夫張歐有一位下屬侍禦史名叫張湯,他追查齣陳皇後使用的是巫蠱之術。漢武帝大怒,將替陳皇後使用巫術的巫師楚服定罪。
元光五年,楚服等人因為替皇後使用邪術嫁禍於人而獲罪,罪大惡極,牽連被殺的有三百多人,楚服被斬首示眾。漢武帝又下達一道文書,說:“皇後不守禮法,祈禱鬼神,降禍於他人,無法承受天命。應當交迴皇後璽綬,離開皇後之位,退居長門宮。”
七月十四日,陳皇後被廢。幾年後,陳皇後去世,被埋在霸陵郎官亭的東麵。
因為陳皇後的妒忌之心,因為一念之差又使用巫蠱之術,這在古時候是非常忌諱的,所以纔為自己召來瞭殺身之禍。金屋藏嬌的美談也成為瞭悲劇。
二、公孫賀位居三公,冤死獄中
公孫賀在漢武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就為太子捨人,等到漢武帝即位,公孫賀就被提拔為太僕。公孫賀的夫人是衛皇後的姐姐,於是公孫賀也得到漢武帝的信任,被強製任命為丞相。
按理說丞相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應該有不少人都想做,
但是因為當時朝廷正值多事之鞦,丞相李蔡、嚴青翟、趙周皆因為獲罪而死,大傢都人心惶惶,沒有人願意接丞相這個燙手山芋。於是漢武帝選來選去,決定任命公孫賀為丞相。
公孫賀接到這個命令後,猶如晴天霹靂,連忙下跪,扣頭對漢武帝說道:“我本來就是邊界上的人,靠鞍馬射箭的本領當瞭官,纔華實在不足以任宰相。”大臣們見此都為公孫賀悲傷,留下眼淚。但是漢武帝決心已定,他不為所動,對左右說:“扶起丞相!”公孫賀抗爭著不肯起身,漢武帝見此,心中惱怒,拂袖而去。公孫賀不得已接下瞭丞相這個擔子。
丞相的悲劇並沒有到公孫賀這裏就停止,公孫賀的擔憂是正確的。
過瞭幾年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因為父親是丞相,姨母是皇後,愈加驕奢,不守法令,竟然擅自挪用北軍軍餉一韆九百萬。
東窗事發後,公孫敬聲被逮捕入獄。
正巧漢武帝正在追捕陽陵縣人硃安世,還沒有追捕歸案,公孫賀為瞭替公孫敬聲將功摺罪,請求追捕硃安世,漢武帝應允。
硃安世是京城裏的大俠客,他被公孫賀抓到之後聽說丞相想抓捕他為他兒子贖罪,笑道:“丞相的災禍牽連到他的傢族瞭,正巧我想告發丞相違法的事,事情多到砍伐南山的竹子也寫不完,就算斜榖的木頭也不能桎梏我。”
於是硃安世獄中上書,告發公孫敬聲和陽石公主私通,並且指示巫師在祭祀時詛咒皇上,在上甘泉宮的馳道上埋偶人,用很惡毒的言語詛咒。
漢代之時本來就忌諱巫蠱之風,這下公孫敬聲可觸動瞭漢武帝的逆鱗,漢武帝立即命人徹查公孫賀所有罪行。公元前92年正月,公孫賀被抓捕,漢武帝下詔,斥責公孫賀仗著位高權重做齣邪惡之事,為瞭給弟子門客牟取利益而不顧百姓死活;自作主張施恩邊郡,造成農民貧窮,牲畜疲睏,損耗馬匹,武備衰減;手下官吏隨意增加賦稅,百姓破産流亡;假傳詔令,逮捕硃世安。基於以上多條罪名,公孫賀父子雙雙死於獄中,全傢被族滅。
為什麼說公孫賀是冤死的呢?晚年漢武帝因為巫蠱之事怏怏不樂,當時的丞相車韆鞦為瞭寬慰漢武帝,就給皇上祝壽,贊美皇上的美德。
漢武帝在和車韆鞦談話中說道,關於公孫敬聲的巫蠱之罪,有關官員根本沒有查齣什麼罪證。
如果是這樣,公孫敬聲的巫蠱之罪隻是無稽之談,所以公孫賀有冤死之意。
三、巫蠱案發,太子身死
太子劉據是漢武帝嫡長子,漢武帝對他十分喜愛。因為劉據性格寬厚,仁慈恭謹,漢武帝相信將來太子登上皇位一定能夠治理好國傢,
每當漢武帝齣外巡遊,都會放心的把宮中之事交給太子。雖然太子總是在漢武帝迴來之後將重要的事情上報,但是漢武帝沒有不同意的時候。
太子的性格和漢武帝有些相反,漢武帝嚴苛執法,但是太子往往更心軟,所以朝中有很多用法嚴厲的大臣都不喜歡太子。
正巧的是在朝中用法嚴苛的大臣更多,他們都結黨營私,常常詆毀太子。皇後擔心太子被小人陷害,想要讓太子稟告漢武帝,讓皇上殺掉那些小人,但是太子認為身正不怕影子斜,他相信漢武帝不會相信讒言。
其實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太子相信漢武帝,
但是漢武帝後期昏庸,經常聽信各方術士。在漢武帝身邊的水衡都尉江充看穿漢武帝的疑懼心理,在漢武帝生病之時說宮中有蠱氣,如果蠱氣不除,皇上的病就不會好。於是漢武帝派江充找蠱,又派按道侯、禦史、黃門等人協助江充。
因為江充之前與太子有過節,害怕太子登基後自己小命不保,所以一直想暗中謀害太子。
江充在宮中各處搜尋,一直搜到太子的宮殿,搜尋後揚言在太子宮中搜到的木頭人最多,上麵寫滿瞭大逆不道的話。
因為之前受到巫蠱之罪連纍的人太多瞭,太子決定去跟漢武帝解釋,但是在路上江充卻攔下太子用此事逼迫,太子迫不得已逮捕江充,將江充殺死。
這時太子不知道漢武帝是否還在人世,通過長禦女官將此事稟明皇後之後,太子決定發動長樂宮衛卒。
一時間長安城中混亂不堪,紛紛傳言太子謀反,百姓也相信傳言,都不肯依附太子。
黃門蘇文從一片混亂中逃齣長安,嚮漢武帝稟告太子謀反,漢武帝不相信,要使臣召太子前來。使臣不敢進長安,就嚮漢武帝編謊話說太子謀反,想要殺自己。漢武帝大怒,命人緊守長安城門,防止叛軍齣逃。
此時太子懷疑京城有人趁機作亂,漢武帝又深信太子反叛,父子二人之間巨大誤會不能解除。
武帝在這時從甘泉宮迴長安,駕臨長安城西建章宮,下詔徵發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輔靠近長安各縣的軍隊,部署中二韆石以下官吏帶領,左丞相劉屈犛兼任將軍。
太子也派遣使者假傳詔令赦免長安城中京師諸官府中的囚徒,徵發看守武庫的軍隊,命少傅石德和門客張光等人分彆率領,派長安城裹的囚犯如侯持節徵發長水校尉和宣麯宮的鬍騎,全部攜帶武器裝備到長安城中集閤。
當初,漢朝調兵的符節全是紅色,因為太子持有紅色的符節,所以後來皇帝的調兵符節上又安有染成黃色的犛牛尾的裝飾,以相區彆。太子徵召監北軍使者任安調動北軍兵,任安接受調兵符節以後,關閉北軍軍門不肯響應太子。
太子隻好領兵離開北軍,驅使長安四市的百姓共有幾萬人,來到長樂宮西闕下麵時,碰上瞭左丞相劉屈犛的軍隊,混戰瞭五天,死瞭幾萬人,鮮血流進街道兩旁的下水道中。歸附左丞相劉屈犛的軍隊逐漸增多,太子的軍隊失敗,嚮南逃奔覆盎城門,逃齣城去。
十七日,太子兵敗,南逃到長安城覆盎門,遇到司直田仁把守城門,因為太子是皇上的兒子,田仁沒有逼迫太緊,所以太子得以逃齣城外。皇後也因為此事自殺而死。八月,地方官找到太子進行圍捕,太子知道自己難以逃脫,自縊而死。
總結
班固曾說:“巫蠱之禍,豈不哀哉!”
西漢因為巫蠱的原因死瞭太多人瞭,漢武帝晚年時纔醒悟過來,因為相信巫蠱,自己犯瞭多大的錯誤。
後來漢武帝也明白,太子其實沒有謀反之意,隻是因為害怕纔逃跑。
在漢武帝晚年,漢武帝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下瞭《罪己詔》,自責自己的失誤,因為對太子劉據的思念,還修建瞭思子宮,又造瞭一座高台,名叫“歸來望思之台”,用以寄托自己對太子的思念。
參考文獻:《資治通鑒》《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