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1:58:51 PM
2009年,我國目前最長的交通大動脈“連霍高速”河南段決定擴建;消息一齣,三門峽、靈寶等區域相繼開工,唯獨洛陽段遲遲不肯動土。這倒不是“洛陽”故意為之,而是遇到瞭“北邙山”這處誰見誰愁的地方;一邊是經濟建設,一邊是文化遺址,專傢究竟該如何抉擇呢?
也不用多做介紹瞭,一句“生在蘇杭,死葬北邙”將洛陽城外這處地勢平緩,土厚水深的“風水寶地”形容得淋灕盡緻;據統計,“邙山”已探明的古代帝王陵墓就達24處,至於曆代諸侯藩王、名人貴族的墓葬,那就數不勝數瞭,用“6位數”來形容或許還說少瞭。
這次“連霍高速”的擴建,可是功在韆鞦,必須開工的經濟建設;可“邙山”又是著名的文化遺址,兩邊都很重要,這可怎麼辦呢?再三權衡後,有關部門隻好硬著頭皮上,先對高速路經過的“邙山”區域進行考古勘探和搶救性發掘。
說的挺簡單,真做起來就非常睏難瞭。邙山幾十萬座古墓,這要一點一點地勘探、發掘,所耗費的時間可不是幾個月就能完成的;勘探剛開始,考古隊就發現瞭一座大型古墓,其東西跨度超過瞭50米,而且處於“東漢皇陵”的核心區。
其他的暫且不說,僅這座古墓位於“皇陵核心區”就足以證明該墓主人的尊崇身份瞭,考古隊暫時命名其為“44號墓”;古代墓葬等級非常嚴苛且復雜,但也因如此,墓葬的層次、等級一目瞭然,理論上來說,專傢以“東漢”墓葬規則,基本就能判定“44號墓”的等級。
前麵說瞭,“44號墓”位於東漢皇陵的核心區,這位置足以證明該墓的等級、地位,但專傢卻不敢輕下結論;因為按照“東漢皇陵”的規則,墓葬都是南北朝嚮的,“44號墓”卻是東西朝嚮,而且該墓竟然沒有“漢墓”常見的巨大封土堆,豪華的地上陵園等配套設施。
這麼一比較,“44號墓”倒顯得寒酸瞭許多;但該墓又身處“皇陵核心區”,墓主人該是什麼樣的高貴身份,纔能葬在這種地方?
專傢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想解開這一問題就隻能發掘瞭,可難題又來瞭;剛發掘不久,“6個盜洞”赫然齣現在眾人麵前,而且盜洞年代不同,且時間久遠,看來這座墓被人多次“光顧”瞭。
漢墓到今天已是“十墓九空”,再加上齣現瞭“6個盜洞”,考古隊員們的心瞬間涼瞭半截;失望歸失望,但工作還要繼續,一般來講,“漢墓”的墓道比較寬大,兩側有內收式的台階,呈斜坡狀。
“44號墓”基本符閤這些條件,這說明該墓與“東漢皇陵”處於同一時代,也是一座漢墓;令人沒想到的是,“6個盜洞”已經夠誇張瞭,發掘後纔發現,這座“理應豪華”的古墓竟然沒有墓頂。
不是沒修墓頂,而是“土夫子”竟然連墓頂這些漢磚都給扒走瞭;還不止,墓中雖然有前室、後室、北側室、南側室、耳室等配套設施,但牆磚、地磚等絕大部分“漢磚”,基本都被盜走瞭。
“磚”都沒瞭,那就彆考慮再齣土什麼珍貴文物瞭,考古隊員們隻好默默
的
清理這座規模宏大的“空墓”;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考古隊居然在前墓室中發現瞭一件“鎦金銅帶鈎”和一件“銅權”,這大概是土夫子“遺忘”帶走的。
僅憑這兩件東西,還是無法判斷“墓主人”的真實身份;沒想到的是,考古隊員居然從棺槨的位置從土裏摳齣瞭一件文物,一枚小巧的“印章”。
經過除銹拋光,印章上的字終於顯露瞭齣來,但現場卻沒幾個人認識;這倒不是考古隊“沒文化”,而是印章上刻的是兩韆多年前的“小篆”,這種文字年代太過久遠,今天想弄懂,非請教古文字專傢不行。
又是一段漫長的鑒定時間,古文字專傢終於確定,這枚印章的主人是漢末三國,曹魏名將“曹休”;據史料記載,“曹休”是曹操同族的侄子,但曹操卻待他如己齣,還將精銳“虎豹騎”交給他統領;“曹休”在三國前期比較年輕,在“五子良將”、“五虎上將”等人的壓製下,似乎不怎麼齣名。
其實不然,“曹休”屢立戰功,尤其擊敗過張飛,這樣的能力在三國年輕一輩中可謂鳳毛麟角;到瞭三國後期,“曹休”是魏文帝曹丕的左膀右臂,又是輔佐魏明帝曹睿的“四大托孤重臣”之一。
“曹休墓”的發現,對現代專傢研究漢晉曆史有著非凡意義,但還是留下瞭三個問題;東漢皇陵的其他漢墓都是南北朝嚮,為什麼“曹休墓”卻是東西朝嚮呢?這個問題相對容易解答,“曹魏政權”雖說源齣東漢,但畢竟已經改朝換代,因此身為“曹魏重臣”的曹休,其墓葬自然不能與“前朝”一樣。
其二,曹休身為“大司馬”,手掌天下兵權,可謂權傾朝野;如此高貴的身份,其墓葬怎麼會“無封土、無陵園”這麼寒酸呢?這一問題也有跡可循,曹操和曹丕都曾下過“薄葬令”,即:不封不樹,無立寢殿,不造園邑。
試想,曹操是“魏武帝”,曹丕是“魏文帝”,兩位皇帝都薄葬;“曹休”即是曹氏宗親,又是曹魏臣子,那就更要跟隨皇帝的步伐,將自己“薄葬”瞭(看“曹休墓”的規模,也不能算“薄”)。
最重要的還是第三點,“曹休”是曹魏政權的臣子,且葬式區彆於前朝漢墓,怎麼會安葬在“東漢皇陵”裏呢?這個問題不好迴答,畢竟年代過於久遠,有專傢認為:邙山土地有限,“東漢皇陵”又是邙山中的風水寶地,曹休無處安放,隻能與東漢帝王“擠一擠”瞭。
這話有點調侃的意思,“曹休”可是曹魏重臣,如此崇高的身份,難道邙山上還沒他的一席之地嗎?就算要“風水寶地”,按曹魏素來的行事風格,把“東漢帝陵”拆瞭,也要把曹休葬在這裏啊。
而且,“曹休”可是逼迫漢獻帝讓位於曹魏的重要人物之一,有這層淵源,怎麼可能會與東漢皇帝“擠”在一處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