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與腦梗都屬於比較多見的腦血管疾病 一旦發病 中風和腦梗有哪些區彆?想要預防中風,養成這6個好習慣,需瞭解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3/26/2022, 8:10:36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中風與腦梗都屬於比較多見的腦血管疾病,一旦發病,患者都會齣現程度不同的頭痛、頭暈、惡心、視力下降,以及肢體麻木等一係列不適癥狀。這些癥狀非常相似,所以很多人都認為,中風與腦梗完全是一種疾病。但其實不… .....
中風與腦梗都屬於比較多見的
腦血管疾病
,一旦發病,患者都會齣現程度不同的
頭痛、頭暈、惡心、視力下降
,以及
肢體麻木
等一係列不適癥狀。
這些癥狀非常相似,所以很多人都認為,中風與腦梗完全是一種疾病。
但其實不然,中風與腦梗雖然同屬於腦血管疾病,但並不是一類病,這之間有著一定的區彆。
至於是哪些區彆,下麵,就給大傢詳細介紹一下。
中風與腦梗有哪些區彆?
中風也被稱為
腦卒中
,包括
缺血性和齣血性
兩種。其中齣血性腦卒中也被稱為
腦齣血、腦溢血
,是一種齣現瞭
腦室齣血、腦實質齣血
,或者是
蛛網膜下腔齣血
的急性腦血管疾病。
而缺血性腦卒中
俗稱為中風
,是一種因為腦部的
血液循環發生瞭障礙
,導緻局部腦組織齣現
缺血、壞死
以及
軟化
。這就說明,
中風包括瞭腦梗
,而
腦梗隻是中風當中的一類
。
但不管是缺血性還是齣血性的腦卒中,一旦發病,都有著
進展快速、緻殘率高、復發率高、並發癥多
以及
死亡率高
的特點,所以在日常中,必須做好預防這類疾病的工作。
而導緻中風的原因,與一些不良的習慣有關。所以想要預防中風,就必須養成一些好習慣,下麵,再為大傢詳細介紹一下。
如何有效預防中風?
一、
積極治療慢性疾病
對於患有
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
,或者是
冠心病、腦部供血不足
等一係列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來說,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
定時、定量服用藥物
。並且要注意監測好自己的
血脂、血糖、血壓值
。
二、
不抽煙喝酒
每天喝酒,是導緻發生中風的一個主要誘因。
乙醇
成分會使
血管異常痙攣
,還會導緻
血管內膜受損
,很容易發生
血管堵塞或血管破裂
現象。
而香煙會進入
血液循環係統
,導緻
血管
發生
異常痙攣
。並導緻
血管內膜脫落
,就會增加
中風
的發病率。
三、
充足睡眠
每天晚上必須有一定的充足睡眠時間,能夠使得心髒大腦得到更好的休息,並且使得血管舒張能夠加速血液的循環速度。
如果熬夜體內會分泌齣大量的去甲腎上腺素等激素,使得血管受到刺激,從而影響到血管彈性以及韌性,也會增加中風的發生率。
四、閤理飲食
不要吃過多
高油、高鹽、高糖、辛辣類
食物,這些食物都會
影響到血液流速
,並且會
損傷到血管健康
。
應多吃一些
植物性食物,
並適當搭配
乳製品、瘦肉、蛋類、魚肉
等食物。
五、適當補水
每天適當補充一些
白開水,
或者是
淡綠茶、紅茶
等。可以
加速血液循環
,促使血管中的
脂類
等物質
代謝
,有著
疏通血管
,
預防中風
的作用。
六、增加運動
一定
不要長期久坐
,否則,
血液流速
會變得越來越
慢
,
血管彈性
也會
下降
。
適當增加運動,能夠使整體
血液循環加快
,
血管彈性
也會
增加
,發生
中風
以及一些其他
心血管疾病
的概率都會相對降低。
總而言之,中風與腦梗都屬於血管類疾病,但
中風也被稱為腦卒中
,分為
缺血性和齣血性
兩類。
齣血性腦卒中
也被稱為
腦溢血
,而
缺血性腦卒中
,則被稱為
腦梗
或者是
中風
。
不管是哪一種類型,一旦發病如沒有及時治療,會導緻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所以在日常中,必須注意調整好自己的生活習慣,能夠有效預防中風的齣現。
除瞭以上6點之外,一定要注意保持
良好情緒
,氣溫下降時還應做好
頭部的保暖
工作,能夠最大程度降低中風的發生率。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在輪椅上度過的花季,超級罕見病患者的春天誰來守護?
6歲時發現自己比同齡的孩子都不擅長跑跳,8歲時開始齣現嘔吐、胸悶、呼吸睏難,9歲時被確診為龐貝病,12歲終於等到特效藥,卻直到16歲纔真正開始接受藥物治療。在過去的十多年裏,對於佳佳(化名)而言,本應充滿生機的青春卻一直被病痛摺磨著。 由於體內缺少酸性α- 葡萄糖苷酶,過多的糖原在佳佳的身體堆積,並損害著她的肌肉和器官,導緻她齣現運動功能和呼吸功能障礙。 希望也曾齣現過。2017年治療龐貝病的特效藥正式登陸中國市場。但治療費用讓佳佳望而卻步。“那種感覺就像是完全黑暗的世界裏突然有瞭一點點光,但.......
何時迎來戴維斯雙擊?中國心髒瓣膜行業迴顧、對比和展望
從所有投資人瘋搶瓣膜企業投資份額,到資本市場暴跌帶來的巨大影響。從全球範圍內TAVR産業的爆炸性上升,到業內紛紛擔心中國真實需求到底有多少。2020年到2022年初,中國心髒瓣膜賽道形成瞭典型的戴維斯雙殺。港股多傢心髒瓣膜頭部企業商業化不及預期,市值不僅紛紛跌破發行價,甚至一度低於曆史融資金額總和,整個賽道似乎按下瞭暫停鍵。 但不論如何,支撐心髒瓣膜行業發展的基本麵仍然存在,即中國已逐步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瓣膜病這一典型的老年病背後是數以韆萬無法藥物治療的患者。 歐美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心髒瓣.......
安徽25日新增本土病例1+16
新京報快訊 據健康安徽官微消息,2022年3月25日0-24時,安徽省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例(蕪湖市繁昌區,係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16例(閤肥市蜀山區1例,亳州市利辛縣1例,蚌埠市五河縣1例,蕪湖市繁昌區4例,銅陵市銅官區9例),新增治愈齣院病例1例(境外輸入),新增解除醫學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4例(馬鞍山市當塗縣3例,銅陵市銅官區1例)。 截至3月25日24時,安徽省纍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1011例,目前在院治療8例(馬鞍山市含山縣1例、花山區1例,銅陵市銅.......
腸癌越發年輕化,或與這5個不良習慣有關,若你有,趁早改正
一般情況來說,腸癌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當中。但近些年來,腸癌的發病人群越發年輕化,30歲左右人群患上腸癌的概率越來越高。 而導緻這種情況齣現的原因,極有可能與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 所以想要預防腸癌,就一定要改掉一係列不正確的生活習慣。那麼,到底有哪些不良習慣會誘發腸癌的齣現呢? 一、低縴維高脂、高蛋白飲食習慣 低縴維、高脂飲食,是導緻患者腸癌的一個非常主要的因素。 如果在日常中吃過多高油脂、高蛋白食物,而減少各種蔬菜、水果、粗糧、豆類等富含維生素、縴維素鋅元素、鬍蘿蔔素食物的話.......
“忽胖忽瘦”比胖更傷心血管!女性尤其該關注
肥胖和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但與傳統觀念認為的「肥胖最傷心血管」不同,《心血管糖尿病學》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忽胖忽瘦」比一直胖更危害心血管健康。 受訪專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教授、主任醫師 許頂立 解放軍總醫院老年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田慧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 孫建琴 研究:忽胖忽瘦更傷心血管 作為全球的主要疾病負擔,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不僅會“各自為戰”,有時還會“抱團取暖”,對人體左右夾攻。 美國一項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前.......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感染“38+2231”
上海市衛健委今早(26日)通報:2022年3月25日0―24時,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8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231例,其中5例確診病例為此前無癥狀感染者轉歸,3例確診病例和1773例無癥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現,其餘在相關風險人群排查中發現。新增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9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例,均在閉環管控中發現。 四川觀察(來源:上海衛健委) .......
北京昨日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1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在朝陽和東城
3月25日0時至24時,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和1例無癥狀感染者,無新增疑似病例;新增7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9例無癥狀感染者,無新增疑似病例。治愈齣院11例。 本土病例 確診病例:現住朝陽區六裏屯街道甜水西園社區一期2號樓。3月23日作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3月24日報告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已轉至定點醫院,綜閤流行病史、臨床錶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3月25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 無癥狀感染者:現住東城區安定門街道花園東巷17號院。3月20日作為確診病例的.......
專傢解讀:什麼是“抗原篩查+核酸診斷”檢測模式?
今天(3月26日)開始,全國多地對重點區域開展核酸篩查,在非重點區域開展抗原檢測。什麼是"抗原篩查 +核酸診斷"監測模式?兩種篩查方法有何不同?針對大傢的疑問,來聽聽疾控專傢的權威解讀。 疾控專傢錶示,南京已經開始啓用"抗原篩查 +核酸診斷"監測模式。 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潔指齣:“因為目前全國很多的地區,都有一些奧密剋戎的散發病例,大傢都知道奧密剋戎的傳播速度是很快的,傳染性更強,因此檢測的需求量會大大增加,而且對檢測的速度要求更高,需要在更短的時間內,篩齣一些感染的人群,盡早進行相關.......
這4個行為或傷害腎髒,身體若齣現這5種錶現,當心腎髒齣問題瞭
腎髒是人體中的重要器官,它的主要作用是産生尿液、排泄體內的代謝廢物和毒素以及多餘水分保持水,電解質和酸堿的平衡。 近年來,腎髒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以尿毒癥為甚。腎病是一種生活疾病,很多不好的生活習慣都會對你的腎造成損害。 哪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可傷害腎髒? 1、高鹽飲食,熬夜,少喝水 患者如果長時間熬夜、平時壓力過大、愛喝濃茶、喝濃咖啡都有可能引起腎功能不正常; 高鹽分會導緻血壓升高,流入腎的血量會降低,造成腎缺血、缺氧,久而久之患上腎病; 喝水少,尿量必然會降低,排泄物和毒素的濃.......
山東濰坊26日0時至18時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6例
新京報快訊 據濰坊發布官微消息,3月26日0時至18時,全市報告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6例,均為外地輸入人員的密切接觸者,均在壽光市。新增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無癥狀感染者2例。 截至2022年3月26日18時,全市纍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8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62例,纍計齣院確診病例6例、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無癥狀感染者24例,現有本土確診病例2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8例。 編輯 劉佳妮 .......
上海本土新增38+2231例
上海市衛健委26日通報,3月25日0―24時,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8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231例,其中5例確診病例為此前無癥狀感染者轉歸,3例確診病例和1773例無癥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現,其餘在相關風險人群排查中發現。新增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9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例,均在閉環管控中發現。 另據上海發布消息,截至3月25日24時,上海市纍計本土確診707例,治愈齣院476例,在院治療224例,死亡7例。現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尚在醫學觀察中的無癥狀感染者8711例,其中本土無癥.......
宮頸為何那麼愛生病?女生最該瞭解的6個知識!
小小宮頸 都不是一個器官 隻是子宮的一部分 卻帶給女生不少麻煩 有時甚至是大大的恐懼 很多時候 恐懼源於未知 知妹今天就好好講講它 如果把子宮比做一個微微吹起來的氣球,宮頸就是氣球的口部。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孕期,子宮慢慢變大,宮頸也會慢慢縮短,分娩的時候,宮頸消失。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分娩結束後又縮迴正常。 婦科醫生檢查時,通過陰道窺器可以看到宮頸口的樣子,健康的宮頸,看起來就像一個甜甜圈,光滑有彈性: 不潔性生活、免疫力降低會讓你的陰道環境處在危機之中。 因為宮頸是子宮的“大門.......
三甲醫院專傢的用藥提醒:這10種藥最傷老人,一定要小心
人到老年,生理機能逐漸衰退,各種身體毛病也紛紛找上門。睡眠時間越來越少,可吃藥是少一頓也不行。 以30歲人體機能為100%計算,排除各種疾病因素乾擾,60歲老人基礎代謝下降會8%,肺功能下降30%,肝腎血流量下降30%[1]。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肝腎是藥物代謝排泄的主要器官,肝髒和腎髒對藥物的代謝能力下降,意味著藥物效應和毒副作用會因此增加。 有研究資料錶明,成年人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12%,而60-69歲年齡組為15.4%,70-79歲年齡組為21.3%,超過80歲後達到25%[3.......
身體的這 8 大器官容易被“喂齣”癌癥,隻因你喜歡這樣吃飯
審稿專傢:陳洪生| 哈爾濱醫科大學四院腫瘤肝膽外科主任醫師 特約作者:田葉紅| 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防治腫瘤博士 參考文獻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麵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
你最常吃的這 4 種早餐,卻在傷害你的身體……
要說中國人早餐最愛吃什麼 可能沒有人說得清 廣東的早茶,廣西的米粉 武漢的熱乾麵,鄭州的鬍辣湯 天津的煎餅果子,東北的大餅夾一切… 一頓早餐,半個中國文化 (來源:網絡) 但很多人不知道 一些看起來色香味俱全的早餐 可能會不健康 今天我們就來盤一盤 1.牛奶+雞蛋 營養缺陷:蛋白質含量高,碳水化閤物明顯不足。 早餐隻吃這兩樣,熱量不足,很容易感到餓,你可能整個上午都昏昏欲睡。 改善建議:吃個包子、麵包或紅薯等提供碳水的食物,最好再配點堅果、蔬菜、水果。 2.白粥+醃菜 營養缺陷:精.......
這個病,女性是男性的2倍,齣現這10個錶現,要小心
審閱者: 石瑩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 女性患抑鬱癥的可能性是男性的 2 倍,多達 1/4 的女性會在生命某個階段齣現嚴重抑鬱,這可能與女性一生中激素水平的變化有關。 青春期、孕期、絕經期以及分娩或流産後,女性激素水平變化明顯,可能導緻經前期綜閤徵或經前焦慮癥。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她們可能有如下錶現: 1、持續性地悲傷、焦慮或“空虛”的情緒; 2、對娛樂活動失去興趣或從中感受不到快樂,包括性行為; 3、煩躁、易怒,或極度傷心,經常哭泣; 4、感到內疚、無價值感、無助、絕望、.......
《餘生》中的顧魏和林之校,都因為融入不瞭對方的領域而自卑
作者:萱小蕾 圖:網絡、侵權請聯係刪除 �� 兩個生活在不同領域的人,要是彼此喜歡,很不容易在一起,因為會自卑,覺得自己融入不瞭對方的生活,不懂對方的專業和工作,沒有共同話題或方嚮。 也不太容易理解和瞭解對方的生活規律和習慣方式,如同《餘生,請多指教》裏的顧魏和林之校一樣。 本來互相喜歡,但是漸漸發現對方的工作學習生活領域跟自己完全不同,想要融入也很難,不是一朝一夕能瞭解能學會的東西。 比如林之校原本很期待住在顧魏傢裏的那一晚,可是發現他忙著工作,自己想要去幫忙,卻發現都是醫學專業術語,根.......
押注下一個PD-1
3月24日,復宏漢霖的PD-1斯魯利單抗上市。至此,國內市場PD-1/PD-L1産品已上市13款。 如今,創新藥企有PD-1不稀奇,沒有PD-1纔稀奇。經過各傢企業的一起努力,PD-1的治療費用已經從年費30餘萬直降到5萬元以內,韆億市場“縮水”成瞭原來的十分之一。 然而,市場對PD-1的未來也不完全悲觀。復宏漢霖總裁硃俊就曾錶示:為什麼不做PD-1呢?PD-1的故事絕對還沒有結束。 和現有藥物聯用,被認為是PD-1現在最大的價值。 PD-1開啓瞭免疫治療時代,成為化療、放療和手術之外的第四種.......
上海本土新增38+2231!
來源:長安街知事 上海市衛健委26日通報,3月25日0―24時,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8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231例,其中5例確診病例為此前無癥狀感染者轉歸,3例確診病例和1773例無癥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現,其餘在相關風險人群排查中發現。新增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9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例,均在閉環管控中發現。 另據上海發布消息,截至3月25日24時,上海市纍計本土確診707例,治愈齣院476例,在院治療224例,死亡7例。現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尚在醫學觀察中的無癥狀感染者871.......
一袋牛奶一個蛋?醫生揭秘獨傢高血壓保健口訣
本文作者:李健玲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高血壓科副主任醫師 我們的很多不良生活習慣正是導緻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例如過度攝入高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飲料及酒類,吸煙,缺乏鍛煉,過勞和心理壓力過大等。 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有利於預防和控製高血壓。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做到哪些呢? 醫學研究錶明,吃鹽量與高血壓發病有明確關係,鹽吃得越多,高血壓病的發病率也就越高,已經患高血壓的人,如果不能限製食鹽攝入,也會影響藥物治療效果。 因此,日常飲食應多吃新鮮、清淡食物,減少食鹽的攝入,如: 圖.......
乙肝五項大三陽,復查卻全是陰性?背後原因檢驗科不得不防
本周的業務學習,免疫室團隊分享瞭一例乙肝五項檢測結果假陽性的案例。大傢積極參與,認真討論,得齣瞭一些共識,對於酶免法的優劣勢有瞭深刻的瞭解。 案例經過 患者:全某,男,58歲,來自風濕免疫科,已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2021年12月9日,抽血進行傳染病篩查。因患者為新農閤醫保,按照規定,我們對該份標本采用酶免法進行傳染病四項檢測,首次結果如下。 從上化驗結果可知,患者乙肝五項結果為“大三陽”,處於乙型肝炎活動期。免疫室同仁齣於工作習慣,采用酶免法進行復查,結果仍然為“大三陽”。後采用電化學.......
軟軟血管?一個專忽悠國人的“養生建議”,卻有可能讓你長齣癌癥
正所謂:“酒之於世,禮天地,事鬼神。” 自古以來,酒不單純是酒。 我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酒與詩歌、酒與詩人總是有著不解之緣,而在當今社會,喝酒也是眾多的人的愛好,比如朋友聚會、結婚宴請總是少不瞭喝酒。 經過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早已形成瞭一套獨特的酒文化。 不過,不同地區的酒文化也有所不同。 北方人喝酒比較豪爽、喜歡大口喝酒,而南方人更喜歡細細品嘗,飲酒成瞭豪爽的代名詞,更成瞭文人雅士激發靈感的開關。 因此,酒在人際關係上能夠和而不同,因此成為一劑重要的催化劑。 即便少量喝酒,同樣也會危害健.......
接種HPV疫苗,十幾年後會怎樣?三個重磅研究告訴你!
HPV疫苗,可以說是人類第一種可以有效預防癌癥的疫苗,不僅能有效預防因高危型HPV感染引起的宮頸癌,也能預防類似原因引起的肛門癌、陰莖癌等多種癌癥。 也就是說,不論男女,都能通過接種HPV疫苗受益(隻不過,目前世界大部分國傢,包括中國在內,還是“女士優先”)。 隨著科普宣傳普及,很多人都想知道這兩個問題:HPV疫苗到底值不值得打?效果到底有多好? 到今年,距離人類第一支HPV疫苗上市(2006年)已經過去瞭15 年。科學傢們還真的找到瞭大量在這15年間進行瞭疫苗接種的人,研究瞭他們的情況後,得.......
身體裏為什麼會長“石頭”?揭秘結石形成過程!
唾液腺、膀胱、尿道這些“小眾”地方 也可能會長石頭 比如,涎石是唾液腺裏形成的鈣化物 吃飯時,腮幫子周圍可能會腫脹、疼痛 (唾液腺由腮腺、頜下腺、舌下腺等組成) 每個人都可能長結石 但多數時候,這些沒成氣候的“小石子” 會隨著運動或尿液衝刷等排齣體外 從“誕生”到“滅亡” 我們可能都察覺不到 即便是不能自然排齣的結石 也有很多治療方法 比如藥物治療、手術取石 以及體內、體外震波碎石術 牙結石就更簡單瞭 可以通過洗牙去除 要想減少結石的形成和復發 改變不良.......
甲減會導緻哪些嚴重後果?
除瞭一些特殊情形,甲減通常不會帶來嚴重後果。 目前甲狀腺功能檢查非常普及,已經很少有「甲減很嚴重卻沒有得到診斷和治療」的病例,所以甲減很少導緻嚴重的後果。 但如果甲減程度比較嚴重或發生得比較突然(比如獨居老人多年甲減一直未診斷或治療,或甲狀腺切除術後未補充甲狀腺激素,或原本服用較大劑量的甲狀腺激素但突然停藥),則可能會引起明顯的癥狀並導緻一些嚴重後果,比如: 1. 心髒病:包括心包積液、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常見於本身心髒就不好的甲減患者。 2. 黏液性水腫昏迷:是重度甲減導緻的多器官功能異.......
最早感染新冠病毒的一批人,後來都怎麼樣瞭?新冠最全後遺癥曝光!
我們看到一件很離譜的事情 國外,很多人害怕新冠疫苗的副作用 甚至主動暴露希望感染新冠病毒 期望獲得對該病毒的免疫力 這是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已經有無數研究錶明 新冠疫苗的適應癥人群打疫苗的好處 遠遠大於可能産生的副作用 而萬一真的感染新冠病毒 它産生的影響力 比你想象地可能更大…… 這是基於2021年3月發布在 Nature Medicine(《自然醫學》)的研究 記錄瞭最早一批 新冠肺炎患者康復齣院後 2~6個月內可能齣現的後遺癥 《醫學前沿》發布瞭最新後遺癥研究 即使非重癥患者 在確診新冠近.......
花粉過敏和感冒,怎樣區分?戴口罩能夠預防嗎?
春風拂麵,桃紅柳綠,又到瞭生機盎然的季節。不過,對於花粉過敏患者而言,望著飄蕩在空中的柳絮,難免憂心忡忡,打噴嚏、鼻塞、皮疹、風團、瘙癢、呼吸睏難,曾經的痛苦經曆,會不會再次來襲?戴口罩能夠預防花粉過敏嗎?哪些花,更容易引起過敏,需要避開?有什麼新技術,能夠幫助預防和治療嗎? 咱們先來復習有關花粉的重點信息。自然界的植物花粉傳播,分為2種主要形式,風媒及蟲媒。風媒花粉,利用風作為動力,楊樹、柳樹、樺樹、銀杏、梧桐等,都屬於這個類彆。特點是花型小,顔色不鮮艷,花粉含量高,質量較輕,可以隨風飛.......
患有腰間盤突齣後,牢記這6個注意事項,或能有效緩解不適
自從人類進化為站立和行走以來,腰椎已經成為支撐軀乾的中心,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著,腰椎承受著超過60%的重量。 但隨著年齡的增加,許多人的腰椎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腰椎老化和退化問題不可避免,發生後可能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如果得不到解決,可能會導緻行走無力,乃至輕度癱瘓,總之疾病危害很多,確診腰椎間盤突齣後,應該如何處理?以下從6個方麵分析一下。 第一、成年人在35歲往後需要更多的鈣 年輕時多補鈣,人老以後纔不會發生骨質疏鬆癥,因此建議35歲以上中老年患者恰當補鈣。 畢竟中年後,體內的鈣.......
一天喝八杯水?喝水時間錶?喝水這件事,國人總愛弄得那麼復雜
看瞭這個標題,肯定很多人會覺得---喝水,多麼簡單的事兒。 的確,喝水明明本來就是簡單的事兒,渴瞭酒喝瞭唄,偏偏還有人對你說----這樣喝,那樣喝會更健康什麼的。 不過話說迴來,喝水是否真的有那麼講究嗎? 喝水,還有最佳時間? 有些專傢說,早晨起來應該喝一大杯水,“清洗五髒六腑的垃圾”;也有專傢說睡前要多喝水有利於皮膚保濕,從而美容養顔。 不管專傢如何說,適閤自己的方法纔是最好的,從科學理論來看,喝水沒有預定的時間點或儀式(專傢所謂的儀式指喝水前後該做什麼,甚至喝水的體位也應有固定的模式).......
疫情之下如何預防慢性頭痛
這是達醫曉護的第3707篇文章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一年,自3月初始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全國上下多點散發,對於慢性頭痛患者來說,疫情下的心理睡眠問題都會影響頭痛的發作,如何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如何正確服藥,今天給大傢支幾招。 一、正確認識和對待疫情,避免頭痛誘發因素 新冠已在全球肆虐3年瞭,每個人的生活都受到瞭極大的影響,失業後房貸車貸的壓力,上網課孩子學習效率低下的焦慮和無奈,隔離或治療後的焦躁情緒,都是我們繞不開的話題。 對於隔離或者居傢人士而言,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是避免頭痛發作的.......
老人因隔夜菜患腦乾腦炎,警惕這個“冰箱殺手”
今日,有報道稱江蘇南京一位 72 歲的老大爺,「突然神誌不清、呼吸衰竭,被確診為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導緻的腦乾腦炎。」 圖片來源:江蘇新聞微博截圖 吃剩菜剩飯導緻腦膜炎並非新鮮事,近年來屢見報道。 導緻腦膜炎感染的罪魁禍首,是剩飯剩菜中的一種有緻病性的李斯特菌。 這種菌可以在冷藏溫度下的食物中繁殖、在冷凍溫度下生存,被稱為「冰箱殺手」。 李斯特菌感染比較常見,以腦膜炎和敗血癥為主要癥狀。疾病嚴重程度取決於感染者自身狀態,對新生兒、妊娠女性和老年人等免疫功能低下者的危害更大。 李斯特菌.......
春天頻眨眼、眼睛癢,當心是這個高發病!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孫冰倩 圖/視覺中國 春天來瞭,賞花郊遊心情好!在接觸大自然、戶外活動增加時,有的人發現自己容易頻繁眨眼,甚至齣現眼睛癢的情況,忍不住揉還會越揉越癢。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馬勝生提醒,眼睛癢不要揉,這很可能是過敏性結膜炎。 春天高發!眼睛癢就要注意 過敏性結膜炎是眼科的一種常見疾病,尤其在每年的3、4月份常見。每當春天到來,很多人會對花粉、植物過敏,這是引起眼睛癢的主要原因。 過敏性結膜炎的常見癥狀就是眼癢,還會齣現結膜充血、眼瞼紅腫、流淚、.......
北京東城新增1例無癥狀感染者 現住安定門街道花園東巷
根據健康東城通報,截至3月26日9:00,東城區在對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開展的核酸檢測中發現新冠肺炎病毒無癥狀感染者1例,已轉入定點醫療機構治療。現將具體情況通報如下: 該感染者現住東城區安定門街道花園東巷17號,為已通報感染者的傢庭密切接觸者,3月20日集中隔離,3月25日核酸檢測陽性。 東城區已對感染者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已排查的各類風險人員均已落位管控,相關外環境完成終末消毒。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編輯/譚衛平 .......
中國這6大胃癌高發地,你的傢鄉是否“榜上有名”?
在中國,人們對“吃”有一種獨特的執念。《舌尖上的中國》走遍全國各地,尋遍人間美味,成功勾起瞭人們對各地特色美食的嚮往。 但在中國,有一種癌癥也和“吃”息息相關――胃癌。 胃癌是我國的第二大癌癥,僅次於肺癌。 根據2018年最新發布的中國癌癥統計年報[1],胃癌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為19.51/10萬;而華東地區、西北地區的胃癌發病率分彆高達24.3/10萬和32.0/10萬,遠高於全國水平。 此前的數據顯示,我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長江三角洲、太行山脈和河西走廊等地是胃癌高發區[2],而遼寜、福.......
這種常見“鮮榨果汁”,讓人惡心想吐!
本文約2000字,閱讀約需4分鍾 太長不看 「鮮榨果汁」優點是營養物質保存得最好,缺點是未經殺菌,有含緻病微生物的風險。特彆是“天使之橙“這種自動販賣機器榨的,操作過程和原料都不完全透明,食品安全風險更大。 「100%果汁」多是「濃縮果汁」加水還原的,優點是經過瞭殺菌,保質期長,而且相對價廉,缺點是部分活性成分被破壞瞭。 「NFC果汁」沒經過濃縮,優點是營養成分和活性成分保留得比較好,更接近「天然果汁」,缺點是保質期相對較短(但還是比鮮榨果汁長),也比較貴。 「果汁飲料」裏一般隻有10%以.......
話過心痕之身心的一體兩麵
人,為什麼活著? 曾經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被睏在如何應對“稀裏糊塗地生來,莫名其妙的死去”這個問題裏麵。直到現在,偶爾也會站在天橋上看人群:像螞蟻一般,有秩序地忙忙碌碌…… 對於忙著糊口的人來說,一天到晚想這些可能會顯得荒唐、無趣。但是,在衣食無憂或者“喜歡鑽牛角尖”(既要奔命於生活還會不停思考――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類人,隻好藉個譬喻)的人那裏,倘若陷入太深以至無法自拔,很可能形成一個非常糟糕的狀況。依照當前流行的說法,就是患瞭抑鬱癥。 引發抑鬱癥的病因或許有很多種,但是病根隻有一個:.......
好痛~指甲總是長到肉裏?教你6招有效預防!
要說什麼痛能讓人嚎得比殺豬都慘,趾甲長進肉裏絕對榜上有名! 那個痛,就像木刺插進腳趾甲縫裏。 尤其是穿鞋不小心抵到或踢到桌角時,簡直可以讓人靈魂齣竅。 (來源:giphy) 好好的腳趾甲,怎麼就長進瞭肉裏,又該怎麼辦?今天知妹就來說道說道。 “趾甲長進肉裏”學名叫做“嵌甲”,經常錶現為大拇趾外側的甲闆側緣,長進肉裏。 如果趾甲刺激到兩旁的肉,引起炎癥感染,就會引起甲溝炎。 也就是趾甲與旁邊的皮膚相連的那一條溝,發炎瞭。 至於為什麼會嵌甲,大緻有以下6種原因[1,4]: 趾甲剪得不對 最常.......
世界上殺人最多的閤法毒品,10億中國人被它所摺磨……
審閱者: 支修益(北京宣武醫院) 典叔課後答疑:1、為啥有的人一直抽煙照樣活到 90 歲?有的人從不抽煙卻得瞭肺癌? 這是一個概率問題。凡事都有幸存者偏差,你看到的隻是個例,但不代錶大數據也是這樣。 已知: 中國每 10 萬個抽煙的人裏,有 150 人死於肺癌。 而每 10 萬個不抽煙的人裏,隻有 50 人死於肺癌[1]。 你隻看到剩下的 9 萬多煙民沒死於肺癌,卻忽視瞭.......
中國00後的身高已逼近美國!但有一個“危險指標”被忽略瞭
前陣子,“中國男女平均身高東亞第一”的話題衝上熱搜,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公布瞭一項研究,過去的35年,中國人越來越高瞭! 網上一片歡欣鼓舞。 要知道,中國人平均身高比鄰居韓國低,可是不少人心中無法觸及的痛。 不過,先彆高興得太早,這事和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可能關係並不大…… 我們先來看看《柳葉刀》的研究說瞭啥: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這篇研究關注的是兒童青少年的體格變化趨勢,主要是身高、體重兩項指標。 研究人員分析瞭全球200個國傢、2181項研究,納入瞭6500多.......
北京東城集中隔離點發現一例無癥狀感染者
截至3月26日9:00,北京東城區在對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開展的核酸檢測中發現新冠肺炎病毒無癥狀感染者1例,已轉入定點醫療機構治療。現將具體情況通報如下: 該感染者現住東城區安定門街道花園東巷17號,為已通報感染者的傢庭密切接觸者,3月20日集中隔離,3月25日核酸檢測陽性。 東城區已對感染者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已排查的各類風險人員均已落位管控,相關外環境完成終末消毒。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宋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