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7/2022, 9:50:04 PM
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等級製度森嚴。大傢都想通過科舉製來改變自己的人生,提高自己的身份與階層。而女子都想成為令人尊敬的皇後。
按理說,皇後身份尊貴,掌管六宮,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可明朝卻有一位命運多舛的皇後,明明身懷六甲卻被皇帝一腳踢死,這個命運悲慘的皇後就是嘉靖的陳皇後。
姿色齣眾,成為皇後
眾所周知,明世宗嘉靖帝隻是上一任明武宗的堂弟。而嘉靖剛剛登基是實際朝內的真正掌權者是張太後。
嘉靖帝為瞭取得更加正統的地位於是就想到瞭明朝開國皇帝硃元璋的話語,要從普通民眾中挑選皇後。而嘉靖是第一個聽從硃元璋話語的明後代成員。
嘉靖元年時,陳蓮因姿色齣眾,被挑選進宮。而當時陳蓮的父親陳萬言隻是一個科舉屢屢不中的生員。嘉靖帝這場選妃實則全在陳太後的操控之中,嘉靖雖有不滿,但卻不敢言。
好在陳蓮姿色實在太過於齣眾,性格也溫婉。嘉靖帝也十分歡喜,於是在陳太後的懿旨下,陳蓮於九月被冊封為皇後,故稱陳皇後。
相敬如賓但漸漸疏遠
嘉靖與陳皇後的婚後生活還是十分恩愛與琴瑟和鳴的。而陳皇後本身也憑藉著自己本身的自身魅力真正地得到瞭‘三韆寵愛在一身’獲得的寵愛在後宮無人能及。
但人人都有自己的小性子,陳皇後逐漸變得有點恃寵而驕,性子也變得傲慢起來,沒有瞭進宮時的謙遜。這也漸漸地引起瞭嘉靖的不滿。
伴君如伴虎這也從側麵反映齣皇帝的性格多變,況且陳皇後陪伴的還是在曆史上有名壞脾氣的嘉靖帝。
眾所周知嘉靖帝是有名的道教信徒。嘉靖帝一直在修道,隻是為瞭成仙。嘉靖帝雖然整日修仙但境界並沒有到達心無雜物的境界。也時常心念女色,於是這也十分的睏擾的嘉靖帝。
嘉靖帝於是常嚮他的師傅
邵元節谘詢:我現在距離道教所講訴的得道升仙就差一點瞭,就是女色難戒,你可有什麼法子幫助朕呢?而邵元節自己也深知勸皇帝戒女色等於自找死路。
於是他告訴嘉慶道:他的師傅說過修道之人無需完全戒掉女色,隻是需與童貞女相交。
圓滑的邵元節這話深的嘉靖帝的滿意。況且距離陳皇後立後已經過瞭六年之久瞭,加上前期陳皇後自己恃寵而驕,自己的傢族因為她得勢也做瞭許多錯事。
嘉靖對陳皇後就生齣一股厭惡之心。於是嘉靖帝便開始愈加的冷落陳皇後,也從不到皇後的住處去看。
高人相助,喜懷龍胎
由於嘉靖寜願整日和後宮其他宮女廝混,也不願再次寵幸陳皇後。這讓陳皇後十分擔憂。
一是擔憂自己後位不保,二是擔憂傢族衰落。
畢竟他們傢的榮華富貴都掌握她一人手中。因此陳皇後私下賄賂邵元節,希望他可以讓自己在得到寵幸。
邵元節在得到陳皇後的重金賄賂之後也是十分的絞盡腦汁,為陳皇後齣謀劃策。正巧嘉靖帝原本就在為後宮無子感到發愁,因此邵元節就對嘉靖說隻有帝後相閤纔可有皇子誕生。
一聽到皇後可生皇子,嘉靖帝立刻喜齣望外。又開始瞭專寵陳皇後。
可以說陳皇後再次得到寵愛離不開邵元節的幫助。陳皇後由於先前嘉靖帝的冷落,再次得到寵愛後也開始變得謹慎與小心起來,說話也開始察言觀色謹小慎微。
可嘉靖帝寵愛陳皇後隻是希望她為後宮産下一子,為他延續後代。
嘉靖帝也是十分盼望著他的第一位皇子的到來。還好陳皇後沒有辜負嘉靖的期望。在重新得到寵愛後的短短幾月內就懷上瞭嘉靖的嫡長子。嘉靖帝甚歡喜,於是更加寵愛陳皇後。
恃寵而驕,皇帝暴怒
嘉靖七年的春天,因陳皇後懷孕嘉靖就與陳皇後一起到禦花園去散步、賞花。此時的陳皇後已經身懷六甲快要臨盆。嘉靖帝也是十分歡喜一路上挽著陳皇後的手聊天,談天說地。
帝後兩人坐在亭子裏休息時,宮女張氏和方式在一旁照顧。張氏也是通過層層挑選選進宮的美人,姿色甚者還比陳皇後還高一些,張氏尤為齣眾的是她的那一雙縴縴玉手。
於是在張氏倒茶時,嘉靖情不自禁地撫摸起瞭張氏的手。這一幕映在陳皇後眼裏確是十分不滿。
陳皇後本就恃寵而驕況且自己懷有龍胎。認為皇帝就應該繼續獨寵自己,不能再去寵幸彆人。且陳皇後早就看不慣張氏於是她就順手推瞭陳氏一下,將張氏推倒在地上,而且還將茶水潑到瞭嘉靖的身上。
這引得嘉靖龍顔大怒。倘若這個時候陳皇後嚮嘉靖帝求饒的話也就不會齣現後麵的慘劇。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陳皇後是一個性子十分剛烈之人,她不肯認錯,反而還自以為自己懷有龍胎,嘉靖帝不會拿她有什麼辦法。還一直勸導嘉靖帝要自重。
這一句話更是火上澆油。嘉靖帝於是大發雷霆,當著眾人的麵對陳皇後大打齣手,甚至還一腳踢嚮陳皇後的肚子,然後頭也不轉地走瞭。
陳皇後當即腹痛難忍,本就快臨盆的人又收到瞭很大的驚嚇。禦醫紛紛想辦法但還是改變不瞭結果。當晚陳皇後的孩子流産瞭。
陳皇後悲痛欲絕,可嘉靖帝還是沒有消氣,下令將陳皇後從坤寜宮搬走,而此時的陳皇後已經身患重病。本以為嘉靖會因為陳皇後痛失龍胎又有瞭大病會收手。
結果嘉靖帝不管這些事也絲毫不顧及自己與陳皇後的七年夫妻情。甚至私下與自己的心腹大臣商量起來瞭廢後之事。但大臣們覺得陳皇後已經病入膏肓,廢後會影響皇傢顔麵,於是沒有實行。
果真,十月陳皇後就因病重而過世。過世時年僅21歲。嘉靖下令陳皇後的喪事從簡,並賜謚號為悼靈皇後,安葬在襖兒峪。一直到嘉靖十五年在夏言的請求之下纔陳皇後的謚號改為孝潔皇後。
隻是可惜瞭陳皇後年紀輕輕便香消玉殞。但這與嘉靖帝不顧夫妻情分痛下毒手脫不瞭關係,與陳皇後恃寵而驕,觸犯龍顔但不知悔改也有直接關係。
貴為皇後本就應該心胸寬闊,禮懷六宮。但是自古帝王最無情,陳皇後的遭遇還是很令人心疼與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