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7:48:51 PM
頂端新聞記者 張弋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圖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盡管受到水災、疫情等影響,但身為文博大省的河南,考古成果依然碩果纍纍。漢魏洛陽城顯陽殿遺址、魯山仙人洞發現最早現代人化石、洛陽正平坊遺址太平公主宅等重大考古發現接連齣爐,引發社會強烈關注。
3月14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導,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華夏考古雜誌主辦的“2021河南考古新發現論壇”在鄭州舉行。頂端新聞記者現場獲悉,南陽黃山遺址、鄭州大河村遺址、安陽陶傢營遺址、隋唐洛陽城正平坊遺址和南陽夏莊遺址,通過專傢無記名投票後脫穎而齣,當選為“2021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發現”。
記者瞭解到,本次論壇共有10個考古項目參選,包含5個主動性發掘項目,5個配閤基建發掘項目。參評項目涉及文明起源、仰韶文化研究、夏文化研究、商周考古、都城與城市考古等多個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參選項目的考古工作,充分體現瞭多學科閤作與公眾考古理念的發展。考古工作者在考古發掘過程中,樹立瞭多學科閤作、精細化發掘研究的基本思路,注重人骨考古、動物考古、數字考古、實驗室考古、文物保護等方麵資料的提取積纍。
那麼,2021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發現都有哪些亮點?
鄭州大河村遺址:5000年前的城垣被發現,是河洛古國位於東方的“軍事重鎮”
發現於1964年的鄭州大河村遺址,麵積約53萬平方米,是中華文明起源和黃河文化的重要標識性遺址、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典型遺址之一。
△地震裂縫遺跡
1972年至2018年,考古工作者先後對其進行瞭25次發掘。在最近一次考古發掘中,考古工作者在鄭州大河村遺址發現瞭距今5000年仰韶晚期的城垣。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吳倩介紹,大河村遺址是河洛古國位於東方的軍事重鎮,其城址的發現為仰韶時期城址布局及防禦體係研究填補瞭新的空白。“此次一係列重要考古發現,為探索中國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階段的社會組織結構與對外文化交流研究等相關問題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
△地層明顯錯層痕跡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大河村遺址發掘中,考古學傢還發現瞭多齣地震遺跡,通過對地震裂縫等現象的觀察,至少有兩次不同時段的地震,其中一次震級甚至不小於六級。
吳倩認為,各類地震遺跡為瞭解遺址沿用時期的布局、遺址的興衰提供瞭重要的資料,同時也為鄭州市區古代地質災害對史前聚落的變遷影響提供瞭實證資料。
南陽黃山遺址:中國最早的玉石手工業“生産基地”
作為“考古中國―長江中遊文明化進程研究”重點項目的南陽黃山遺址,近年來,從大量象徵著財富的豬下頜骨齣土到7000年前玉石工匠墓被發現,逐漸引起世人關注。
3月14日,頂端新聞記者在“2021河南考古新發現論壇”上獲悉,南陽黃山遺址是中國最早的玉石手工業生産基地,此外,考古學傢還在這裏發現瞭中原首個史前碼頭性質的遺跡。
△屈傢嶺墓葬齣土玉鉞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黃山遺址考古領隊馬俊纔介紹,黃山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屈傢嶺文化、石傢河文化玉石器製作特徵鮮明的中心性聚落遺址,在南陽盆地中遺址麵積最大,遺跡規格最高,內涵豐富,反映瞭新石器時代晚期南北文化交流融閤發展的基本特點,為探討豫西南地區社會復雜化和文明化進程提供瞭關鍵材料。
“黃山遺址新石器時代玉石器製作遺存以獨山玉為資源支撐,其他地方玉材為輔,大緻存在仰韶晚期‘居傢式’作坊群嚮屈傢嶺時期‘團體式’生産模式轉變的規律。”馬俊纔說,這一發現填補瞭中原和長江中遊新石器時代玉石器手工業體係的空白。
△新石器時代“運河與碼頭”
考古學傢還在黃山遺址西側發現瞭一條仰韶和屈傢嶺文化人工運河以及一座碼頭。這條人工運河寬27米、深7米、長500米左右,與東、南、北三麵的古河構成瞭大型環壕聚落,麵積近30萬平方米。
“這是中原地區首次發現史前碼頭性質的遺跡,與自然河、人工河道、環壕一起構成瞭水路交通係統,體現齣古人對水資源的重視和利用能力。”馬俊纔說。
隋唐洛陽城正平坊遺址:這裏曾是唐太平公主宅
太平公主,相信大傢對她很熟悉,她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先後齣嫁薛紹和武攸暨,恩寵逾製,貴盛無比。
您可能會好奇,顯赫一時,權傾朝野的太平公主,她的府邸長啥樣?
△Ⅰ號院則為太平公主舊宅
3月14日,頂端新聞記者從“2021河南考古新發現論壇”上獲悉,隋唐洛陽城正平坊遺址正是孔子廟、國子監、安國女道士觀的所在地,安國女道士觀,就是太平公主的舊宅。此外,兵部尚書李迥秀宅、左散騎常侍襄陽郡王路應宅、右領軍衛將軍上柱國新城縣開國伯薛璿宅等也在正平坊。
據洛陽正平坊遺址項目匯報人鄭國奇介紹,正平坊的四至、內外街道、坊牆和坊門的情況基本清晰,呈南北略長的近方形,內部街道由早期的“十”字形變為晚期的“丁”字形。
“我們在裏坊內共發現三處院落。”鄭國奇說,Ⅰ號院落占據整個西半坊,結閤相關文獻記載,初步推測Ⅰ號院落為太平公主舊宅,也即後來的安國女道士觀,院落規模宏大,東南隅為國子監院區,中部Ⅱ號院落為國子監,東側Ⅲ號院落為孔廟。
記者瞭解到,正平坊遺址是隋唐時期都城裏坊的典型代錶。坊內發現的太平公主宅、孔廟等院落是唐代高等級官宅的典型代錶,其規劃設計思想,形製格局和建築模式等,是研究唐代高等級住宅的珍貴實物資料。此外,太平公主宅還采用多進式院落格局,揭示瞭院落主人極高的身份等級。
安陽陶傢營商代遺址:洹北商城的衛星城
衛星城是近年來隨著城市發展誕生的名詞,然而早在3000多年前,安陽洹北商城就有瞭屬於它的衛星城瞭。
△陶傢營遺址齣土的青銅器
頂端新聞記者瞭解到,在距安陽殷墟宮殿遺址直綫距離7.2公裏處的陶傢營遺址因範圍大、遺跡分布密集、文化內涵豐富,被推測為洹北商城北部同一時期的重要衛星城,是目前所知為數極少的商代中期環壕聚落遺址。
此外,陶傢營遺址還齣土大量的禮器、兵器、工具等青銅器,它們特徵鮮明,極大地豐富與完善瞭商代早、晚期之間青銅文化的缺環。
△陶傢營遺址齣土的青銅器
有趣的是,考古人員還發現,有幾件青銅器的礦料是來自遼寜和內濛古一帶的,與之前專傢認為的青銅器受到北方草原文化影響的觀點相符閤。
從殷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到辛店商代晚期鑄銅遺址,再到最新發現的陶傢營遺址,隨著考古工作的持續推進,甲骨文中記載的“大邑商”的範圍正在不斷擴大,麵貌愈發清晰。
南陽夏莊遺址:6座車馬坑被發現,是楚國高等級貴族墓群
此次“2021河南五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南陽除瞭黃山遺址入選外,還有一處遺址同樣入選,那就是位於黃山遺址北部的夏莊遺址。
頂端新聞記者瞭解到,南陽夏莊遺址是戰國時期一處楚國高等級貴族墓群。它保存完好,陪葬墓排列整齊有序,布局嚴謹,依據墓主人身份高低由中間嚮兩側依次排開,規模宏大,特徵鮮明,實屬罕見。
在此前媒體的報道中,提及南陽夏莊遺址,總繞不過“不見塚”三個字。
△考古人員對車馬坑中段進行瞭發掘,已清理齣4輛車
“王子朝攜周典奔楚”是春鞦晚期影響深遠的重大文化事件,《左傳》《史記》等均有記載。據推測,主墓“不見塚”墓主人很有可能就是“攜周典奔楚”的周王室繼承人王子朝,王子朝是周景王的庶長子,在爭奪周天子之位失利後,攜周王室之典籍和青銅禮器,南奔楚國,但之後這批珍貴的古典籍不知所蹤。有專傢認為,夏莊墓地齣土青銅禮器規製很高,但器物非常薄,呈現齣流亡政府的特徵。
有專傢認為,夏莊墓地齣土青銅禮器規製很高,但器物非常薄,呈現齣流亡政府的特徵。
△主墓平麵圖
目前,夏莊遺址共發現6座車馬坑,主墓(M1)西側有車馬坑1座,北側有車馬坑5座。
據介紹,根據墓葬布局、形製結構以及齣土器物等初步推測,夏莊墓地的年代為戰國中期前後,夏莊墓地主墓墓主人至少為封君或更高級彆。
通過體質人類學鑒定,墓主人大部為男性,年齡在20~40歲之間,部分墓主人肢體有傷殘。初步判斷該墓地不是傢族墓,應該是與戰爭有關的楚國將士墓地,大部分墓主的死亡可能與戰爭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