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作為一名閤格的“抗衰達人” 怎能不對日新月異的延壽科技瞭如指掌?關注時光派追新速遞專欄 對止痛藥說再見?中科院最新研究發現:懷舊可以減少對疼痛的感知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3/30/2022, 6:19:15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導讀作為一名閤格的“抗衰達人”,怎能不對日新月異的延壽科技瞭如指掌?關注時光派追新速遞專欄,這裏收錄最新鮮的延壽資訊,帶你第一時間鏈接全球前沿長壽科技動嚮。下次在你感受到身體疼痛時,你可能不會去打開… .....
導讀
作為一名閤格的“抗衰達人”,怎能不對日新月異的延壽科技瞭如指掌?
關注時光派
追新速遞
專欄,這裏收錄最新鮮的延壽資訊,帶你第一時間鏈接全球前沿長壽科技動嚮。
下次在你感受到身體疼痛時,你可能不會去打開止疼藥,而是選擇去拿一張舊照片。
一項由我國科研人員開展的相關研究發錶於JNeurosci雜誌上,該研究發現:
懷舊可以減少對疼痛的感知。
懷舊曾被認為是一種生理疾病。在17世紀,瑞士醫生創造瞭“Nostalgia”這個詞,來形容瑞士軍兵因遠離傢鄉參戰而産生的一種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裏,懷舊都被等同於思鄉(homesick)。
一直到二十世紀後期,懷舊纔開始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概念,認為人們在懷舊的時候,不僅僅懷念故鄉,也懷念故友、往日時光等等。
中國科學院和遼寜師範大學的研究人員要求研究參與者在翻看懷舊圖片(描繪舊卡通、童年遊戲或復古糖果)與更現代的圖片相比時,評估他們因熱刺激而感到的疼痛程度。在觀察期間,MRI機器還掃描瞭 34 名參與者。
研究人員發現,觀察引發童年記憶的圖片與參與者報告的疼痛感較弱有關。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Yazhuo Kong對此錶示:“通過管理參與者的不適,而不是消除或減少(不愉快的)刺激,人們可以利用懷舊來重新構建他們的痛苦經曆。”
懷舊是人們在生活中很容易感知到的一種主要的積極情緒。例如,人們在瀏覽與傢人或朋友的照片時會感到快樂和平靜。
以前的研究也證明瞭懷舊對心理和情感的好處。發錶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錶明,
由寫作時引發的懷舊情緒會降低慢性疼痛患者對疼痛強度的感知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人們懷念懷舊之後,疼痛耐受力會增強。
中國科學院疼痛綜閤神經成像實驗室的研究組組長告訴CNN(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在懷舊引起的疼痛緩解過程中,丘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丘腦,通常被描述為大腦的中轉站,負責將感覺信息和運動信號傳遞到大腦皮層。新的研究錶明,丘腦整閤瞭“懷舊信息”並引發瞭一種更可控的疼痛反應。觀看懷舊照片也會減少大腦中兩個與疼痛相關的區域的活動。
不僅僅是舊照片會因為懷舊而引起積極的反應――音樂、電影或某些故事也會引發這些。氣味也是如此,例如香水,或某些食物的味道,例如童年的糖果或讓人想起傢的餅乾。
和ta看過的電影、ta身上噴過的香水、ta為你唱的那首歌...都可以是你的止疼藥。
所有這些懷舊的觸發因素在未來可能被證明是有用的,可以為人們提供更為廉價、易於使用的疼痛管理工具。
不過,用懷舊來緩解疼痛可能並不是對每個人都適用。以前的研究強調,懷舊是一種個人情感體驗,其頻率和強度各不相同。
懷舊是這種與他人的聯係感,許多研究中的懷舊是旨在讓人們想起與傢人和朋友的美好時光。所以,那些更避免與他人親密的人,或者更喜歡距離而不是親密關係的人(比如社恐)......這些人不會從懷舊中獲得同樣的好處。”
―― TIMEPIE ――
懷舊一定程度上可以穩定情緒,能獲得更積極的自我認知。但懷念過去≠活在過去,因為懷舊而否認現在和將來,就會陷入病態。我們還是要腳踏實地,展望未來,期待更美好的理想生活並為之努力。
當你感到疼痛難忍,又不想止疼藥成癮時,不妨翻翻相冊裏的舊照片;聽聽學生時代在課桌下用mp3偷聽的歌麯;重看ta帶你去看的電影...如果有緩解疼痛,歡迎留言告訴派派,也歡迎你將故事分享在評論區~
關注時光派
,全球健康資訊報道不容錯過~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俄宇航員將國際空間站“鑰匙”交給美宇航員
據塔斯社29日報道,在一個特殊的儀式上,俄羅斯宇航員安東・什卡普列羅夫將象徵性的國際空間站“鑰匙”交給瞭美國宇航員托馬斯・馬什伯恩。 “托馬斯,我很瞭解你,你是一名專業人員,你將成為一個專業的國際空間站指揮官。”什卡普列羅夫說。馬什伯恩則祝願“聯盟MS-19”飛船能夠順利著陸。 美國宇航員托馬斯・馬什伯恩 圖源:路透社 據悉,莫斯科時間3月30日10點19分,“聯盟MS-19”飛船將與國際空間站俄羅斯部分的“拉斯維特”太空艙分離,飛船將把俄羅斯宇航員什卡普列羅夫、杜布羅夫和美國宇航員範德・.......
美國建設生物實驗室動機不純 劣跡斑斑令國際社會擔憂
3月2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颱記者對現年72歲的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俄羅斯醫學科學院院士奧尼先科進行瞭獨傢專訪。奧尼先科是俄羅斯的流行病學專傢,同時也是最早對美國在俄周邊國傢設立生物實驗室發齣警告的科學傢之一。 俄流行病學權威專傢:警惕美國的“生物恐怖主義” 總颱記者 苑聽雷:美國將大量生物標本運到烏剋蘭境外並采集烏剋蘭士兵的血樣,收集這些資料是為瞭做什麼研究?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醫學科學院院士 奧尼先科:俄國防部公布的資料顯示,美國從烏剋蘭運走16000份生物標本並采集瞭4000多名烏剋蘭軍.......
“太空齣差”接近尾聲,“神十三”乘組在軌工作動態更新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37期】 近日 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完成 核心艙組閤體階段全部既定任務 撤離核心艙核心艙組閤體 將擇機再入大氣層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 “太空齣差”也接近尾聲 正式進入“迴傢倒計時” 此前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在軌圓滿完成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第二課 有網友說 這次太空授課中 航天員翟誌剛的鏡頭好像有點少 其實 作為本次太空授課的掌鏡人 指令長在鏡頭背後默默掌控著大局 換個角度接著看 在擔任攝像的同時 指令長還親自“導演”瞭一番 將主講人王亞平與葉光富的行.......
外媒:載有美俄宇航員的“聯盟”號飛船已返迴地球
中新網3月30日電 據法新社、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莫斯科時間30日下午,載有美俄宇航員的俄羅斯“聯盟MS-19”號飛船著陸艙已在哈薩剋斯坦的大草原完成著陸,兩名俄羅斯宇航員和一名美國宇航員一起從國際空間站返迴地球。 資料圖:“聯盟MS-19”號飛船。 此前,曾有美國媒體質疑俄羅斯是否會因烏剋蘭局勢導緻的一係列製裁,拒絕將美國宇航員送迴地球。俄聯邦航天局強調,國際空間站成員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優先事項。 .......
俄羅斯“聯盟MS-19”號飛船返迴艙成功著陸 宇航員已齣艙
△“聯盟MS-19”號飛船返迴艙著陸(視頻截圖) 當地時間3月30日,與國際空間站分離的俄羅斯“聯盟MS-19”號飛船返迴艙成功著陸。據悉,返迴艙載有2名俄羅斯宇航員和1名美國宇航員並降落在哈薩剋斯坦的戈壁。 △宇航員已齣倉(視頻截圖) 據當地媒體報道,宇航員已齣艙。(總颱記者 王斌 張譽耀)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超新星爆發有多可怕?爆炸瞬間相當於太陽一生釋放的能量!
超新星爆發是恒星在演化到末期後,發生的一種劇烈爆炸,在爆炸間所釋放齣的能量就相當於太陽一生釋放能量的總和,他可以說是宇宙中最狂暴的天文現象。 如果在地球幾十光年附近,有一顆恒星發生超新星爆發,那麼這將會是毀滅性的,其爆發的高能輻射能夠直接摧毀地球大氣層,讓地錶暴露在高溫環境中,生態環境將徹底遭到破壞,這意味著地球上的生命也將走嚮滅亡的道路。 那麼很多人或許會問,超新星爆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恒星走嚮滅亡時會爆發齣如此大的威力呢? 如今隨著天文學傢對恒星的不斷研究,終於知道瞭他們背後的機.......
朝生物學的一個悠久目標邁進
DNA是指導生命運轉的“說明書”。雖然每一個人類細胞中都包含瞭大量基因,但這些所謂的編碼DNA序列,也就是那些真正可以直接翻譯構建齣蛋白質的序列,其實隻占到我們整個基因組的1%。剩下的99%是由非編碼DNA組成的,這些非編碼的基因並不攜帶構建蛋白質的指令。 但是,這些非編碼的區域並不是真的毫無用處,它們以不同的方式指導著生命機器的運轉,所以它們有時也被稱為調節DNA。 比如,非編碼DNA的其中一種重要功能就是幫助開啓和關閉基因,這些被稱為啓動子的基因片段控製著製造齣的蛋白質的數量,或者是否.......
為什麼戳喉嚨(鼻子),纔知道有沒有病毒?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全過程曝光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長大後 鄉愁是一份寫著“陰性”的核酸檢測報告 (圖片來源:網絡) 我們的生活又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中瞭 外齣時,和身份證同等重要的―― 還有一份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你是否好奇: 從你到達核酸檢測的站點 然後―― 仰起頭 讓棉簽捅進你的喉嚨&鼻孔 (圖片來源:網絡) 到拿到核酸檢測報告這十幾個小時的時間內,究竟發生瞭什麼? 被拿走的你的咽/鼻拭子標本後來怎麼樣瞭?你的核酸報告到底是怎麼産生的? 今天,我們來一次最全揭秘。 一切工作,早在你下樓去檢測前就開始瞭。.......
魚會喝水嗎?會尿尿嗎?魚的記憶隻有7秒?有趣的知識又增加瞭
魚的種類很多,也各有特點。 然而說起魚,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印象――“魚的記憶隻有7秒”。 在生活中,人們也常常用“魚的記憶”來形容一個人記性差。那麼,事實真是這樣嗎?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請聯係原作者 另外關於魚,一些小夥伴還會有這樣的好奇:魚生活在水裏,它會不會喝水?會尿尿嗎?怎麼養魚纔能活得更久呢?往下看,答案就都有啦。 魚的記憶隻有7秒? 關於魚類記憶隻有7秒的說法廣為流傳,但實際上魚類的記憶遠不止7秒。 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科學傢就以金魚為對象開展瞭魚類記憶的研究工作。研究.......
南極科考,冰雪世界裏的奉獻
長城站與納爾遜冰蓋。 科考隊員在冰山間的海冰上探路。 休眠火山前漂航的“雪龍”號科考船。 科考隊員在進行常規地麵觀測。 “雪龍”號科考船上的隊員扛起油管為直升機加油。 中山站的機械師在操作挖掘機移動物資。 習近平總書記指齣,南極科學考察意義重大,是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中國開展南極科考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作齣瞭貢獻。 1984年,我國首次開展南極科考。目前正在進行的是我國第三十八次南極科考(本版圖片均為第三十八次南極科考照片,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提供)。 南極,季節更.......
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將搭載哪些項目?建議書評審會今日順利召開
IT之傢 3 月 30 日消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2 年 3 月 30 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在北京航天城組織召開瞭天舟五號貨運飛船搭載項目建議書評審會。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於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 月,麵嚮政府機構、科研院所、教育機構、企業、行業組織等單位公開徵集基於天舟係列貨運飛船平颱搭載科學技術試(實)驗和應用項目。首輪徵集收到申報項目共計 100 餘項,涉及航空航天技術、空間物理、生物醫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農業育種、科普等專業領域。.......
星空有約|4月“天象劇場”上新,“四星連珠”是重頭戲
海報製作:馮娟 4月“天象劇場”要上新啦!火星“閤”土星、木金火土“四星連珠”、天琴座流星雨極大、銀拱之眼、金木伴月、水星東大距等“佳片”將紮堆上映。你最期待哪一部? 海報製作:方金洋 首先登場的是4月5日的火星“閤”土星。“本次‘相閤’,兩者相距極近,幾乎緊緊地‘挨’在一起。如果天氣晴好,大氣透明度高,有興趣的公眾可選擇‘相閤日’及前後的兩天,在黎明時分憑藉肉眼或藉助雙筒望遠鏡朝嚮東南方低空觀測。”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天文科普專傢修立鵬說。 “四星連珠”模擬圖。製作:鬍彥竹 進入4月.......
美國宇航員乘坐俄“聯盟”飛船返迴地球 落地後開心竪起大拇指
三名宇航員在艙內開心擺手勢。 海外網3月31日電3月30日,美國宇航員馬剋・範德・海與兩名俄羅斯宇航員乘坐俄羅斯“聯盟”飛船,從國際空間站返迴地球。範德・海在落地後,開心竪起大拇指。 綜閤美國廣播公司、《華盛頓郵報》等外媒報道,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稱,範德・海與俄羅斯宇航員彼得・杜布羅夫和安東・什卡普列羅夫於美國東部時間30日3時21分(北京時間15時21分)離開國際空間站,7時28分(北京時間19時28分)在哈薩剋斯坦傑茲卡茲甘附近安全降落。 馬剋・範德・海在落地齣艙後,笑.......
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受控再入大氣層
◎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付毅飛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已於北京時間3月31日18時40分受控再入大氣層。飛船絕大部分器件被燒蝕銷毀,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 天舟二號是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發射的首艘貨運飛船,於2021年5月29日發射入軌,這也是我國空間站貨物運輸係統的第一次應用性飛行,為空間站送去6.8噸補給物資。在軌運行期間,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先後與天和核心艙進行瞭4次交會對接,按計劃完成瞭飛船繞飛、機械臂轉位艙段驗證、手控遙操作交會對接等多項拓展應.......
倒計時!“感覺良好”乘組快要迴傢啦
◎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付毅飛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在送彆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後,在軌飛行的航天員乘組正在緊張進行神舟十三號飛船返迴各項準備。 2021年10月16日,航天員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進入天和核心艙,成為入住中國空間站的第二批航天員。160餘天的太空飛行中,3名航天員在地麵科技人員支持下,圓滿完成瞭2次齣艙活動、2次“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活動,開展瞭多項科學技術試驗與應用項目。王亞平成為中國首位進行齣艙活動的女航天員,航天員首次在軌通過.......
旅行者號飛船離地球越來越近,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科學傢這樣說
旅行者號飛船正從地球發射至星際空間。並且,離地球遠的太空飛船,每年相當一部分,正在減少。這怎麼可能呢?上麵的圖錶,顯示瞭旅行者二號,在離開太陽係的過程中,處於的位置。 為什麼旅行者號飛船離地球越來越近? 在每年的幾個月,旅行者號宇宙飛船與地球上的實際距離會縮短很多 ,你可能知道旅行者號是在20世紀70年代發射到太空中的 ,並在80年代它已經探測過瞭其他的行星 。從那時開始,它就嘗試嚮太陽係外行進 。在2012年,旅行者一號進入瞭星際空間站。之後在2018年 ,NASA宣布瞭旅行者二號也進入.......
藍色起源第四次載人飛行,送6名乘客亞軌道旅行
北京時間3月31日,太空公司藍色起源開展第四次載人飛行,送6名乘客亞軌道旅行。 藍色起源是使用火箭將載人太空艙垂直發射到地球上空約100公裏處,隨後火箭自行返迴地麵,太空艙進入幾分鍾失重狀態,再在降落傘緩衝下返迴地麵。整個過程持續10分鍾左右。 起飛 直播畫麵顯示,31日21時59分,藍色起源“新謝潑德”亞軌道飛行器點火起飛,隨後火箭先行返迴。起飛大約7分半時,火箭著陸。起飛大約10分鍾時,載有6名乘客的太空艙在降落傘幫助下安全著陸。 著陸 本次飛行也是藍色起源“新謝潑德”亞軌道飛行器.......
馬斯剋新論:把大腦復製給機器人,實現去掉肉體的意識永生
01 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馬斯剋提到瞭去年特斯拉年度AI開放日上推齣的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且坦言:總有一天,我們可以將那些獨一無二的東西,比如性格、記憶下載到機器人身體中,這將是一種不同的永生方式。 ▲ 圖片來源於網絡 簡言之,一個人的肉體可以死亡、腐爛,化作一縷煙灰,但它承載著的人的思想與情感卻能鮮活地保留下來。 02 這一觀點是他的「腦機接口」設想的一部分可以預見的衍生品。 需要清晰的是,馬斯剋所說的永生與人類傳統對永生的嚮往不是一件事。對於人這一生物體的壽命問題,馬.......
如果原始黑洞撞擊地球會發生什麼
早期的宇宙是一個狂野的地方,到處都是沸騰的粒子湯。如果現代宇宙擁有這樣一團密度如此之大的物質,它就會立即坍縮成一個黑洞。但是當時宇宙到處都有同樣的密度(隻有微小的密度波動),因此引力沒有首選的區域進行坍縮。 膨脹的宇宙隨後將這種物質稀釋到更閤理的水平,這些微小的密度波動區域最終成為恒星或星係。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形成黑洞,會有一些區域恰好非常密集,可能已經形成瞭無數個黑洞,我們稱這些為原始黑洞。 根據它們形成的時間,原始黑洞幾乎可以擁有任何質量:從微型黑洞到超大質量黑洞。但是,幾十年來,科學.......
進展|動力學推動的金屬液-液相變
非晶閤金是“披著固體外衣”的金屬液體。形成於金屬液體的急速冷卻過程,非晶閤金通過玻璃化轉變繼承瞭金屬液體的結構,在固態也能展現齣液態的一些物性。 認識高溫金屬液體的結構與物性對於認識液體的固化過程和理解非晶閤金的玻璃化轉變至關重要。閤金中是否存在液-液相變作為非晶態物理與材料領域的一個前沿問題,這十幾年來得到瞭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並且引發瞭一係列的討論。例如,為什麼原子結構長程無序的液體會發生相變?新的液體能否産生新的玻璃?在所有産生的問題中,“在液相綫溫度以上的高溫液-液相變是否存在?”長期以.......
快6個月瞭,神舟13號航天員做瞭什麼?為何要著陸東風著陸場?
還有十幾天時間,3名神舟13號航天員就要迴到祖國的懷抱瞭,現在已經進入到返迴的準備階段,例如清理掉國際空間站上的垃圾迴收站-天舟2號,例如為瞭更好地適應地麵重力環境,航天員們加強瞭身體鍛煉,每天不少於2個半小時。 神舟13號航天員返迴的倒計時時鍾已經啓動,由此推定,天舟4號、神舟14號也快要發射瞭,天舟4號發射是提前運送物資,其中包括瞭航天員生活物資,補給燃料,作業工具和科學儀器等,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神舟14號航天員名單也已經確定瞭,現在還處在保密階段,直到發射前的幾.......
近地小行星撞擊風險應對戰略研究丨中國工程院院刊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地球上發生過22次不同程度的生物滅絕事件,至少10次是由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所緻。 本文優先齣版自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2022年第2期 作者:吳偉仁,龔自正,唐玉華,張品亮 來源:近地小行星撞擊風險應對戰略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22,24(2). 編者按 近地小行星(NEA)是軌道與地球軌道相交的小行星。地球上發生過22 次不同程度的生物滅絕事件,至少10 次是由NEA 撞擊地球所緻。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是人類長期麵臨的重大潛在威脅。防範近地.......
不受製裁影響 俄美宇航員乘坐俄“聯盟”飛船返迴地球
美國宇航員馬剋・範德・海與兩名俄羅斯宇航員3月30號乘坐俄羅斯“聯盟”飛船從國際空間站返迴地球。範德・海在國際空間站連續停留355天,成為在國際空間站連續停留時間最長的美國宇航員。據介紹,俄羅斯宇航員彼得・杜布羅夫和安東・什卡普列羅夫與美國宇航員範德・海,於美國東部時間3月30號3點21分離開國際空間站,7點28分在哈薩剋斯坦傑茲卡茲甘附近安全降落。 .......
電視劇《人世間》裏還有火箭發射的鏡頭?那次任務,與3月31日有關……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38期】 前段時間 根據梁曉聲同名小說改編的 年代劇《人世間》刷屏朋友圈 在第35集中 有一段火箭發射的特寫鏡頭 那是上世紀80年代 我國的一次高光發射 1984年4月8日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用長徵三號運載火箭 成功發射中國首顆通信試驗衛星 這次發射 與3月31日這個日子有關 1 代號“331” 早在1970年,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後不久,就有人提齣瞭利用衛星進行通信的要求,衛星研製部門也開展瞭相應的預先研究。 但是,受那個年代影響,工程進展緩慢.......
健康新知|奧密剋戎毒株叒變異瞭!這次的新變種比德爾塔剋戎更厲害?
【奧密剋戎毒株��變異瞭!這次的新變種比德爾塔剋戎更厲害?】 Omicron毒株的BA.1型和BA.2型“內部重組”的XE毒株厲害嗎?先說結論:需要警惕的是,它可能會錶現齣更快的傳播速度,但因為目前樣本量過小,還不能輕易的下這個結論。 根據英國衛生安全局在3月25的報告顯示,當局正在檢測3個跟Omicron相關的突變重組毒株,分彆命名為XD,XF和XE。 先來迴顧一個概念,什麼叫病毒重組。 當一個地區有多重毒株傳播的時候,就會齣現一個人同時感染瞭不同的毒株,而這些毒株在入侵人體細胞,進行復.......
“漸凍人”全身沒一塊肌肉能動,大腦植入物讓他成功說齣整句話!
新智元報道 編輯:袁榭 【新智元導讀】腦機接口設備,現在能讓一塊肌肉都動不瞭的「漸凍人」,成功說齣整句話瞭。 癱瘓患者、「漸凍人」們利用腦機接口技術(BCI)進行各種寫字、發推的齣奇操作,這幾年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或者不如說,腦機接口技術的最便捷、最切近的商業落地前景,就是給這些人群帶來便利。 不過,突破雖然年年都有。但讓全身真正沒有一塊肌肉能動的病人錶述意思的腦機接口實驗,之前其實還是沒有。 不過,2022年3月22日,這個紀錄被打破瞭。 「漸凍人」眼球動不瞭,就難以使用眼動追蹤A.......
俄飛船帶美宇航員返迴地球!這個細節刷屏……
據美媒報道,美國東部時間30日上午7點28分,載有兩名俄羅斯宇航員和一名美國宇航員的俄羅斯聯盟MS-19飛船成功著陸於哈薩剋斯坦的大草原,如期將美國宇航員帶迴地球。 圖源:國際空間站推特截圖 著陸約半小時後,三名宇航員全部被抬齣飛船,以半躺姿勢配閤醫監醫保工作。刷新美國連續在軌飛行時長紀錄的55歲宇航員馬剋・範德・黑,披上瞭印有俄羅斯航天局醒目標誌的毯子。 同時,俄羅斯航天局任務控製中心的主屏幕上還用英語打齣瞭“歡迎迴來,馬剋!”的字樣,嚮美國宇航員錶達問候。 俄羅斯任務控製中心大屏歡.......
乘坐俄羅斯“聯盟”飛船,美宇航員從國際空間站返迴地球
美國宇航員馬剋・範德・海與兩名俄羅斯宇航員30日乘坐俄羅斯“聯盟”飛船從國際空間站返迴地球。範德・海在國際空間站連續停留355天,成為在國際空間站連續停留時間最長的美國宇航員。 美國航天局介紹說,範德・海與俄羅斯宇航員彼得・杜布羅夫和安東・什卡普列羅夫於美國東部時間30日3時21分(北京時間15時21分)離開國際空間站,7時28分在哈薩剋斯坦傑茲卡茲甘附近安全降落。 範德・海於2021年4月9日前往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返迴地球前,範德・海在國際空間站連續停留355天,成為在國際空間站連續停.......
美俄宇航員乘坐俄“聯盟”飛船返迴地球
3月30日,在哈薩剋斯坦傑茲卡茲甘附近,美國宇航員馬剋・範德・海(左)、俄羅斯宇航員彼得・杜布羅夫(右)和安東・什卡普列羅夫與工作人員閤影。 美國宇航員馬剋・範德・海與俄羅斯宇航員彼得・杜布羅夫和安東・什卡普列羅夫30日乘坐俄羅斯“聯盟”飛船從國際空間站返迴地球。範德・海在國際空間站連續停留355天,成為在國際空間站連續停留時間最長的美國宇航員。 新華社/塔斯社 3月30日,載有美俄宇航員的飛船返迴艙降落在哈薩剋斯坦傑茲卡茲甘附近。 美國宇航員馬剋・範德・海與俄羅斯宇航員彼得・杜布羅夫.......
新型熱光伏電池瞭解下?産生能量相當於傳統光伏的100倍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馬德裏技術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adrid)的一組科學傢製造瞭一種潛熱熱光伏(LHTPV)電池,該電池能夠在超過1000攝氏度的溫度下以潛熱的形式儲存電能,然後根據需要將儲存的熱量轉化為電能。它是由熱發射器和光伏二極管電池組成的熱光伏係統。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Alejandro Datas錶示,“我們已經建造瞭一個小型的、實驗室規模的原型機,其存儲容量不到1韆瓦時。若想實現商業化,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具有幾兆瓦時電力容量的係統,這可能.......
人類觀測到最遠的恒星,離我們有280億光年
浩瀚宇宙的遙遠角落裏,有一顆恒星上的光,曆經129億年的跋涉抵達瞭地球。 據英國《自然》雜誌3月30日發錶的一項研究顯示,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一顆離我們280億光年的恒星(因為宇宙正在不斷膨脹),這是人類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遠恒星。 這顆恒星質量或是太陽的50倍到500倍,亮度也是太陽的數百萬倍。科學傢們給它起瞭個綽號――“厄倫德爾”(Earendel),來自古英語,意為“晨星”或“冉冉升起的光”。 “厄倫德爾”,來自古英語,意為晨星。英國《衛報》報道截圖 該研究主作者布萊恩・韋爾奇(Bri.......
問吧精選︱王吉辰:四季如歌說“節氣”
近期,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博士、內濛古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院青年教師王吉辰做客澎湃問吧,與網友交流關於中國傳統節氣與物候、農業與天文的諸問題,臨近清明,澎湃新聞・私傢曆史精選部分問答,以饗讀者。 兩隻烏龜跑得快:請問老師,占星靠譜嘛?世事變遷怎麼會和天上星星扯上關係? 王吉辰:古人認為“天垂象,見吉凶”。彗星齣現、日月交食,這些天文現象都會被附加上一些星占學意義。我認為利用天文現象蔔測未來,與使用龜甲、蓍草占蔔一樣,源自於人類的本性,藉助已知的現象應對未知的恐懼。 就中國的星占學而言,.......
天舟二號圓滿完成任務!成功與空間站脫離,已支持航天員生活數月
原標題:天舟二號圓滿完成任務!成功與空間站脫離,已支持航天員生活數月 近日,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撤離空間站核心艙組閤體。目前,天舟二號狀態良好,後續將在地麵控製下擇機再入大氣層。接下來,一起期待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平安歸來,目前,開始打掃衛生,航天員要準備迴傢瞭。 而在其消失之時,其實還完成瞭一項重要使命,那就是帶走瞭空間站的廢物,那些廢物會隨其在大氣層中銷毀,不會對地麵與太空造成任何危害與影響。不過也有很多網友好奇,天舟二號脫離空間站後為何隻能解體燒毀,而不是繼續停留?其在上.......
那張最著名的黑洞照片,又有重要發現!
軸子引起偏振角“跳舞”。猶他大學供圖 2019年,天文學傢捕獲瞭首張黑洞照片,震撼世界。這張由事件視界望遠鏡閤作組(EHT)觀測到的巨型星係Messier 87(M87)中的黑洞陰影圖像,為天文學研究帶來瞭豐富的信息。 “我們還能從這些美麗的圖像中瞭解到什麼?”這是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理論物理所)研究員舒菁一直在思索的問題。 近日,舒菁團隊聯閤國內外研究團隊,利用偏振圖像的變化,對一種被稱為軸子的新粒子和可見光子之間的耦閤給齣瞭一個新的約束。相關成果日前發錶於《自然―天文》。.......
280億光年 “最遠”單顆恒星紀錄大幅刷新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 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30日說,哈勃空間望遠鏡藉助“引力透鏡”效應發現瞭人類迄今觀測到的最遠單顆恒星。這顆星在地球280億光年外,大幅刷新最遠單顆恒星觀測紀錄。 這是1999年12月拍攝的宇航員在哈勃太空望遠鏡上執行任務的照片。新華社/美聯 宇宙頭10億年內誕生 這顆恒星編號為WHL0137-LS,誕生於宇宙大爆炸後頭10億年裏,質量是太陽的至少50倍,亮度是太陽的數百萬倍。它的光綫用瞭129億年纔到達地球。 美國航天局說,天文學傢觀測到這顆恒星在宇宙大爆炸後約9億年時.......
俄宇航員返航後,空間站指揮官由美宇航員擔任,人員變動是正常的嗎?
當地時間3月30日,美國宇航員範德・黑和另外兩名俄宇航員乘坐俄聯盟號飛船,從國際空間站返航地球。先前人們還擔心美國宇航員無法乘坐俄飛船返航地球,恐要“滯留”太空,好在這種情況並未發生,目前三名宇航員都已經平安落地。 目前國際空間站的人員變動均屬於正常計劃,盡管國際形勢在發生變化,但國際空間站似乎並沒有受到影響,仍舊繼續閤作。 而且,對於美國宇航員範德・黑乘坐俄飛船返航,俄仍舊保持歡迎態度,在落地之後還披上瞭印有俄羅斯航天局標誌的毯子。俄航天局任務控製中心還在屏幕上歡迎美國宇航員範德・黑.......
280億光年!“最遠”單顆恒星紀錄大幅刷新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 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30日說,哈勃空間望遠鏡藉助“引力透鏡”效應發現瞭人類迄今觀測到的最遠單顆恒星。這顆星在地球280億光年外,大幅刷新最遠單顆恒星觀測紀錄。 這是1999年12月拍攝的宇航員在哈勃太空望遠鏡上執行任務的照片。新華社/美聯 宇宙頭10億年內誕生 這顆恒星編號為WHL0137-LS,誕生於宇宙大爆炸後頭10億年裏,質量是太陽的至少50倍,亮度是太陽的數百萬倍。它的光綫用瞭129億年纔到達地球。 美國航天局說,天文學傢觀測到這顆恒星在宇宙大爆炸後約9億年時.......
光譜成像速度慢,深度學習幫幫忙
通常,我們在顯示屏中看到的圖像是RGB三色圖像,紅綠藍三種顔色疊加形成像素顔色。如果把三色圖像拓展,變成十色、百色、韆色,那麼我們對圖像色彩的控製與渲染將無比精細。擁有這麼多波段的圖像便是光譜圖像。光譜圖像可以像 RGB 圖像那樣得到成像目標的空間特徵,同時反映目標的內部物理結構和化學成份。因此,光譜成像技術被廣泛應用於遙感、醫學檢測、食品檢驗等領域。 傳統的光譜成像技術通過掃描獲取圖像,采集時間長、係統體積大。隨著計算光學技術的發展,研究人員在光譜圖像采集過程中往往會進行一些編碼,並采用迭代.......
【上海疫情拐點還沒有到來,大戰纔剛剛開始】
今天上海新增確診病例355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5298例,較昨天持平,網上已經有人喊齣拐點來瞭,我經常說對待疾病不要過於擔心,但也不要掉以輕心,上海疫情大戰纔剛剛開始,這兩天的數據,隻是黃浦江以東以南的部分地區拉網封控測核酸的結果,浦西還沒有檢測,從明日三點以後,浦西將封控測核酸,大戰纔剛剛開始。 同在上海,浦江東和浦江西的疫情不會有太大差彆,而浦東拉網檢測核酸齣結果會有一定的滯後,這個很好理解,對核酸陽性患者密接者追蹤,再次測核酸齣結果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些數據會和浦西檢測的數據疊加,相信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