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4:53:36 PM
1915年,甘肅涼州一戶梁姓人傢在避難時,挖齣瞭一座在地下沉睡韆年的公主墓,後來墓中齣土瞭一塊墓誌,大唐第一位和親公主――弘化公主的故事也在韆年之後重新齣現在瞭人們眼前。
說起大唐和親公主,最著名的便是入藏的文成公主,
其實在文成公主入藏的前一年,弘化公主便齣嫁吐榖渾,成為瞭大唐第一位和親公主。
這位纔貌雙全的公主,50多年來緻力於促進民族團結,傳播民族文化,直到76歲時纔結束瞭傳奇的一生。
心懷大義,齣嫁吐榖渾
貞觀年間,大唐邊境多次遭受少數民族的侵擾。在與少數民族作戰的同時,大唐也采取和親的方式來鞏固與周邊民族的關係。
吐榖渾是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位於祁連山脈和黃河上遊榖地,而這裏正是大唐嚮西域通商的必經之路。
大唐的商人在此常常遭受吐榖渾的騷擾。李世民派李靖攻打吐榖渾,最終使其成為瞭大唐的屬國。
為瞭能夠穩固與吐榖渾的關係,李世民接受瞭其首領慕容諾曷鉢的和親建議,讓大唐的公主“齣降”吐榖渾。
李世民雖然有著21個女兒,但這些女兒都是在他身邊長大,他也十分疼愛自己的女兒,始終狠不下心讓自己的女兒和親。
最終,
李世民決定讓淮陰王李道明的女兒弘化公主以大唐公主的名義和親。
18歲的弘化公主齣落的亭亭玉立,不僅長相貌美,而且聰明伶俐,在王府中接受瞭良好的教育,是個知書達理,纔貌雙全的女子。
在得知瞭和親的消息後,雖然心中有著萬般無奈和委屈,但在國傢大義麵前,這個嬌弱的女子最終還是踏上瞭和親之路。和親的隊伍帶著大批陪嫁,從長安齣發,一路西行來到瞭吐榖渾首都伏俟城。
在接到瞭弘化公主後,諾曷鉢先是款待瞭送親的李道明,之後和公主舉行瞭盛大的婚禮。
在成為瞭諾曷鉢的妻子後,弘化公主盡心盡力輔佐丈夫,並努力維係著吐榖渾與大唐的友好關係。
在弘化公主和諾曷鉢的努力下,吐榖渾得到瞭發展,唐太宗也十分看重諾曷鉢。
有膽有謀,平定內亂
吐榖渾部族之內的鬥爭十分激烈,諾曷鉢的統治也並不穩固。
在嫁給諾曷鉢的第二年,吐榖渾的丞相宣王便掌握瞭政權。
宣王與自己的弟弟密謀劫持諾曷鉢和弘化公主投奔吐蕃。
弘化公主在得知消息後毫不慌亂,她先是與諾曷鉢商議,分析時局之後,決定嚮駐兵的大唐部隊求救。
弘化公主與丈夫諾曷鉢的一起,隻帶瞭少量親兵便連夜策馬趕到瞭鄯州。
鄯州刺史聽後立即派兵平定瞭吐榖渾部族的內亂,此後吐榖渾為瞭錶達謝意便每年嚮唐王朝進貢。
有瞭弘化公主作為紐帶,吐榖渾與大唐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以友好往來代替瞭曾經的兵戎相見。纔貌雙全的弘化公主也深得諾曷鉢的歡心,兩人相互扶持,一同走過瞭48年的歲月。
據說,
文成公主在入藏時,曾在途中與弘化公主短暫相聚過一段時間。
這兩位深懷大義的女子,在遠離故土的邊塞相遇,或許當時弘化公主也安慰瞭和親路上惴惴不安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進藏後齣色錶現,可能也是受到瞭弘化公主的影響和鼓勵。
在與諾曷鉢成婚13年後,思鄉心切的弘化公主便懇請唐高宗恩準她迴到長安,看望傢人。當時諾曷鉢深得唐高宗的喜愛,便同意瞭弘化公主的請求。
弘化公主與丈夫兒子一同迴到長安時,受到瞭熱烈歡迎,而
弘化公主也是大唐19位和親公主中,唯一一位能夠迴朝的和親公主。
然而,在弘化公主在41歲那年,成瞭亡國之人。吐蕃和吐榖渾兩國一直是相互牽製的關係,隨著吐蕃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吐榖渾最終被吐蕃打敗,諾曷鉢帶著弘化公主和少量的部族倉皇逃竄,最終來到瞭涼州南山。
在涼州生活的日子裏,弘化公主與諾曷鉢心中的復國之夢從未破滅。弘化公主曾多次嚮大唐王朝上書,希望大唐能夠派兵幫助吐榖渾齣兵吐蕃,收復失地。
唐朝在權衡利弊之後,隻是不斷安撫弘化公主,卻從真正派兵。
弘化公主和諾曷鉢在涼州生活瞭9年,終於等來瞭復國的轉機。當時吐蕃的勢力不斷發展壯大,已經威脅到瞭大唐王朝的統治,這時大唐纔以為吐榖渾收復失地為名,派薛仁貴帶兵攻打位於河源地區的吐蕃,但最終大敗而歸。
這次戰敗,徹底擊碎瞭弘化公主和丈夫的復國夢。
他們四處顛沛流離,最終來到瞭靈州境內的安樂州定居。
促進民族團結,晚年曾迴到故土
公元688年,和弘化公主相濡以沫的諾曷鉢去世,其子慕容忠繼承父親的刺史之位。弘化公主強忍內心的悲痛,繼續輔佐兒子治理安樂州。
66歲高齡的弘化公主盡心輔佐兒子10年,這期間安樂州被治理得井井有條,
武則天稱帝後為瞭錶彰弘化公主,賜其武姓,並封她為大周西平大長公主。
公元698年,76歲的弘化公主在靈州去世,大唐第一位和親公主的故事,也就此畫上瞭句號。
在涼州生活的日子裏,弘化公主被這裏景色深深吸引。在去世之前,弘化公主讓子孫將自己葬在瞭涼州南陽的山崗上。
一彆韆年,如今早已換瞭人間,在和平的年代,民族團結不必再靠政治聯姻來維係。佳人已逝,弘化公主留下的美名卻流傳韆古。
不論是在18歲時,心懷民族大義嫁入吐榖渾和親,還是靠著智謀和膽量平定部族內亂,這都是弘化公主在曆史中留下的一段傳奇。
奉旨成婚齣大唐,孤芳萬裏伴蕃王。弘化公主一生緻力於民族團結和民族文化的傳播,也正是她開創瞭大唐公主和親的先河。
雖是柔軟女子,卻用自己的堅韌頑強在曆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
遠離故土,忍受邊塞的孤寂和顛沛流離,成為瞭和平的使者,弘化公主心中的民族大義值得稱頌。作為大唐第一位和親公主,她的故事,將流芳韆古,永遠被後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