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4:57:09 PM
文/米七六
01
大夫擊東鬍,鬍塵不敢起。
鬍人山下哭,鬍馬海邊死。
這首詩歌頌的是大唐幽州節度使張守��的豐功偉績。
幾句下來,威震敵膽的邊關大帥威武形象躍然紙上。
張守��鎮守幽州短短的五六年間,大破契丹、奚族等東北最為猖獗的大唐勁敵,很大程度上消除瞭大唐的東北隱患。
在當時大眾心中是神一樣的存在。
特彆是開元二十二年(734),張守��妙計迭齣,斬瞭契丹人聯盟首領屈烈、契丹權臣可突乾,契丹大受挫摺。
兩顆敵國領袖的首級,懸掛在洛陽天津橋的南邊示眾。
自古耀武揚威,無過於此。
唐玄宗李隆基非常高興,想讓張守��當宰相。
倒是名相張九齡清醒,反對:“宰相是幫助皇帝治理天下的職責,不是用來奬賞的爵位。”
唐玄宗不死心:“讓他掛個虛職嘛!給個名譽稱呼,不用到位上班。”
張九齡說:“不行。聖人說‘唯名與器不可假人。’今天張守��剛剛破契丹,陛下就要封他做宰相。哪天他要是滅瞭契丹、奚人,陛下用什麼封賞他?”
唐玄宗被堵住,隻好打消念頭。
第二年二月,張守��到東都洛陽獻軍功報捷,受到瞭玄宗皇帝的隆重招待。
每年春耕前,皇帝要親自率大臣們耕田,叫“籍田禮”,迴來置辦酒宴,叫畢�T宴,正趕上張守��到達。
即改為替張守��錶功的“飲至之禮”――奏凱慶功宴會。
唐玄宗還親自寫瞭詩特示錶彰,封他為正三品大將右羽林大將軍、禦史大夫,兩個兒子封官,賞賜的財寶無比豐厚,下詔在幽州為守��立碑,刻寫下他的戰功。
絕對的風光無兩。
02
張守��行伍齣身,人高馬大,精於騎射。
早年在北部邊疆與突厥人多有交手,英勇善戰,每每有單槍匹馬斬殺敵軍將領的優異錶演,從遊擊將軍、果毅校尉,一步步摸爬滾打往上提拔。
不到三十,就已經是左金吾員外將軍(正三品)。
開元十五年(727),大唐與吐蕃交戰受大挫,河西節度使王君�湊剿潰�張守��臨危受命,齣任邊境重鎮瓜州刺史。
率親兵隊到達瓜州,卻是一片殘破景象,吐蕃人剛剛攻陷瓜州,搶劫燒殺一波走瞭。
張將軍立即行動起來,召集百姓軍人,整頓軍務,重建傢園。
重修城牆,夾闆纔立好,還沒填土,遠處煙塵滾滾,吐蕃人又殺過來瞭。
倉猝之間,將士們都大驚失色,憑藉這個斷垣殘牆,怎麼頂得住敵軍的進攻。
張守��說:“敵眾我寡,加上我軍剛剛受挫,不能與敵軍用強,要用計智取。”
他暗中布防,明麵上在城樓上大擺酒宴,奏樂喝酒,顯得格外不把敵人放在眼裏。
城下吐蕃人看在眼裏,迷惑在心上,這漢人唱的是哪一齣?隻怕其中有埋伏,徘徊猶豫老辦天,還是撤退!
然後,張守��派齣精兵,追擊反攻,退兵的吐蕃人兵無鬥誌,吃瞭唐軍狠狠一刀。
這一齣空城計,唱的媲美演義中的諸葛亮。
張守��抓軍事,促生産,把瓜州整治成為西北模範戰區,名聲遠揚。
朝廷特彆建瓜州都督府,守��任都督。
第二年又把吐蕃教訓瞭一次,吐蕃人都知道,瓜州不好動。
接著主動齣擊,與沙州刺史賈師順一起動手,突襲吐蕃大同軍,大獲全勝。
各路將軍連連進擊,打得吐蕃人頂不住,求和求親。
03
西北吐蕃這邊剛安定下來,東北契丹、奚族又起來瞭,且猖狂無比。
開元二十一年(733),一場大戰,幽州軍區副總司令郭英傑率一萬唐軍和奚人附唐部隊與契丹交手,戰場上騎牆的奚人叛變,唐軍腹背受敵,大敗。
郭英傑戰死,剩下六韆戰士依舊不降,全部戰亡。
國傢大震。
救火隊長張守��再次登場,任幽州節度使,對付契丹和奚族。
高手就是高手,纔一年,張守��連續取得幾場戰役的勝利,打得契丹人團團轉,一步步地壓迫契丹人的生存空間。
契丹權臣可突乾和首領屈烈非常著急,想齣個計謀,詐降。
玩這種套路,張守��比他們高瞭幾個段位。
假裝相信他們,派齣使者王悔到契丹人地盤去,特彆叮囑他:要找到機會,見機行事,趁機破壞契丹人的聯盟。
王悔一番觀察,明白契丹人其實想乾掉自己,他並不著急,倒是找契丹各部頭人聊天,一聊聊齣機會來。
契丹的兵權掌在可突乾和另一部大人李過摺手上,李過摺正被可突乾欺負,心中不平。
王悔勸李過摺,建功立業機會在此!
張守��大人的精兵強將,就是你的後盾!
李過摺動手瞭,突襲殺掉可突乾和屈烈,張守��率軍支援,一舉把契丹人的聯盟打瞭個狼狽不堪。
契丹又殺瞭李過摺,八部聯盟互相殘殺。
張守��遙控局麵,全麵掌握瞭東北局勢。
這纔有瞭本文開始所說的,把敵人領袖的腦袋懸掛在洛陽的輝煌戰績。
張守��威鎮幽州。
04
有一天張守��巡視,正碰上士兵們抓住一些盜羊賊,準備殺掉。
張大人走過,突然聽到洪亮的聲音:“將軍您不是要滅掉契丹和奚族嗎,怎麼能打死我呀?”
咦,這話誰說的?
張守��走過去,見到一個白白胖胖的大個子鬍人被綁著,士兵們正打算用大棍子打死他。
有時候,顔值就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
留下來吧!叫什麼?
叫安?山。
安?山
安?山是栗特鬍人,早在幽州搞各種交易找口飯吃,他老媽是突厥人,老爸是鬍人,精通各族文化語言,改投在張守��手下,如魚得水。
看齣張守��討厭胖子,安?山居然堅持節食減肥。
張守��一看,這個鬍兒不錯,收為警衛員。
安祿山任大唐的“抓生將”,其實就是到契丹地盤,捉拿契丹百姓,到這邊來為奴隸。
安祿山特彆厲害,經常帶三五個人去,抓十幾個契丹人迴來。
張守��很高興,可以啊,收養為義子。
安祿山拍馬屁的功夫是超一流的,傳說經常替張大人洗腳。
某一日,發現張大人腳心底下有個黑痣,盯著看個不停,張守��笑瞭:“你這鬍兒看什麼看?這個是我富貴的源頭!沒有幾個人腳底有痣,你懂不懂!”
看安祿山欲言又止,守��問:“難道你也有?”
原來安祿山真的左右腳底都有個大紅痣!
張守��對這個鬍兒更是著意培養。
還有個叫史�@乾的瘦子鬍人,狡猾善鬥,是安?山的好朋友。也得到張守��的重用提拔,派到京城齣差。
玄宗皇帝和他一聊,是個人纔啊!賜名史思明。
張守��喜歡有本事,有膽量的人物,這樣的纔能對付幽州周圍如狼似虎的契丹、奚族等等。
一句話,鐵與血纔是王道。
05
花無百日紅,人無韆日好。
張守��鎮幽州。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幾個部將在對契丹的戰役中,吃瞭敗戰。
雖然是擅自行動,但張守��丟不起這個臉,下令謊報軍情,對朝廷聲稱取得大勝。
紙是包不住火的。
朝廷派使者調查,使者吃瞭張守��的錢,繼續幫他隱瞞,但終歸全麵敗露。
這個不處分不行,張守��撤去幽州節度使的職務,到遙遠的南方任個刺史。
曾經呼風喚雨八麵威風的大將軍,到那寂寞無人聲的地方,張守��非常難受,背上長瞭個毒瘡,死去。
一代將星隕落,時年五十七歲。
而他提拔重用的安?山、史思明步步高升,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最終給大唐緻命一擊...
造化弄人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