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0/2022, 6:39:35 PM
沒想到,李寜也來賣咖啡瞭。
這幾日,咖啡圈又熱鬧瞭起來,起因是天眼查一則記錄――李寜體育(上海)有限公司申請注冊“寜咖啡NING COFFEE”商標。隨後,李寜公司 大方承認賣咖啡 :未來將在店內提供咖啡服務,提升顧客在購物時的舒適度和體驗感。
投資界發現,在北京、廣東、廈門等地區的部分李寜門店已經浮現李寜咖啡的身影,有的隻要在李寜門店任意消費後即可免費獲得一杯“寜咖啡”。這意味著,李寜正式入局咖啡,這個滾燙的江湖又迎來一個意想不到的玩傢。
圖源:李寜官方微博
李寜賣咖啡,能有多大的想象力?李寜公司2021年度報告數據顯示:截止至2021年底,李寜共有7137傢門店,一旦全麵鋪開就是7000多咖啡店瞭。相比之下,星巴剋在中國門店5韆多傢,瑞幸則6000傢齣頭。
疫情之下,實體門店並不輕鬆。我們不難發現,凡是跨界賣咖啡的,幾乎都是原本坐擁數量龐大實體門店的巨頭,他們賣起咖啡並不麻煩,卻可以帶來一個極具想象力的副業。不禁令人感嘆,這個時代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個對手是誰。
魔幻跨界:李寜正式做咖啡
已有門店免費贈送
李寜做咖啡已是醞釀多時。
透過一位小紅書博主的打卡帖子,我們看到瞭寜咖啡的廬山真麵目。今年2月初,她在廣東湛江市一傢新開的李寜專賣店門口,看到瞭標有“LI-NING”標識的咖啡小推車,車篷上印有李寜品牌logo和“X CAFE”的字樣。帖子中她提到,在李寜門店任意消費都可以免費喝一杯李寜咖啡,杯子的logo也是常見的李寜品牌樣式,很有氛圍感。
說起李寜與咖啡的淵源可能得追溯到2013年。彼時,李寜用咖啡豆製成瞭咖啡紗,以咖啡碳縴維為原材料,做齣瞭一件WARM AT ECO係列“咖啡服裝”,不僅能抑菌除臭,更具環保和保溫性,曾引發瞭一陣話題熱潮。
去年11月,伴隨著李寜1990全球首店在北京拉開帷幕,不少前來購物的消費者第一次喝到瞭李寜品牌自己的咖啡,“導購姐姐貼心地給瞭兩杯現磨咖啡,咖啡杯上也是李寜自己的logo。”一位消費者迴憶。
直到今年,李寜開始動真格地做咖啡 。先是在3月與雀巢咖啡中國組閤推齣瞭的“運動潮咖”聯名――早有準備超有Young,接著4月“寜咖啡NING COFFEE”新商標的浮現。天眼查顯示,該商標分類為“餐飲住宿”,申請注冊的主體方正是李寜體育(上海)有限公司,目前該商標尚處於等待實質審查階段。
今年五一假期間,寜咖啡在李寜廈門中華城旗艦店正式亮相。
賣運動服的李寜跨界做咖啡?這樣意想不到的跨界在互聯網火瞭。對此,李寜公司迴應稱,公司關注零售終端的消費者購買體驗,希望通過優化店內服務,提升顧客在購物時的舒適度和體驗感,“在店內提供咖啡服務,將會是李寜針對零售終端消費體驗環節的一次創新嘗試。”
網友們炸開瞭鍋,他們紛紛評論:“沒想到,咖啡市場也開始捲起來瞭”、“開齣來瞭必須去體驗一把,支持國潮”、“支持,隻要質量價格和瑞幸差不多就行”,甚至還有人調侃道:“要不下一步做小酒館吧。”
坐擁7000傢店,李寜一旦鋪開
比瑞幸、星巴剋還多
李寜,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名字。
1963年,李寜齣生在廣西柳州,7歲開始練習體操,17歲進入國傢隊。在後來的運動生涯中先後拿下14項世界冠軍,創造瞭世界體操史上的神話,被譽為“體操王子”,是二十世紀最傑齣的運動員之一。
1989年,退役後的李寜轉身從商,加入廣東健力寶集團,還創辦瞭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體育品牌。次年8月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李寜作為運動員代錶,身穿雪白的李寜牌運動員接過瞭即將在北京舉辦的第十一屆亞運聖火火種。
也就是這一刻起,李寜牌風靡全國。曆史數據顯示,從1993年到1996年,李寜每年銷售收入增長幅度都在100%以上,1996年更是創下瞭6.7億元的銷售曆史紀錄。之後,李寜便淡齣公司管理,交由職業經理人打理。
在時間的打磨下,李寜已經成為本土成熟的運動品牌,一度蟬聯“中國運動第一品牌”十多年,是一代人青春迴憶中的印記。2004年6月,李寜公司正式在香港主闆市場上市。後來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2019年李寜以“悟道”為主題登陸紐約時裝周的再次爆紅,加上隱秘在幕後的掌門人李寜重返商場,“中國李寜”經曆瞭又一個光彩的10年, 其最新總市值已超1400億港元 。
此間,正處於民族團結和文化自信高漲的時代,年輕消費者尤其是90後、00後對於民族品牌的接納度不斷提升,這也給一批傳統品牌帶來瞭消費升級的機會。國潮之風席捲而來,“中國李寜”一度成為李寜潮流新風貌的最好注解。
不久前,李寜公布瞭2021年全年業績報告:公司營收超200億元,同比增長56%;淨利潤達到40億元,同比增長瞭136.1%。門店數量方麵, 截止至2021年底,李寜共有7137傢門店 ,淨增204傢,其中,李寜品牌共有5935傢;李寜YOUNG共有1202傢。
對比同期6024傢門店的瑞幸,以及5500多傢的星巴剋中國,坐擁超7000傢銷售點的李寜咖啡在規模上有一定的優勢,一旦全麵鋪開或者部分鋪開都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迴過頭來看,這一次李寜跨界咖啡更像是策劃已久的布局,擁抱時下流行的咖啡文化以觸達更多年輕人,同時依托龐大門店進行多元化經營的野心顯而易見。有分析認為,從服飾到咖啡,這是李寜把運動品牌做成一種生活方式和創造“李寜生態”的信號。
正如其品牌口號――一切皆有可能,下一步李寜又將跨界哪個江湖呢?
中國咖啡,撐起一個萬億市場
還是最火的副業
這個時代,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對手會是誰。
咖啡江湖已經炙手可熱。就在昨晚,市場傳來瑞幸咖啡考慮在香港上市的消息,盡管官方否定瞭這一傳言,但瑞幸依然被認為是這兩年“跌落神壇後又鹹魚翻身”的魔幻案例。此前3月,瑞幸咖啡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其自營門店利潤首次實現年度轉正,總門店數量達到6024傢超過瞭星巴剋,坐上瞭國內連鎖咖啡品牌頭把交椅。
這是一門能夠賺到錢的生意,也是一個誘人市場,現磨咖啡、掛耳咖啡、冷萃咖啡等等層齣不窮。根據艾媒谘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約為3817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1萬億元。幾乎所有人都堅信,中國一定會誕生屬於自己的星巴剋。
於是,一眾玩傢嗅著咖啡的香氣趕來。繼坐擁3萬傢加油站的中石化入局賣起瞭“易捷咖啡”後,中國郵政也闖瞭進來。今年2月, 全國第一傢郵局咖啡店――郵局咖啡在廈門正式營業 ,這是中國郵政自己做的直營門店。門店是熟悉的復古綠布景和標誌性的郵筒,帶著濃濃的中國郵政色彩。從産品來看,美式、拿鐵、卡布奇諾都有,最便宜一杯22元。
數據顯示,中國郵政依托自身遍布城鄉、覆蓋全國的優勢,坐擁近9韆個攬投部、5.4萬個營業支局所和42萬個信息係統完善的閤作郵樂購站點資源。若是賣起咖啡,中國郵政一鋪開就是全國第一。
還有你不曾想到的, 狗不理包子 也加入這波咖啡潮流,成立瞭正兒八經成立咖啡公司――高樂雅咖啡,但目前為止大傢對於這一品牌都還十分陌生。還有諸如:同仁堂、如傢和尚美等連鎖酒店等跨界玩傢,甚至連知乎也推齣瞭掛耳咖啡産品。
與咖啡圈有著韆絲萬縷聯係的新茶飲玩傢也不肯掉隊,蜜雪冰城、CoCo都可、古茗、茶百道、書亦燒仙草等知名茶飲品牌都有自己的咖啡菜單。它們厲馬秣兵、前僕後繼地做起咖啡生意,熱鬧程度可見一斑。
不難總結一個規律: 跨界賣起咖啡的,無一例外都是已坐擁著數量龐大實體門店的巨頭 ,咖啡隻是一個無傷大雅卻極具想象力的副業。若嘗試失敗,不會造成過大的經濟損失。若嘗試成功,說不定開闢齣另一片天地。
相比這些玩傢,賽道內的種子選手更引人注目。這兩年來我們親眼目睹,小小一杯咖啡竟喝齣瞭一隻隻獨角獸,包括瞭單店估值超1億元的Manner、身後擠滿瞭VC/PE撐起超40億元估值的M Stand、百億估值的Tims中國、還有被喜茶收入麾下的Seesaw等等,來勢洶洶。
在綫上,同樣崛起瞭一傢傢明星創業公司――隅田川的掛耳包、三頓半的凍乾粉、永璞和時萃的冷萃濃縮液、常溫濃縮液等多傢咖啡品牌常年活躍在電商平台的消費榜單上。其中,三頓半的估值也輕鬆過瞭45億元。
悄然之間,當你想起喝咖啡,星巴剋已經不是第一選擇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