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2/2022, 8:54:11 PM
俄烏戰爭打到現在,普通觀眾們已經有些看不明白瞭。
如果隻是看全球各嚴肅大媒體發的新聞,簡直一頭霧水,因為信息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不成體係,對著地圖也不知道在講什麼,一部分記者去采訪,一般也就谘詢一下難民準備往哪跑?吃喝愁不愁?爹媽孩子在不在?另一部分記者,就待在利沃夫安全地帶,等穿著整齊的政府發言人過來,開個不痛不癢的新聞發布會。
全球媒體裏頭,隻有俄羅斯RT的記者猛得一批,在馬裏烏波爾的前綫開著無人機,一邊現場播報一邊扔RPG,扔完RPG又繼續播報。
這種邊打巷戰邊播新聞的老鐵全網獨一份,吃瓜群眾們好想給他刷個火箭。
國際媒體上,每天關於戰場外圍的政治信息遠多於戰場本身,一會兒製裁一會兒談判,一會兒演講一會兒抗議,很少有正麵戰場的具體信息,連兩邊公布的傷亡人數都相差十萬八韆裏,叫人摸不著頭腦。
如果隻是看海外的推特內容,感覺更加魔幻,那裏頭的烏剋蘭軍隊,都快平推到莫斯科城下瞭,俄軍天天被全殲。
中國這也有不少人流傳著“俄軍閃電戰失敗,已經必敗無疑”的種種傳聞,仿佛大夥正捲起袖子掀起鐵鍬,準備給俄羅斯的棺材上填土。
由於信息是如此混亂,我這篇文章主要就把當前戰局大緻給讀者們擼個明白,分析下俄烏兩邊的齣牌邏輯,省得大傢越看越糊塗。
首先,在戰爭進行一個多月,整體信息越來越清晰的情況下,我們要明確俄軍的一個宏觀戰略, 就是俄軍從來沒有打算打閃電戰,俄軍從一開始,就是準備好瞭要打消耗戰。
許多人想象中的“俄軍三天內鯨吞烏剋蘭”這種事,是觀眾的一廂情願,俄軍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這麼乾。
這次俄烏戰爭不是二戰,不是德國閃擊波蘭,從一開始,普京就反復擺明瞭立場:不是要將烏剋蘭全部吞下來,而是要“去軍事化、去納粹化。”,也要烏剋蘭徹底承認頓巴斯和剋裏米亞地區獨立。
在當前國際環境下,俄羅斯真要鯨吞烏剋蘭全境,違反瞭全人類的價值觀,會站在二戰時德國的處境,普京不會這麼乾。
所以俄羅斯並沒有對烏剋蘭所有城市發起巷戰,也並沒有深入烏剋蘭腹部,對絕大部分城市都是圍而不攻,除瞭他們恨之入骨的亞速營所在地馬裏烏波爾,其他城市俄軍坦剋甚至會等紅綠燈、禮讓民用車輛,看起來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
除瞭道德壓力,俄羅斯當前的軍事實力、財力也不允許俄羅斯瘋狂燒錢,打這種鋪天蓋地的滅國戰。
俄烏戰爭剛開始的前兩天,英國軍事專傢根據俄羅斯齣動20萬精銳部隊,上韆輛坦剋、裝甲車、火炮、200架飛行器、幾百枚導彈等 ,估算俄軍一天要花費100-200億美元,那俄軍一年的軍費兩三天就花光瞭。
後來發現俄軍打得沒那麼凶,英國這邊又改為俄軍一天花費約15-20億美元。
具體花瞭多少錢,估計隻有俄軍財務知道,但看後麵局勢發展,應該比英國情報公布的要少得多,因為普京也知道手裏頭沒什麼銀子,在省著花,盡量用最小的花費,創造最大的利益。
還是那句話:俄熊傢貧,能省則省。
那是怎麼看齣來的呢?
因為戰報會說謊,但戰綫不會。
3月1日,我在做第一次俄烏戰爭總結時,俄軍對烏剋蘭的攻擊態勢是這樣的:
3月9日,我在做第二次俄烏戰爭總結時,俄軍對烏剋蘭的攻擊態勢是這樣的:
神奇的是,現在距第二次總結快一個月過去瞭, 俄軍總體上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戰場好像停滯瞭,根本不像在打仗,更像是在磨洋工。
3月1日前,俄大批裝甲部隊就組成長達64公裏的長隊,直奔基輔而去,全世界媒體都以為俄軍要平推烏剋蘭首都基輔,直取總統首級,結果這些部隊現在還在基輔城西北和東北兩側遊蕩打野,根本不攻城。
東北部的俄軍大概在十天前,已緩慢推進到將基輔城區納入“俄軍迫擊炮的射程範圍內”,但就是不開炮,一直呆在那裏不動。
基輔東北部的城市切爾尼戈夫,和緊挨著俄羅斯邊境綫的城市蘇梅,在俄烏戰爭的第一天,就被俄軍包圍瞭,現在這兩座小城還沒有被吃下,俄軍第41集團軍、第90坦剋軍離切爾尼戈夫市中心隻有30公裏,前鋒部隊離市中心隻有8-10公裏,也不強攻,一直在那忙著野炊,吃飽瞭偶爾活動下身體,齣去占領一小塊野區。
俄軍真的連切爾尼戈夫和蘇梅都拿不下嗎?
不可能的,都圍得跟鐵桶似的,俄軍真要強攻,這倆座城市分分鍾搞定瞭。
我們先看一眼烏剋蘭的城市圖,方便理解後麵要講的內容,重要的城市我已經用紅圈標示齣來瞭,大傢特彆注意下基輔、切爾尼戈夫、蘇梅、哈爾科夫、馬裏烏波爾、彆爾江斯剋、尼古拉耶夫、敖德薩、利沃夫這幾座城市就行,這裏頭隻有利沃夫遠離正麵戰場,在大後方相對安全,其它城市都屬於危險區域。
實在記不住,你就記基輔、馬裏烏波爾、敖德薩就三座城市也成。
再看一眼到現今天發稿時,俄羅斯的攻勢圖,就會發現跟一個月前大體上沒什麼兩樣。
圖源不詳
原先預想中,俄軍在東部搞圍三闕一的戰略根本沒發生,大縱深穿插白跑瞭,被包圍的烏剋蘭軍隊一直龜縮在東部各城市裏頭,跟俄軍慢慢拼消耗。
南邊的各座城市,敖德薩一直在後方瑟瑟發抖地過著小日子,尼古拉耶夫站在前綫,對抗從赫爾鬆過來的俄軍,但俄軍一直在收拾馬裏烏波爾,忙不過來,沒空對它進行大規模攻擊,雙方隻是在相互炮擊,烏剋蘭第28獨立機械化旅自行火炮連剛在炮擊中被全殲,指揮官馬剋什科陣亡。
彆爾江斯剋已經被俄軍拿下許久,3月24日烏軍朝這裏發射圓點-U導彈,被俄軍防空係統攔截,但殘骸在碼頭上引發大火,燒到瞭俄鰐魚級登陸艦薩拉托夫號上,發生兩次爆炸,造成嚴重受損,現還擱淺到碼頭上,另有兩艘蟾蜍級登陸艦因此受瞭點輕傷, 烏剋蘭那邊為瞭漲士氣,則對外宣稱是圓點導彈擊沉瞭俄軍的奧爾斯剋號登陸艦。
薩拉托夫號發生爆炸
除此以後,彆爾江斯剋沒發生什麼大事。
馬裏烏波爾最為特殊,這裏是亞速營的老巢,也是整個俄烏戰爭打得最慘烈的地方,雙方“一棟樓一棟樓地爭奪”,將整座城市打成瞭廢墟。
俄羅斯海軍陸戰隊、車臣部隊、DNR部隊在3月18-26日對亞速營進行猛攻,打得亞速營“作為獨立單位已不復存在”,剩下的都是亞速營的殘餘分子在負隅頑抗。
亞速營剛成立時原本隻有幾百人,因為有納粹傾嚮,吸引瞭全球22個國傢的極端分子加入,到2021年時達到瞭3000人上下,共有兩個步兵營(六個連)的軍力,另配備一個裝備T-80U、T-64B1M的坦剋連。
這支部隊小部分在哈爾科夫,主力集中在馬裏烏波爾,俄軍對其恨之入骨,因此鼓足瞭勁往死裏捶,不惜調來車臣精銳、動用瞭TOS-1A噴火坦剋,使用220毫米溫壓火箭彈打開局麵。
到發稿時,烏軍和亞速營殘部已經被全麵壓製在亞速斯塔爾鋼鐵廠和部分老城區域,俄軍已控製馬裏烏波爾85%的地區,車臣領導人小卡德羅夫對外界錶示,馬裏烏波爾離解放已經不遠瞭。
為瞭錶彰卡德羅夫的戰績,普京於3月28日授予其中將軍銜。
上麵提到的亞速斯塔爾鋼鐵廠是歐洲最大的鋼廠之一,年産530萬噸鋼材,鋼廠占地麵積大,交戰情況復雜,俄軍隻能逐屋清剿。
歐洲最大鋼廠年産纔530萬噸,我上次在江蘇張傢港參觀沙鋼,他們傢年産鋼就達到瞭4000萬噸,中國許多大鋼廠的産量放在全球堪稱恐怖級彆。
馬裏烏波爾被圍詳情,圖源不詳
其實俄烏戰爭打到現在,俄軍也隻對馬裏烏波爾下手特彆狠,除瞭復仇,還因為從頓巴斯到剋裏米亞,馬裏烏波爾是唯一沒有拿下來的城市,是卡在當中的一顆釘子,不拿下影響俄軍對整片亞速海的控製,俄軍的後勤將大受影響。
而且普京齣兵時一直說要“去納粹化”,馬裏烏波爾是普京指定的納粹分子集中地,消滅這裏的部隊,纔能完成齣兵戰略,還能給其它不服氣的烏剋蘭城市打個樣。
南邊除瞭馬裏烏波爾,另有一處重要的城市敖德薩。
我估計在徹底拿下馬裏烏波爾後,俄軍下一個目標就是敖德薩或者哈爾科夫。
敖德薩位於黑海沿岸,俄軍在這裏擁有21艘艦艇,包括12艘水麵艦艇和9艘兩棲艦,而且黑海齣入口被土耳其埃蘇丹給關閉瞭,俄海軍完全沒有對手,真要攻擊敖德薩,直接可以從海路就暢通無阻,但俄軍就是忍瞭足足一個月沒有動手。
一個原因是要集中兵力打馬裏烏波爾,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敖德薩相當不好打。
敖德薩不僅是一座海濱城市,它還是一座地下堡壘城市。
在二戰時,敖德薩就擁有相當長的地下隧道,修得跟地下迷宮一樣,當年蘇軍烏剋蘭第3方麵軍就是利用復雜的地下隧道,全殲瞭在敖德薩的德軍。
冷戰時期,蘇聯將敖德薩地下隧道進行修建加固,現在地下隧道長達上韆公裏,能防普通的燃燒彈、鑽地彈,以及當量小一點的核彈,整個一地下堡壘,所以敖德薩一旦陷入城市戰,就注定比馬裏烏波爾打得艱苦幾倍。
估計俄軍真要進攻,就得海陸一起同步,但陸軍還在忙著殲滅馬裏烏波爾的殘敵,所以一直沒有動西邊的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薩。
這個擋在敖德薩前麵的尼古拉耶夫,是一座相當特殊的城市,其擁有兩座十分牛逼的造船廠:61公社造船廠和黑海造船廠。
61公社造船廠負責建造瞭蘇聯時期所有的1134B型大型反潛艦、1164型巡洋艦,蘇聯解體時,61造船廠還停泊著一艘舾裝1164改進型巡洋艦,中國當年想買,被美國阻止瞭。
黑海造船廠在蘇聯時期,曾造齣9艘航空母艦,包括兩艘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四艘基輔級航空母艦,中國的遼寜號前身瓦良格號,就是這傢造船廠建造的。
3月22日,尼古拉耶夫的61公社造船廠和黑海造船廠同時遭到俄羅斯巡航導彈攻擊,被炸得滾滾濃煙衝天而起,雖然這兩座工廠衰敗已久,但多少還剩點根基,烏剋蘭一旦經濟恢復,還有重新復活的機會,現在被俄軍遠程炸毀,意味著烏剋蘭再也彆想自己建造大型水麵艦艇瞭。
炸掉這兩座曆史悠久的船廠,隻是俄羅斯對烏剋蘭“去軍事化”的一部分。
從開戰至今,俄羅斯不僅在正麵戰場壓製烏軍,也把烏剋蘭後方軍事單位炸得七七八八。
2月24日俄軍控製安東諾夫機場,也順道攻陷瞭安東諾夫設計局,使烏剋蘭失去瞭最大的航空公司。
3月5日俄軍轟炸瞭日托米爾裝甲車修理廠,之後烏剋蘭的裝甲單位受損,就隻能拖到西部遙遠的利沃夫裝甲修理廠返工。
3月6日,俄軍炮轟馬雷捨夫機械製造廠,這是烏剋蘭坦剋部隊的搖籃,雖然最近十年衰敗到隻齣廠瞭一輛坦剋,還常常發不齣工資,但好歹也是烏剋蘭軍工的一點好苗子,日托米爾裝甲車修理廠和馬雷捨夫機械製造廠被毀後,烏剋蘭自己造坦剋的能力是徹底廢瞭。
3月11日,俄軍又空襲瞭烏剋蘭西部盧茨剋的汽車維修廠,這傢工廠號稱修汽車,實際上專修飛機發動機RD-33、AL-21F、AL-31F,這也約等於毀瞭烏剋蘭航空業的一部分。
3月16日,俄空天軍又用三枚導彈,命中瞭基輔的空空導彈生産廠阿爾喬姆公司,這傢專門製造R-27空空導彈的公司也掛掉瞭。
3月18日,俄軍用4枚巡航導彈,打掉瞭利沃夫國傢飛機維修廠,烏剋蘭的米格-21、米格-23、米格-29等飛機等從此失去瞭維修基地。
經過這一輪打擊,烏剋蘭軍工基本奄奄一息。
早知道,當年就該把黑海造船廠,一股腦兒賣給中國(拍大腿)。
3月29日,俄國防部發布戰報,稱烏軍已損失123架飛機、74架直升機、311架無人機、1738輛坦剋、181套多管火箭炮係統、726門火炮和迫擊炮、1592輛特種軍事車輛,約有1.4萬烏剋蘭軍人死亡,70%的軍事裝備庫存被摧毀。
如果俄軍數據屬實,烏剋蘭現在東部主力基本被殲,後方重要軍工幾乎全被打掉,戰損慘不忍睹,普京提到的“去軍事化、去納粹化”這個目標,大體上已經完成。
烏剋蘭從蘇聯手裏頭承接的主要軍事實力,在俄烏戰爭裏被徹底抹平。
由於烏剋蘭被打得沒剩下多少軍事裝備,澤連斯基親口承認,手裏頭的武器隻夠再抵抗半個月,隻能在談判桌上逐漸低下頭。
整個烏剋蘭的戰事都集中在南邊的馬裏烏波爾,北邊的基輔、切爾尼戈夫、蘇梅、哈爾科夫,一直隻是封鎖狀態,俄軍最多對哈爾科夫動手動腳,炮轟部分重要設施,或爭奪小部分區域,絕大部分城市跟基輔一樣,不僅圍而不攻,城裏頭還有水有電有網絡有暖氣,大部分超市都還在正常營業,生活一切照常。
生活正常到基輔那邊有個哥們想做網紅,在tiktok上發布瞭烏軍車隊移動到Retroville購物中心,並在購物中心廣場上布置自行火炮和火箭炮陣地的視頻,被俄軍在tiktok看到,發射瞭一枚威力巨大的導彈,導彈引爆瞭烏剋蘭炮兵儲存的彈藥,引發巨大爆炸,將大樓前的低層建築夷平,百米內的建築都受到嚴重毀壞。
烏剋蘭軍隊氣得要死,將這個泄露軍情的愚蠢網紅打瞭一頓,拉到tiktok上嚮民眾公開道歉,並引以為戒。
所以實在看不齣俄軍有打閃電戰的跡象,而且俄軍現在還在烏剋蘭布署瞭9個後勤營和5個後勤中心,保障後勤供應,做好瞭長期慢慢打的準備。
我前麵幾篇文章,都交代瞭俄羅斯因為窮得厲害,這仗打得不好看,讓世界軍迷們看穿瞭俄常規軍隊,已跟中美軍隊有瞭代差,其主基調是:
我要是有錢,我會是這個�叛�?
比如俄軍說自己現在隻陣亡瞭1351名軍人、3825人受傷,個人感覺這數據就報少瞭,在缺少無人機控場,北約為烏軍提供大量信息情報,俄軍靠頭鐵衝鋒的背景下,真實傷亡數極可能遠高於這個數。
其實烏剋蘭比俄羅斯更窮,從中美兩國的視角上來看,這場仗就是兩個窮鬼在打,一個大窮鬼壓著一個小窮鬼打。
俄羅斯好歹有些傢底,烏剋蘭這邊全部傢當都被打爛瞭,隻能靠北約要軍援,而且北約來的援助,隻要一進入烏剋蘭境內,就大多被俄羅斯用巡航導彈打掉瞭。
因為黑海被土耳其封鎖瞭,現在前去援助烏剋蘭的雇傭軍跟武器,主要走波蘭,到瞭烏剋蘭西部地界,一般要進行休整,再調撥到東部前綫。
俄羅斯也不��嗦,誰進入烏剋蘭就炸誰。
3月13日,第一批進入烏剋蘭的雇傭軍進入西部利沃夫一處軍事訓練基地,這裏離波蘭邊境僅20公裏,當天清晨基地就遭到俄羅斯導彈血洗,180名雇傭軍被炸死,一名法國雇傭兵從烏剋蘭一口氣逃到瞭瑞典,鬼門關前走瞭一遭,錄視頻時驚魂未定,整個人都嚇崩潰瞭。
俄羅斯第二天發齣警告,他們知道雇傭兵的具體位置,隻要進入烏剋蘭,誰來就炸誰。
在現代戰爭中,依托情報體係,隨時能隔著上韆公裏取人性命,再厲害的雇傭軍也禁不起一發導彈,這種不講武德的打法,嚇得這一波雇傭軍全撤迴到波蘭地界。
這批雇傭軍裏頭,最齣名的當屬那位加拿大“狙神”瓦力,外網傳得沸沸揚揚,說這位號稱天下第一神狙手的哥們,在伊拉剋作戰時,一天曾擊斃過40名庫爾德人,實際上這哥們是一名網絡公司程序員,從沒殺過人,到烏剋蘭後也隻是做做後勤工作。
另有一名韓國網紅叫李根的,也號稱要去烏剋蘭參戰,這哥們同樣深知自己幾斤幾兩,一直躲在波蘭的豪華酒店裏拍視頻,根本不敢上前綫,就是來烏剋蘭蹭流量的。
幸好這兩人都不是真正的雇傭軍,要不也早死於俄羅斯的導彈襲擊瞭。
除瞭打人,俄羅斯另喜歡用導彈打彈藥庫,3月18日,俄軍方又用“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摧毀瞭烏剋蘭西部的一處地下軍事倉庫。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將高超音速導彈用於實戰當中。
這個匕首導彈大有來頭,最早蘇聯人先搞齣瞭奧卡彈道導彈,精度準,有電子對抗係統,能突破美軍大部分防空係統,1985年美蘇搞中程導彈談判,美國人挺怵這款導彈的,雖然隻有400公裏射程,也指名要求銷毀掉,地圖帝為瞭討好美國人,在美國監督下,強製銷毀瞭306枚奧卡導彈,將蘇聯機械製造設計局(KBM)總工程師給氣得病倒在床。
蘇聯解體後,北約步步緊逼俄羅斯,吃過虧的葉利欽,隻好讓KBM總工復活這款導彈,73歲的總工,靠著搜集殘存流散的資料------這種典型的俄羅斯考古式研發,救活瞭這款導彈,改成瞭現在大名鼎鼎的“伊斯坎德爾”導彈。
之後俄國人又在伊斯坎德爾M型上加裝瞭雷達導引頭、尾部加裝減阻整流罩,再更換瞭更先進的氣動控製技術,就搞成瞭今天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
普京大帝頗為贊賞,將匕首導彈視為俄軍六大神器之一。
3月18日,這枚匕首導彈掛在米格31飛機上,一炮擊中瞭烏剋蘭西部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剋州Deliatyn村的地下武器庫。
這處武器庫距羅馬尼亞僅50公裏,儲存著大量美軍贊助的武器,炸掉這處地方的意義卻不止於此。
因為這處武器庫,原是前蘇聯建造的一個核倉庫,防禦能力強悍,能直接防禦美國的鑽地炸彈攻擊,俄羅斯打掉這一處地方,就是在嚮北約發齣警告,小心自己手裏頭的法寶。
這枚匕首導彈從1000多公裏外的飛機上發射,速度之快,讓烏軍和北約都反應不過來,而且匕首導彈是可以攜帶核彈頭,要是俄羅斯從飛地加裏寜格勒部署的米格-31K發射匕首,將覆蓋打擊到整個歐洲。
為瞭讓北約知道這款武器的厲害,俄羅斯精心用無人機拍攝下瞭匕首攻擊的畫麵,第二天3月19日,為瞭讓北約看個夠,又發射瞭一次匕首,摧毀瞭烏剋蘭尼古拉耶夫州的一處大型燃料庫。
看得北約上上下下,心裏頭拔涼拔涼。
我們都知道,在俄烏戰爭初期,俄軍號稱20萬軍隊殺入烏剋蘭,世界媒體信以為真,其實,到現在真正進入烏剋蘭國境開戰的俄軍,大約正規軍是6萬人、頓巴斯地區民兵3萬人、車臣軍以及其他軍事單位約1萬人,總共隻有10萬人。
還有10萬俄軍,一直呆在白俄羅斯靠近烏剋蘭的布列斯特地區,隨時防備北約從波蘭方嚮參戰。
紅圈處是布列斯特
也就是說,俄羅斯這次對烏戰爭,一直沒有使用全力,差不多一半的軍力,還處於備戰狀態。
現在看來,俄軍的宏觀戰略,就是“圍而不殲,以打促談”八個字。
因為俄軍的數量有限,手裏頭軍費有限,隻能“盡量用最小的花費,創造最大的利益。”
一方麵,俄軍封鎖烏剋蘭大部分城市,但集中火力乾死馬裏烏波爾,另一方麵,俄軍不斷威懾北約,擊潰雇傭軍和北約軍援。
早在剛開戰的2月28日,普京便命令核威懾力量處於高度警戒狀態,意思是這迴我真發火瞭,誰勸都不頂事,誰敢替烏剋蘭齣頭,我就朝他傢扔核彈。
北約便不敢派兵,隻敢遠遠地罵他幾句。
之後,俄軍又用匕首導彈不斷打擊烏剋蘭西部,並部署重兵在布列斯特,一再提醒北約不要深度參與俄烏戰爭。
北約便隻能用自己的衛星係統給烏軍點亮地圖,派駐軍事專傢指揮北約軍隊,但不敢與普京正麵衝突。
2021年,美國嚮烏剋蘭提供瞭6000萬和2億美元的軍事援助,2022年戰爭開始後,美國又先後分批嚮烏剋蘭提供瞭3.5億、2億和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在這次8億軍援之前,按俄國防部的統計,北約嚮烏剋蘭提供瞭109門野戰火炮、3800枚標槍反坦剋導彈、897枚毒刺防空導彈。
最新的這8億美元軍援,則包括800套毒刺導彈、100架彈簧刀無人機、6000套AT-4反坦剋係統、5000支自動步槍、1000支手槍、400挺機槍、400支霰彈槍、2000萬枚子彈、2.5萬件防彈背心等。
烏剋蘭最後收到的軍援實際並沒有北約對外公布的那麼多,要麼是北約在吹牛,捨不得送,要麼是運武器的車隊被俄軍用導彈大量消滅在運輸途中。
3月23日時,美軍就聲稱最新的8億軍援已經陸續送到烏剋蘭,但在3月24日時,烏剋蘭國防部聲稱擊落瞭俄三架卡-52武裝直升機,並發布瞭相關視頻,有人發現這個視頻居然來自著名的遊戲《武裝突襲3》,以前烏剋蘭發布擊落俄米格-29和蘇-35戰半機的鏡頭時,也使用瞭《武裝突襲3》的視頻。
拿遊戲視頻當戰果,而且從那之後烏軍就很少發布擊落俄軍飛機的視頻或圖片,反而俄軍陸續更新瞭大量卡-52武裝直升機、蘇-34戰鬥機摧毀烏剋蘭裝甲部隊的視頻,可見烏剋蘭已經戰鬥力大減。
俄軍現在打得有些吃緊,已經從遠東地區調軍隊過來支援,但烏剋蘭更難,他們空軍和防空係統幾乎完全被毀,海軍全滅,大型軍工企業被炸成平地,39個軍火庫裏70%的軍事裝備被炸飛,北約軍援又被俄軍不斷打散,再打下去就真的要小米加步槍瞭。
俄軍堅持“圍而不殲,以打促談”的大戰略,吃掉馬裏烏波爾,找烏剋蘭過來談一談,烏剋蘭不從,就再吃掉尼古拉耶夫或哈爾科夫,再找烏剋蘭過來談一談,烏剋蘭還不從,就接著打敖德薩,依次慢慢打,條件越開越高。
當然,俄軍最後纔會打基輔,要是不小心把基輔打下來瞭,那就麻煩瞭,找不到人來談判瞭。
普京無數次告訴法國話事人馬剋龍、德國話事人朔爾茨、以色列話事人貝內特這三位和事佬,烏剋蘭簽署協議越早,就越好談,簽得越晚,他價就開得越高。
澤連斯基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當手中的軍隊和武器越來越少時,他也隻能慢慢屈服。
剛開始第一輪談判時,烏剋蘭方麵不僅不聽俄羅斯的意見,甚至要俄羅斯退齣頓巴斯地區和剋裏米亞,到第三輪談判,就開始鬆口,說不會加入北約。
前兩天第五輪在伊斯坦布爾談判時,烏剋蘭已放棄瞭以武力奪迴剋裏米亞和頓巴斯的願望、並聲稱不加入任何軍事聯盟、成立國際法律保障下的第八個永久中立國。
這個永久中立國,是指以後誰來武力入侵烏剋蘭,那麼美國、法國、德國、英國等大國都必須保衛烏剋蘭。
拉夫羅夫說,他對這次會談結果錶示滿意。
至於剋裏米亞和頓巴斯(獨立)的問題,他認為這些問題已經解決瞭。
我是在3月31日深夜寫完瞭這篇文章,4月1日,俄烏雙方將以視頻方式恢復談判,一周後,兩國代錶團會製定更加詳細的條約草案,並推動兩國總統會麵。
看現在這情形,烏剋蘭低頭認輸的可能性極大,俄軍可能用不著再敲打哈爾科夫和敖德薩立威。
如果明天談判順利,俄烏戰爭也將落下尾聲。
在這輪戰爭中,美聯儲悄悄發動瞭加息技能,世界美元開始迴流到美國,但令人意外的是,日本這個毫不相關的國傢,居然遭到瞭重創,匯率大跌瞭5%,不知道美帝在割不動中國、割不動俄羅斯的情況下,有沒有興趣割一割歐洲和日本?
畢竟日本已經連續7個月齣現貿易逆差,匯率又鬧成這個樣子,身上有肉,又十分乖巧聽話,這樣一頭肥豬,看起來十分好下手。
最後,如果俄烏戰爭真的就這樣走嚮結束瞭,我其實既替俄羅斯惋惜,也替烏剋蘭心痛,畢竟他們倆是同胞同源的斯拉夫人,這一場戰爭,隻不過是盎撒人,在背後遙控的兄弟相殘而已。
手足之血濺在臉上,無論是誰,都難露齣勝利的微笑。
那正是:
當年鐵馬遊沙漠,萬裏歸來會二龍。
周氏君臣空守信,漢傢兄弟不相容。
隻知奉璽傳三讓,豈料遊魂隔九重。
天上武皇亦灑淚,世間骨肉可相逢?
End
來源 | 盧剋文工作室
作者 | 盧剋文
熱文精選
星標 峰嶺ForeignLink ,不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