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6:21:38 PM
若問上海的老人們,杜月笙一生如何,他們通常都會搖一搖頭。杜月笙身為舊中國上海青幫大頭目,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傳奇人物,怎麼隻一搖頭便概括瞭一生?
這就要提到另一位主角,顧嘉棠。有一個十分著名的段子形容顧嘉棠與杜月笙的關係。一次杜月笙到顧嘉棠傢做客,見到花壇有一些淩亂,於是他對顧嘉棠說,“阿棠,你來侍弄一下這些花吧。”
顧嘉棠聽瞭,煞有介事地蹲下認認真真侍弄瞭一小時,完事以後花草們居然有模有樣。他擦瞭一把汗,對杜月笙說,“老大,忙活一陣有些渴瞭,你給我削個梨子吧。”他們相視一顧,哈哈大笑起來。
對於我們來說,這段話有些莫名其妙,但對於老上海的人來說,最是忌諱說自己發跡前的往事。杜月笙在成名前素有“水果月笙”之名,他十四歲賣梨,而顧嘉棠則有著“花匠全根”這一綽號。
若非兩個極為交好的人,是斷斷不得如此互相扒人傷口的,這是舊上海人人所知之事。杜月笙與顧嘉棠既然有如此這般交情,又為何晚年逝去後被顧嘉棠反捅一刀呢?
水果月笙
杜月笙發跡前,初來上海便是在一傢水果鋪子當上學徒,因而得名“水果月笙”,後來他跟著黃公館開啓瞭自己傳奇的一生。
在鋪子當學徒時,杜月笙便與同為泥潭中的顧嘉棠相識。這倆人同為汙水裏的泥鰍兒、叢林裏的野雞崽兒,自然是倆看對眼惺惺相惜。
在顧嘉棠是犯過事的。老上海人口裏,吃官司那叫吃“香港大菜”。落到顧嘉棠頭上就更加不同凡響瞭,一個看上去一臉老實樣的傢夥竟敢硬頂巡捕,吃瞭“香港大菜”,這讓他在江湖資曆上倍見“光彩”。
等到釋放的那一天,顧嘉棠一齣來。那一群終日廝混的小癟三們迎瞭上去,簇擁著顧嘉棠,最後甚至推重他做瞭領頭大哥。這一次因禍得福吃“香港大菜”,也因此為他結識杜月笙埋下伏筆。
待到杜月笙在黃公館得到賞識,一舉成為名人後,便想起瞭與他相識卻仍在泥潭中掙紮的顧嘉棠。便把他帶到自己身邊,這一帶就是一輩子交情。
十年交情
十年隻是一個形容詞,事實上,自顧嘉棠跟隨杜月笙後,他們的交情持續瞭一輩子。一輩子說它短,漫漫歲月總有令人不捨之處。一輩子說它長,可是怎麼一晃眼,一轉頭,陪伴自己的人已到垂暮之年。
在泥潭無邊無夜裏待習慣的人,你再給他看到那一絲可能,一絲光芒,他就會不擇手段地去獲得。顧嘉棠身為杜月笙身邊的四大金剛之首,自然亦是如此。
但他不像其他人,得瞭權得瞭勢,人就會膨脹,不擇手段地斂財。除瞭顧嘉棠,杜月笙手下的三大金剛幾乎便是如此瞭。巨大的財富與權勢濛蔽瞭他們的雙眼,堵塞瞭他們的耳朵。
顧嘉棠不一樣嗎?不,他更加有遠謀。有些人得瞭錢會沾沾自喜,有些人得瞭錢會更加謹小慎微。顧嘉棠就是後者,他得瞭的大多錢都會收斂起來。
之後有杜門的老人迴憶,顧嘉棠事實上擁有的,絕對沒有他錶現得那麼多。所謂財不外現顧嘉棠可謂拿捏到瞭精髓。但他仍是貪財的,並不比得上杜月笙的大義。
晚年月笙
在上海拼搏數年,杜月笙可謂是風聲水起,誰又能想到當初隻是在鋪子裏打下手,當學徒的賣梨人,會穩穩坐上舊中國上海青幫大頭目這把巨大的龍椅呢?
杜月笙晚年正值內戰期間,蔣介石與共産黨都想要得到他,畢竟江湖傳言過,得到杜月笙便是掌控瞭整個上海走嚮。
然而,杜月笙呢?杜月笙誰也沒跟著。既沒有選擇跟隨蔣介石去瞭台灣,也沒有跟隨共産黨黨員迴去上海。他選擇前往香港安度晚年。
因為過於匆忙,跟隨杜月笙的顧嘉棠並沒有來得及將他獻殷勤買下的位於上海的一套豪宅賣去。一方麵他對於大哥杜月笙的話深信不疑,另一方麵他又擔心自己晚年不保,錢財不夠。
年紀漸長,想的也會變得多。那一處豪宅當時打著“我要為月笙哥祈福,讓他好好休養”的由頭開工,耗費瞭顧嘉棠大量錢財物力。也因著這一事情,他從中撈迴來不少好處,據說已經能與他的豪宅持平。
顧嘉棠是有些慌瞭的。謹小慎微這麼些年,雖然一直在為杜月笙做“保鏢”,可他怎麼也不能是一個普通的保鏢。他大哥是有頭有臉的杜月笙,身為杜月笙的四大金剛之一的自己不該繼續迴到泥潭。
花匠背叛
顧嘉棠本來是有一筆價值20萬美金的生意的。杜月笙總不接這些東西,因為他有著黑幫商人難得的原則,顧嘉棠則不同,他沉浸在自己大筆財富無法帶走的悲傷裏,偷偷接下來這筆生意,結果血本無歸。
失去瞭20萬美金這一財富,對於顧嘉棠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雖杜月笙得知後並未怪罪於他反而時常安慰他。但他是怨恨的,他怨杜月笙自己瀟灑離開,卻讓他無法安度晚年。
他心裏愈加的怨恨,錶麵功夫卻日益漸進。在之後他鋌而走險接下來瞭那一筆馬幫的生意,總算不至於讓顧嘉棠賠得太虧。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在香港病逝,顧嘉棠便露齣來他的險惡嘴臉。有一在銀行乾事的小弟,得瞭杜月笙賞識勉強度日,卻在杜月笙死後拿齣一紙假證,說杜月笙欠瞭他15萬,有顧嘉棠作證。
杜月笙昔日舊友怒罵顧嘉棠豺狼野心,竟然對杜月笙遺孀與孤兒這般為難,直言杜月笙看錯瞭人,錯信瞭他一生。好友字字見血,顧嘉棠卻無動於衷。
我們在麵對巨大財富誘惑的時候,或許可以如同顧嘉棠那般謹小慎微,但決不可如同他一般背信棄義,貪財好色。抵抗財力物力對我們的誘惑纔是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
知心朋友一生或許一次都遇不上,但是遇上瞭那便是一輩子的交情,萬萬不可辜負這一段難得可貴的交情。古人雲,誌閤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