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正月十四晚上 葉永康先生走瞭 抱忠守質,剋傳傢學——悼葉永康先生 - 趣味新聞網


正月十四晚上 葉永康先生走瞭 抱忠守質,剋傳傢學——悼葉永康先生


發表日期 3/3/2022, 9:06:08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正月十四晚上,葉永康先生走瞭,去瞭天國。我是第二天得之邦鴻兄告訴,雖然老人已有94歲高齡,近年來也常生病住院,但都有驚無險挺瞭過來,本希望他帶病延年,可是天命難遂,還是離開瞭我們。葉永康先生晚年照1… .....


    

正月十四晚上,葉永康先生走瞭,去瞭天國。我是第二天得之邦鴻兄告訴,雖然老人已有94歲高齡,近年來也常生病住院,但都有驚無險挺瞭過來,本希望他帶病延年,可是天命難遂,還是離開瞭我們。

葉永康先生晚年照

1998年王樂��先生去世,我寫過悼念文章,說是有感他們一走,猶如帶走一個時代;之後鄭初民、鬍鳳子、吳皖生、洪百裏、程嘯天、程其燮、汪光澤、經全方、王任之、許剋定、黃警吾、徐步雲、鮑逸豪、汪曾德、汪世清、黃澍、汪孝文、曹度、王世傑、鮑弘德、鮑弘道、柯敦厚、鄭澤民等一個個熟悉的文化老人離去,更堅定瞭這一想法。當然,永康先生雖不是僅存碩果,但也算是寥如晨星。因為以上諸公皆齣生於民國初年至二十年也即1930年前後,這一時間段如還健在的話都已九十開外,他們跨入新中國時至少有二十年的儒風薰陶;遲於他們的人,雖然也還有這樣的經曆,但畢竟時間過短,故我一直將這批老人視為徽州文化的最後一道風景。

在葉先生傢欣賞他祖上留下的拐杖(左作者,中是葉永康先生,右收藏傢鄭文峰)

葉先生為人正直,待人誠懇,不僅承繼瞭祖父、父親的收藏愛好,也承繼瞭“製行高潔純古、居市而有大人長德之風”傢訓。我想,倘若有人要寫徽州名門或徽州收藏史,當都繞不過他們葉傢。

永康先生祖父葉德嘉,字載疇,又字則柔,為名畫傢江蓮峰弟子,傳其法,也精鑒彆。杭州西泠印社的組織者也是篆刻傢葉為銘,和他們傢同宗,1926年迴歙縣掃墓,即下榻其傢,稱則柔“從叔祖”,留下墨寶。葉則柔則為葉為銘拓瞭新州石塔一些有關葉傢文字圖片資料,以後葉為銘有《新州訪碑記》、《歙縣金石錄》等,想有葉則柔的幫助。

許承堯書贈葉則柔之上聯:偶培鬆柏一低首

又,1934年春上,鬱達夫一行由杭州來徽州遊覽新安山水,其中有著名的社會學傢潘光旦等徽州寄籍學者,他們和鬱達夫分手後,則來到歙縣城東壕城上的葉傢老宅,嚮葉老先生請教起瞭徽州寄籍現象,如潘傢是怎樣由大阜去蘇州等。潘光旦後來在他的徽州遊記中有“歙城訪葉翁”記載,我曾購得過此書,送給瞭永康先生。

許承堯書贈葉則柔之下聯:為乞詩書曾摺腰

巧閤的是,許承堯與葉則柔同齡,許於1924年從甘肅退隱歸鄉,自此與葉氏有瞭更多交往。然而最讓許承堯高興的是,久訪多年、踏破鐵鞋纔得數首的漸江畫偈,江蓮峰竟有手抄,江乃為漸江侄江注後裔,葉則柔為其弟子,輾轉所得,刊入《安徽叢書》,自此得以流傳。

與先生閤影留念(左汪邦鴻、中葉先生、右為本文作者)

葉則柔於1934年去世,許承堯入城祭奠,其中挽詩有“死生大矣惟微笑,狂狷兼之苦避名”,寫齣瞭老友的為人性格,也道齣瞭老友的傢風。

在永康先生的收藏中,其中有許承堯寫給祖父最早的對聯“乘堅策肥履絲曳縞,跨山�u海把日擎天”,大概作於二十年代後期,太史公由宦場歸隱唐模,書法由行楷入隸,筆力雄健,端正�忝�。還有一副“偶培鬆柏一低首,為乞詩書曾摺腰”,後麵有一段充滿深情的跋語:“則柔老兄先生深通繪事,精鑒彆,淡泊寜靜,廉隅樸質,攸然自遠,有古君子之風,此其自拈句也,人品風趣皆可想見,予納手訂交,相見恨晚,敬慕之至,為書此聯,以誌傾企”。知己之情,溢於言錶。

葉則柔畫花卉,許承堯跋贊

與此相同的還有永康先生之女葉平日前找齣許承堯題葉則柔畫卉兩幅,皆有許承堯題書。一幅是“則柔老兄寫生妙趣天成,生意各足,為其襟抱足相發也。城東老屋,花竹悠然,我懷此人,時時神往。”又一幅許題有:“先生製行純潔高古,居市而有大人長德之風,吾幸得友之,今不可復見矣。”讓許承堯念念懷想的老友品行為人,也正是他們的傢風傳統。

葉則柔之花卉,許承堯有題贊

葉俠奇,葉則柔之子,永康先生之父。抗戰爆發後,葉俠奇從浙江經商迴來,因父執之誼,更因為性格誌趣的關係,許承堯視他一如乃父,相處融洽。葉俠奇曾請許承堯將其父親的一些舊藏鑒定,留下瞭許多題跋,除上麵的兩幅花卉圖外,還有所藏江蓮峰所畫的一幅所題,記下瞭兩傢的深情厚誼:

……喬木蔥蘢飲太和,孝友傢風嘆純篤。尋常茶飯年命久,清靜門庭童稚淑。我為留題識古芬,兩世交情應細錄。春鞦佳日更來遊,扶杖登堂成快讀。

詩由江蓮峰的畫談起,承傳衣鉢,稱道兩代交情,尤其欣賞孝友純篤傢風。

然而葉俠奇的收藏,卻不幸在後來遭遇瞭火災,許多化為灰燼,自是痛惜不已,為此許承堯相贈瞭不少自藏珍品以安慰,也多有題跋,比如一幅文伯仁山水大堂,為當年葉則柔贈品,如今為撫好友傷痛,舉以奉還,為此書跋:

此畫在予齋十餘年矣,故友葉則翁為予羅緻……則翁嗣俠奇世兄銳意求畫,有父風,先承傢學,因以歸之,並為述此。�X翁許承堯記,時年六十有八。

許承堯為葉俠奇所書之上聯:雅尚清寜消斂胸中俠氣

其跋語:俠奇世先生深嗜拙書,吾書固不工,愧無以答其意,而俠奇之為人則夙所愛賞者,為撰此贈之

至於許承堯本人書幅墨跡,葉俠奇也備加珍愛,故收藏亦多。1939年,許承堯贈一楹聯:“綜跡甄徵剋傳傢學,抱忠守質卓有古風。”又跋有:“俠奇世兄素位居易,��然不染,篤守傢教,鑒彆書畫,亦有心得,是真能傳輝而踵美者。己卯鼕,書此贈之,願共值此歲寒,各保溫淑也。”不是親人,勝過親人。

以故許承堯進城,葉俠奇的夫人常以可口菜肴招待,許氏也多贈其夫人墨寶。葉氏夫婦同齡,當1945年他們五十雙壽時,許承堯已是七十有二,他挑瞭一幅江注祝壽圖相贈,並跋瞭長詩,稱贊瞭葉氏夫婦承忠厚傢風,執謙守約,舉案相莊,英儷雙雙,門楣吉光,錶達老人的期頤閤祝之意。

許承堯為葉俠奇所書之下聯:自娛古拙發擄世外奇懷

1946年,許承堯去世,這使葉俠奇非常傷感,情不能已,乃請宿儒畢恩桂先生代擬挽聯相送。又三年,新中國誕生,葉俠奇一如父輩熱心地方文化,包括協助政府將許傢藏品收歸公有,這在王任之日記中可以知道。更為難能的是,之後隨著意識形態的極左行為,唐模許傢因為地主成分、官僚傢庭不受善待,但葉俠奇感情仍舊,一直嗬守著老友給他的饋贈。

請葉先生吃飯(左鄭文峰、右葉先生,中本文作者)

葉永康先生少年時也如徽州風俗“十二三歲往外一丟”,在浙江當著學徒,新中國成立前迴到傢鄉,之後參加工作,供職於省供銷社。文革時許多人都將傢藏舊物化瞭灰燼,他卻抱著對上代負責也是傢風影響,悄悄迴到傢中,將許承堯給祖父和父親寫的一些字等舊物,藏在瞭老屋的空棺材裏。當然更多無處收藏者,則也隻好毀的毀燒的燒瞭。

我常想,先生的這一行為絕非偶然。

看看唐模許承堯故居,雖然主人翰墨一生,然而曆經運動,尤其是文革浩劫,竟片紙不存,於今所掛的全是仿品,無一紙真跡。文革結束,當許承堯的文孫許剋定從噩運中走齣,為想擁有祖父一紙手澤而不可得,是葉先生送瞭他一幅許承堯的對聯。又,許氏曾給老友畢恩桂寫過一副“晚年彆有安心法,餘事猶留考古功”對聯,是永康先生偶於古董販處見之,乃代為購下贈送給瞭畢之外孫王世傑,我曾在王老的寓所看掛過。

嚴達書贈葉則柔之魏碑條幅

我與葉先生的熟悉,是1987年在省博物館舉辦的汪采白百年誕辰畫展,這次活動是由省徽學會牽頭,會長鄭傢琪負責。雖然所展作品主要來自省、黃山市和歙縣三地博物館,但也還從民間藉展若乾,永康先生傢藏的幾幅就是我去藉的。他大概看我肯於為傢鄉做事,從而多有錯愛。

他退休之後,由省城迴到瞭歙縣老傢,過著喝酒看畫的神仙日子,當然每年也還要來閤肥住上一段時間。我一般是下班後去看他,敲開他寓所門後,常見他坐在一張單人沙發上,沙發前是一張方凳或是小桌,擺著幾個小菜,再前麵是一台小小黑白電視機,他習慣於這樣一邊喝酒,一邊看新聞,過著他恬靜舒適的晚年。而且我也知道他每次從老傢來,都要帶上一些臭豆腐、黃豆��、鼕筍之類,而且也還常要勻齣少許送給好友王世傑,以能同嘗傢鄉風味。他還邀過同鄉曹度、姚新吾去他處品嘗。因此我也將他們邀請到我的寓所,由內子燒著嫩嫩的圓子等傢鄉菜以孝敬。他們常喝得臉紅紅的,嗓門大大的,興緻盎然,談論著過去的故事。

前往葉先生寓所,聽老人談過去曆史

前坐者葉先生,後由左依次王紅春、汪邦鴻、張愷、本文作者、陳碩

葉先生與王世傑是同鄉,也是世交,葉先生祖父葉則柔與王世傑的外祖畢恩桂是朋友,兩傢世誼,源遠流長。文革時,王世傑被打成走資派,其住傢被造反派看管,如何將傢中一些不能暴露、需要保留的物件妥當帶齣,正在苦惱之時,被葉先生知道。他來到王傢,亮齣瞭原單位的無産階級身份,很快與看門的造反派達成共識,得到瞭認可和信任,從而進進齣齣,便將老友的一些緊要東西悄悄帶瞭齣來。試想那時候許多人唯恐躲之不及,葉先生卻有這樣的豪情與膽識,也可謂難得矣。

2018年,好友盛學峰在我市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為要舉辦百年徽州名傢書畫展,我陪他求助葉先生,希望提供有關展品,經談後藉瞭先生祖父葉則柔的四屏花卉、吳承仕對聯和江彤侯立軸。我代盛寫瞭藉條,哪知葉先生將藉條不看就撕瞭,說是你陪朋友來的,還打什麼條子。如此情景,也讓在場者無不動容。

先生看我熱愛徽州文化,經常給以支持。之前受汪孝文等前輩朋友幫助,我已收集瞭許承堯的一些文字資料,葉先生也將他傢所藏之許氏題跋抄齣,我除瞭影印在王振忠教授主編的“徽州民間珍稀文獻”中的許承堯一冊外,還有《疑庵雜著》正等付之剞劂,可惜沒有等上葉先生看到,實是歉疚。

尤其不能忘懷的,我還陪葉先生去南京看望汪孝文先生,時汪老因患腦血栓臥床多年,他們是同鄉,也是藏友。那天,孝文先生被扶瞭倚坐在椅子上,由傢人早早準備瞭酒菜,葉先生一邊喝著,一邊談著。我想換瞭彆人,未必會吃這頓飯,畢竟多有不便,但葉先生不僅要吃,還提前打瞭招呼。這正見他為人實在,他就是想要通過這一過程,以錶達內心中那份比酒更濃的友情,畢竟都是晚年,而實際上這次也便成瞭他們的永訣。

在南京汪孝文寓所,左汪先生,右葉先生

其間,我還介紹瞭上海書畫齣版社的編輯、黃賓虹研究專傢王中秀先生前往請教;還陪同研究鄧石如的青年學者陳碩前往,那次同去的還有張愷、王紅春、汪邦鴻、鄭文峰,他讓大傢看瞭金榜狀元的書法,這是鄧石如來到岩寺最先接觸的一位人物;又讓看瞭嚴達(字工上)的魏書,那是王紅春的導師我國古籍整理專傢華師大教授嚴佐之祖父的手跡。還讓看瞭90多年前葉為銘來徽州尋根時贈送他祖父的墨寶等等,讓我們大開眼界。之後,我還和汪邦鴻一起陪瞭攝影師前往拍攝他藏的許承堯作品,為想齣版一冊許氏書法集,他不顧年高挑選瞭一些。我們一邊拍攝,一邊討論,他坐在院中牆角下,看我們打開捲上,聽我們談論,時而也插上幾句……

西泠印社創辦人之一葉為銘為葉則柔所書篆書局部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多麼美好的迴憶,如春風化雨,隻是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瞭。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粵新年·有虎氣”2022廣東數字文化推廣活動成功舉辦

“粵新年·有虎氣”2022廣東數字文化推廣活動成功舉辦

    2022年1月10日至2月28日,廣東省文化館聯盟、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發展與保障中心牽頭,推動全省各級文化館,開展瞭“粵新年・有虎氣”2022廣東數字文化推廣活動。 活動“統一主題、統一口號、統一宣傳、統一行動”,綫上綫下相結閤,為全省各地群眾奉上“年味滿滿”的粵式文化盛宴。 據統計,自1月10日以來,各地文化館以展覽、展演、直播、慕課、遊戲、比賽、非遺活動以及鄉村村晚等形式,共舉辦活動600多場,專題瀏覽量達33萬次,纍計服務人次達到531萬人次,“粵新年”惠民活動成為全省各.......


柳州這些地方驚現“鎧甲”勇士!有人韆年穿越瞭?真相是……

柳州這些地方驚現“鎧甲”勇士!有人韆年穿越瞭?真相是……

    “做這個真的很有意思。”莫滴說,“能從中體會到古人的智慧,佩服啊!”隻要提起盔甲,這個28歲的柳州小夥就會兩眼放光。他不單單是喜歡古代甲胄文化,甚至還能用自己的雙手,將韆年前的甲胄完美地再現於世人眼前。 高仿的宋甲好重 3月1日,記者來到柳州市白沙路莫滴的工作室,再次見到他做的那件宋代甲胄。春節期間,莫滴和他的幾個同道中人,參加瞭柳州博物館的古裝穿越逛瓦肆活動。他們的身上,佩戴著盔甲刀劍,威風凜凜,非常亮眼。但是,夥伴們穿的都是買來的成品,而莫滴穿戴的則是他親手製作的。 莫滴自製的高仿宋甲.......


偉大的法國女性作傢,細品杜拉斯十句格言,很有個性,愛情觀獨特

偉大的法國女性作傢,細品杜拉斯十句格言,很有個性,愛情觀獨特

    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作傢,又是法國“新小說”派的最為重要的作傢之一,她將作傢、劇作傢、導演融於一身,她便是著名女性作傢瑪格麗特・杜拉斯。她將自己的生活用文學形式展現齣來,在她的筆下湧入絕望的愛、痛苦的迷失、憤怒的號角、等待與絕望。她的小說以“影像性”敘事為最大的特色,所塑造的人物與故事深情,獨具審美意蘊,創造齣一個瑰麗多彩的小說世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法國女性作傢瑪格麗特・杜拉斯的十句格言,體會文字的美感。 瑪格麗特・杜拉斯齣生於現今越南,父親是數學老師,母親是小學老師。18歲的時候迴到.......


走進中國唯一的馴鹿部落

走進中國唯一的馴鹿部落

    2018年7月,使鹿鄂溫剋人索賓在用“鹿哨”召喚鹿群。 2021年3月,使鹿鄂溫剋人瑪尼與女兒敖娜一傢在大興安嶺腹地找尋牧養的馴鹿。 2019年10月,使鹿鄂溫剋人覺樂在密林中為馴鹿喂食豆餅。 2018年7月,使鹿鄂溫剋人古革軍在密林中找尋走散的馴鹿。 敖魯古雅是鄂溫剋語,意為“楊樹茂盛的地方”。 2011年初,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來到內濛古敖魯古雅鄂溫剋民族鄉進行采訪拍攝。鄂溫剋族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由於所處自然環境和生産實踐方式的差異,鄂溫剋族又被分為農業鄂溫剋人、牧業鄂溫.......


廣東音像精品力作《驛道四季》 入選首屆廣東齣版政府奬

廣東音像精品力作《驛道四季》 入選首屆廣東齣版政府奬

    近日,首屆廣東齣版政府奬入選獲奬名單正式公示,廣東音像齣版社精品力作《驛道四季天籟古音之春夏鞦鼕》榜上有名。 廣東齣版政府奬參照中國齣版政府奬設立瞭7個子項,包括:圖書奬、期刊奬、音像電子網絡齣版物奬、印刷復製奬、裝幀設計奬、先進齣版單位奬、優秀齣版人物奬,《驛道四季 天籟古音之春夏鞦鼕》入選其中的 “音像電子網絡齣版物奬”。 廣東音像齣版社多年來緻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産尤其是傳統民族音樂的保護與傳承工作,下設“南粵古驛道音樂製作研究中心”,在傳統嶺南音樂的采集、編錄和製作齣版等方麵有著不可替.......


那個黛玉在賈府魂牽夢縈的男人,纔是黛玉一生悲劇的始作俑者

那個黛玉在賈府魂牽夢縈的男人,纔是黛玉一生悲劇的始作俑者

    魯迅先生認為《紅樓夢》是一本為人處世的智慧奇書,詩綠鳳從人情世故的視角,與同好分享紅樓夢精華。 文/詩綠鳳 世人對《紅樓夢》的認識,一韆個人,有一韆個紅樓夢。 眾所周知,林如海是黛玉的父親,他對《紅樓夢》故事的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如果他不同意把黛玉送入京城外婆傢,就沒有後麵黛玉與寶玉相識相知相戀的精彩故事。 但他為何同意讓黛玉去外婆傢,曹雪芹卻寫得很少,隻藉林如海之口說是賈母執意要接走,自己也不打算續弦,黛玉無依無靠,賈母不放心。事實上遠沒有林如海自己說的那麼簡單。 一、奇怪的寫.......


走進《博物館奇妙夜》,來看看這裏的動物們藏著哪些奧秘?

走進《博物館奇妙夜》,來看看這裏的動物們藏著哪些奧秘?

    華燈初上,“書本旅行團”來到瞭國傢動物博物館。孫悟空到底是猿還是猴?蟲子為何對地球不可或缺?蝴蝶為什麼有五彩斑斕的美?帶著種種疑問,跟隨名著《西遊記》《昆蟲記》《蝴蝶為什麼這樣美》,探索國傢動物博物館的奧秘! 孫悟空的原型到底是啥動物,被降伏妖怪的原型又是啥動物? 關於《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原型,眾說紛紜。在國傢動物博物館,“書本旅行團”找到瞭孫悟空的原型――獼猴。同學們看著獼猴頭骨的犬齒,想象著孫悟空呲牙咧嘴的錶情,還真有幾分相似。獼猴分布在作者吳承恩的傢鄉(今江蘇淮安)。.......


兩會新青年:“國禮”設計師為中國工藝美術發展建言獻策

兩會新青年:“國禮”設計師為中國工藝美術發展建言獻策

    侯湛瑩是從業超過十三年的資深工藝美術設計師,也是一位年輕的“80後”全國人大代錶。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召開在即,侯湛瑩說:“我已經迫不及待要把一綫工作者的心聲帶到會上去。”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錶、設計師侯湛瑩接受采訪。人民網記者 袁濛攝 “國禮承載韆年文明” 侯湛瑩目前擔任北京握拉菲首飾有限公司設計部主任,帶領團隊進行工藝美術品的設計,其中既有國傢級的勛章、國禮,也有老百姓使用的飾品、擺件等。 侯湛瑩團隊設計的“夢和天下”首飾盒。人民網記者 袁濛攝 “國禮是民族文化和國傢形象的體現,.......


怎樣以一本好書為基礎,成功開發它的普及版和青少版?

怎樣以一本好書為基礎,成功開發它的普及版和青少版?

    【百道編按】幾年前,《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齣版,成為廣大讀者提升素養,學以緻用的最佳讀本。為瞭讓讀者更好地學習偉人毛澤東的讀書之道以及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方法,廣西人民齣版社推齣《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的普及版《書山有路》和《讀書有法》。百道網專訪《書山有路》《讀書有法》的策劃人,廣西人民齣版社黨總支書記、副社長韋鴻學,請他為我們介紹本書的齣版故事和齣版意義。 《書山有路》《讀書有法》的策劃人,廣西人民齣版社黨總支書記、副社長韋鴻學 一代偉人毛澤東,一生書劍雙修,學用兼善,為世人樹立瞭.......


廣州博物館首次係統展齣館藏德化白瓷

廣州博物館首次係統展齣館藏德化白瓷

    德化窯白釉貼花瓷樹頭杯 清代 3月2日,由廣州博物館主辦的“德化之美――館藏明清德化白瓷展”在鎮海樓展區專題展廳正式開幕。 廣州博物館館藏明清時期德化白瓷近300件,本次展覽從中精選134件(套),分妙手生花・佛教塑像、博雅好古・陳設器用、茗香酒酣・飲食器皿、怡情翰墨・文房雅意四個部分,展現德化白瓷莊重恬靜的獨特魅力、極簡主義美學和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生活掠影,呈現德化瓷匠成功塑造享譽世界的東方藝術珍品的勤勞與智慧。 德化瓷有三美――釉色 造型 器用 德化是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齊名的中國.......


河南考古2021:許昌考古發掘工作

河南考古2021:許昌考古發掘工作

    許昌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段誌強的報告題目是《2021年許昌市考古發掘工作匯報》。今年我所配閤城市基本建設,共完成考古勘探項目61個,勘探麵積289萬平方米,完成發掘項目12個,發掘麵積5430平方米。本次匯報內容為許昌裕同和許昌華港印務兩個主要項目。經過近幾年對該區域的發掘,有瞭一定的認識。尤其是這條漢代時期道路的發現,結閤2020年在該項目北區發掘過程中,除發掘瞭11座漢墓外,還有1座漢代窯址,很可能該窯專門為墓地燒造建墓所用的各種建築材料(諸如空心磚、子母磚、小磚等)。另外.......


潮劇迎來新的春天

潮劇迎來新的春天

    中國戲麯學院首個潮劇全日製本科班學員登上新年央視戲麯春晚。受訪者供圖 “我在潮劇方麵取得的成就和榮譽都屬於劇種的。無論是我的傳記,還是我的藝術研究,說到底都屬於潮劇。潮劇迎來瞭新的春天。”近日,廣東潮劇院名譽院長、著名潮劇錶演藝術傢姚璿鞦在廣東潮劇院舉行“潮劇係列新書”首發式上如是說。 潮劇係列專著集中首發,這在廣東潮劇院尚屬首次。據瞭解,“潮劇係列新書”包括人物傳記《潮音曼舞動京華――姚璿鞦傳》、潮劇研究論著《藝海觀潮――從錶演藝術傢姚璿鞦說起》和潮劇舞美研究專著《潮劇情緣・舞美人生――.......


陽泉盂縣金代壁畫墓

陽泉盂縣金代壁畫墓

    陽泉盂縣金代壁畫墓 金代山西濛蔭西京大同府及區域資源之利,屬於相對富庶之地,隸屬於河東南、北路的晉東山地。雖偶有戰亂,但相對封閉的地形,為小農莊戶的傢族生活創造瞭條件,留下瞭大量壁畫墓葬,泥河金墓亦屬此類。 該墓位於盂縣秀水鎮泥河村北, 2021年3月,根據國傢文物局考執字(2021)第(379)號的批復,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牽頭對該墓葬進行瞭搶救發掘。 墓葬位置 墓葬俯視 與以往發現壁畫墓不同的是,泥河這座金墓沒有程式化的孝行和宴飲等內容,而是以嬰戲、福祿等祥瑞圖案為主,包括鹿獻林芝、童.......


透過小說看風景 張莉新著重現經典作品迷人處

透過小說看風景 張莉新著重現經典作品迷人處

    《小說風景》書封 人民文學齣版社供圖 中新網北京3月3日電 (記者 應妮)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著名批評傢張莉的最新小說研究專著《小說風景》日前由人民文學齣版社推齣。書中,張莉用隨筆式寫作重讀魯迅的《祝福》、鬱達夫的《過去》、瀋從文的《蕭蕭》、蕭紅的《呼蘭河傳》、孫犁的《荷花澱》、莫言的《紅高粱》、餘華的《活著》、鐵凝的《笨花》……從這些耳熟能詳的篇目中,發現讀者們此前未曾窺見的小說微光;探索作傢們的成長革新之路,思考他們如何在百年文學傳統的脈絡裏確立自我風格。 張莉在其中展現瞭許多跨越文本時.......


美文丨汪曾祺:花園

美文丨汪曾祺:花園

    花園 汪曾祺 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園是我們傢最亮的地方。雖然它的動人處不是,至少不僅在於這點。 每當傢像一個概念一樣浮現於我的記憶之上,它的顔色是深沉的。 祖父年輕時建造的幾進,是灰青色與褐色的。我自小養育於這種安定與寂寞裏。報春花開放在這種背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曬得那麼多粉。固然報春花在我們那兒很少見,也許沒有,不像昆明。 曾祖留下的則幾乎是黑色的,一種類似眼圈上的黑色(不要說它是青的)裏麵充滿瞭影子。這些影子足以使供在神龕前的花消失。晚間點上燈,我們常覺那些布灰布漆的大柱子一直伸拔.......


農民捐齣傢中一捆“柴火”,博物館奬勵1800元,今成國寶禁止齣境

農民捐齣傢中一捆“柴火”,博物館奬勵1800元,今成國寶禁止齣境

    文物是一個國傢的記憶,承載著一個國傢的文化與曆史;讓人痛心的是,我國有許多文物早年受戰爭的影響丟失或毀滅或失散人間。 為此,我國文物專傢一直在竭力搜尋,其中有一位文物專傢就在上世紀以1800元的價格從農民手中搜集到瞭一批珍貴的字畫,這些曾險些變成“柴火”的文物們最終迴到瞭它們應去的地方。 山東首富丁百萬 20世紀,各富豪遍布中國各地,山東省有一丁姓傢族,傢業龐大,名下的當鋪、錢莊等産業在全中國都赫赫有名。 因為財力雄厚,所以得瞭個“丁百萬”的稱號,傳聞丁傢富可敵國,資産是當時清政府一整年的.......


元硃文近代第一——陳巨來給元硃文注進瞭新的生命

元硃文近代第一——陳巨來給元硃文注進瞭新的生命

    陳巨來(一九零五一一一九八四)字�U齋,室名安持精捨,浙江平湖人。原上海中國畫院畫師。 本世紀的篆刻傢中,陳巨來應該說是一位真正的大人物。陳巨來,世稱“狷介人士”,他大抵是為著篆刻這門藝術纔來到人間的。陳巨來,不諳世事,甚至可以說不解人情。他的文纔很齣眾,尤其他集前人句這項功夫,恐怕同時代人少於可以比肩的。用前人的成句,組織成最為精緻的詩的境界,是陳巨來幾乎與生俱來的纔能。 而這種十分獨特的纔能,恐怕也是因為他最終會成為一代篆刻大師而由上蒼賦予的。篆刻是什麼?篆刻也就是集萬古金石而又自熔一.......


五百年印章邊款藝術初探(上、下)——韓天衡

五百年印章邊款藝術初探(上、下)——韓天衡

    五百年印章邊款藝術初探(上) 韓天衡 一、一個長時期被忽視的印學課題 自明代中葉以降,篆刻的邊款藝術成就與明清流派印章藝術是齊驅並駕的,倘使說明清流派印章藝術是秦漢印優良傳統一脈相承的發展産兒,那麼,明清卓有大成的邊款藝術則是秦漢印苑裏的未曾有的全新創作。 明清的邊款藝術,兼有書法、圖畫、鎸刻、文辭之美,與古代碑碣、石刻、畫像石、畫像磚有異麯同工之妙,我們不妨把它稱之為袖珍的碑刻、精微的畫圖。然而,五百年來邊款藝術的輝煌成就,事實上卻是不太為人們,甚至不太為身在印林的印人所注目。古往今來,無數.......


這本書專為美而寫

這本書專為美而寫

    這本書專為美而寫 ――讀梁衡《天邊物語》 韓玉峰 虎年春節前夕,收到學者、散文傢梁衡的《天邊物語》。 梁衡自言:“我也常心存美的追求,想寫一本筆記體散文,作一次美的實驗,各美並存,兼收並蓄。一捲在手翻閱、把玩,百看不厭。”《天邊物語》就是一本引導讀者從“山川、器物、建築、石刻、人事”中尋找“稀、奇、美、趣”的書。全書僅6萬字,收文41篇、插圖69幅,“公餘飯後,挑燈烹茶”,讀文賞圖,盡入腦際眼簾。 梁衡擅長寫“大事、大情、大理”。我讀過他《大有大無周恩來》《覓渡,覓渡,渡何處?》這般黃鍾大.......


大紅門博物館群及配套服務區將整體規劃設計

大紅門博物館群及配套服務區將整體規劃設計

    “禮樂自然、無界共享”方案效果圖。 本報訊(記者 陳雪檸)大紅門地區是首都功能重要承載區,也是南中軸重要組成部分。昨天,記者從市規自委獲悉,大紅門地區博物館群及配套服務區規劃設計方案徵集工作已順利結束,3個方案被評選為優勝方案。後續有關部門將在優勝方案的基礎上進行方案綜閤,繪製大紅門地區發展藍圖。 此次規劃設計範圍總麵積約77.6公頃,規劃地上建築規模54萬平方米至60萬平方米,包括博物館群一期、二期及綜閤配套服務區。研究拓展範圍總麵積約113.7公頃,包括國際商務區和文化博覽區。 經過現.......


周四寫作課|滿堂:你的說理要有層次感

周四寫作課|滿堂:你的說理要有層次感

    宋寶穎/製圖 作 者:滿 堂 “豈止文學利薄,不賺錢的事情其實還有很多。下棋和釣魚賺錢嗎?聽音樂和看山水賺錢嗎?與情投意閤的朋友談心賺錢嗎?淚流滿麵地思念親人賺錢嗎?少年幻想與老人懷舊賺錢嗎?走進教堂時的神秘感和敬畏感賺錢嗎?做完義工後的充實感和成就感賺錢嗎?大喊大叫、奮不顧身地熱愛偶像賺錢嗎?……但如果沒有這一切,生活是否少瞭點什麼?”韓少功在《文學何為》中寫道。 他要說的那件事,是文學不能賺錢,但它讓賺到錢或沒賺到錢的人都活得更有意義,也更有意思。這樣的觀念不算新鮮,但用他不一樣的方式.......


韓天衡:鳥蟲篆印創作手記(上、)

韓天衡:鳥蟲篆印創作手記(上、)

    鳥蟲篆印創作手記(上) 韓天衡 *全文預計閱讀時間15分鍾 藝術的經典是永恒的,然而,經典又總是有保鮮期的。 清人趙翼是具有戰略思維的學者,他從文藝發展史的角度洞察:“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纔人齣,各領風騷數百年。”“風騷”作為經典,它的開拓創新功績,以及它的影響力,其實要遠長於“數百年”,乃至是永恒的。然而,曆史在前行,審美在演化,作傢在求索,後人在期待,故而,既往的經典,既是永恒的,而其“新鮮”則是有時限的。若驗之印壇,明末的汪關藉鑒漢印及元硃,開創瞭精妍溫婉的印風。繼之.......


生活好瞭,更要看看從前(金台書話)

生活好瞭,更要看看從前(金台書話)

    梁曉聲 郭紅鬆繪 我的小說創作,從題材上基本可為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屬於知青文學;另一部分大抵屬於“當下”題材。 因為整理一些散文隨筆,想到瞭從前許多事,比如年貨、布票、肉票、洗澡票、戶口簿、廁所等。我很感慨,中國確實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瞭,確實發展瞭,各種變化之大,不迴頭比較,印象是不夠深刻的。現在普通飯店的任何一桌飯菜,過去北方傢庭春節都吃不到。當時見不到魚蝦,雞蛋、粉條都憑票,我直到下鄉前纔第一次吃到點心。這種生活並非城市最睏難傢庭獨有,而是當時普遍現象。1990年,我在北京傢裏.......


我和《文博藝覽》有個約會!

我和《文博藝覽》有個約會!

    極目新聞記者 夏雨 喜歡一座城市,很多時候不僅因為這裏有傢的記憶,有拼搏的印記,還有潺潺流在時間長河裏的文化血脈。 而它,或許凝結在一眼韆年的文物中,為我們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或許潛行在使人嚮上的藝術裏,讓生活光亮起來。 湖北有湖北美術館、武漢美術館兩座國傢重點美術館,有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博物館等數以百計的博物館,更有濟濟一堂的荊楚人纔,日益蓬勃的文藝氣息。 上周,楚天都市報推齣全新版麵《文博藝覽》。《文博藝覽》每周一期,開設館長談、鎮館榜、藝思錄、鑒寶房、考古誌、古玩淘、極目小畫傢等欄目,.......


速看!2021景德鎮國際陶瓷藝術雙年展係列配套活動舉行!

速看!2021景德鎮國際陶瓷藝術雙年展係列配套活動舉行!

    融閤――景德鎮國際當代陶瓷繪畫提名展開幕 曹雄泰緻辭並剪彩 3月1日下午,融閤――景德鎮國際當代陶瓷繪畫提名展在三寶文創中心開幕。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曹雄泰緻辭並與現場嘉賓共同為展覽開幕剪彩。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正,景德鎮陶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主持行政工作)呂品昌,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呂金泉等齣席開幕式。 曹雄泰指齣,此次展覽將工藝性和材料性、時代性與審美性並置其中,倡導時代新象和百花齊放,通過中外藝術傢的共同參與,以不同的陶瓷材料呈現齣各自的藝術理念;追求藝術風格與整體文化精神的契閤,.......


“廉潔修身 廉潔齊傢——孫中山傢風展”周末開展

“廉潔修身 廉潔齊傢——孫中山傢風展”周末開展

    極目新聞記者 夏雨 通訊員 田夢瑩 記者從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獲悉,在孫中山先生逝世97周年之際,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聯閤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共同舉辦“廉潔修身 廉潔齊傢――孫中山傢風展”。該展將於3月6日在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一樓艦體陳列廳展齣,展期至4月7日。 傢風是民風社風的根基,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孫中山先生身體力行倡導勤學、廉潔、誠信、儉樸、奉獻的傢風,他的親屬與後裔自食其力,愛國愛鄉。 本次展覽以孫中山傢風、傢規、傢訓為主題,共分為四個單元,分彆為“農傢子弟 篤學修身”“忠孝博愛 廉.......


《韓天衡篆刻藝術賞析》選萃(1—32)

《韓天衡篆刻藝術賞析》選萃(1—32)

    品 印 韓師天衡精研印學六十餘載,鎸印數萬。所製既有雄強奇崛、盤搏縱橫之硃白文,也存蜿蜒多姿、瑰麗靈動之鳥蟲篆。印作變幻萬韆,絢爛之至。眾鑒者雖酸鹹殊味,而觀其印無不嘆服。沙孟老譽其“為現代印學開闢一新境界”,大石翁(唐雲)更贊曰:“鐵(苦鐵・吳昌碩)木(木居士・齊白石)之外,彆有一天(韓天衡)”。 己醜(2009)以降,韓師已年屆古稀,不知老之將至,走刀不息,甚至日勒數石,仍欲罷不能,意猶未盡。所作不願重蹈舊跡、仿效古人、復製自己,而欲超越自我,時以“老學生”自勵。於一印每每嘔心瀝血,易.......


新紅樓夢:黛玉最終衣不蔽體死去,隻是因為李紈的話嗎?

新紅樓夢:黛玉最終衣不蔽體死去,隻是因為李紈的話嗎?

    2010年新版《紅樓夢》堅持尊重程高續書,然而播齣後口碑不僅未能超越87版《紅樓夢》,還引發瞭很多負麵評價,其中最為大眾熟知的一個槽點便是黛玉之死。寶玉大婚,絳珠仙逝。這廂燈火通明,歡聲笑語,那廂滿室陰涼,悄無聲息,歡喜和悲痛交加,越發襯托齣黛玉之死的悲戚痛楚。 可是,這麼淒慘的畫麵,竟然在新版《紅樓夢》的處理下叫人啼笑皆非。黛玉死後橫臥床上,赤裸的身體披著一床紗被,影影綽綽勾勒齣身體的麯綫來,她的一隻手臂垂下床來,頭發散著歪嚮外麵,一眼望去狀似馬拉之死。 這一幕成為廣大網友吐槽的笑點,卻.......


雲南省第四屆雕塑大展在昆啓幕

雲南省第四屆雕塑大展在昆啓幕

    雲南網訊(記者 侯婷婷 鬍妤雅)3月3日,雲南省第四屆雕塑大展暨雲南雕塑現狀研討會在雲南文學藝術館啓動,116件展覽作品精彩亮相,展期將持續至22日。 據悉,“雲南省雕塑大展”是雲南雕塑藝術創作的重要展示平颱,在充分體現當代雕塑藝術的學術和藝術價值的同時,又具有濃鬱的時代特徵和生活氣息,多角度多維度錶現瞭雲南的自然之美、民族風情和人文魅力,具備較高的專業水準。本次參展作品從360件投稿作品中初選、復選、評奬而最終入選,較為全麵地體現齣當下雲南雕塑創作的整體麵貌和藝術魅力,旨在讓觀眾從中.......


張東畫荷蘭山水作品展在羊晚藝術研究院舉行

張東畫荷蘭山水作品展在羊晚藝術研究院舉行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唯 實習生 邱傢達 洪羽忻 通訊員 江粵軍 因源源不斷地提供超越性精神資源,山水畫在中華文明體係中的地位極其崇高。在新時代的藝術創作語境中,傳統山水畫如何錶現當下的人文景觀?廣東中青年藝術傢已經開始探索這一課題。在城市山水領域,張東是重要的藝術實踐傢和探索者之一。 張東 2月22日,“南宗北宗,東海西海――張東畫荷蘭山水作品展”在羊城晚報藝術研究院開幕。本次展覽將持續至3月15日(節假日閉館)。 《荷蘭蒂爾夫特湖邊即景》 117x53cm 紙本設色 2021年.......


《說文解字》533課:古代的炊具,古人都怎麼稱呼它們?

《說文解字》533課:古代的炊具,古人都怎麼稱呼它們?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接著講“鬲”部漢字,“鬲”部總共收十二個屬字,大都與炊具或煮飯有關,本課先講六個漢字:“ 、�k(�h)、�i、(鬲 )、�g、 。”這六個字基本都是古代的炊具,這些字在現代早已消亡,屬於真正的生僻字,本著不跳過任何一個字的原則,我們繼續解說這六個字,其詳情如下: 1、 。讀yǐ。《說文解字》給齣的解釋是:“ ,三足��也,一曰��米器也。從鬲,支聲。”形聲字。本義有兩個:[1]大口的三足釜(fǔ,鍋)。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如��而大口。。《廣雅》:‘ ,�.......


“五星齣東方利中國”——從神秘國寶到火爆舞劇

“五星齣東方利中國”——從神秘國寶到火爆舞劇

    1995年,中日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成員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一處古墓中發現一件漢代蜀地織錦護臂,長18.5厘米,寬12.5厘米,上麵織有八個篆體漢字:“五星齣東方利中國”。 這件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的國寶,背後有著怎樣的動人傳說? 基於這一國寶級文物IP創作而成,舞劇《五星齣東方》描繪齣瞭一場融通古今的壯美想象。 首演、“二演”一票難求、場場爆滿,其中的“錦綉”等經典舞段登陸B站和多傢衛視元宵節晚會、火爆齣圈……最近,隨著新一輪全國巡演的開始,人們的目光又一次聚焦.......


成為文化現象的《人世間》,以百姓史詩訴盡平凡人間的中國密碼

成為文化現象的《人世間》,以百姓史詩訴盡平凡人間的中國密碼

    “想想就美。”踏過韆重浪、留在愛人身旁的周秉昆與鄭娟走過迢迢人生路,58集電視劇《人世間》的首輪播齣走到瞭終章。 自1月28日開播至3月1日大結局,這部接著人間地氣、充滿人間至情的電視劇刷新瞭央視一套五年來同時段的收視紀錄,也成為愛奇藝平颱首部站內熱度破萬的劇集。一個多月來,億萬觀眾掐著點追劇,無數次為劇中人落淚。大結局更新後僅僅12小時,相關話題在微博上的閱讀量已然破億。多少年輕人不捨周傢的人生一世、草木一鞦,網友與演員們不約而同寫長文告彆劇中的平凡煙火、悲歡離閤。 《人世間》引發的全民.......


傳統戲麯傳承發展的啓示——以粵劇為例

傳統戲麯傳承發展的啓示——以粵劇為例

    傳統戲麯傳承發展的啓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縱橫談) ――以粵劇為例 《白蛇傳・情》劇照。廣東粵劇院供圖 《紅頭巾》劇照。廣東粵劇院供圖 核心閱讀 文化品格是中國戲麯諸劇種在韆百年的孕育、發展、衍變進程中,逐漸呈現齣來的獨特個性,是當前戲麯類非遺保護的中心內容 良好的嶺南文化生態,是粵劇一直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基礎 粵劇,長期以來被看作是嶺南地區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劇種。稍稍檢視幾個數字就會發現,它的豐厚程度遠超我們的想象。 粵劇在300多年的發展中,吸收接納瞭進入嶺南的劇種聲腔及各類劇.......


品讀|傢鄉的雨

品讀|傢鄉的雨

    文�@李成 來源:《品讀》2022年第3期 詩人聶魯達在迴憶錄的開篇說:“提起童年時光,唯一使我難以忘懷的就是雨水。” 在他的印象裏,“雨水整月整年地下個不停。一根根雨絲像長長的玻璃針,在屋頂砸得粉碎;有的打在窗上,形成透明的波浪。雨中的每一幢樓房,都像正在嚴鼕的大海中艱辛地駛嚮港口的一艘船”。 我的傢鄉也是一個多雨水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可能下雨,有的季節雨水少些,甚至會齣現旱情,可是不得不承認,那雨也是夠猛的。 地處長江北岸,從緯度來說,就是個降水量比較大的地帶,有時――哪怕是在鼕季,也可.......


拿雲少年微議案:我立時代看遠方

拿雲少年微議案:我立時代看遠方

    少年自有拿雲誌, 問政時代正當前。 站在時代肩膀的少年們, 不畏浮雲,嚮未來遠眺, “問政”兩會,看我少年擔當! 迎2022全國兩會, “我為兩會寫微議案”第七季, 大象新聞、鄭州市教育局聯袂啓動。 少年問, 問學習生活的減與增, 問全民健身的計與策, 問社區治理的活與效, 問傢庭教育的思與行, 問為國為民的擔與扛! 稚氣的麵龐,遮不住眼裏的光, 稚嫩的肩膀,撐得起胸中烈焰。 這炙熱而滾燙的少年感, 正是中國少年該有模樣! 少年讀書, 讀社會大書, 讀時代新書, 個十百韆微議案,.......


亞坤夜讀丨黎明(有聲詩歌)

亞坤夜讀丨黎明(有聲詩歌)

    一絲光 撕開瞭黎明 地平綫咀嚼齣文字 打開瞭歲月靜好 八麵來風 大地釀造瞭情懷 水墨萬韆風情 暈染齣 曆史的年輪 熠熠生輝 一襲彩練 流動著變幻的綫條 含著荒野的平靜 簇擁至嘆至聖的誓言 看盡海枯石爛 山海經曆著邂逅 溫暖幾世滄桑 竹笛橫斜 吹皺山河浸漫的優雅 記憶陽光 鼕陽綿綿 布局瞭波浪的光影 日齣吐風拂蕩 將山脊梳理 藏進地老天荒 .......


雕塑《畫傢齊白石》“落戶”奧地利

雕塑《畫傢齊白石》“落戶”奧地利

    畫傢齊白石(雕塑) 吳為山 維也納世界博物館藏 本報電(記者賴睿)維也納世界博物館日前嚮中國美術館館長、雕塑傢吳為山頒發雕塑《畫傢齊白石》收藏證書,並委托奧地利駐華大使利肯在京轉交證書原件。 2021年,為紀念中奧建交50周年,進一步加深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與對話,在奧地利中國友好協會的積極聯絡推動下,吳為山應邀創作雕塑《畫傢齊白石》並捐贈給維也納世界博物館。 “這件作品中,白石老人手拿拐杖站在那裏,像是在傢門口迎接世界各地來的朋友,充分體現瞭中國人的好客。從他溫潤的錶情也可以感受到中國人的.......


京津冀在綫網專訪博學多纔 造詣深遠的國傢書畫大師趙紅遠

京津冀在綫網專訪博學多纔 造詣深遠的國傢書畫大師趙紅遠

    京津冀在綫網綜閤(劉傑)近日,京津冀在綫網書畫頻道有幸采訪到博學多纔、造詣深遠的國傢書畫大師趙紅遠。 趙老師,低調,謙遜。但一談到書畫,便文思泉湧,思路清晰,滔滔不絕。淵博多纔,令人欽佩。 趙紅遠,字�澈桑�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郭傢堡人,現居北京。 本人從小熱愛藝術,於1993年畢業於晉中藝術學校,1994年跟隨晉中市原美協主席霍巨中老師學習雕塑與古建築修復,2002年被博達川工貿有限公司聘為首席設計師,曾為首都博物館,南 大廈,北京北辰購物中心,中國氣象總局,鳥巢和水立.......


展覽推介丨看名傢真跡,請到鄭州美術館(六)

展覽推介丨看名傢真跡,請到鄭州美術館(六)

    “第七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 正在鄭州美術館(新館)火熱開展 藝術傢都是心手閤一,都是“行者”。為瞭探求美,他們總奔走在路上。他們把對中國繪畫的思考、對腳下土地的熱愛體現在小小畫布上,以藝術為視角記錄時代。今天,“看名傢真跡,請到鄭州美術館(六)”將帶您沿著藝術傢的足跡,來場不一樣的國畫之旅。 一、袁汝波 河南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河南省美術傢協會顧問、河南省美術傢協會中國人物畫藝委會主任、河南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 作品入選八屆、九屆、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





前一篇新聞
4個騙人無數的減肥謊言,不要再被騙瞭
后一篇新聞
Windows11最新版本上綫:安卓手機可綁定到電腦上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