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9:24:48 AM
中華民族在近代遭受屈辱,不斷奮起反抗,這纔終於在1949年建立起偉大的新中國。中華兒女在任何時候都會為瞭保傢衛國拋頭顱灑熱血。1950年,我國派齣誌願軍奔赴朝鮮,與聯閤國軍作戰。淩冽的寒風中,誌願軍將士打齣瞭威名,讓敵人膽戰心驚。
電影結束後,老人纔慢慢平復情緒,告訴旁邊的女兒說自己就是伍韆裏。他是誰?有著怎樣的經曆?
這位耄耋老人名叫李昌言,曾經是一位誌願軍,在朝鮮戰場參加過多次戰役。關於以前的經曆,他從未對傢人提起過,所以女兒對此毫不知情。看著女兒詫異的錶情,李昌吉不由迴憶起那段不能忘懷的歲月。
李昌吉正值風華正茂的年紀,他毅然決然參軍入伍。那時新中國成立不久,朝鮮內戰,美帝國主義把戰火燒到我國東北。為瞭保傢衛國。李昌吉響應號召,很快跟隨隊伍去瞭朝鮮戰場。
戰場上麵對無數槍林彈雨李吉昌毫不畏懼,即使身受重傷也要堅持到底。當時他是四連的連長,雖然年紀不大,但已經在戰火中淬煉齣男子漢的擔當。
身為連長的李昌吉自然而言成為連隊所有戰士的主心骨。戰場上隻要他在,連隊的戰士就會擰成一股繩,全力應戰。衝鋒號隻要一吹響,李昌吉就會第一時間衝齣戰壕,衝在連隊最前麵,隨後緊跟著的就是四連的其他戰士。
眾所周知,美軍的武器裝備是世界一流的,戰鬥力也是非常強。在戰爭開始之初,誌願軍武器裝備嚴重不足,每一位戰士不能配上一把步槍。後勤供給綫經常被美軍空軍轟炸,所以禦寒物資和食物很難送到前綫戰士手上。
前綫的誌願軍再零下幾十度的嚴寒之下,經常吃不飽,還沒有禦寒的棉衣。誌願軍戰士的個人待遇完全無法與美軍相比。他們穿著幾層的禦寒衣物,吃瞭熱乎乎的美食,還能在戰場過個聖誕節。
即便條件如此艱苦,誌願軍戰士也從不退縮,因為在他們身後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寸土必守,便是每一位誌願軍戰士不變的信念。在朝鮮戰場上,李昌吉帶著四連堅守陣地,聽候上級指示。
一次,接到上級命令,李昌吉帶著四連的戰士前進,卻遭遇到瞭美軍的一支部隊。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通訊兵看到情況後立即匯報,李昌吉立刻命令所有戰士就地隱蔽。
盡管李昌吉已經第一時間和所有戰士就地隱蔽瞭,但因為是在行軍途中,地形沒法選擇。於是還是讓位於占據高地有利位置的美軍給發現瞭。如此一來,避無可避,隻有硬碰硬打上一仗。
武器裝備優良的美軍從高地俯衝下來,給我誌願軍造成很大壓力。不過,麵對美軍的優勢火力,誌願軍戰士沒有一個膽怯退縮,全部衝上前去與美軍殊死搏鬥。
雙方交火非常激烈,連指導員不幸壯烈犧牲。李昌言看著一個個倒地犧牲的戰友,怒火直衝腦門當下就想著和敵人拼命,隨即展開更猛烈的進攻。
李昌吉是四連的連長,也是他們的主心骨,所有的戰士都被他濃烈的悲憤情緒所感染,紛紛卯足瞭勁,奮起進攻,發誓要把美軍擊退,決不讓戰友的血白流。
李昌言當時在戰場上,什麼都念頭都沒有,一門心思隻想著擊退美軍。一顆子彈擊中他的腰部位置,他完全沒在意。李昌吉隻是稍微將傷口處的衣服勒緊瞭一些,便又端起槍衝瞭齣去。
這場遭遇戰打得十分激烈,雖然誌願軍戰士很多受瞭傷,但他們還是成功擊退瞭美軍,贏得瞭這次戰鬥的勝利。四連的戰士當時並不知道,與他們交戰的正是美軍的王牌部隊,素以善戰聞名,這次他們還擊斃瞭美軍上校麥剋萊恩。
李昌言中彈後傷勢嚴重,部隊領導知道後就打算讓他迴後方養傷。李昌吉知道自己是四連全體將士的精神支柱,與四連兄弟有著超越生死的兄弟情誼,為瞭能將整個連隊振奮士氣,他毅然違背命令沒有去後方養傷治病,還是留在四連繼續戰鬥。
在李昌吉的帶領下,四連的全體戰士齊心協力,打得美軍找不著北。李昌吉帶著傷堅持上戰場,一直到一年後,美軍被誌願軍打得節節敗退,戰場局勢開始超著有利於誌願軍的方嚮發展,李昌言纔下瞭戰場,被人送迴國內養傷。
李昌吉在國內傷好之後,就繼續迴到部隊訓練。後來,他又走入社會,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李昌吉並沒有對其他人講過自己的經曆,更沒有把戰場上的事跡到處宣揚,這一切的都被他藏在心底最深處。
幾年後他結婚生子,就連對自己的兒女,李昌吉也沒說過。從此,再也沒有人知道他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英雄事跡。時間就這樣在和平的歲月中安然流逝。
李昌言年紀越來越大,迴憶過去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他經常會抽齣時間,到烈士陵園去看望曾經的戰友,隻要有人還記得他們的音容相貌,他們就依舊還活在這個人世間。
結語
不管時間過去多久,誌願軍戰士那群“最可愛的人”,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我們民族的一座豐碑,永遠值得我們尊敬和懷念。中華民族的每一個人都不會忘記他們的浴血奮戰,纔有如今和平發展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