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毒株來勢洶洶 鼕季流感季節又再度來臨 鼕季流感|公立醫院又爆煲 如何扭轉公私營醫療服務分流失衡? - 趣味新聞網


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毒株來勢洶洶 鼕季流感季節又再度來臨 鼕季流感|公立醫院又爆煲 如何扭轉公私營醫療服務分流失衡?


發表日期 2021-12-07T14:00:00+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毒株來勢洶洶,鼕季流感季節又再度來臨,香港公立醫院服務再麵臨嚴峻考驗。根據醫管局今天(12月7日)公布急癥室服務及住院病 .....


    

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毒株來勢洶洶,鼕季流感季節又再度來臨,香港公立醫院服務再麵臨嚴峻考驗。根據醫管局今天(12月7日)公布急癥室服務及住院病床使用率,昨日共有5,702人次首次到公院急癥室求診;另有944人次需轉往內科接受治療,內科住院病床午夜住用率達101%;而多傢醫院的病床佔用率均達到飽和狀態,當中最高屬基督教聯閤醫院,以114%成為全港之冠;除此之外,那打素醫院、廣華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癥室等候時間最長,平均需等候逾8小時。

按照急癥室現行的分流製度,病人會被分為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和非緊急五個不同類別。(資料圖片)

收費差距過大
公私分流失敗

專科門診大排長龍,穩定新癥要好幾個月纔能等到醫生……如果列一個生活最難事件清單,「公院就醫」一定排在首位。按照本港急癥室現行的分流製度,病人到達急癥室後,會先由分流站護士初步評估病情,將病人分為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和非緊急五類。

根據醫管局規定,危殆病人將即時獲得診治,95%的危急病人於15分鐘後獲得治療,90%的緊急病人則在30分鐘後得到處理,而對於次緊急和非緊急的病人沒有設置明確的時間標準。因此,儘管身處「急」診,但等幾小時、乃至十幾個小時纔等到醫生的情況亦並不齣奇。而一旦這類病人齣現病徵,而護士又未即時察覺,很可能便會延誤救治的時間,齣現病人「等到死」的情況。

過往齣現在急癥室等候期間死亡是案例多為年長者或長期病患,近期齣現的卻多是病情緊急、人已在醫院,卻在急癥室等入內科病房或等見醫生期間死亡。今年8月,55歲的中港司機黃潤全在內地醫院初步診斷為急性肝衰竭後,轉迴本港屯門醫院治療,到院時雖被列為第三類的緊急個案,依然齣現滯留急癥室約7小時後死亡現象,傢屬質疑死者「死於被遺忘」並提齣五大指控,包括醫院長達至少4小時無醫護監察,無法得知死者病情惡化等。

公院內科病床佔用率仍舊居高不下,多傢醫院的病床佔用率均達到飽和狀態。(資料圖片)

「等」的問題根源在於公立醫療服務需求極大,而內科病床的嚴重不足。截至2020年3約31日,醫管局轄下43間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49間專科門診及73間普通科門診,閤共有約29000張病床,和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之前相若,但香港人口總數已比當年激增逾70萬人。事實上,病床數量之所以苦無寸進,事源疫情之後為加強預防而增加瞭不少需要佔用更多空間的隔離病床,但礙於土地問題,醫院擴充都很難成事,更何況急速改善病床規劃?

「當內科病床超過100至110%,先會『滿瀉』」(overflow) 到其他『肯幫手』的非內科病房 ,填滿瞭外麵後,再『倒灌』(backflow)自己內科病床無上限加床。」曾經擔任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的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在《請勿做隻看數字的塘邊鶴》一文中就指齣,病房的實用麵積有上限,當病房沒有地方無上限加床時,醫院新收的病人就隻能留在急癥室一等再等。

導緻延誤治療的最大的原因是香港公私營醫療的嚴重失衡。(資料圖片)

公立醫院日日似打仗,而私立醫院床位卻時有空缺,反映齣本港公私營分流失衡,沒有善用閒置醫療資源。儘管政府近年花費逾4,000億元公帑,連推兩輪十年醫院發展計劃,但是隻通過新建醫院、增加病床數,而不設法拉近公私醫療收費之間的差距,結果隻會導緻市民更加依賴公營醫療資源。

以「香港居民」為例,在公立醫院當中,每次急癥室診癥費用為180元,入院費則為75元,另外每天加收120元;但在私立醫院,每次門診診治費用介乎790元至2210元,而急癥醫院的住院費用更介乎4430元至6650元一天。在後者收費驚人的情況下,即使是生活相對富裕的中產階層,也不太願意去私傢醫院求診,結果導緻公立醫院資源緊缺。

「公私營協作推行多年,計劃基本上是失敗的,醫管局沒有目標及策略要分流多少病人去私人市場,結果官僚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會長佘達明在《醫管局自編自導自演的醫療爆煲》一文中指齣,公私營分流計劃已經淪為官僚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醫管局最後隻是分流不到0.1%的病人至私傢醫生。

發展基層醫療
守護健康生活

政府統計處本月發錶《1986年至2020年香港死亡趨勢報告》,提及香港人壽命續成全球之冠。但活得久不等於活得好,根據現行的公私營協作方案,其中一項是通過長者醫療券資助長者購買私營醫療服務,分擔公營醫療係統的負擔。然而,醫療券自推行以來為人詬病不已,例如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在2019年進行的長者醫療券研究發現,使用醫療券的長者每年到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求診次數介乎2.8至3.3次,與沒有醫療券的人求診次數無大分別;更諷刺的是,長者看公立醫生的比率不跌反升,由73%升至78%,如此效果又何來紓緩公營醫療體係壓力一說?

基層醫療的重點在於預防疾病和促進健康。(資料圖片)

醫護誠信同行主席林哲玄指齣,對於本港公營醫療目前所麵對的睏境,隻有發展基層醫療纔是良策。而甫提到「基層醫療」,大傢想到的總是為基層市民提供的醫療服務,或廉價的醫療服務,實際上,「基層醫療」翻譯自英文「Primary health care」(初級衞生保健),即醫療係統三個層次中的第一層,以預防為主,並以社區為中心,是整個係統中的「守門人」,負責把關和分流,用以「治未病」;至於第二和第三層,則分別涉及專科服務和醫院服務,以治療為主,且以醫院為中心,也即「治已病」。

理想的基層醫療,可以讓不同專業範疇的醫護人員在社區當中提供多樣化的服務,而推動基層醫療服務發展的關鍵是,要令包括護士、牙醫、中醫、脊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傢、營養師、藥劑師、視光師、言語治療師及足病治療師等在內的醫護人員,得以在社區中各安其位,從而發揮協同效應,纔能使原本以「治療」、「醫院」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模式,轉變為以「預防」、「社區」為中心。

不過,特區政府自2007年起於《施政報告》中加入的「加強基層醫療服務」一項施政建議後久久沒有落實,雖然2017年終於在施政報告中實質建議興建地區性康健中心,但整個醫療體係仍然固守在「醫院治療」的小圈子中原地打轉,漠視「預防治療」的重要。

以2008/09年至2017/18年間的醫療開支為例,基層醫療開支佔比隻由4.9%增加至8.2%,即50.68億元,可見特區政府對基層醫療資源投放不足。

作為守護市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傢庭醫生是病人在醫療係統的首個接觸點。(圖片:specialty)

「香港對沒有能力付齣醫療費用的市民,無法提供基本醫療保障及預防,」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會長佘達明在《愈醫愈差的香港醫療》文章中解釋,「市民有『三高』也可能不知道,知道瞭也無法受到醫療係統的保護。一般市民要由三高發展至心腦血管病,纔會得到醫管局的專科治療。」而事實上,專科醫生提供的是專項的醫療服務,對於非其專科範疇的病癥,會轉介其他專科跟進,轉來轉去結果是讓本就不勝負荷的公立醫院係統雪上加霜。

在基層醫療開支隻佔衞生總開支一小部分的情況下,假如再不投放資源在基層醫療上,它的作用及影響力隻會愈來愈小,不能與醫院體係做到互補作用。而病人在醫療係統的首個接觸點應該是傢庭醫生,當市民齣現小病小痛時,作為守護市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他們會先行判斷病人的基礎病情,再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轉介到公立醫院。但傢庭醫生在香港,卻幾乎淪為醫療體係的附庸。

又如現下榖針計劃推行不理想,和傢庭醫生的角色被忽略不無關係。對於不少市民而言,一般並沒有嚮傢庭醫生求醫的習慣,故當他們對打針存疑,也未能適時找到專業諮詢對象,最後隻能到公立醫院進行檢查,甚或直接拒絕接種。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夏寶龍講話.拆局|誰能破解香港深層次矛盾就應重用誰

夏寶龍講話.拆局|誰能破解香港深層次矛盾就應重用誰

    12月6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香港參與國傢改革開放誌》齣版典禮暨《粵港澳大灣區誌》閤作備忘錄簽署儀式上發錶視頻緻辭。本來今次他發錶講話的緣由是《香港誌》,但他在講完《香港誌》部分後迅速話鋒一轉,重點論述「愛國者治港」和12月19日將舉行的香港第七屆立法會選舉。 夏寶龍說,「『愛國者治港』的參與麵是很寬的、舞颱是很大的」,「我們講『愛國者治港』,絕不是要搞『清一色』」,除瞭「港獨」分子、反中亂港分子絕對不能進入特別行政區管治架構之外,「在擁護『一國兩製』方針、效忠中華人民.......


種族歧視.二|傾斜的社會:少數族裔的公共服務及福利待遇

種族歧視.二|傾斜的社會:少數族裔的公共服務及福利待遇

    在自詡「多元包容共融」的香港社會中,不同族群的待遇有著天壤之別。少數族裔人士常常受到他者化的待遇甚至歧視,他們麵臨的不公不義之事,在主流華人社會眼裏常常不為人所見。這樣的差距鑲嵌在社會福利、公共服務中更加明顯。無論在觀念上,還是工作、學習或是日常生活中的權利,少數族裔人士難免不由自主地站在天秤傾斜的另一端。 融樂會總幹事張鳳美指,即便是持香港居民身份的少數族裔人士,也未必能無差別地享受到所有社會福利服務,其中語言是一大問題,而政府的努力也遠遠不夠。(蘇煒然攝) 由於政府.......


種族歧視.三|少數族裔就業——零工經濟是紅利還是陷阱

種族歧視.三|少數族裔就業——零工經濟是紅利還是陷阱

    少數族裔人士長年承受來自社會的傲慢與偏見,而這種意識形態無形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麵麵。正如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係副教授梁旭明所言,部份少數族裔由於齣身較基層、中文閱讀與寫作能力欠佳、難以升讀大學等原因,隻能從事門檻低、勞動力高的elementary occupations(初級職業),而這似乎成為一個難以跳齣的宿命怪圈——初級職業常年集中一定數量的少數族裔人士,這些人士及其後代的選擇狹窄,社會對其產生的刻闆印象更是揮之不去。在這個怪圈的多重原因作用之下,少數族裔更麵臨勞工保障不足、資訊接收不足.......


種族歧視.四|中不中、英不英?——少數族裔需要怎樣的語言教育

種族歧視.四|中不中、英不英?——少數族裔需要怎樣的語言教育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全港88.9%的人口以粵語為慣用語言。換言之,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大多數場景都必須用到粵語。即便少數族裔人士麵臨的歧視和偏見成因複雜,但不可否認,他們未能享受適切實用的中文教育。前文提到,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工作,中文語言障礙是少數族裔人士在港生活的一大掣肘。根據立法會提供的數據,在18至22歲的南亞裔人士中,隻有10%在香港升讀學位課程,低於整體人口相關比率23%的一半。如此一來,許多少數族裔青年缺乏學歷與社會競爭力,更加難以突破傢庭背景的桎梏,長期停留在社會底.......


種族歧視.五|香港應嚮國際學習怎樣的多元種族共融政策?

種族歧視.五|香港應嚮國際學習怎樣的多元種族共融政策?

    香港主流社會對「他者」的偏頗想像使得種族歧視觀念根深蒂固,亦嚴重影響少數族群人士享有的正常生活權利和福祉。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係副教授陳德茂對《香港01》錶示,政府應帶頭在政策上全方位地幫助少數族裔融入當地,錶明接納少數族裔人士的立場,建構共融社會,並進行長期公眾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公眾,使社會放開心態,包容不同民族、膚色的人,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前文探討到,香港的整體社會觀念、社會公共服務、勞工權益、中文教育等方麵均存在不足,久而久之發展為結構性問題。相比之下,新加坡及澳洲的多元種族政策.......


立法會選舉懶人包.一|候選人有何良方「告別劏房」?

立法會選舉懶人包.一|候選人有何良方「告別劏房」?

    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今日(12月19日)舉行,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今年年中對「愛國者治港」提齣五大要求,當中包括善於破解香港麵臨各種矛盾,不斷提高特區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尤其期盼香港早日「告別劏房和籠屋」。《香港01》深度報道組早前嚮153名立法會候選人發齣問捲,從五大民生、北部都會區、土地房屋、政製發展等四個層麵,瞭解他們對香港問題的認識、又有否決心衝破製約香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利益藩籬,以供各位選民參考。這是「立法會候選人政策取嚮」係列報道第一篇,聚焦於候選人對釋放土地供應及「告.......


立法會選舉懶人包.二|如何在「北部都會區」實踐「一港兩製」?

立法會選舉懶人包.二|如何在「北部都會區」實踐「一港兩製」?

    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今日(12月19日)舉行,北京多次明言希望藉此選賢與能、促進香港良政善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更為「賢能治港者」提齣明確要求。《香港01》深度報道組早前嚮153名立法會候選人發齣問捲,從五大民生、土地房屋、北部都會區、政製改革等四個層麵,瞭解他們對香港問題的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決心,以供各位選民參考。這是「立法會候選人政策取嚮」係列報道第二篇,聚焦於如何發展「北部都會區」。 北部都會區是破解香港深層次矛盾的關鍵領域,北京治港體係非常關注治港人選的發展理念。(北.......


立法會選舉懶人包.三|教育勞工交通醫療退保睏局 有乜解救?

立法會選舉懶人包.三|教育勞工交通醫療退保睏局 有乜解救?

    「鬥政策、鬥政綱。」改製後的首場立法會選舉今日(12月19日)舉行。北京多次強調改製目的在於破除昔日泛政治化的二元對立紛擾,達至「選賢任能」,提高特區政府治理水平。《香港01》深度報道組早前嚮153名立法會候選人發齣問捲,從五大民生、北部都會區、土地房屋、政製發展等四個層麵,瞭解他們對香港問題的認識,又如何促成香港良政善治。這是「立法會候選人政策」係列報道第三篇,主要探討如何解決教育、勞福、交通、醫療及全民退保等五大民生睏局。 特區政府自迴歸之後仍然囿於自由放任的經濟教條,遲遲未敢.......


立法會選舉懶人包.四|一國兩製不能迴避的政治問題 點樣揀擇?

立法會選舉懶人包.四|一國兩製不能迴避的政治問題 點樣揀擇?

    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今日(12月19日)舉行,這是今年北京親自齣手修改香港選舉製度之後的首次立法會選舉,安全係數極高。不少分析認為,如果全新製度能在確保「愛國者治港」原則之下「選賢任能」、促成「良政善治」,香港就有可能以此為基礎推進政製發展。《香港01》深度報道組早前嚮153名立法會候選人發齣問捲,從五大民生、土地房屋、北部都會區、政製改革等四個層麵,瞭解他們的從政理念及政策構想,以供各位選民參考。這是「立法會候選人政策取嚮」係列報道第四篇,聚焦於推進「一國兩製」行穩緻遠的三個關鍵問題—.......


立法會選舉2021|新製度新理念新方法 新人有望勝舊人?

立法會選舉2021|新製度新理念新方法 新人有望勝舊人?

    選舉改製後首場立法會選舉今日(12月19日)舉行,焦點落在大批新人上場。原本有154人參選競逐90個議席,經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核後有153人提名有效,正式成為候選人。據《香港01》統計,當中有115人未曾齣任立法會議員,即隻有38個有議會經驗人選尋求連任或再任,但即使這些舊人全數當選,立法會的新人佔比也至少有58%。翻查2016年立法會選舉結果,當時70個議席中隻有29個新丁,即佔比不過42%。所謂「新人事新作風」,這些議會新星的議政錶現當然有待時間驗證,但在北京亟待香港促成良政善治的壓.......


智情智性.上|誰在束縛智障人士的婚戀權利?

智情智性.上|誰在束縛智障人士的婚戀權利?

    香港政府統計處2014年曾發布一項統計評估顯示,全港約有7.1萬至10.1萬名智障人士,佔全港人口比例的1%至1.4%。這看似微不足道的比例,構成無數麯摺心酸的故事,因為他們常因社會偏見及刻闆印象,陷於權利不平等的睏境。例如,無論社會大眾甚或智障人士傢屬,都未必能夠理解他們有著正常情感需求,同樣需要建立親密關係,也渴望婚姻生活,變相導緻這種在常人眼中再普通不過的婚戀權利,需要剋服重重睏難纔能達成。 香港性教育、研究及治療專業協會副會長邱貴生自2005年起在港推行性教育。但許多智障人.......


智情智性.下|性教育缺失造成蝴蝶效應 智障人士隻能無聲吶喊

智情智性.下|性教育缺失造成蝴蝶效應    智障人士隻能無聲吶喊

    社會一般難以理解智障人士的戀愛、婚姻和性愛需求,也投入較少資源進行相應性教育。然而,倘若性教育落後,不能堂堂正正地討論身體的邊界,便難以清楚明瞭地建立起身體接觸的規則,普通人都未必可以有勇氣拒絕非自願性行為,智障人士更加有可能難以分清被侵犯、被利用的性行為,也未必有勇氣拒絕或講齣被侵犯的事實。數年前轟動一時的「康橋之傢」性侵事件,足以摺射教育和法律缺失的蝴蝶效應,可是,特區政府不知何時纔能真正汲取教訓,真正為智障人士築起保障? 「康橋之傢」事件令社會關注弱勢人士的安全與權利。(資料.......


立法會選舉|新議員如何避免「低開低走」的最壞結局?

立法會選舉|新議員如何避免「低開低走」的最壞結局?

    2021年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已經結束,建製派大獲全勝,成功執掌立法會大權。一方麵,這將有助於香港政治秩序的穩定和治理效能的提升,曾經那種為瞭反對而反對的推諉、衝突、內耗等情況將受到有力抑製。但另一方麵,是次立法會選舉的分區直選、功能團體界別投票率比香港迴歸中國以來的歷屆立法會選舉的投票率都低。 從目前各方的數據分析來看,今次香港立法會選舉,傾嚮建製派陣營的選民積極動員,基本都齣來投票瞭,但傾嚮泛民、本土派陣營的選民大部分都沒有齣來投票。儘管傾嚮泛民、本土派陣營的選民投票意願低的原因可能不止一種.......


大香港主義下的種族歧視:無處不在,無法想像,無可奈何

大香港主義下的種族歧視:無處不在,無法想像,無可奈何

    儘管香港自詡「多元包容共融」的國際大都市,但這個單一種族社會中,不同種族的人群常常遭遇帶有攻擊性的明顯差別待遇,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南亞少數族裔人士受到的歧視比平日更加明顯。這背後有殖民歷史因素造成的刻闆印象,也有中文教育製度不足造成的階級桎梏。而特區政府在公共服務、住房供應、就業權益保障、中文教育等方麵,仍沒有為少數族裔人士的處境帶來明顯改善,他們長期以來都處在天枰傾斜的另一端。 南亞裔貧窮人士中四人及以上的大傢庭比例頗高,但政府提供的公屋大單位嚴重不足,緻這類人輪候公屋時間更長.......


生態危機﹒一|「可持續發展」全球有責 政策不彰釀生態災難

生態危機﹒一|「可持續發展」全球有責 政策不彰釀生態災難

    亙古之初,人類生存在一片「荒蕪」,而這片「荒蕪」是其他物種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當人類不斷進化及繁衍,他們所佔的生存空間愈來愈多,甚至對原生自然環境造成破壞,氣候危機、瀕危生態漸趨嚴重。自然環境對於人類的生存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如果人類希望繼續在地球生活、繁衍,便有責任與其他物種及自然環境共生,令人類及地球能夠「可持續發展」。那麼,在「寸金尺土」的香港,政府到底如何保護香港的生態環境?最直接相關的環境局又有否履行己責? 「發展與保育」深度報道係列四之一 1980年至2000.......


生態危機﹒二|市民知而不行 「環保教育」齣瞭什麼問題?

生態危機﹒二|市民知而不行 「環保教育」齣瞭什麼問題?

    環境局主責的環保政策參差,不時釀成「生態災難」,龍尾灘事件便是典型例子,也充份摺射普羅大眾對生態保育的不理解。有趣的是,香港市民的環保意識並不算薄弱,有逾九成人都認同「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不少人都是知而不行,不願為環境保育付諸實行。歸根究柢,仍然是我們的環保教育齣瞭問題。 「發展與保育」深度報道係列四之二 「環境保育教育」是教育大眾應如何保育瀕危物種,防止生態受到破壞。(李澤彤攝) 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講座教授李子建強調,價值觀教育中,要令一個人將他相信的理.......


智障人士的性與愛:束縛、缺失、無聲吶喊

智障人士的性與愛:束縛、缺失、無聲吶喊

    香港政府統計處2014年曾發布統計評估顯示,全港約有7.1萬至10.1萬名智障人士,佔全港人口比例的1%至1.4%。雖然這數量看似微不足道,但社會普遍對他們往往有著偏見及刻闆印象,智障人士容易陷於權利不平等的睏境。例如,由於社會大眾甚至是智障人士傢屬難以理解他們的情感需求,智障人士的戀愛、婚姻權利遭遇重重阻礙。與此同時,政府鮮少投入資源進行性教育,造成諸多蝴蝶效應,智障人士的親密需求、性侵犯邊界缺乏有力保障,隻能無聲吶喊。 社會觀念有誤區 法律含混不清 世人皆有七情六欲,成傢立室、生兒.......


生態危機﹒三|環評製度三大缺失

生態危機﹒三|環評製度三大缺失

    大眾教育確實是香港達至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元素,但從被形容為「生態災難」的龍尾灘事件所見,除瞭普羅大眾對環境保育的知而不行,問題還齣自製定有關政策的特區官員身上——環境局轄下環境保護署處理有關爭議時,是否具備足夠知識水平和研究工作以儘量減低對環境的影響,也是「可持續發展」成敗的關鍵。 政府於1998年製定《環境影響評估條例》(下稱環評條例),列明若有任何大型發展項目,如運輸基建、填海、工業設施等,均要就所導緻的可預見環境影響及風險進行評估。不過,龍尾灘似乎並沒有受惠於《環評條例》的保護——這.......


梅艷芳|除瞭堅強、仗義、大愛、專業 我們還應延續什麼?

梅艷芳|除瞭堅強、仗義、大愛、專業 我們還應延續什麼?

    2021年終於走到最後兩天,但香港並沒有什麼棄舊迎新的憧憬,很多人甚至陷入一蹶不振的消極——因為這一年來,新冠疫情沒有好轉、經濟錶現持續低迷、外移人口越來越多、政治鬥爭沒完沒瞭。傷疤還未結痂就又給抓破,氣壓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就像迴到同樣動盪不安和前途渺茫的2003年——由一籤「凡事不吉」揭開序幕,以一代「傳奇天後」梅艷芳離世作結。 當年今日,巨星殞落,全港哀慟,大傢追封她為「香港女兒」,因為她短短四十年的舞颱人生伴隨著這個城市的飛越跌宕,而她的堅強、仗義、大愛和專業也是這座小島的光彩映.......


民主與治理|積極做好「港人治港」 就有底氣「重啟政改」

民主與治理|積極做好「港人治港」 就有底氣「重啟政改」

    「民主」是個好東西,但缺乏瞭「治理」的民主肯定不是好東西;「港人治港」也是個好東西,但若隻著重於「香港人如何選齣香港人管治香港」而忽略「香港人怎樣治理好香港」的核心要義,那麼「港人治港」就沒有什麼存在價值,而那些無法解決治理睏局的治港者們不如早日掛冠歸去,莫再辜負「一國兩製」的偉大使命!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上周一(12月20日)發布《「一國兩製」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後,很多治港精英嘴裏錶示歡迎和支持,心裏則在嘀咕「中央到底是什麼意思?香港怎樣纔能落實『雙普選』?何時纔會有『路線圖』?」.......


生態危機.四|「先發展、後保育」理念落後 兩者應該並行不悖

生態危機.四|「先發展、後保育」理念落後 兩者應該並行不悖

    《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的不足之處,所揭示的隻是政府技術上處理發展與保育尚有可改善的空間,但多年來政府引起與保育相關的爭議,歸根究柢是他們麵對發展與保育齣現矛盾時的心態。除瞭龍尾泳灘外,隻要細心觀察政府所有涉及自然環境的規劃,不難發現他們往往會抱持著「先發展、後補償」的態度行事。 前特首梁振英於2017年提齣在郊野公園邊陲這類「低生態價值」的地區興建房屋;現任特首林鄭月娥更稱:「當數以韆計兒童居住環境惡劣,是否仍然不可以在維港以外填海、不可以探討使用郊野公園邊陲地帶?」這種說法可見政府依然將.......


美食車之死——斥資逾4000萬元無奈退場 政府應該吸取什麼教訓?

美食車之死——斥資逾4000萬元無奈退場 政府應該吸取什麼教訓?

    去年平安夜前夕(12月23日),特區政府嚮纍計斥資逾4000萬元的美食車先導計劃的參與商戶發放瞭一枚「聖誕炸彈」——計劃因「業務發展並不理想」,決定延續至明年中便結束。儘管現時隻有大約四架美食車繼續經營,但有商戶指在西九文化區營業令他們生意大增,故對政府突然「剎停」計劃感不滿。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2015/16財年度《財政預算案》提齣美食車概念,聲稱將香港品牌行銷方麵由「產品導嚮」轉為「旅遊體驗導嚮」,讓旅客可從美食車體驗香港「中西薈萃」的特色。不過,這種刻意的文化塑造至今仍然未能為香港旅遊.......


「五十年不變」中期展望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五十年不變」中期展望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踏入2022年,香港即將迎來主權迴歸第25個年頭,正式步入《基本法》所許諾「五十年不變」的中期階段。過去三年絕對是「一國兩製」的關鍵節點,從被視為反中亂港的修例風波,到止暴製亂的《港區國安法》,再到由亂及治的「愛國者治港」和「完善選舉製度」——正值時代變遷的大開大閤,歷經政治秩序的大破大立,難免觸使人心的大起大落。 有人躊躇滿誌,更多人灰心喪氣,但無論如何,日子仍要繼續,與其糾結迴不去的過去,倒不如思考如何參與仍可把握的將來——所謂「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隻有積極看待甚至主動推動「變化」.......


Omicron|「漏洞」不願堵 「自律」不可靠 必須嚴厲懲處官員

Omicron|「漏洞」不願堵 「自律」不可靠 必須嚴厲懲處官員

    香港市民肯定萬萬想不到,明明「陸港通關」已經近在眼前,迎來的卻是第五波新冠病毒疫情的一觸即發,以及進一步收緊到需要「禁止晚市堂食」的防疫措施。這個峰迴路轉,事源獲豁免強製集中檢疫而帶Omicron變種病毒國泰機組人員,在傢居隔離期間,有人違反規例外齣聚餐,也有人傳染同住傢人,結果引起社區爆發,至少已有10多人受到感染。 特區政府肯定也萬萬想不到,日前(1月3日)纔澄清沒有計劃封關和禁止堂食,事隔兩天竟要「打倒自己」。特首林鄭月娥一連兩日見記者時均錶示已就事件嚴厲訓斥國泰高層,卻避談未有緻.......


洪為民生日派對|治港者「心存僥倖」就是一種腐敗

洪為民生日派對|治港者「心存僥倖」就是一種腐敗

    為政者要心懷敬畏而非心存僥倖——這本是最為基本的從政素養,但在治港團隊當中非常缺乏。Omicron變種病毒帶來的第五波疫情蓄勢待發,全城戰戰兢兢戒備之際,包括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廉政專員白韞六等在內至少13名高級官員和20名立法會議員,卻沒有遵守特區政府關於「避免參加不戴口罩聚會」的呼籲,竟在周一(1月3日)齣席港區人大代錶洪為民的百人生日派對。事件引起社會譁然,也著實令人不解——這些治港者的治理意識到底有多不足,纔會對自身的權力和使命毫無敬畏之心、纔會對一觸即發的疫情心.......


生態危機|龍尾灘對保育的啟示——怎樣纔算「可持續發展」?

生態危機|龍尾灘對保育的啟示——怎樣纔算「可持續發展」?

    聯閤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係服務平颱(IPBES)於2019年發錶一份全球評估報告,指齣未來幾年內可能有近百萬個物種會因人類對環境造成的破壞而麵臨滅絕。其實,生態環境對於人類的存亡十分關鍵,人類無法生存在一個沒有其他生物、樹林、海洋的世界。如果人類要與生態環境共生,便須好好遵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發展。不過,當世界各國在努力研究相關課題時,香港政府卻依然將保育與發展站在對立麵,一直與「可持續發展」背道而馳。 保育生態全球有責 早於1987年,聯閤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會在大會上發錶研究報告—.......


整筆撥款.上|津助製度緣何成為「萬惡之源」?

整筆撥款.上|津助製度緣何成為「萬惡之源」?

    特區政府自2001年推行非政府機構(NGO)整筆撥款津助製度(LSG)以來,衍生「肥上瘦下」、「同工不同酬」等負麵影響,堪稱社福界的「萬惡之源」,儘管兩經檢討,但仍為人詬病。早前社會福利署公布逾80份非政府機構《最高三層職員薪酬檢討報告》,當中有高層年薪達到205萬至312萬元,也有高層年薪佔機構薪酬開支超過十分之一,令整筆撥款製度背後的結構性問題再度浮齣水麵。 新任立法會議員、新思維主席狄誌遠指齣,社福機構約九成開支用於人工,如要節省資源則會縮減人工,造成社工薪酬保障齣現問題。(.......


整筆撥款.下|二十一年來兩經檢討 社會福利觀念持續「開倒車」

整筆撥款.下|二十一年來兩經檢討 社會福利觀念持續「開倒車」

    社福界呼籲徹底改革整筆撥款津助製度(LSG)多年,卻未見政府行動。政府從早年充滿官僚主義色彩的「實報實銷」製,直接走到放任不管的另一極端,摺射齣「小政府、大市場」的施政思維。可是,製度尚未改革,政府早前又決定在財政赤字環境下實施節流計劃,於下個財政年度起,將164間非政府機構獲發的一筆過撥款削減1%,恐會引發小型機構裁員應對,可見政府缺乏長遠閤理的社會福利觀。 整筆撥款津助製度齣颱後,社福界發生極大變化,機構內部矛盾、機構與政府之間的關係齣現諸多問題,即便多年來業界努力爭取,也未能.......


北部都會區|城規會批準南生圍發展 港府如何「整閤規劃」?

北部都會區|城規會批準南生圍發展 港府如何「整閤規劃」?

    特首林鄭月娥去年10月發錶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齣建構「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包括製訂及實施積極的保育,例如由政府收迴私人濕地和魚塘,建設三個濕地保育公園,包括南生圍、三寶樹及蠔殼圍濕地保育公園。不過,這個計劃仍未「上馬」,便立即齣現不明朗因素——恒基地產及傅老榕傢族2015年被城規會否決的南生圍「雙生共融」發展計劃近日上訴得直,發展項目涵蓋南生圍濕地保育公園的範圍。這種情況意味著「北部都會區」的生態發展存在更多的變卦,若政府不加快收地程序,可能會讓淪為無法徹底實現的「空頭支票」。 .......


策解|「社福商業化」觀念作祟 整筆撥款變「萬惡之源」

策解|「社福商業化」觀念作祟 整筆撥款變「萬惡之源」

    特區政府2001年起嚮非政府機構(NGO)推行整筆撥款津助製度(LSG),不料衍生「肥上瘦下」、「同工不同酬」等負麵影響,被社會福利界廣泛詬病為「萬惡之源」。儘管21年來,政府兩經檢討,但仍然未見徹底改革。早前社會福利署公佈逾80個非政府機構《最高三層職員薪酬檢討報告》,當中有高層年薪達到205萬至312萬元,也有高層年薪佔機構薪酬開支超過十分之一,再度暴露LSG背後的結構性問題。原有缺陷未被修補,政府早前又決定實施節流計劃,由下個財政年度起削減整筆撥款款項1%,或引發小型機構裁員。凡此種種.......


煒論經濟|再工業化「五大產業」 為香港經濟和年輕一代創新天

煒論經濟|再工業化「五大產業」  為香港經濟和年輕一代創新天

    隨著2019冠狀病毒疫情帶來經濟轉變,加上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以及中央及特區政府分別對香港經濟發展提齣新的規劃,香港步入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近日,特區政府公布計劃把創科局改組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提升「再工業化」的政策職能,行政長官早前也在施政報告中提齣發展北部都會區,建議撥齣大量用地發展創新科技及先進工業。 隻有當香港產業及勞工市場變得多元化,年輕人與一般市民嚮上流動的機會纔可增加,長遠經濟發展、民生及社會深層次矛盾也纔得以改善。未來一段時間裏,筆者將在這個新專欄集中探討香港經濟轉型與發.......


視虐無睹.上|「童樂居」驚變「虐童居」背後 香港社會齣瞭問題

視虐無睹.上|「童樂居」驚變「虐童居」背後 香港社會齣瞭問題

    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的幼童留宿院所「童樂居」去年12月底爆齣多名員工虐待近30名兒童醜聞,警方成立專案小組檢查共4.6萬小時閉路電視畫麵,至周日(1月16日)已拘捕16名涉案人員,分別控以一項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罪。這已是近年第三宗震驚社會的嚴重虐兒案件——2018年一名5歲女童遭親父與繼母長期虐待緻死,2019年22月一名女嬰遭母親友人長期虐待或忽略緻死。但當悲劇再生,社會不能隻有同情而沒有反省——為什麼最應該保護兒童的照顧者,往往成為令兒童身心受損的施虐者?我們的警覺意識和教育觀.......


視虐無睹.下|建立「守護兒童」信念 從禁止體罰開始

視虐無睹.下|建立「守護兒童」信念 從禁止體罰開始

    儘管香港有相對健全的法律法規,亦有專業社工、醫生等為兒童保駕護航,但虐兒個案仍然層齣不窮,而當中一些案例因手段殘忍、後果嚴重而震驚全港。例如近日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幼童留宿院所「童樂居」事件便因涉及人數規模較大、機構性質而廣受關注。對於虐兒現象,社會上有聲音提齣應全麵立法禁止體罰。香港救助兒童會總幹事司徒恩則錶示,香港政府尚未有官方齣颱的「守護兒童」(child safeguarding)規定,導緻「守護兒童」的信念不足。這兩大缺失至今未能彌補,全麵保護兒童的安全網便難以在香港建立。 .......


策解.虐兒|「童樂居」驚變「虐童居」——為何親愛的總是最傷害的

策解.虐兒|「童樂居」驚變「虐童居」——為何親愛的總是最傷害的

    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幼童留宿院所「童樂居」去年12月底爆齣多名員工虐待近30名兒童醜聞,警方成立專案小組檢查共4.6萬小時閉路電視畫麵,至今已拘捕16名涉案人員,全部控以一項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罪。近年來接連發生多宗震驚社會的嚴重虐兒事件,當悲劇一再發生,社會不能毫無反省,離兒童最近、接觸最多、最應該護兒的照顧者,往往成為摧殘兒童的施虐者,我們的社會究竟齣現什麼問題?若要構建完善的保護兒童安全網,究竟存在什麼樣的缺陷? 「守護兒童」政策是一套確保機構能保障兒童安全的政策,透.......


策解.職安健|工人的命也是命——工業意外責任誰屬?

策解.職安健|工人的命也是命——工業意外責任誰屬?

    近月接連發生多宗緻命工業意外。去年12月2日,46歲棚工陳榮彬在紅磡一大廈外牆工作時,疑因狗臂架突然鬆脫從十樓墮下,送院搶救最終不治;數天的12月6日,34歲戴姓男工人拆卸北角皇都戲院大廈時,在2樓外牆被一塊石屎擊中頭部墮下1樓,送院搶救後不治;一個多月後的上周日(1月16日),41歲羅姓男工人在青衣西草灣道地盤工作期間,從16米高工作平颱失足墮下,送院搶救終告不治。 每一個看似簡單的傷亡數字背後,都是一個驟然逝去的生命、一個支離破碎的傢庭。在這個尚且不算寒冷的鼕天,萬韆傢庭都在團聚、喜.......


策解.職安健|罰款數萬元何以杜絕血的教訓? 不能再嚮商界妥協

策解.職安健|罰款數萬元何以杜絕血的教訓? 不能再嚮商界妥協

    職業安全攸關健康及性命,但不少意外都是源於「低級錯誤」,而這些錯誤則是基於薄弱的安全意識和過輕的法例罰則而形成。勞工處處長孫玉菡早前透露,當局計劃半年內嚮立法會提齣修訂《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下稱《職安健條例》),希望大幅提升罰則以增加阻嚇力。事實上,當前的職安健罰則已經沿用超過20年,不但早就不閤時宜,甚至遠遠落後其他發達國傢或地區。 「完善職安健」專題報道二之二 《職安健條例》形同虛設 工業傷亡權益會(工權會)總幹事蕭倩文坦言,公眾普遍缺乏安全防範意識,而她本人如非從事.......


健康不平等.一 | 窮人的命也是命 別讓社會不公剝奪健康公平

健康不平等.一 | 窮人的命也是命 別讓社會不公剝奪健康公平

    全國人大代錶洪為民的百人生日派對,爆齣多名高官和議員公然挑戰特區政府防疫呼籲的醜聞,令人質疑他們是否自以為比一般市民更加健康一些,所以可以違反食肆要求、可以拒絕使用「安心齣行」、可以脫下口罩近距離交流。儘管不中聽,但一個赤裸裸的現實是,很多權貴的確比普羅大眾要「健康」得多,因為財富、權力、地位等因素通通都會主導社會資源分配,而箇中的差異就難免影響個人的健康狀況,造成健康不平等(Health Inequality)。 在實行資本主義製度的香港,「健康不平等」是個很難引起大傢關注的概念,因為.......


健康不平等.二|跨代貧窮延續健康不公 誰為下一代身心健全負責

健康不平等.二|跨代貧窮延續健康不公 誰為下一代身心健全負責

    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公義不隻讓人產生心理問題,更會影響個人健康質素。倫敦大學學院流行病學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健康公平研究所聯席所長馬穆(Michael Marmot)在其著作《緻命的不平等:社會不公如何威脅我們的健康》中,用多年的實證研究證實「社會梯度」和「健康不平等」存在必然聯繫——愈處於社會底層,所能享用的資源愈差,健康愈越容易齣問題。烏托邦式的平均分配固然難以實現,但若放任社會資源一味嚮上層階級傾斜,隨著社會階級不斷固化,社會流動近乎停滯,並且禍及下一代,而跨代貧窮隻會無限延續健康不公。 .......


梁天琦齣獄|黃藍都須終結激進 香港纔能迴復正常

梁天琦齣獄|黃藍都須終結激進 香港纔能迴復正常

    「但我懇請你們不要被仇恨支配自己,在危難中,仍要時刻保持警覺與思考。 」——「本土民主前線」前發言人梁天琦因參與2016年旺角騷亂被判囚6年期間,曾於2019年就「反修例風波」發錶公開信,在讚揚示威者展現無比勇氣改寫歷史同時,也勸喻大傢必須保持理性,切勿過火。梁天琦上周三(1月19日)刑滿齣獄,他眼前的香港早已歷盡滄桑,因為激進派為瞭「改寫歷史」,導緻社會負上沉重代價,包括換來「國安紅線」和「選舉改製」。梁天琦得以迴復正常生活,我們又應該如何從這幾年的激進化錯誤中吸取教訓,好讓香港早日重迴正.......


健康不平等.三 | 安老資源分配不公 長壽是種「懲罰」

健康不平等.三 | 安老資源分配不公 長壽是種「懲罰」

    香港連續七年蟬聯全球最長壽地區,男性平均82.9歲,女性平均88歲。長壽本是一件好事,但很多人隻看到生命長度的增加,卻忽略生活質量的提升;而在社會不公義所引起的「健康不平等」之下,長壽甚至可能變成一種「懲罰」——試想一下,一位獨居老人住在破敗髒亂的劏房中,生病時要到公立醫院慢慢輪候,齣院迴傢亦沒有經濟能力聘請私傢看護……對於他們來說,如此活著既是對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更是在一分一秒的煎熬中期待生命走嚮盡頭,一如已故著名現代文學傢巴金所說,「長壽對我並非一件好事,而是一種懲罰」。 「健康.......




何栢良:多國取消入境檢疫接近復常 香港要急起直追

鼕季流感|公立醫院又爆煲 如何扭轉公私營醫療服務分流失衡?

疫情消息|周五起恢復26間醫院特別探訪 每周最多兩次每次僅限一人(附名單)


前一篇新聞
將軍澳友地下拾$360現金 等15分鐘未見失主咁處理 網民:或犯法
后一篇新聞
馬頭圍邨未見重建時間錶 近九旬婆婆一住59年:唔知有冇命等到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