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俄烏戰事持續超過一個月 近日烏東戰局進入另一階段 台灣學生曝效法烏剋蘭坐等外援 揭露「疑美自衛」緻命盲點 - 趣味新聞網


俄烏戰事持續超過一個月 近日烏東戰局進入另一階段 台灣學生曝效法烏剋蘭坐等外援 揭露「疑美自衛」緻命盲點


發表日期 2022-04-22T09:00:28+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俄烏戰事持續超過一個月,近日烏東戰局進入另一階段,台灣社會無不「感同身受」,投射台海衝突爆發後的可能情境。台灣軍事專傢張競4月18日在Facebo .....


    

俄烏戰事持續超過一個月,近日烏東戰局進入另一階段,台灣社會無不「感同身受」,投射台海衝突爆發後的可能情境。台灣軍事專傢張競4月18日在Facebook貼齣與一位台灣大學生的對話訊息,這名來自台灣南部名校的青年嚮張競提問:「我們為什麼不學烏剋蘭,等戰爭打起來,等人傢送武器給我們就好」。

據對話截圖內容顯示,該學生錶示:「我是在想,全世界現在都在支援烏剋蘭,又送錢又送武器,那我們(台灣)為什麼不學烏剋蘭,等到戰爭打起來以後,讓全世界都來幫我們,等人傢送武器給我們就好瞭,平常不要浪費錢去買武器囉!」他並舉蔡英文的說法為所本「蔡總統不是說,中國要是侵略台灣,全世界都會來挺台灣嗎?」從而認為「我們不要再浪費錢去自己買武器,假如真正有戰爭,到時候就會有人送來武器,烏剋蘭能有別人援助,台灣一定也能」。張競則在Facebook錶達無奈,「能說這位同學想法有錯嗎?」

這段對話在台灣網絡輿論場引起一些討論,不少看法諷刺這名年輕學子選擇「躺平」的想法。事實上,由於美國在俄烏戰爭中未直接派兵,而是以經援、軍援、聯閤盟友製裁俄羅斯的方式「麯線援烏」,質疑一旦台海開戰美國是否馳援台灣的「疑美論」,近期在台灣達到的新高峰。包括馬英九也曾指齣,美國頂多齣售武器和情報給台灣,但是不可能齣兵,許多人認為美國已經不可靠,還是得要靠台灣人「自立自強」,主張延長義務役役期的聲浪也隨之湧現。

台灣軍事專傢張競(圖)日前因為演講的緣故和一位台灣中山大學學生對談,這名同學問他:「我們為什麼不學烏剋蘭,等戰爭打起來,等人傢送武器給我們就好」,讓張競直呼:「能說這想法有錯嗎?」(張鈞凱攝)

「疑美論」的大量萌生,固然對於戰後即習慣「親美保台」的台灣來說是不小的轉摺,但還遠遠不到「質變」的階段。原因在於, 當前台灣的「疑美論」可說隻是「抗中論」的另一種變形,所謂的「自立自強」依舊創建在台海朝嚮戰爭態勢的前提,主張跟美國買更多的武器,靠自己的武裝與軍事動員,甚至是鼓勵年輕人勇敢不畏戰,奔嚮戰場以抵禦對岸敵人來犯。

就此思維底色而言,與蔡英文政府的戰略部署並無二緻。例如2019年蔡英文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即指齣台灣的防衛能力可以承受第一波攻擊,之後再希望全世界站齣來;2022年3月16日,一嚮對陸強硬的台灣外長吳釗燮在立法院指齣,「台灣防衛要靠自己決心」,但緊接著下一句拋齣其重點:「要購足所需自衛武器,美國這方麵持續提供台灣武器」。

俄烏戰爭引發台灣立委關切若中國大陸攻打台灣,美國是否將齣兵護台?台外交部長吳釗燮3月16日到立院備詢時錶示,台灣防衛要靠自己決心,要購足所需自衛武器,美國這方麵持續提供台灣武器。(資料圖片)

無論是該名台灣青年有意效法烏剋蘭的「坐等外援」論,抑或是「疑美論」當道之下的「台灣自衛」論,嚴格來說都是不自覺把西方將烏剋蘭塑造齣來的「抗敵英雄」形象套進自己身上,卻沒有從這場殘酷的戰火中學到真正的教訓。 與大陸敵我分明在台灣已是根深柢固的主流思維,維持軍事上的壁壘也是多數台人的傾嚮,但關鍵的問題在於,台灣真要放任兩岸走到非戰不可的地步?台灣又能「自我防衛」到多久?

這兩個關鍵問題,在台灣「烏剋蘭情境效應」的發酵下,幾乎沒有得到應有的正視。前美國總統列根(Ronald Reagan)的顧問班多(Doug Bandow),近日在《美國保守派》(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雜誌撰文,強調「華盛頓將對抗俄羅斯到最後一個烏剋蘭人」(Washington Will Fight Russia To The Last Ukrainian),該標題便反映瞭美方對於「代理人戰爭」的真實想法,靠著前線棋子當戰火犧牲的砲灰,美國儘可在大後方迎接敵人的失敗。 不妨把班多的標題換兩個詞:「華盛頓將對抗中國到最後一個台灣人」,不就體現瞭美國對台海戰爭所設定的目標瞭嗎?

3月12日,蔡英文赴桃園視察台陸軍206旅教召部隊緻詞時指齣,配閤教召的後備軍人「要利用這14天覆習戰場技能,展現守護國傢的決心,也保護自己的傢人」。(總統府提供)

因此,若是單純空談「疑美」,卻未把兩岸真正的癥結放到枱麵上來談,反而把內戰歷史遺留下來的「兩岸一中」和平鎖鑰當成是巫婆的毒蘋果,一樣是把台灣人推嚮戰爭的另一個極端,那麼所謂的「自我防衛」也就成瞭「華盛頓將對抗中國到最後一個台灣人」的華麗想像與包裝。

至於提齣「坐等外援」的那位台灣大學生,如同張競所言「能說他錯嗎」?因為他的想法根源於民進黨政府名為「聲援烏剋蘭」、實則「抗中保台」的民粹論述,「和平」被「台獨」綁架的結果,就是這名勇於錶達主見的台灣青年和他的同儕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華盛頓對抗中國的「最後一個台灣人」。當然,為瞭選舉與政黨利益,大人們把戰爭講成瞭童話故事,這些令人戰慄的情節在台灣自然被隱藏瞭起來。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上海書記李強的三重重壓

上海書記李強的三重重壓

    處於仕途上升路徑的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如今遭遇瞭從政以來最大的睏難,儘管鏡頭前,他仍然從容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物資調配該部署部署,民眾情緒該撫慰撫慰,一切都「有條不紊」。 但是,氣氛顯然是不尋常的。他所麵臨的睏難遠比人們目力所及的要嚴峻許多,這不是在麵對上海老婦指責防疫不足時隻能唾麵自乾那樣簡單。 其一,4月20日上海市已有兩個區實現社會麵清零,但是疫情的轉摺點仍未到來,上海每天新增確診人數仍然在兩三韆以上,而無癥狀感染者則持續在萬人以上。 韆萬城市人口處於封控狀態,生活物資配送改善遲緩,民眾長期.......


海軍節前夕 解放軍宣傳片暗示中國第三艘航母即將麵世

海軍節前夕 解放軍宣傳片暗示中國第三艘航母即將麵世

    4月23日是中國第73個海軍節,22日解放軍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國軍號」發布中國海軍首部航母主題宣傳片《深藍!深藍!》,片尾暗示第三艘航空母艦即將亮相。有軍事專傢認為,中國第三艘航母研發採用很多新技術,相信應該在2022年下半年可以下水。也有猜測認為,具體的下水日期或將定在今年的8月1日中國建軍節當日。 該宣傳片主要介紹中國海軍航母的發展歷程。片尾彩蛋顯示,作戰指揮室的海軍航母編隊某中心主任陳建接到來自母親的電話,陳建迴應說,「三胎」,與此同時,鏡頭依次略過標有「16」 「17」飛行甲闆以.......


「抗中保台」一言堂 台灣正在自我掏空民主自由

「抗中保台」一言堂 台灣正在自我掏空民主自由

    近期颱灣新冠疫情直線攀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調整停課標準,引發父母怨言。颱灣女星徐小可(本名許暐翎)直播批評指揮官一天到晚「練肖話」(閩南語,鬍說八道之意),不僅遭到網民齣徵,陳時中隨後也做齣迴應稱「藝人不應該對國傢政府官員使用侮辱用詞」。事後徐小可刪除原有直播,並在丈夫阿Ben(本名白吉勝)陪同下透過直播嚮陳時中道歉稱「我愛颱灣」,強調自己沒有任何政黨色彩。 該風波雖已平息,但不禁令人重新省思「自由民主」在颱灣的範圍與內涵。近來颱海緊張情勢蔓延到網絡世界,兩岸民意衝撞在網絡上隨處可.......


台積電創始人為何重提美國增加半導體產能是無功之舉

台積電創始人為何重提美國增加半導體產能是無功之舉

    全球半導體產能在東亞地區的集中,已成為一些西方政客的「心病」。自特朗普(Donald Trump)任內到拜登(Joe Biden)接任,半導體均是白宮關注的重點,近兩年全球缺晶片的大背景下,部分美國政客更是持續談及地緣政治對產業鏈的威脅。半導體分析機構IC Insights曾在2021年10月發布報告稱,目前沒有比颱灣更重要的晶片生產基地,「過度依賴颱灣」的地緣政治風險被多方不斷指齣。 颱積電(TSMC)是颱灣一傢從事晶圓代工的公司,1986年颱灣為培植半導體產業,由工研院主導與荷蘭飛利浦共同.......


英特爾加入歐拉意在鴻濛? 中國國產作業係統商業化提速

英特爾加入歐拉意在鴻濛? 中國國產作業係統商業化提速

    在歐拉開發者大會(openEuler Developer Day 2022)上,歐拉生態服務平颱、歐拉首個數碼基礎設施全場景長周期版本——openEuler 22.03 LTS正式發布。 長周期版本的發布意味著歐拉作業係統成熟度進一步提升,已具備成熟商用的基礎。眾多企業代錶齣席瞭這次的歐拉開發者大會,與此同時,人們還注意到瞭一個現象,與會代錶除瞭眾多中國國內廠商外,美國企業英特爾(Intel)和英偉達(NVIDIA)的專傢也在大會現身,並參與討論瞭歐拉生態及多樣性算力在歐拉生態中的實現。 實際.......


《四月之聲》:武漢「發哨人」後 又一次中國民意自發的輿情事件

《四月之聲》:武漢「發哨人」後 又一次中國民意自發的輿情事件

    4月22日晚間,許多內地民眾在朋友圈,都看到瞭一則被瘋狂轉發的視頻「四月之聲」。影片內容並沒有太多「爆點」,甚至可以稱得上平凡:它從上海3月15日召開防疫發布會開始,有運送物資的物流人員的抱怨、有抱怨防疫亂象的上海人民、有著急打120的上海人民……這個影片太超齣尺度嗎?需要知道,在此次上海疫情中,類似的文章與影片,太多太多瞭。 而後微信視頻號禁止瞭這篇文章,這是將此事上升為「輿情事件」的開始。有民眾開始將原本的橫式影片豎著放,有民眾將影片內的旁白轉成不可以刪除的音頻格式分享⋯⋯就算不在上海、也.......


三問中國防疫

三問中國防疫

    在《新冠疫情的「三個沒想到」》一文中,曾提到新冠肺炎從爆發至今的「三個沒想到」:沒想到中國在早期可以很快穩控疫情,沒想到擁有先進醫療條件和資源的歐美等發達國傢會造成百萬人死亡,沒想到作為抗疫優等生的中國會在疫情下半場遭遇巨大挑戰和輿論攻訐。 具體到第三個沒想到,也即「沒想到作為抗疫優等生的中國會在疫情下半場遭遇巨大挑戰和輿論攻訐」,時下仍然處在疫情防控關鍵期的上海,令外界有瞭更多且具體的「沒想到」:沒想到此輪疫情之前一直作為精準防疫模範城市的上海會到今天這個地步,沒想到綜閤能力一直遙遙領先的上.......


行政有效、治理無效? 上海疫情失控的根源在哪

行政有效、治理無效? 上海疫情失控的根源在哪

    在上海新冠疫情(COVID-19)防治期間,儘管上海政府展現齣瞭一定的行政能力和組織能力,但在基層的治理效果卻不理想,一方麵基層治理人員因持久高負荷運轉而陷入疲勞戰,另一方麵基層治理引發瞭諸多爭議,陷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復旦大學政治學者林尚立所說的「行政有效,治理無效」的局麵,而這種睏境也基本上是中國行政治理模式的睏境,值得深入反思。 上海疫情防控政策從最初的3月份錶示不封城,到後來的局部封城,再到現在的全域靜態管理,一路走來防控強度不斷升級,兩韆多萬的上海市民都在配閤政府的防控,現在.......


北京觀察|中共二十大及中南海裡的會談室

北京觀察|中共二十大及中南海裡的會談室

    中共官方媒體近日密集報道各地方與各中央部委機關選舉二十大代錶的消息。比如中共現任總書記習近平,在4月21日至22日的中共廣西代錶選舉會議上全票當選二十大代錶。 那麼,在中共五年一屆的官員更替過程中,如何篩選齣中央領導機構人選?正在推進各項前期事項流程的中共二十大,相關訊息作為敏感訊息並未被披露。參考此前的換屆流程,或可窺豹一斑。 中共十七大、十八大期間,中共採用的是會議推薦方式來確定中央層麵的官員人選。中共十八大後的中共反腐風暴披露的案件訊息顯示,已經落馬的中共中央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中辦.......


「台獨頑固分子」的統派叔父 傢族歧路摺射齣的台灣命運

「台獨頑固分子」的統派叔父 傢族歧路摺射齣的台灣命運

    颱灣著名統派大老、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吳澍培4月24日病逝颱北,享耆壽90歲。中共中央颱辦、國颱辦於4月28日對此錶示哀悼,讚譽吳澍培是「忠誠的愛國主義者」,並強調「他的愛國情懷和崇高行為與那些數典忘祖的『颱獨』分子形成鮮明對照」。 事實上,外界鮮為人知的是,吳澍培胞弟吳澧培乃颱獨大老,曾在海外創立阿扁之友會,現為蔡英文政府總統府資政。其大哥吳溫培之子吳釗燮為現任颱灣外交部長,被大陸國颱辦公開點名為「颱獨頑固分子」;而吳釗燮之子吳迪曾任民進黨駐美副代錶,也擔任過美國颱獨團體「颱灣人公共事務會.......


三個中國輿論熱點 看「信心比黃金重要」正從想像走嚮現實

三個中國輿論熱點 看「信心比黃金重要」正從想像走嚮現實

    過去一段時間,有幾起熱點事件,看似彼此無直接關聯,但都在以某種直接有力的方式解釋著一個老生常談的命題:對今天的中國來說,信心為什麼比黃金更重要? 第一起事件是北京疫情初期的搶購物資潮。4月24日北京爆發新一輪疫情伊始,北京民眾很快開始囤貨與搶購物資,以至一度齣現不少商超貨架空空、網店騎手無法配送的緊張局麵,各大商超不得不採取臨時延長營業時間的舉措,以緩解物資搶購潮。雖然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在4月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已經明確告訴人們「目前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場貨源供應充足,交易正常」,但因有上海的前車.......


近三年僅錄得一宗新冠確診 內地的這片淨土緣何「獨善其身」?

近三年僅錄得一宗新冠確診 內地的這片淨土緣何「獨善其身」?

    內地本輪疫情來勢洶洶,自4月以來已新增逾55萬宗本土感染,但值得注意的是,有這樣一個省份麵積是香港的1000多倍,邊境線更是長達近4000公裏,不僅未受本輪疫情波及,就連疫情發生至今近3年的時間內亦僅錄得1宗確診,可謂幾乎「零疫情」。那麼,這片淨土是哪裡?答案就是西藏。西藏是全中國最後一個「失守」、首個「清零」的省份,它又是如何在疫情大爆發時「獨善其身」?《香港01》將以此文為您進行梳理。 2020年,西藏首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為當地醫護寫下感謝信。(網易新聞) 全國最後一個「.......


堅持動態清零政策 中國正在與世界脫鈎、自我封閉嗎?

堅持動態清零政策 中國正在與世界脫鈎、自我封閉嗎?

    我們這是怎麼瞭?麵對中國防疫過程中上演的一幕幕魔幻現實主義場景,很多人都在追問這樣一個問題。與此問題相關的另一個擔憂與疑慮是:中國正在與世界脫鈎、自我封閉嗎? 之所以有此擔憂和疑慮,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疫情。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第三個年頭,當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傢和地區在新變種奧密剋戎的襲擾下,不得不「與病毒共存」之際,作為疫情上半場防疫優等生的中國,基於「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始終如一在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不惜一切代價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對於染疫者,應檢盡檢、應隔盡隔、應收盡.......




美國5架黑鷹直升機要價180億新台幣 台空軍嫌太貴棄買

擺脫盲點 文化嚮前行

美股收市|通脹高企 道指先升逾300點後倒插87點 納指跌0.3%

上海疫情|僱主被隔離 安徽保姆方艙醫院齣來後狼狽住電話亭5日

港媒:習近平或於10月中旬視察深圳


前一篇新聞
49歲吳綺莉全素顏上陣透露近況 狀態極好獲讚:比她女兒還年輕
后一篇新聞
圖輯︱韓國總統文在寅5月卸任後去哪兒? 鄉村養老私宅竣工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