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2022, 8:26:31 AM
資料圖
不知不覺, 戰爭已進入第37天,西綫無戰事,但平靜之下,戰場卻至少齣現瞭三個新動嚮,或者說,一個好消息和兩個壞消息。
一個好消息是,俄軍開始主動撤退。
烏剋蘭方麵證實,俄軍正從占領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撤離。
在戰爭爆發的第一周,核電站和周邊地區,就落入俄軍之手。當時西方還各種指責,認為俄軍不顧後果的攻擊,會造成嚴重核泄漏。
現在,俄軍主動撤瞭。
俄軍3月31日宣布,他們打算將核電站交給烏剋蘭方麵。美國五角大樓也確認, 他們看到俄軍正從切爾諾貝利和基輔周邊地區,嚮白俄羅斯方嚮“撤退” 。
當然,烏方聲稱,俄軍遭受瞭嚴重的輻射,所以不得不撤離。
北約則指責,俄軍不是撤退,其實是重新部署。
按照俄軍此前的聲明,俄已完成第一階段作戰任務,下一步的重點是“完全解放”頓巴斯地區,即盧甘斯剋和頓涅茨剋。
“盧甘斯剋人民共和國”宣布,截至2022年3月31日上午,90%以上的領土已獲得“解放”;另一個“頓涅茨剋人民共和國”則宣布,已掌控瞭“大約55%至60%”的領土。
在2月24日戰火爆發前,這兩個宣布獨立的“共和國”,分彆占據瞭盧甘斯剋和頓涅茨剋的約三分之一土地。
爭奪最激烈的是馬裏烏波爾,“頓涅茨剋人民共和國”方麵宣稱,3月31日簽署法令,已組建好瞭市政接收隊伍。
俄軍完全掌控這座戰略城市,隻是時間問題。
最激烈的戰事,似乎已近尾聲。
這是好消息,但第一個壞消息是,西方武器源源而來。
西方確實沒有參戰,但西方武器卻正源源送往烏剋蘭。
五角大樓昨天確認,拜登3月16日簽署的計劃,在不到兩周時間內,已有“六批”物資進入烏剋蘭。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的原話是: “那些貨物已經到貨瞭,事實上,從拜登簽署命令,到第一批貨物運輸,也就四天時間……我可以告訴你,這些需要中轉的物資,很快就會被車隊運送到烏剋蘭,非常快……”
這些物資中,包括“食物、防彈衣、頭盔、小型武器和彈藥、醫療和急救箱”,還有不少反坦剋導彈。
事實上,當時拜登簽署的法令,8億美元最新軍援中,包括:
800套“刺針”(Stinger)防空係統;
2000枚“標槍”(Javelin)反坦剋導彈,1000枚輕型反裝甲武器,以及6000套AT-4反裝甲係統;
100套戰術無人機係統;
100個榴彈發射器,5000支步槍,1000支手槍,400支機關槍和400支霰彈槍;
2000多萬發小型武器彈藥和榴彈發射器及迫擊炮彈;
25000套防彈服;
25000頂頭盔。
其中,100套戰術無人機係統,就是被稱為“無人機殺手”的彈簧刀(Switchblade) 無人機。
這還隻是美國方麵,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3月31日宣布,英國及其盟國將嚮基輔提供更多緻命性武器援助。
澳大利亞總理莫裏森當天也宣稱,澳將嚮烏剋蘭軍隊提供額外的總價約2500萬澳元(1澳元約閤0.75美元)的軍事援助,其中包括無人機、地麵係統和醫療用品等。
這或許也是俄軍最頭疼的地方,俄軍武器被大量消耗,西方武器卻源源不斷輸入烏剋蘭,俄軍卻無法有效摧毀這些運輸通道。
俄軍必須深刻反思。
第二個壞消息,最激烈的“鬥氣”開始瞭。
3月31日,普京簽署法令,要求不友好國傢購買俄羅斯天然氣,必須在俄銀行開設盧布賬號,該法令4月1日生效。
如果拒絕,那對不起,閤同將被中止。
普京的說話不容置疑: “如果(你們)不付款,我們將認為這是買方的違約行為 ,買方將對所有後果負責。沒有人嚮我們免費齣售任何東西,我們也不打算做慈善。”
他強調,天然氣交易使用盧布支付,這是嚮俄羅斯金融主權邁齣的一步。
我之前就說過,感覺普京這一招,看似不按常理齣牌,其實是一箭三雕:
第一,減少對外匯依賴,反正美元和歐元拿瞭也花不齣去,這也是對西方的反擊;
第二,有助於強化盧布,盧布被你們搞得斷崖式貶值,現在你們必須給我主動買盧布來付賬;
第三,你們不是要脫鈎嗎?你們不是要製裁俄央行嗎?你們不是要將俄羅斯踢齣SWIFT嗎?現在你們必須來交易,製裁自然就破瞭。
普京很生氣,但西方很著急。
馬剋龍和朔爾茨已分彆打電話給普京,強烈反對用盧布結賬。但反對無效,普京仍舊簽署瞭命令。
對俄羅斯來說,這很簡單,你們製裁俄羅斯六親不認,現在,跟我談起契約精神瞭!
最新的反應,法國和德國仍強烈反對,兩國經濟部長3月31日宣布,他們仍將用歐元支付費用, “閤同以歐元為單位,必須以歐元支付,並將以歐元支付。”
當然,俄羅斯也不是一味蠻乾,做事不乏藝術性。根據普京的法令,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將代錶西方買傢開立賬戶,代其購買盧布,然後再將現金轉入俄天然氣公司的賬戶。
你可以說你仍在製裁,仍舊用歐元支付,但實際我收到的盧布,我也打破瞭製裁。
一個做法,各自錶述吧。
當然,如果撕破臉,那不排除俄羅斯真斷氣。
逼到這個份上,反正也無可失去,當然,更看準瞭歐洲離不開俄羅斯天然氣。
要知道,俄羅斯提供瞭歐盟國傢41%的天然氣、46%的煤炭和27%的石油。尤其是德國,55%的天然氣供應依賴俄羅斯。
斷氣的後果,那將是歐洲的一個噩夢,已經飆漲的天然氣價格,將更要漲上天瞭。
最後,怎麼看?
局勢很復雜,應該正處於一個新的十字路口。
第一,感覺俄軍也在調整對策。
戰場推進不利,那就迅速變招。所以,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拿下的切爾諾貝利,該撤也必須撤;但烏剋蘭東部,俄軍則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按照波蘭總理的分析,烏剋蘭可能會被一分為二,俄軍掌握烏剋蘭三分之一國土,然後大傢慢慢談。
第二,西方在努力拖死俄羅斯。
畢竟,俄羅斯不是當年的蘇聯,國力更比不上現在的西方。武器庫存越打越少,西方武器則源源不斷輸送到烏剋蘭。這事實上就淪為一場代理人戰爭瞭,西方以此來拖死俄羅斯。隻是可憐的烏剋蘭,成為瞭那個代價。
第三,普京在開闢第二戰場。
所以,一看形勢不對,戰場上迅速調整,同時開闢第二戰場。對準歐洲的軟肋,在天然氣上下手。迫使德國和法國不得不妥協,哪怕錶麵嚴詞拒絕,暗地裏還是得配閤。這也在美歐之間打入一個楔子。但毫無疑問,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博弈,考驗著雙方的智慧和膽識,博弈還在繼續,也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