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的中國一直信奉男尊女卑,但奇怪的是,在古代的許多著名政權兵變事件中,卻總有女人的影子,比如周幽王為搏美人一笑,“烽火戲諸侯”;吳三桂一怒為紅顔,引清兵入關等。
公元626年7月2日,也就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當時的秦王、唐高祖李淵的次子李世明在長安城的太極宮北門(玄武門)發動政權兵變,李世民親手射殺瞭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奪得太子之位,後繼任皇位。
中國唐朝時期的版圖
像這種奪權事件在我國曆史上並不少見,但縱觀史料,涉及此次事件的描述中,主角大多是李世民、李淵、李建成和李元吉這幾人,少有人知道,
有兩個女人在玄武門之變中,亦是扮演瞭重要角色。
玄武門之變,早有前兆
李淵的次子李世民,從來就不是一個省油的燈,隋朝走到末路之時,建議李淵齣兵反隋的人就是李世民,而在隨後的徵戰中,李世民屢建奇功,幫助李淵拿下隋朝江山。
李世民原本以為,他如此盡心盡力地幫助父親打天下,自己的兩個兄弟又如此草包,太子之位一定是屬於自己的,而李淵確實也答應過李世民,承諾在當上皇帝後立李世民為太子。
李淵和李世民(劇照)
然而在公元618年5月,李淵徹底奪得隋朝江山後,卻將自己的長子李建成立為太子,三子李元吉被封為齊王,功勞最大的次子李世民,待遇卻與三子李元吉一樣,隻是被封為秦王。
可想而知,李世民心裏非常不是滋味,老東西你這是過河拆橋啊!
當初沒平定天下之前,他李世民鞍前馬後,任勞任怨,隨同父親南徵北戰,大哥和三弟宛如草包,現在倒好,苦全讓自己吃瞭,最大的功勞卻給瞭大哥!
如果不瞭解李建成的為人,我們根本想象不到李世民的內心有多不甘。
關於李建成的為人品性,後世多有史料記載,如司馬光所著的
《資治通鑒》
提到過:
太子李建成自小性格驕縱,喜愛飲酒作樂,沉迷好色不說,還不務正業,整天打獵遊玩,是典型的“又菜又愛裝”。
李建成(劇照)
李世民雖然不甘,但他卻有忌憚,最大的忌憚,便是自己的老爹李淵。
他對李淵的忌憚頗為復雜,一方麵,李世民並不是個不擇手段的人,相反,他雄纔大略,絕不是那種為瞭爭權奪利便能化身魔鬼的人,否則李世民是不可能擁有諸多謀士擁躉,他對李淵其實非常孝順,知道李淵不想看到他們兄弟相殘,所以內心對於李淵立大哥為太子之事雖頗有怨氣,但還不到要翻臉的地步。
另一方麵,李淵是皇帝,他隻是秦王,雖說功高蓋主,但謀反的罪名,李世民不想擔,他不想做韆古罪人,而且謀反風險太大,萬一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李世民隻能慢慢找機會扳倒李建成,在建唐初期,兩人的鬥爭就已經存在並展開瞭,玄武門之變早有徵兆。
兄弟爭鬥,李建成劍走偏鋒
那李建成當上太子後真的覺得自己高枕無憂瞭嗎?並不是。
李建成深知,他無論是能力還是人品都比不上李世民,被立為太子,最重要的原因不過是因為他是嫡長子,他知道李世民的威望、人脈、能力都遠勝於他,所以便聯閤自己的三弟李元吉,一有機會就在李淵麵前抹黑李世民。
李元吉和李建成(劇照)
李世民和李建成的鬥爭就此開始。
李世民的思路非常明確,建立戰功,收攏人心,積纍威望,等到閤適的時候,自然就能見到效果,人心、戰功是確保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根本。
他就是要通過這種方式讓李淵明白,自己纔是最有資格坐擁江山、守住江山社稷的那個人。
而李建成就弱爆瞭。他根本沒有李世民那樣的胸懷和謀略,隻知道驕奢淫逸,所以他劍走偏鋒,乾脆玩一些下三濫的手段,利用各種機會在李淵麵前抹黑李世民。
建唐初期,天下基本平定,但仍有少數叛逆頑強鬥爭,李世民多次帶兵徵伐,戰功赫赫,李淵對他是又愛又怕,愛是因為這個兒子真的瞭得,沒有他,平定天下不會如此順利;怕的是這個兒子太過厲害瞭!
所謂功高蓋主,李淵心裏也害怕自己的兒子會反噬自己。
因此,李世民無論建立多大的功勞,李淵都是各種賞賜,但偏偏就是不立他為太子,這就造成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的矛盾衝突愈發明顯、惡劣。
李淵(劇照)
李建成知道李淵對於李世民的看法,他時不時用言語詆毀二弟,李淵本來就忌憚李世民,加上李建成的蠱惑,愈發不喜歡自己的次子。
若不是李世民根基雄厚,加之當時唐朝仍有突厥等外患覬覦,恐怕李淵都有廢掉李世民的秦王之位的想法。
李建成的手段還不止於此,為瞭徹底惡化李淵和李世民的關係,李建成甚至聯閤李淵的後宮。
女人參與皇位鬥爭,李世民岌岌可危
當上皇帝之後,李淵的想法也發生瞭一些變化,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
“老子打瞭一輩子的仗,就不能享受享受?”
李淵晚年時納瞭不少後宮嬪妃,被他寵幸的妃子很多,當時就有不少妃子為他生下子嗣,多達二十位。
後宮鬥爭的激烈程度也就比皇位鬥爭差那麼一丁點,那些生下皇子的妃子們為瞭給自己的孩兒鞏固地位,同時也是為瞭提升自己的地位,所以都想結交李淵的三個兒子。
當時,李建成所住的太子東宮,李元吉居住的武德殿後院都與皇帝的寢宮互有通行,李建成和李元吉聯閤,一起對付李世民。
兩人以各種藉口多次進入皇帝寢宮,以孝順的名義討好李淵的諸多妃子,其中兩人重點結交張婕妤和尹德妃這兩位妃子,因為這兩名美人最受李淵寵愛。
他的計策用得很妙,張婕妤和尹德妃被他拉到同一陣綫,動不動就在李淵麵前吹枕邊風,一有機會就贊美太子和齊王。
而李世民因為不屑於討好、結交李淵的嬪妃,被張婕妤和尹德妃聯閤其他妃子,多次在李淵麵前詆毀。
張婕妤(劇照)
李淵本來就忌憚李世民的威望和能力,如此一來,更加不喜歡李世民,在諸多事情上也逐漸偏嚮於李建成,李世民的處境岌岌可危。
妃子去慰問,埋下禍根
時間來到公元621年,這一年對於唐王朝來說,絕對是特殊的一年。
唐朝建立之後,在李世民的幫助下,雖然外有突厥等外族覬覦,內有前朝時期遺留的叛逆分子尚未徹底平定,但國勢基本穩定,平定叛亂不過是早晚之事,這也是李淵雖然忌憚李世民,卻一直留著他的重要原因,因為江山需要有人鎮守。
而在這一年,李世民帶兵進軍圍剿王世充和竇建德這兩個盤踞在唐朝內部的叛逆分子,經過虎牢關之戰,滅掉兩人,打瞭個漂漂亮亮的大勝仗。
打瞭勝仗的李世民心裏那叫一個爽啊,心道這迴老頭子知道誰纔是國傢脊梁,誰纔是最有資格繼承皇位、鎮守江山的人瞭吧?他李建成拿什麼跟我比?大哥就是個草包,除瞭尋歡作樂他還會乾什麼?
李世民心裏樂滋滋地想著,派人快馬加急傳迴戰報。
消息傳迴朝堂,果然引起震動,李世民在朝堂之上的人脈可不少,那些與他交好的官員無不趁機對其稱贊,贊美之詞不絕於耳。
李淵心裏非常高興,滅掉瞭王世充和竇建德,無異於拔掉瞭他心中最後的兩根刺,加上文武百官大加贊美李世民,李淵心裏一高興,往日對於李世民的顧慮終於鬆動,不免感嘆道:
還是我傢老二能乾啊,當初陪我打江山的時候就看齣來瞭!
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李淵的這番話齣口,可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嚇壞瞭,好不容易纔讓李淵對李世民充滿顧慮和忌憚,這下子難道要泡湯?
這時候李建成纔深深意識到自己的無力,這就是他與李世民的差距,人傢積纍戰功和人脈那是硬實力,自己那點小手段終究不夠看!
李淵為瞭錶彰李世民的戰功,下令加封他為
天策上將
,並且給他權力,負責戰後洛陽所有人力、財務調度,說簡單點,李世民在當時的洛陽就是太上皇,說一不二的那種。
這一來可把李建成嚇壞瞭,李世民成為天策上將,這地位權力非同小可。後世記載,天策上將乃是唐朝最頂級的武官職位,擁有自行招募人纔、設立官員的極大權力。
縱觀整個唐朝曆史,天策上將隻有李世民一人!
由此可見,李淵這迴是真的打從心裏認可瞭李世民的功績。
李建成明白自己必須做齣點什麼來摧毀李世民和李淵的關係,不然太子之位可能不保。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張婕妤和尹德妃這兩個李淵的寵妃,而兩個妃子也沒有讓李淵失望,立馬行動起來,跑到李淵那裏撒起嬌來。
“皇上,聽說二郎打瞭個大勝仗,滅瞭王世充和竇建德,你可知道那王世充可是劫掠瞭大批的財富呢,你可不能全交給二郎啊!”
“皇上,人傢的胭脂水粉不夠用瞭,項鏈首飾都很久沒換新的瞭,國庫是不是該補充一下?”
李淵很快被兩人的花言巧語迷瞭個神魂顛倒,但他想想也是啊,二郎畢竟還年輕,一下子讓他管理這麼多財富不一定是件好事,正巧這時候李世民非常懂事地派人過來嚮李淵匯報,讓李淵派人過去接收洛陽庫存的大批錢財。
尹德妃畫像
李淵心裏那叫一個高興,你們不是吵著要這要那嗎?瞧瞧世民多懂事?正好,你們隨同一起去接收吧,想要什麼自己挑!
大手一揮,李淵非常霸氣地錶示:
買買買!
李世民等到李淵派來的人後也懵瞭,老爹我讓你叫人來收錢,你可真一點都不客氣啊,竟然讓你的一大堆老婆過來挑選戰利品,你難道不是應該先派人奬勵浴血奮戰的將士,然後再收繳國庫嗎?
李淵的妃子們可不管這些,到瞭之後,仗著李淵的旨意護身,不僅大肆嚮李世民索要財物,還為自己的傢族中人索要封地官位,氣得李世民咬牙切齒,而李世民的將領們聽說之後更是義憤填膺,好傢夥,我們在戰場上拼殺奮戰,結果功勞全給娘們?
李世民不願意讓這幫娘們得逞,道:
“財物都已經登記完畢上交朝廷,至於官位,隻有立下戰功和有纔有賢之人纔能授予。”
打發走這幫娘們後,李世民立刻將戰利品分封給將士,安撫人心。
李淵的嬪妃們吃瞭閉門羹哪裏肯善罷甘休,迴去就說李世民的壞話,李淵心裏也很不高興,好歹是我叫過去的人,老二你竟然這麼不給麵子,你讓我這個當爹的臉往哪裏擱啊?
不過李淵也知道李世民做的在理,而且李世民也沒有私吞財物,除瞭奬勵將士,其他的都上交瞭,所以也沒有過多怪罪,隻是叫來李世民罵瞭一頓,心裏剛對李世民産生的好感也隨之消失。
但李淵不知道的是,他的這波糊塗操作也讓李世民心頭的束縛開始齣現鬆動。
要知道,李世民很早就擁有瞭叫闆李淵,直接滅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實力,但是長久以來,他一直被“孝道”、“謀反大罪”這些後顧之憂所束縛。
而今李淵的舉動讓李世民開始明白,或許自己無論如何努力,李淵都會對自己抱有戒心,比起自己這個兒子,李淵明顯更願意相信女人說的話。
他在前綫拼死拼活,自己的兩個兄弟,隻需要讓父親身邊的女人動動嘴皮子,就可以與自己抗衡,如果哪天這些女人一起蠱惑李淵,廢掉自己的秦王之位,李淵會猶豫嗎?
李淵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派齣嬪妃去前綫慰問,結果卻為後來的玄武門之變埋下瞭禍根,一直不願意或者說極力避免手足相殘的李世民,心態終於有瞭轉變。
李世民徹底失望
挑撥計策成功後,李建成趁熱打鐵,他讓張婕妤為自己的父親嚮李淵索要幾十頃田地,但李淵並不知道,張婕妤索要的地早已經被李世民封給瞭自己的手下李神通。
李淵晚年安於享樂,聽張婕妤要土地,
想都沒想,準!
結果問題來瞭,這些地早就給瞭李神通,張婕妤的父親自然在李神通那裏吃瞭癟。張婕妤趁機嚮李淵詆毀李世民:
“秦王自視甚高,竟然不顧陛下的敕令,將陛下賜予我父親的土地給瞭李神通。”
在當時,皇帝的詔令和太子、齊王、秦王所下達的令是並行的,有關部門按照接收詔令的先後為準執行,所以李神通拒絕讓齣土地並沒有過錯。
但李淵可不管這些,我是老子你是兒子,我的命令要是不比你的管用那不是反瞭?
所以李淵大發雷霆,立刻叫來李世民對其責罵,李世民心裏委屈但又無可奈何,他知道,一定又是那幫女人在使壞。
此後李淵對待李世民的態度明顯改變,竟然還對身邊的人說:
“世民這孩子長期在外帶兵打仗,越來越驕縱,已經不是以前的他瞭。”
不得不說,李建成真的高明,不費一兵一卒,就幾乎把李世民在李淵心中辛苦建立的形象摧毀掉。
而後,李世民的心腹杜如晦經過尹德妃的父親府邸時,因為沒有下馬的緣故,被尹德妃的父親尹阿鼠帶人打瞭一頓,而且惡人先告狀,尹德妃先嚮李淵哭訴,說李世民的親信欺辱她的傢人。
李淵將李世民叫過來又是一番痛罵,無論李世民如何解釋,李淵就是不相信。
到此,李世民終於有瞭真正的危機感,他對李淵徹底失望。
杜如晦
原本,他一直以為隻要自己展現能力,盡心侍奉,李淵就會看到他的孝心,放下忌憚,承認他的能力,這也是李世民一直以來的目標,他希望用這種和平的方式取得皇位,為自己留下美名的同時也能避免手足相殘的慘劇。
但是李淵多次聽信女人,從上次派齣嬪妃“慰問”時李世民就開始感到失望,到如今這次李世民不僅徹底失望,他同時也産生瞭危機感,自己的能力雖然無可挑剔,但終究沒有坐到皇位上,隻要這些女人挑撥成功,隻要李淵願意,他的一切隨時都會被奪走!
大徹大悟的李世民徹底放開束縛,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奪取皇位。
玄武門之變(漫畫)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也就是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玄武門埋下伏兵,發動玄武門之變,親手射殺李建成,而李元吉想要跑入武德殿嚮李淵求救,但李世民早有伏兵,尉遲恭追上李元吉,同樣也是一箭射死。
至此,玄武門之變慘劇落幕,李世民以手足相殘的血腥方式奪得皇位。
後世之人記載此事,往往將玄武門之變的重要角色看成是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但少有人知,倘若沒有張婕妤和尹德妃這兩個人的蠱惑,或許李淵早已經立李世民為太子,玄武門之變就能避免。
但從李淵派齣嬪妃前往玄武門慰問將士起,就已經為玄武門之變埋下瞭禍根。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