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6:46:11 PM
1915年10月,張作霖連續兩次破壞瞭肅親王善耆“獨立滿濛”的陰謀,善耆屢次勾搭日本關東軍,決定除掉他。
察覺不利的張作霖連忙請示奉天總督段芝貴齣去避難。段芝貴是袁世凱的親信,對張作霖十分信任,便命他代錶自己去朝鮮參加農産品博覽會。
帶著一眾隨從和秘書大搖大擺來到朝鮮的張作霖,在博覽會上第一次見到日本駐朝鮮總督寺內正毅。寺內正毅有意籠絡他,張作霖也樂得認識一名日本實權大臣,兩人一見如故,聊得十分火熱。
寺內正毅,曾任日本陸軍大臣、指揮過日俄戰爭、主持吞並朝鮮,並任日本的第一任朝鮮總督。1916年,寺內正毅齣任內閣總理大臣,獲授元帥稱號,其長子寺內壽一就是臭名昭著的日寇侵華頭目之一!
寺內正毅所有的“榮譽”都來自他主持的對俄、對朝侵略,而他最擅長的套路則是收買所在國的政要、軍閥,利用他們作為跳闆,發動最終的侵略。
所以,當張作霖這個奉天省的實力派來到朝鮮,就進入瞭他的視綫。
寺內正毅決定拉攏張作霖,目的有二:
第一,利用張作霖的權力欲望,幫他成為奉天省的都督。作為迴報,張作霖必須肅清奉天省內的抗日勢力。
第二,利用張作霖的本土觀念,幫他成為東三省最大的軍事集團。作為迴報,張作霖必須承認“二十一條”中關於東三省的條約。
張作霖來朝鮮本為散心、避難,當寺內正毅派人找到他時,他很快就猜齣瞭對方的想法。經過仔細權衡,張作霖提齣瞭幾點要求:
第一,寺內正毅幫他解決川島速浪的威脅;
第二,他同意在奉天省營造“親日”的氛圍,並承諾不會和日方對抗,但不保證其他勢力都服從安排。
第三,“二十一條”條約部分的內容太久遠,不是他張作霖目前力所能及的,日後再說。
當寺內正毅收到張作霖的條件,有點猶豫不決。
關於後麵兩條,他完全可以說服日本內閣“放長綫釣大魚”,但是,川島速浪對張作霖的威脅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並非寺內正毅看得起川島速浪這個小翻譯,而是川島背後站著的是日本關東總督福島安正!去年,福島安正剛剛晉升日本陸軍“上將”,寺內正毅也可以不給這個新晉“上將”的麵子,但是,他很忌憚福島安正的另一個身份。
因為,福島安正在日本被稱為“情報第一人”,擅長刺探、暗殺、反間等手段。若非萬不得已,寺內正毅真不想招惹他。
1916年初,猶豫不決的寺內正毅最終還是選擇瞭“大義”之舉。他嚮載仁親王、近藤博文等人傳達瞭拉攏張作霖的想法,並得到瞭堅定的支持。
1916年5月中旬,寺內正毅的建議得到日本內閣的默許。日本載仁親王決定從俄國轉道奉天省“考察”一番張作霖,並計劃與寺內正毅在朝鮮會閤。
不過,載仁還是來晚瞭一步!
因為,就在不久前,張作霖以利益為交換得到瞭馮麟閣的支持,終於趕走瞭段芝貴,如願以償地坐上瞭奉天督軍的寶座。遠在俄國訪問的載仁此來奉天,就是加大籌碼拉攏張作霖的。
而載仁還不知道的是:由於日本內閣的決議並沒有嚮外公布,這就導緻密謀暗殺張作霖的福島安正、川島速浪等人毫不知情,正在按部就班準備刺殺計劃。
1916年5月27日,載仁來到奉天,張作霖親自帶人前去迎接。
這一突變讓主持刺殺的關東軍少將土井、少尉三村豐措手不及。但是,由於張作霖戒嚴瞭他們所在的區域,土井等人無法和福島安正取得聯係。
當載仁親王在日本駐奉天領事館和張作霖密談結束後,僅僅幾個時辰就匆匆離開瞭。土井因為遲遲聯係不到能做決策的人,隻好繼續按計劃進行
載仁行前,張作霖因為有要務處理在領事館耽擱瞭片刻,其部下湯玉麟乘坐張作霖的車輛送載仁離開車站後返迴。在路上,土井等人嚮張作霖的車輛扔瞭兩顆炸彈,誤中湯玉麟,令其當場重傷。
隨後趕來的張作霖勃然大怒,令人追查,很快就發現瞭日本關東軍留下的蛛絲馬跡。
載仁在迴朝鮮的途中得知消息後,狠狠地訓斥瞭關東軍總督福島安正一頓,令其拿齣誠意嚮張作霖道歉,並派人嚴重警告川島浪速、肅親王等人。
大清朝肅親王善耆聽說破壞自己好事的張作霖竟然搭上瞭載仁親王,頓時氣得臥病不起,不久就一命嗚呼瞭!
臨終前,肅親王善耆叮囑女兒金碧輝立誓“把一生獻給大清朝”,並把她托付給川島速浪。從此,清朝的格格就改名成瞭川島芳子,成為名噪一時的清朝女漢奸!
張作霖被刺一事,最終以“日本關東軍私下道歉並援助張作霖”為條件落下帷幕。
在載仁親王、近藤博文和寺內正毅的強壓下,福島安正不得不派齣部分軍官幫助張作霖訓練軍隊。但是,張作霖的奉係也因此和關東軍結下瞭“梁子”,最終,演變成日後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
從曆史細節來看,張作霖嚮日本人屈服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這是齣於其壯大自身的私心需要。不過,他的本意是左右逢源、空手套白狼。
因此,當日本關東軍發現瞭張作霖“空手套白狼”的本質後,逐漸對他死心,不僅多次刺殺於他,也為日後“張學良讓齣東三省”的曆史悲劇埋下瞭伏筆。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清朝的肅親王善耆,背後主謀則是日本關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