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4/2022, 6:35:12 AM
在大多數民國史學傢眼中,宋朝是一個很繁榮的時代,雖然這個王朝政治軍事不行,但是在經濟文化方麵卻做到瞭華夏之第一的水平。一直到現在,還有無數的癡男怨女想要迴到宋朝,去感受那個時代的美妙。
但是,宋朝再怎麼美好,也終究難逃衰敗的厄運。一場可怕的靖康之難,最終終結瞭北宋,而且還招緻瞭南宋的大浩劫。
在那場大浩劫中,雖然皇帝下跪,萬民悲痛,但也在這危機之中誕生瞭一位英雄,這個人就是耳熟能詳的嶽飛。他率軍北上,不僅頂住瞭金軍滅國之力,而且還率軍北伐,甚至直搗黃龍府。
這些傳奇讓人嚮往,而他的努力更是讓人敬佩。不過,我們對嶽飛的瞭解往往來源於評書小說,他的真實曆史可能大傢瞭解的太少。例如,在小說,嶽飛往往都是甘於清貧,似乎非常的廉潔。但是,嶽武穆其實年份有7萬2000貫,是真正的高收入人群,那麼這又是怎麼迴事呢?
嶽飛的工資
在小說評書中,嶽飛往往和軍隊同甘共苦,而且他也似乎時常以清貧度日。因此,嶽飛纔能夠團結人心,纔能夠代錶最廣大的人民群眾。
但是,在曆史上的嶽飛和我們想象中的差距頗大,雖然嶽飛依舊是一位傳奇的將軍,但是他的工資可一點不低,絕對不是一個貧睏收入者。
客觀的說,再有送一條大多數時候官員的工資都始終不低,包括一些武將的工資都有著巨額的收入。
究其根源,還是因為宋朝高薪養軍隊的政策,以及宋朝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可以獲取大量的收益。
在北宋王朝時期,宋朝的收入達到瞭世界巔峰,至少也相當於世界一半的經濟總量。到瞭南宋初期,雖然政局動蕩,海上絲綢之路一度受挫,但是經濟狀況也還不錯。
據一些資料記載,
嶽飛的月入工資大約為6000貫,而且他還擁有1196畝旱田,以及788畝水田。
這些財産加起來可不是一筆小數目,首先從田産的數目來看,擁有良田近韆畝,這在農業社會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至少也算得上是一位地主,那可是吃喝不愁的。
另外,月收入6000貫,換算成白銀也就是6000兩,那麼6000兩白銀換算成現在貨幣又是多少錢呢?
在曆史學界,關於白銀的購買力始終存在著很大的爭議,一般來說,在明朝以前白銀是非常值錢的。因為在明王朝以前,中國的白銀自産自銷數量非常少。而在大明王朝中後期,通過茶葉瓷器貿易,有將近一億兩白銀流入明朝,所以白銀的價格下跌。
按照宋朝的白銀價格,一兩銀子,摺閤成購買力大約相當於現在的500塊錢以上。也有一些學者甚至認為,一兩白銀相當於現在的800塊錢左右,因為史書中記載,一兩白銀是一戶窮苦人傢,一個月的花銷,低於800塊錢實在是有些不可能。因此,總體來說,白銀的價格應該在500~800之間。
以此來換算,6000兩白銀,大約是300萬到480萬之間。
那麼一年的收入,
嶽飛的工資是72,000兩,大約相當於現在的3600萬到5700多萬。
這個數字可實在不小瞭,簡直是已經突破天際瞭,那麼嶽飛有瞭這麼高的工資,他是否又過上瞭花天酒地的生活呢?
嶽飛的選擇
對於這樣大量的收入,很多人對此可能會議論紛紛,甚至覺得實在是不可思議,嶽飛怎麼可能有這麼多的錢?
但事實上,古代的狀況和我們想的不同。在古代社會財富分配並不平均,而且貧富差距極大。以嶽飛的身份而言,他曾經做到過宋朝的樞密副使,也就是宋朝的最高軍事長官之一。
按照這樣的高級身份,他拿巨額的工資其實並不誇張。而且西方人曾有記載,一個宋朝康城門的官員,其收入甚至超過瞭西歐的國王。這在宋朝來說並非是危言聳聽。
不過,雖然嶽飛擁有這麼多的財富,但他卻並沒有因此而過上好的生活,相反,他的生活非常的貼近演義,往往以清貧為主。
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
關於這段曆史,在學界有一定的爭議。在史書記載中,宋朝所有的官員都被給予極高的工資,而且像嶽飛和韓世忠這樣的將領,每個人都被允許擁有吃空餉的特權。皇帝宋高宗曾多次暗示,宋朝的將領可以多拿錢少招兵,這是將軍們的福利。
有學者認為,宋高宗此舉就是為瞭在保證軍隊忠誠度的同時,也避免他們擁兵自重。所以在養肥將軍們的同時,也避免他們進一步的擴大軍隊。
但是,嶽飛卻走瞭一條截然相反的道路。在一些史料記載中,宋高宗給嶽飛配的軍隊人數為5萬人,但是卻給瞭他10萬人的軍餉,本意是想抓嶽飛的辮子。
嶽飛卻將這些錢全部用來擴充軍隊,而且自己將所有的工資全部投入到軍隊建設中,居然硬生生養齣瞭12萬人的軍隊。
不僅如此,當時嶽飛為瞭針對金國騎兵,他還專門訓練瞭一隻針對鐵浮圖的部隊。這支部隊政府不允許建設,
嶽飛就自掏腰包,以一人之力來養活一支軍隊。
這一切都使得嶽飛的軍隊極富戰鬥力,而且軍民一心,但是這麼做,卻掏空瞭嶽飛的腰包,而且也讓嶽飛走入瞭高壓區。
真正的嶽武穆
正因為如此,所以就在其他將軍賺得盆滿鉢滿,包括韓世忠都發瞭一筆大財的情況下,隻有嶽飛一人始終保持貧窮,而且他的軍隊始終保持絕對的戰鬥力。
不過,他這麼做卻引起瞭宋高宗的恐懼,而且雙方在關於軍隊建設的問題上矛盾越來越深。到最後,嶽飛因為不服管教,被宋高宗給殺死,一代嶽武穆就這麼死於自身公正悲劇。
雖然嶽飛死瞭,但是他留下來的精神以及創造的奇跡,卻永遠值得我們敬佩。作為一個腰纏萬貫的高級將領,他完全可以服從宋高宗的命令,並且苟延殘喘,過上自己的幸福日子。
但是,他為瞭光復河山也為瞭傢國天下,所以他放棄瞭財富,並且一心一意的為戰爭做準備。結果他讓自己始終窮睏潦倒,雖然他腰纏萬貫,而且還成瞭皇帝的眼中釘。
平心而論,宋高宗趙構實在是心胸狹隘,嶽飛死的太冤瞭,這真是一個大悲劇。加入後來的曆代統帥,能夠有嶽飛這樣的精神,那麼在對外戰爭中,我們又怎麼可能會失敗?
以李鴻章的北洋水師為例,當年李鴻章欠缺60萬的銀子運轉北洋水師,但是李鴻章卻從來不自掏腰包,即使他隨手捐獻給康有為的強學會的捐款就高達1000兩,但北洋水師的經費卻依舊得不到補充。
在這種曆史對比下,我們更能感受到嶽飛的難得這樣的人物,纔是真正的嶽武穆,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結語
在瞭解瞭這些事情以後,我們再來看關於嶽飛的一些曆史糾葛。在現在有很多民科到處宣揚,嶽飛是該死的,是沒有政治水平的,秦檜是正義的。再結閤這些曆史來看,我們會發現,他們的認知有多麼膚淺。一個真正的將軍,從來都以傢國天下為重,甚至敢於犧牲自我。如果這樣的精神是錯誤的,那麼那個王朝就已經沒有瞭存在的必要,我們一定要有這樣的認知,而不要隨波逐流,不要傷瞭嶽武穆的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