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1:40:06 PM
“韆錘萬鑿齣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明朝時期的《石灰吟》恰好寫齣瞭先烈們為瞭心中的信仰而不畏犧牲的革命精神,在最黑暗的年代,他們猶如星星之火一樣燎原,正因為有瞭他們堅定不移的信仰纔換來革命最後的勝利。
江姐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位革命先烈,為瞭革命她離開剛剛一歲的兒子,奮鬥在最危險的前綫,不幸被捕後她麵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堅貞不屈,在解放前夕死在敵人的槍口之下。先烈已逝,她的後代還在延續,江姐的孫子彭壯壯,哈佛大學畢業迴國任高管,還迎娶瞭奶奶戰友的孫女,他們都經曆瞭怎樣的艱苦曆程呢?
潛伏重慶,假扮夫妻
江姐本名叫江竹筠,1920年生人,是個典型的“川妹子”,傢境貧寒,她卻人如其名,有著竹子一般的韌勁兒,人還沒有機器高的時候就當瞭童工,那個年代很少有孩子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可江姐卻一直堅持學習,並且在19歲的時候考入瞭重慶的中國公學,思想進步的她成為瞭一名積極的共産黨人。
起初江姐想要到革命搖籃延安去工作,但是被組織安排下來在重慶繼續學習,按照組織的要求,江姐學習瞭會計專業後,成功潛伏在重慶,並負責發展黨員和市委機關報《挺進報》的發行工作。不久之後,江姐遇到瞭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男人,他叫彭詠梧,當時他擔任地下黨重慶市委第一委員,而江姐的工作就是做他的助手,以夫妻的名義繼續在重慶潛伏。
那一年江姐23歲,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齡,可她麵對的是嚴酷的革命生活,因為假扮夫妻而與彭詠梧成為有其名無其實的已婚女人,甚至江姐的傢人都以為她真的結瞭婚,而江姐為瞭革命需要,付齣瞭自己最美好的年華。
革命情愫,托人養子
“夫妻”二人共同奮鬥在地下黨的前綫,隨時都會有被捕犧牲的危險,可他們渾然不懼,及時為組織上提供情報,時間久瞭孤男寡女難免不瞭會産生革命情愫,但江姐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能破壞彭詠梧的傢庭。原來彭詠梧已經在老傢結婚,還有瞭個兒子,他也為瞭革命需要纔來到重慶,怕連纍妻子和兒子,一直沒有告訴他們自己的身份與去嚮。
1945年,彭詠梧得到瞭一個噩耗,傢鄉遭到敵人的轟炸,妻子與兒子去嚮不明,顯然都會認為這對母子倆已經喪生。嚴酷的革命工作還要繼續,而江姐與彭詠梧的情感也在此時爆發,經過組織批準,他們成為瞭真正的夫妻。正當所有人認為他們喜結連理時,卻傳來瞭彭詠梧妻兒安在的消息,這讓江姐感到進退兩難,最後決定革命勝利後她主動退齣這個傢庭。
1946年,江姐産下一子,取名彭雲,為瞭不再懷孕生子耽誤革命工作,江姐毅然做瞭絕育手術,這讓彭詠梧又心疼又難過。隻是嚴酷的革命工作沒有時間讓他們享受母子之樂,夫妻二人繼續奔赴革命前綫,剛剛齣生下來的彭雲被江姐送到好友那裏代為撫養。當特務開始大肆搜捕革命者時,彭雲也隨著顛沛流離,長得也是非常的瘦小。
不計前嫌,撫養幼子
江姐不忍心讓兒子跟著繼續遭罪,就想找個可依托之人撫養彭雲,想來想去最後她想到瞭彭詠梧的妻子譚正倫。當譚正倫得知這個消息後非常震驚,震驚丈夫是共産黨,同時還震驚丈夫又結瞭婚,麵對撫養他們兒子的事情,譚正倫考慮瞭很久,最後她決定不計前嫌,奔赴重慶撫養他們的兒子彭雲。
當譚正倫帶著兒子彭炳忠來到重慶時,彭詠梧與江姐已經離開重慶分彆到自己的革命崗位上工作,看到瘦小的彭雲時,譚正倫感到非常心疼,這麼幼小的孩子要離開自己的父母,沒有妥善的照顧是不行的,從那之後,譚正倫對彭雲是格外的照顧,甚至超過瞭自己的親生兒子,她隻想等江姐迴來後給他們一個妥善的交待,這就是譚正倫的純樸與善良。
然而,不久之後,彭詠梧犧牲在戰場上,江姐被叛徒齣賣而被捕,她麵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沒有說齣任何情報,看到被打得血淋淋的江姐後,獄友們都敬重地尊她一聲“江姐”。1949年11月,身在渣滓洞的江姐被敵人在撤退前殘忍地殺害,她纔29歲,她沒有看到自己的兒子,更沒有看到新中國的成立而永遠離開瞭人世,留下的隻是夫妻二人離開重慶前的一張全傢福。
繼承遺願,迴國效力
江姐犧牲15天後,重慶解放,譚正倫高興地帶著彭雲來到重慶,此時的彭雲經過她的精心照顧,已經長得非常壯實,可是江姐再也看不到瞭。當譚正倫知道彭詠梧與江姐都已經犧牲後,偉大的母愛讓她撐起瞭照顧兩個兒子的重任,一定要把彭雲撫養成人。
為瞭更好的照顧彭雲,譚正倫拒絕瞭組織上給烈士傢屬的特殊照顧,她辭去瞭機關工作做瞭一名保育員。在她的悉心教導下,彭雲努力學習,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革命先烈的後代而自傲,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瞭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當時國傢非常重視國防,顯然這是一所全國的頂尖大學。後來,彭雲又被公派到美國留學深造,成為瞭馬裏蘭大學的終身教授。
當彭雲的兒子彭壯壯齣生後,譚正倫這個奶奶流下瞭激動的淚水,她對江姐終於有瞭一個妥善的交待。當彭雲想把譚正倫接到北京養老時,譚正倫卻在臨行前突發腦溢血離世,成為瞭彭雲的終身遺憾。
彭壯壯可以說是一個在國外長大的孩子,但在2000年時他迴到瞭重慶,來到奶奶曾經革命過的地方,這裏的一草一木對於他來說是陌生的,但因為與奶奶的血緣關係,又讓他感到非常的熟悉,他深深地愛上瞭這片熱土,第二年迴到祖國效力,他要繼承奶奶的遺願,為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迴國期間,彭壯壯結識瞭奶奶的戰友何理立,從她那裏彭壯壯又瞭解到很多有關於奶奶的事跡,一來二�� ,彭壯壯與何理立的孫女産生瞭感情,二人結為連理,先後生下瞭一子一女。每當清明時節,他都會帶著全傢人來給奶奶掃墓,那是對親從的思念與敬重。
小結
新中國的建立是由無數革命者的鮮血鑄就而成,革命先烈已經離去,他們的後代還在繼承他們的紅色革命傳統,為瞭創建一個強大的中國,奉獻著自己的纔華,隻有看到中國的繁榮昌盛,纔能不辜負前輩們的囑托,這也是他們畢生的驕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