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麯阜是人生的機緣 年輕時若說我會來這裏工作 台灣人在大陸》俐落的山東老大娘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2018-11-06T19:29:44+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來到麯阜是人生的機緣,年輕時若說我會來這裏工作,那絕對是天方夜譚。沒料到隨著兩岸開放,台灣山東人在山旮旯裏辦學校,因緣際會來到大陸任職,開啓瞭人生另一篇章。接到聘書是在寒假中,過完年即動身到一無所知的 .....
來到麯阜是人生的機緣,年輕時若說我會來這裏工作,那絕對是天方夜譚。沒料到隨著兩岸開放,台灣山東人在山旮旯裏辦學校,因緣際會來到大陸任職,開啓瞭人生另一篇章。
接到聘書是在寒假中,過完年即動身到一無所知的異鄉,在濟寜董事長召見後,隨即坐上學校派的車,往一小時外的石門山區而去。這一天是二月十二日農曆大年初六,大地仍未解凍,坐在開著有暖氣的車內,望著漫天飛舞的大雪,雨刷來迴擺動,刷的居然不是雨水,而是飄在前窗的積雪,此情此景在南方的島上何曾見過?車轉進山區小路時,路旁河水仍是結著凍,亮晶晶一片,大陸華北地區季候與景緻,帶給我新奇的感受。
濃濃山東口音
學校要三天後纔開學,此時校區一片清冷。不同於台灣的是,附近完全沒有熱鬧的商城,校門前僅有一條蕭條的街,有三兩傢小吃店、一兩傢雜貨鋪、洗澡堂及小客棧,不遠處是石門山國傢公園;學生尚未返校,加上天冷幾乎沒有買氣,我信步往石門山走去,經過一兩傢農捨、菜圃,還有一個販賣中草藥及藥酒的小鋪。
一位年約七十餘歲的老大娘在屋前燒水,兩隻手交錯插在棉襖袖子裏,看著我駐足觀看,笑眯眯的對我說:「進來坐一會兒吧!」濃重的山東口音,讓我須仔細辨聽,所幸還聽得懂。老大娘個頭不高,臉上刻下歲月的皺紋,膚色有些黎黑,我應她邀請好奇地參觀小屋,就是一通到底的一間矮房,沒有開燈光綫很暗,一個床鋪靠裏擺著,上麵有一床厚厚棉被。進門處就是她的簡易廚房,鼕季天冷她在靠門的地方升上炭爐,可保室內溫度,一張小桌上置滿瞭器皿什物,因為空間有限,又在屋門口支爐燒水。
「您貴姓啊?老大娘!」我請問著。「我姓熊!」她迴我。「熊?這姓很少啊!」我說。「不是,是熊!」她加強重音又說瞭一遍。發音我聽著是熊,她又說不是熊,我疑惑瞭,又問她:「是哪個熊?」「是熊朝的熊!」她迴答。「熊朝的熊?」古時有這個朝代嗎?我好奇的想。「熊!」她發去聲再說一次。我終於搞懂瞭,「噢!是不是宋朝的宋?」我說。「是的,是熊朝的熊!」發齣來的音仍是熊,終於弄明白瞭。
她沖瞭一杯茶,讓我坐在椅上,我和她一句搭一句的「拉呱」,她說兒子住在附近的楊柳村,在學校擔任男捨捨監;校門口一間商店及這個小屋是已故老伴建的,大屋租人做商店,這一間小屋留著自己住,屋旁的空地有一片菜圃,由於鼕季酷寒沒有什麼蔬果,枯藤在瓜架上纏繞,幾隻雞瑟縮著脖子在草裏覓食,環境堪稱簡陋,但老大娘親切帶著笑容又熱忱相邀,讓我覺得這裏很有人情味,她是我來到陌生環境認識的第一位朋友。
到學校割草
嚴鼕已去,春迴大地,某日警衛說有一村民找我,我走到大門一看是老大娘,帶瞭一把鐮刀。她問我:「校領導,我可以進來割草嗎?」「為什麼要替學校割草呢?」我問她。「是我傢的牛要吃的,我兒子說學校裏有很多草,我就不用到山裏去割瞭。」我藉警衛室電話嚮總務處問瞭一聲,就同意她以後可以進來割草,她高興地說要煮麵請我吃。
老大娘的交通工具是一輛有鬥的三輪車,趕集購物、載貨汲水加割草都靠它,她騎起車來雙腳蹬得飛快,一點都不像已有年紀的人。每到周五學生可以外宿,校門口聚集瞭二十攤以上的小販,有賣炒飯、涼拌菜的,有修補鞋子陽傘皮包的,老大娘也不甘閑著,總是支著一個炭火爐賣烤腸,五角一塊的賺著蠅頭小利錢,問她既有房租收入還這麼辛苦乾嘛?她笑著說,大傢都沒閑著我也要找點事做,然後順口就來一句:「來根烤腸吧!」我一次買瞭五根,順手遞給逛攤的學生,給她捧個人場。
老大娘平日用水,是到石門山風景區取水。隻見她將一個質地厚實的超大塑膠袋放在車鬥上,然後打開水閥將水管放進袋內,大約十五分鍾就灌滿瞭水,紮緊口袋,再騎車迴來將水袋口對準缸裏放齣水,幾秒鍾就裝滿一水缸;長期在農村生活,生活上沒有能難倒她的事,而且蹬車來去自如,身體也鍛練的非常好,是我少見到這把年紀仍身體強健、笑意常掛臉上的人,好像從來都沒有病痛。
笑意常掛臉上
有一天她真的煮麵要我過去吃,麵條是她用手工的,裏頭有肉絲、山裏産的野菌,這一碗麵非常的香且有勁,比起小店裏賣的酢醬麵好吃,吃完後我拿十塊錢給她,她堅決不收,我知道農民收入都不高,肉絲野菌也是有價的,她說你是台灣來的老師,請你吃一碗麵不算什麼,這樣我感覺欠下她人情,於是趁著上濟寜市時,給她捎瞭一份禮物迴謝。
第一次參加當地人婚禮就是老大娘孫子娶媳婦,她交待不要我送禮金,隻要能來她就很高興瞭,這當然會失禮,在席間我將紅包塞給瞭新人。在「農傢樂」餐廳裏,主人擺瞭十桌酒席,我被擁到主桌,喜宴開始後,纔領教到山東人的勸酒風俗,客人輪流到主桌敬酒,而且禮數周到的將杯子斜低在我杯口下,以示尊敬。新人敬酒也有規矩,新人每敬賓客一口,客人要還三口酒,那天新郎新娘共敬我三杯,在旁人哄鬧下我還瞭九杯,參加完喜宴後,在滿天星鬥下,跌跌撞撞的走迴宿捨,吐的一塌糊塗,心想:這裏人比起景陽崗的武鬆酒量還有過之,以後也控製不再飲酒過量。
包水餃請客
兩年後我迴到台灣,隔一兩年總會再迴學校看老同事,也不忘到老大娘小屋裏坐坐。最近一次重遊舊地是三年前,老大娘被兒子接迴到傢裏,原因是她騎車碰到石塊翻車緻手骨摺斷,休養瞭好一陣子,她年歲畢竟大瞭,兒子把她的三輪車給賣瞭,徹底斷瞭她想要再騎車的念頭;這一次她與兒媳包水餃請我吃,在麯阜鄉下餃子被稱做「小包子」,有客人來時纔慎重其事的包水餃;那天我也捲起袖子皮,熟稔的動作與中厚外薄餃子皮的手藝,讓老大娘奇怪怎麼我也會做?我告訴她,自己從小就看河南籍母親做麵食,因此麵條包子饅頭水餃對我來說不是難事;那天我們吃著水餃、像老朋友一樣拉呱著,但我發覺自她跌跤後,被侷限在傢裏人變得蒼老體衰,不復從前的俐落與健談。
我在人生某一時間、進入某個陌生環境,認識瞭一些原本不易結識的朋友,由於她們的友善與親切,讓我很快融入異鄉的生活,雖然已經離開麯阜多年,近年未再返迴舊地,但老大娘的身影與笑貌,卻長留在我心中,偶一翻閱照片,又再憶起山區學校的那段日子。(劉先昌/台北市)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台灣人在大陸》北京氣候不養人 考驗心理素質
北京有很多文化人,多數人都愛聊天兒,若是在北京都會感到無聊,自己可能要負一些責任;在北京生活雖然十分有意思,但北京卻稱不上是一個宜居的城市。北京極少下雨,一年用不上幾次雨傘,非常乾燥,而且經常颳沙塵,空氣汙染還特彆嚴重;按照大陸的說法,這是一個非常不養人的地方。春天沙塵暴來襲北京的春天大約在四月初到來,湖邊的旱柳開始長齣新綠的柳葉,四月下旬以後「桃李鬧春風」,街麵上與公園裏開滿瞭花朵兒,齣去溜達一圈兒,很是賞心悅目。北京的春天很短,經常颳風,偶有沙塵暴來襲,其時天色暗沉如潑墨,黃沙飛鏇疾亂舞,能.......
台灣人在大陸》北大勺園的紐約麥可
「麥可」(Michael)是一個很常見的英文名字,在北大勺園裏,我就有兩位美國朋友的名字都叫麥可。其中一位麥可是義大利裔,來自紐約,我住在勺園四號樓220室時,他就住在我隔壁的218室。厭煩瞭華爾街工作以美國人來說,紐約麥可的個子不算高,大約在176公分左右;他是一位典型的義大利裔帥哥,長得很像好萊塢明星小勞伯‧道尼與安迪‧加西亞的混閤版。紐約麥可從紐約大學商學院畢業後,在華爾街工作瞭數年;他說有一天,突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還要待在辦公室裏,整天麵對著那些變化起伏的數字;想不通自己為什麼要長期擔心.......
台灣人在大陸》外號「中國移動」的加州麥可
我在勺園的另一位名叫Michael(麥可)的朋友是美籍華人,他的中文名字叫徐木恆(音譯),來自加州灣區;為瞭與紐約麥可做區彆,我稱他為加州麥可。1999年春天,我以颱大研究生的身份到北大交流時,曾經和麥可,還有一堆北大的外國留學生,一起去三元橋附近聚餐過;沒想到2000年鞦天,我正式到北大上學後,麥可還住在勺園。麥可的中文一般,隻能勉強溝通;不過他天生自帶喜感,臉上永遠掛著笑容,所以很得人緣。加州麥可的父親是颱大校友,正好趕上「來來來,來颱大,去去去,去美國」的年代。麥可的祖父仍然住在山東,在他.......
台灣人在大陸》寒鼕與風沙洗禮下的農村學生
三月的張傢口市,位在內濛古自治區的旁邊,仍還是在鼕季尚未甦醒的大地上,當北京己經是漸漸進入瞭春天的氣息,這裏的河水還是冰封著,整麵山仍然是光禿景色,這種單一無窮無盡的荒野層巒疊起,覆著糖霜般未融的雪,一切感覺是這麼的寜靜緻遠。空氣中隻有燒著煤煙,正供著暖氣的氣味,戶外到瞭夜晚,更是無聲幽黑。三月的西閤營,冰都尚未化開,遠方的山仍是光禿一片。五點半起床晨讀蔚縣西閤營中學高二班,在班級的壁報闆上寫著標語「寜靜緻遠」四個大字,正開始針對一年後即將來到的高考作復習準備。在這裏的同學,也與中國大陸許多地區.......
台灣人在大陸》寒衣節在路邊燒紙的人們
北京前兩天有點霧霾,而我一直看到有人在十字路口的馬路邊燒紙。原來是大陸的「寒衣節」,說是這天要給故人們燒紙,怕他們在下麵冷。這幾天我看在路邊燒紙的人,有三三兩兩一邊燒一邊閑聊的大媽、一對兒的老夫妻、沉默地蹲著用竹枝擺弄燃燒著的紙片的大叔,還有戴著兜帽一直蹲著的少年。在知道這件事之後,我就覺得這畫麵實在非常體貼。大傢來這個地方燒紙,都有各自掛心的故人,天黑瞭大傢自己在地上畫個圈燒起紙來,誰都不過問誰的因由,這非常體貼。有一句話說「人什麼時候真的死瞭呢?就是他被所有人忘記的時候。」而這些來到路邊燒紙.......
台灣人在大陸》我在《北大法律評論》當編輯(下)
大陸高校的教師們要晉升職稱,博士生們要取得博士學位,根據學校的檔次不同而定,都得在核心期刊上發錶一定數量的論文。以法學類的期刊為例,能夠列入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的核心期刊隻有21本。《北大法律評論》因為申請不到刊號,隻能採取以書代刊的模式齣版;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北大法律評論》是書,而不是期刊;因此《北大法律評論》辦得再好,也隻能被列為「集刊」,而不是「期刊」。核心期刊數量少大陸有六七百所法學院,「先辦起來再說」、「放衛星」等現象,也存在於當代中國的法學教育領域。大陸法學院的全.......
台灣人在大陸》我在北大認識的留學生凱特(下)
凱特與我分享過她的傢庭情況與在美國的求學經曆;她的傢鄉在緬因州,也就是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東北角,除去阿拉斯加,那兒或許就是美國緯度最高的地方。她的父親是一位律師,在他們那個小鎮裏,訴訟案件的當事人有時候還會拿魚獲、打獵而來的肉品,或是鼕天燃燒用的木材來支付律師費用。離她傢最近的麥當勞,開車要四十分鍾以上。很顯然的,她的父親並不是那種身著數韆美元西服,開著保時捷或特斯拉,在高級寫字樓裏上班的大律師。不過凱特不是在私立貴族中學上學嗎?哈佛與芝加哥大學的學費也很驚人吧。我好奇的問她:「妳一路走來,唸的.......
台灣人在大陸》我在大陸看病的經曆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今年暑假中國大陸相當紅火的國産電影,紅火的原因除瞭電影本身的導演、編劇、演員的優異錶現之外,我想電影本身描寫的醫療問題很容易牽引齣普羅大眾的感同身受,因為沒有人不會生病。記得2010年我因為感冒咳嗽引發氣喘發作,很不巧的是我常備的隨身氣喘吸劑剛好用完瞭,當時在先生的老傢,那是四川的一個小縣城,婆婆和先生都堅持我必須去當地最大的「人民醫院」看醫生。其實這樣的病癥在颱灣大概到一般的診所門診都可以治療,但當時醫生聽我的病情描述後,沒做任何檢查就要我立刻住院並吊點滴。盡管我相當排斥,.......
台灣人在大陸》沉浸在賈樟柯的電影世界
賈樟柯執導的《江湖兒女》近來口碑不俗,電影創作上有人性糾結的意境與反思,不能僅當成翻拍的山西大同黑幫片。《環球時報》總編鬍錫進,批評《江湖兒女》是「充滿瞭負能量、看得讓人難受 」。隨後即遭到電影導演本人的迴應,賈樟柯在一篇發給鬍錫進的迴信中寫道:「我所認為的『能量』,是建立在盡可能說真話的基礎上的,真話是最大的正能量,見不得真話和真相的做法,是負能量。」筆者就是衝著鬍總編與賈導的論戰交鋒,遂在微信上訂瞭《江湖兒女》的電影票,十一假期裏隻要有朋友邀約想看,筆者都願意三刷或四刷,每次觀影後都陷入對電.......
台灣人在大陸》異趣──我的兩岸婚姻之三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可以理解,但對於某些事物的認知則是完全相反的,這似乎驗證瞭所謂的「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和我先生第一次迴颱灣玩,在墾丁住浪漫的小木屋,對於小木屋我一直有很溫暖美好童話的幻想,晚上迴到小木屋準備休息時,先生突然從床上跳下來大叫:「有壁虎!」。仔細一看屋頂和牆壁大概有五六隻壁虎,我雖然不喜歡壁虎,但也沒有到十分厭惡或害怕的地步,而且山林裏的小木屋蚊蟲多,有壁虎再正常不過瞭。但是先生的反應真是驚呆我瞭,他認為壁虎會咬人,而且會咬死人,他從小的印象就是壁虎像毒蛇一樣,任我怎麼解釋.......
台灣人在大陸》碰撞──我的兩岸婚姻之二
在先生老傢參加過一次親戚的喜宴,過程對我來說十分新鮮有趣,比方說在颱灣我們通常會用紅包袋把禮金包起來,並且寫上祝福語和送禮人的姓名,以方便收禮人事後核對,但先生老傢的習慣是直接在收禮處當麵給現金,沒有紅包袋,送禮金的方式相當簡單直接,當然近幾年移動支付盛行,直接給現金的方式應該是少很多瞭。喝喜酒通常是請午餐和晚餐兩頓,午晚餐中間的空檔主人還會請賓客在飯店或茶館裏喝茶、打麻將、擺龍門陣(閑聊),而午餐吃剩的菜餚晚上會繼續使用,不夠的部分晚餐會再加幾道新鮮的菜。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的習俗,所以我婆婆.......
台灣人在大陸》縱走野長城 看殘陽斜影撫今追昔
北京大學有很多外國學生與港澳颱學生藉著在北京上學的機會,早早的就製定瞭旅遊全中國的計劃,然後分學期逐步實行。我在北京上學三年期間,沒有齣過北京城幾次,我從不羨慕那些經常到全國各地旅遊的同學,因為當年我就有一種直覺,某不必著急,遲早我會遊遍神州大陸的。北京最有名的景點,大概就是故宮與長城瞭。1935年,毛澤東在紅軍長徵結束後,在延安寫下瞭一首非常著名的詞《清平樂‧六盤山》:「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毛澤東的心理素.......
台灣人在大陸》蘇力教授的法學世界(下)
蘇力自己也認識到,當工商經濟日益發展,人員流動日益增加時,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國傢就應該在更大區域內創造齣一種統一的、明確的、可以預測的法律體係,而這也正是現代「法治」得以生存的社會經濟基礎。依據歐洲的經驗,這種改變同時給工商階級、農民、外來移民等,都帶來瞭好處,歐洲社會幾百年來通過「國傢政權建設」所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即在於此。傾心法經濟學二、倡導法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蘇力雖然是法學傢,他所帶領的團隊卻幾乎翻譯瞭當代美國最重要的法經濟學傢波斯納的所有著作,事實上,蘇力在中國的法經濟學領域,做齣瞭.......
台灣人在大陸》跟著老上海 品嘗澆頭麵
上海人愛吃「澆頭麵」,澆頭就是在飯麵上淋上的醬汁菜餚,而要論澆頭,上海齣名的有:同茂興麵館的「清炒鱔絲麵」、蘭桂坊麵店的「蒜蓉蚵蠣拌麵」、阿娘麵館的「黃魚麵」等等。這幾年很有意思的是上海吹起懷舊風,許多的媒體都紛紛介紹上海的澆頭麵館,以蘇式細麵條搭配特色的澆頭,大受喜愛。這類麵館的門麵通常都不大,最貴的蟹膏、蟹粉麵要超過100元人民幣,不過其他的麵種價格就在35至48元人民幣左右,算是相當平價的金額。先介紹上海人很愛的「大腸麵」。說到大腸麵,全上海排名第一的,當屬位在復興中路59號的一傢小店,這.......
台灣人看大陸》交換生的功課
廈門大學交換來颱的學生喬珊,在臉書上留言給我,說她想將榮民紀錄片拍攝當作畢業設計,想嚮我瞭解更多關於老爺爺們的故事。我決定義不容辭幫她完成這個心願,建議她在桃園中壢龍岡裏的馬祖新村與我碰麵,我會引導她實地參觀與採訪。龍岡裏是一個以滇緬、雲南文化為主體的地區,但是此村與雲南和馬祖居民無關,純粹是蔣夫人及婦聯會,為戌守前綫的將士眷屬所建的居所,建成後就以長駐的戰地「馬祖」為村名瞭。這一位二十歲左右學生,初悉颱灣抗戰老兵故事,又知他們多住在眷村,驚喜的找到學業與心願的重心,發願要完成以抗戰老兵為主題的.......
台灣人看大陸》以開闊的心胸麵對兩岸交流
自2012年以來,往返兩岸似乎已然成為我生活的常態,差彆之處可能僅在於停留時間的長短,以及所居住的城市而已。雖然每次的目的都有所不同,但總是能讓我對於下一個「旅行」的地點感到無比的期待。不同於其他國傢,中國大陸與颱灣間存在著一種「既模糊又熟悉」的連結性,無論是語言、文字,甚或是曆史、文化所産生的關係,都能從枝微末節的地方看齣彼此共同的足跡,以及無法切割的情感。對我來說,以往的中國大陸似乎隻存在教科書上,無論是長江黃河的文化孕育、地形塑造的自然奇景,又或者是對日抗戰下的義憤填膺,僅能透過字裏行間或.......
台灣人看大陸》我在《北大法律評論》當編輯(上)
美國多數的法學院都有自己的法律期刊,例如:《Harvard Law Review》、《The Yale Law Journal》。這些法律期刊的編輯多由法學院的高年級學生擔任,是否用稿,由學生編輯群全權決定。擔任頂尖法學院法律期刊編輯的資曆,對法學院畢業生日後到法院,或是律師事務所應聘工作有很大的幫助;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就是第一位擔任《Harvard Law Review》主編的黑人學生。堅持學術自主自律1998年,北大法學院的學生仿效美國法學院的法律期刊,獨力創辦、組織,編輯瞭一本《北大法律評論.......
台灣人看大陸》我與大陸交換生的平凡日常
飛機起飛,滑過天際,在湛藍的天上留下白白的痕跡,像是一聲綿長的再見,對著地麵仰望的人們道彆,此去一彆,不知下次相見時隔幾年,也許我們能透過手機屏幕瞭解對方的生活,但是一起走在校園、走過颱北大小街道的快樂,卻不是一個小小的螢幕可以帶來的。大學第一年,我像是個留守的人,駐紮在颱灣一所小小的大學,每個學期迎接剛到颱灣的交換生,一學期後,揮揮手,送走他們。這樣的循環,讓我習慣聽見飛機飛過的聲音時,抬頭望嚮天空,想著每一個從我生命經過的陸生,如今他們在對岸是否過的安好,在繁忙的大城市裏會不會懷念在颱灣的悠.......
台灣人看大陸》搭上綠皮火車 尋找一段新故事
大陸的火車,喜歡鳴笛。我睡在南京大伯的傢裏,已是半夜,卻仍不斷聽到好幾公裏之外的長江大橋傳來的火車汽笛聲。從頂樓俯瞰偌大的南京城,看不到長江大橋,更看不見火車,但那時而傳來的汽笛,卻是我初到南京前幾晚伴我入眠的催眠麯。高鐵很快,是現代化的錶徵。綠皮車有快有慢,卻有獨特的味道。上海到伊寜的T204特快車,途經烏魯木齊,旅程總長需要兩天。下午,我從南京上車,卻因為太過壅擠,雜亂的心情與車廂難聞的氣味讓我根本無法體會綠皮車的節奏。到瞭蚌埠站,終於擠進瞭餐車。坐下來,喘口氣,第一次優閑地看瞭窗外,卻已是.......
台灣人看大陸》用心去體會大陸
未知的旅程,幻想與害怕。筆墨紙硯文化體驗營是我第一次與大陸的人事物有所交流的機會,從颱灣的環境給予我對於大陸的印象,是和颱灣一直處在一個相當緊綳、退進兩難的狀態。不論是政論節目、新聞媒體中,總是把兩岸的關係塑造得很尷尬。在大學期間,係上其實就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陸生同學,但是卻從來沒有機會能夠深入瞭解彼此,對於他們的認知也大概停留在上課的分組互動。未知的旅程從在校的日常生活到颱灣的社會與媒體綜閤來看,也對自己和陸生同學們的交流抱持著擔憂,對我們之間的相處産生害怕,不知道自己是否會不小心誤觸陸生同學的.......
台灣人看大陸》看貴州蛻變 佩服築路人
「地無三裏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兩銀」,初中念地理對大陸貴州留下刻版印象。最近到貴州旅遊,感覺「地無三裏平,天無三日晴」依舊,變的是到處是「逢山鑿洞、遇水架橋」的高速公路,工程艱巨,雄偉壯觀,可用「人定勝天」形容。貴州真的快速蛻變瞭,全省已縣縣通高速,便捷的高速公路取代過去蜿蜒麯摺「九彎十八拐」的省道,縮短瞭時空距離,緻貴州有「中國橋梁博物館」之稱。農民靠山吃山從遵義、仁懷到土城,到處都是山,山榖中的壩子非常小,倒是農村農捨都蓋得很漂亮,瓦屋顔色都一樣,不像颱灣房捨違建多,顯得雜亂﹔而遵義一帶房.......
台灣人看大陸》親手撈一張宣紙 留下滿滿迴憶
很高興能有機會參加此次「筆墨紙硯海峽兩岸交流體驗營」,其實一開始並沒有對文房四寶特彆有感觸,是抱著與兩岸大學生交流的心態來參加此次活動,然而,既然活動稱作體驗營,顧名思義就是去深入文房四寶的發源地,並深刻體驗其中的製程、曆史演變、名人著作等等,有彆於課本上的紙上談兵,體驗更是一種加深印象的學習方法。搶先拓印圖案糊瞭第一站是位於長江實驗國小的十竹齋,裏頭擺滿瞭老師收藏的畫作、書法作品,隨著老師的解說,大傢對於拓印、刻硯有更深的瞭解,在結束之前,老師讓大傢拓印一張西湖的地圖當作是送給我們的一份禮物,.......
台灣人看大陸》追星帶我進入教科書外的大陸
那一年,看著學姊們卯足全力的準備著學測,為自己的理想科係奮鬥著,緊張的氛圍漫布在高三的大樓當中。身為剛剛脫離小高一的高二生,也開始在課本之外,探索自己的人生方嚮,希望一年後坐在有監獄之稱的高三大樓裏,知道自己為瞭什麼目標而努力,而非漫無目的的前行。高二的我們,在繁瑣的行事曆當中活著,少有的空閑在韓劇裏消磨度過。偶像追夢的勇氣步調漸快的高二上學期,鞦意漸漸變濃的午後,在書海裏遊瞭將近半天的我,拿起瞭手機,不想看韓劇卻想找影片放鬆自己的我,點開影片平颱,看見瞭三個稚嫩的麵孔齣現在頁麵頂端,那是一首歌.......
台灣人看大陸》長路的盡頭
什麼樣的路走到最後竟是盡頭?不見前路、沒有迴轉、更無橋樑、甚至沒有瞭指標,就這樣戛然終止。這樣的路是不符效益的,因為沒有聯接其他道路,對城鎮互通與行車順暢是有影響的,至少我從來沒有見過。但是在2017年,我來到雲南騰衝,朋友帶我走瞭一趟當地主要道路,卻在約200公裏處終止瞭,因為山塹那一頭是緬甸,這裏不是口岸不設邊防,於是道路終止在中國的這一頭。這一條公路名稱是「騰濾公路」,是雲南保山騰衝市,到怒江州的濾水縣,一條二級公路,全長222公裏。公路齣瞭騰衝市的騰越鎮,它逕往北而去,一路看到高黎貢山環.......
台灣人看大陸》青島隨筆(上)
青島的鞦天,和北方比起來的早一些,可能是因為它靠海的緣由吧。從濟南到青島,搭的是動車,對於一個第一次到青島的朋友而言,確實是有點遠。關於青島的印象,多數仍停留在青島啤酒裏,當然颱灣也有個青島啤酒廠,就說這青島啤酒吧,據說是用嶗山的泉水釀造的,嶗山的水質甘醇清甜,非常適閤用來釀酒,因此在青島就有兩大啤酒品牌,分彆是青島啤酒以及嶗山啤酒。飲料口味獨特雖然說都是取自同一條水脈,嶗山除瞭啤酒著名之外,其實有飲品是為奇葩。嶗山可樂就是其中之一,味道非常的特彆,那種感覺就像許多大陸朋友第一次喝到黑鬆沙士一樣.......
台灣人看大陸》青島隨筆(下)
青島有四大怪,分彆是「啤酒裝在塑料袋、騎車沒比走路快、海水可以拿來賣、泳衣泳褲穿在外」。為什麼會有這四大怪呢?其實這跟青島的生活有關。啤酒裝在塑料袋首先,青島最有名的就是啤酒啦!青島啤酒一廠座落在市區,目前已建成瞭博物館,但仍負擔著少量的生産任務。要是遇到口味講究的內行人,認為狹義的青島啤酒必須要是一廠齣産,並且一口就能夠喝齣來是不是原裝的一廠齣産,因為隱隱之中有一種屬於一廠的老味道。在青島,啤酒廠有著悠久的曆史,許多居民、店傢也會嚮酒廠購買一大桶再加以分裝飲用或齣售,每當有人將啤酒外帶,店傢就.......
台灣人看大陸》食事上海(一)
對於上海的印象總的來說一個字──「雨」。記得第一次到上海是2009年的時候,那時上海已經發展得挺繁榮的,而我跟著母親來到上海,降落到浦東機場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這機場可以說是颱灣機場的幾倍大吧。從機場到市區要搭磁浮列車,一切感覺都很新鮮,這是進步的上海啊,是我無法想像的上海啊。這是身為井底之蛙被濛蔽在海的那一端無知的一代人啊!江南的梅雨漫天地斜落著,街上的行人們似乎早已習慣這種天氣,又濕又潮,搞得身體黏答答的,就連空氣中也帶著黴味,走在路上總老想往冷氣房裏鑽。街邊有各式各樣店鋪,我想生意會好.......
台灣人看大陸》食事上海(二)
伯伯繼續說著:「當然,這老上海特色,什麼東西講究精緻,比起北方的那種大氣豪邁大不相同呢。再來說到調配最好的高湯比例,莫約是二十碗的分量,也就是剛好一桌子的賓客可以使用的量。當天作為一道湯品,總理嘗瞭之後對它贊賞有佳,於是多要求瞭一碗,但是一桌子上廚師並沒有其他預備的分量,怎麼辦呢?外交宴會上每個人的菜色、菜量都是事先設計過的,尤其是領導人的餐點,忌口的食物與偏好都必須在事前做好許多協調工作,總理這麼一來,著實給瞭這些工作人員們一項大難題,要是做不好迴頭又要給記上一筆瞭,再說中國人的麵子掛不住,事.......
大陸人在台灣》台灣藝人情商都比較高?
在最近的節目《中國新說唱》裏,彈幕齊飛,比起選手們的實力,大傢最常討論的是明星製作人的情商高低。情商,一個看似虛無縹緲的詞,卻是由行為堆砌而成的由內而外散發的氣質與準繩。摘眼鏡好評有一幕我記得很清楚,明星製作人潘瑋柏從後颱走上前來,麵對觀眾的時候,把原本高高架在鼻樑上的墨鏡自覺摘掉,彈幕裏一片誇贊:「摘眼鏡好評。」這襯托得前麵走齣來戴著眼鏡耍帥的吳亦凡導師十分沒有禮貌。同樣是來自颱灣的歌手周湯豪,在錶演結束後製作人對其進行點評時,立刻將墨鏡摘下以示尊重。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我們總是可以從一些細節.......
大陸人在台灣》帶台妹逛大陸超市 wow聲不斷
若玫此次前來幾乎是空降,讓我措手不及,算瞭什麼亂七八糟的景點都沒意思,先逛逛超市再說吧!重逢王老吉。剛進超市,我就知道這會是一個超可愛的行程,因為我麵前這個人,是個看到王老吉都開心到跳腳的人:「我超愛喝這個的。王老吉在颱灣撤櫃瞭!」五榖雜糧區。「你奶奶有沒有跟你說過玩米會變傻子?」「沒有誒。」「看吧,我們這邊的大人都這樣騙我們的。」但我問過我同學,颱灣的父母親也會騙說他們是從「樂色桶」裏撿迴來的。無辜的黃曉明你們好喜歡牛。因為讀音問題,會覺得颱灣人讀大陸知名品牌很搞笑。例如把濛牛(二聲)讀成「萌.......
大陸人在台灣》景美溪的光景
世新大學旁就是景美河堤,世新小,沒有情人坡,沒有情人湖,但是我們有一條蜿蜒的河堤,縈繞守護著一群青春的靈魂。這是一條見證瞭許多健康身軀養成的河堤,人們在這裏散步,夜跑,騎行,打球,看夕陽,喂蚊子,數月亮,啊不是,數星星。早安午安晚安景美河堤的清晨是這樣的。天亮起來,一抹金色朝陽在仙跡巖的對岸徐徐升起,陽光正自由地灑落地麵,樹影婆娑,且聽風吟。流浪狗成群結隊地在草地上奔跑,晨練的人們逆著風各自揮汗奔跑,阿公阿嬤手背著手走在綠化帶上。正在趕往職場推著自行車的,則滿麵春風,容光煥發。景美溪的中午顯得有.......
大陸人在台灣》海角七號可愛的一傢人
2018年2月,作為颱灣師範大學的交換生,我第一次抵達美麗的寶島颱灣;在颱灣的130多天,每一天於我而言都異常充實且不失趣味;而離開這片土地後,我纔發現,這裏的人與事、物與景都成瞭我忘不掉的記憶,曾經的每一份不經意,都在我的腦海裏泛著微光。前些天突然聽到那首熟悉的《野玫瑰》,便想起瞭我在恆春的那個午後。4月春假期間我一路南下,到達墾丁時心中的一個心願就是拜訪「阿嘉的傢」。大概每一個看過《海角七號》的人都會和我一樣視之為想來朝聖的地方。輕輕走近阿嘉的傢去年好友子涵自由行來到墾丁的時候,還特意寄給我.......
大陸人在台灣》蘇力教授的法學世界(上)
北京大學法學院有個彆教授的影響力已經不限於專業領域,他們在社會上有相當知名度,有些老師對某些議題的個人意見,甚至會引發社會上的廣泛討論。硃蘇力老師擔任過近十年的北大法學院院長,在他領導下的北大法學院發展如何?自有北大法學院的老師臧否。本文介紹的是作者印象中的硃蘇力老師,以及作者對他的標誌性學術工作的基本認識與看法。八零年代赴美留學硃蘇力老師是北大78級的本科生,北大碩士畢業後,在八零年代中期赴美留學,並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那個年代的中國學生齣國留學,關心的不僅僅是申請到的學校好壞,更.......
大陸人看台灣》「彆樣台灣」等著我們去發現
兩岸關係問題相信對於這座島嶼和這片大陸上的人來說都不陌生。然而由於地理的隔閡、交往的障礙,海峽那邊究竟是一番什麼景色,這邊的人或多或少都存在很多的不知或誤解。在很多大陸人大概的印象裏,颱灣似乎隻有小學課本裏的日月潭之景,新聞報道中的藍綠營之爭而已。然而真正細緻地去看,這座島嶼卻有著她無窮的魅力。文以潤人愛默生曾經說過:「文化開啓瞭對美的感知」。文化對人心靈的塑造與滋潤有著靜默而又深刻的作用。颱灣,這座麵積在中國省一級行政區中並不算突齣的島嶼,卻在現代中國文化形成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鄧麗君、鳳飛.......
大陸人看台灣》「客」從何處來
我從小是跟著阿公阿婆長大的,小時候總是喜歡在那颱老電視上看鋼筋水泥搭建起密集的摩天大樓,五光十色的霓虹燈,穿著高跟鞋的,挾著公文包的,天上遊逸的飛機,地上滿街的汽車,因為那樣的生活,在我眼裏是先進的代名詞。在十多年後,我的傢鄉也逐漸開始高樓林立,光滑而透亮的玻璃牆在陽光的摺射下顯示齣一種炫目的光輝。這時也有許多的舶來品湧入我們的視綫,各種外語標示的品牌,生活越來越數字化(數位化),一點是科技的數字化,一點是個人的數字化。城市化情感的剝離那麼可以講齣「先進」二字瞭吧?好像是,但是好像又不是。我想其.......
大陸人看台灣》倘若不能跨過這灣海峽
夕陽半掛在天邊,好似隨時要掉進水裏。一群人站在岸邊張望,對岸邊彷彿列著一排黑壓壓的什麼東西。突兀地,對岸彷彿傳來些聲響,但卻有些遙遠,聽不真切。人群之中有人彷彿聽到一句「他媽的」,這邊登時群情激憤,怒罵之詞不絕於耳,我在人群的包圍之中也跟著吵嚷起來。漸漸地我被人群湧到瞭第一排,推搡著,「撲通」一聲掉入水中。等我掙紮著從水中濕漉漉地爬到岸邊,卻發現自己竟順著海浪到瞭對岸,而岸上站著的竟然也是一夥人,遠望去,對麵一排黑壓壓的竟也不知是些什麼東西……兩人之間隔空戰火夜,天燥熱。手機屏幕突然亮瞭起來,是.......
大陸人看台灣》在今天,我們如何紀念陳映真
北京清華大學在11月29日舉辦瞭「那一段麯麯彎彎的山路──陳映真作品報告會暨誦讀會」活動,紀念陳映真逝世兩周年。陳映真的夫人陳麗娜,以及許多學者如呂正惠、藍博洲、汪暉等都齣席瞭這場紀念活動。我在颱下聽颱上的人講話與紀念,覺得有些恍惚。「陳映真」這三個字彷彿成為瞭一個符號和象徵,在陳映真逝世後的這兩年裏,被賦予瞭各種不同的意義。我隻是一個陳映真的青年讀者,卻不曾讀齣這些恢弘的詞語:「偉大的」「先行者」「革命傢」,想著想著,一個形容陳映真的語詞,也慢慢齣現在我腦海──可愛的。我讀陳映真我讀陳映真,和.......
大陸人看台灣》在台灣吟誦《離騷》的夏日
第一次深切體會到瞭中華文明的親切與綿長是兩年前在颱灣南部度過的那個端午。那日,大陸、颱灣、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朋友們,齊聚颱灣國立颱南大學校長府邸。大傢一邊品嘗清香迷人的糯米粽子,一邊竟興之所至背誦起瞭《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即便初夏的午後忽降陣雨,大夥兒依然談興不減。雨花晶瑩,小院藤蔓間縈繞滿歡聲笑語。觸摸中華文明前一日大傢還素不相識,但是異地他鄉終因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而彼此聯結。隔著一灣海峽、一片大洋甚至一整個半球,時間在空間中流淌.......
大陸人看台灣》尊重女性真的這麼睏難嗎?
近日,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在高雄雲林同鄉會發言時,用颱語說「那個查某人真夭壽,我不要說是誰,肥滋滋那個,走路起來像豬母」,暗諷前高雄市長陳菊似母豬。而就在後一天,大陸知名教育企業新東方的總裁俞敏洪,在某論壇上發錶觀點,聲稱:「所以一個國傢到底好不好,我們常說在女性,就是這個原因,現在因為女性的墮落導緻國傢墮落。」引起輿論一片譁然。男女平權空有口號這兩件事一前一後,雖然發生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場閤,但都引起輿論的強烈反彈。一個是大陸知名企業傢、教育傢,一個是颱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在公開場閤發錶如此對女.......
大陸人看台灣》平行兩岸 你我交集
我在大陸的福建長大,從小到大,「颱灣」二字都不止是在新聞的宏大敘事中齣現:年貨展銷會上總有三兩颱灣商鋪,風靡街巷的是來自颱灣的珍珠奶茶,在飯店裏隔桌坐的也常常是洽談商務的颱灣人。因此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對「兩岸同是一傢人」的觀念深信不疑。今年夏天,有幸造訪颱灣之後,我無比強烈地感受到一種矛盾又真實的現狀:兩岸民眾的生活實在太無二緻,就像兩條同起同落的平行綫,會一起因颱風擔憂,會一起嚮媽祖祈福;而近年來兩岸的交集也越來越多,在歐洲旅遊時聽到同車的颱灣年輕人興緻勃勃地討論著大陸劇,在傢鄉的藝文活動.......